CN213330503U -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30503U CN213330503U CN202021704639.5U CN202021704639U CN213330503U CN 213330503 U CN213330503 U CN 213330503U CN 202021704639 U CN202021704639 U CN 202021704639U CN 213330503 U CN213330503 U CN 2133305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opening
- push rod
- gea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开启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驱动机构和开启机构之间,其包括与驱动机构相连的第一端,以及与开启机构相连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齿轮,通过所述齿轮的转动输出动力至传动机构的第一端,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端设有盒状结构,所述齿轮带有齿轮立柱且通过所述齿轮立柱与所述盒状结构相连接;所述开启机构包括一推杆,通过所述推杆与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的锁止机构,其安全性和便利性均有所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门锁的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而汽车门锁作为对安全性体现较为直观的功能,其在安全性上面的表现对汽车产品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儿童锁,是一种针对后排门锁的安全功能,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误操作解除锁止而误打开门的功能。
目前,现有的普通儿童锁存在以下缺点:操作不方便、增加灰尘及异物进入锁体的风险、异响车门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提到的操作不方便、增加灰尘及异物进入锁体的风险、异响车门美观各种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电动机动车门锁儿童锁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通过电动的方式来实现,车门无需开孔,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了汽车门锁的安全性,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开启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驱动机构和开启机构之间,其包括与驱动机构相连的第一端,以及与开启机构相连的第二端;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齿轮,通过所述齿轮的转动输出动力至传动机构的第一端,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端设有盒状结构,所述齿轮带有齿轮立柱且通过所述齿轮立柱与所述盒状结构相连接;
所述开启机构包括一推杆,通过所述推杆与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盒状结构为形成于传动机构第一端且非贯通的凹槽,所述齿轮的齿轮立柱插装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设有套孔,所述推杆上安装有推杆立柱,所述推杆立柱插装于所述传动机构第二端的套孔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马达、由马达输出连接的蜗杆以及与蜗杆啮合传动的齿轮。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的是在驱动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在锁壳体内部产生横向滑移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与锁壳体之间配合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安装于锁壳体上的若干导向柱,以及对应开设于传动连杆上的若干导向孔,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对整个传动连杆的导向限位。
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开启臂、操纵臂、推轴、推杆和旋转轴,所述开启臂和操纵臂在旋转轴上同心旋转,所述推轴夹设于所述开启臂和操纵臂之间,其一端贯穿开启臂的开启臂长条孔而后与推杆连接,另一端位于操纵臂开设的异形孔内,所述推轴具有解锁和锁止两个位置状态,在解锁位置,所述推轴能够将开启臂和操纵臂结合,作用于操纵臂上的开启力同步作用于开启臂;在锁止位置,所述开启臂和操纵臂分离,作用于操纵臂上的开启力无法作用于开启臂。
所述推杆开设有推杆导向孔和腰形孔,所述推杆导向孔插装于旋转轴内,以实现推杆的移动导向;所述腰形孔用于关联推轴并借由推杆的移动带动推轴运动。
所述操纵臂的异形孔由一个水平的操纵臂长孔以及沿所述操纵臂长孔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操纵臂腰孔连接而成;所述开启臂的开启臂长孔与所述操纵臂的操纵臂长孔分别在推轴的两侧对位重叠,其两端分别对应推轴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为了保证传动机构稳定在两个解锁和锁止两个位置,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设有弹簧。
所述传动机构侧边设有与信号数据开关压触配合的楔形结构,用以检测其相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结构设计科学紧凑,传动机构的盒状结构与齿轮立柱的配合,实现了将驱动机构的转动转换为传动机构的直线运动,开启机构一方面通过推杆接收来自于传动机构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推轴的联动,引导推轴在操纵臂和开启臂之间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进行切换,进而达到对操纵臂和开启臂之间的离合控制,整个锁止机构的动作控制过程可靠稳定,相对传统的锁止机构,其安全性和便利性均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在锁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开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开启机构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开启机构在锁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马达,2、蜗杆,3、齿轮,3.1、齿轮立柱,4、齿轮轴,5、弹簧,6、传动连杆,6.1、盒状结构,6.2、第一端导向孔,6.3、套孔,6.4、楔形结构,6.5、第二端导向孔,6.6、第三导向孔,7、推杆,7.1、推杆立柱,7.2、推杆导向孔,7.3、腰形孔,8、推轴,9、开启臂,9.1、开启臂轴孔,9.2、开启臂长孔,10、操纵臂,10.1、操纵臂轴孔,10.2、异形孔,11、旋转轴,12、第三导向柱,13、第二导向柱,14、锁壳体,15、信号数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参考图1-7,包括锁壳体14,以及配置于锁壳体14内部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开启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在锁壳体的一侧,包括马达1、蜗杆2和齿轮3,所述马达1输出连接蜗杆2,所述齿轮3通过齿轮轴4安装于所述蜗杆2的一侧且与所述蜗杆2啮合传动。当马达1驱动所述蜗杆2转动时,齿轮3则围绕齿轮轴4转动,所述齿轮3上设有一齿轮立柱3.1,所述齿轮3通过所述齿轮立柱3.1实现与所述开启机构之间的联动;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的是在驱动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在锁壳体内部产生横向滑移的传动连杆6,所述传动连杆6包括与驱动机构的齿轮3联动的第一端,以及与开启机构相关联的第二端。所述传动连杆6的第一端设有盒状结构6.1,所述齿轮3上的齿轮立柱3.1嵌入所述盒状结构6.1内,在齿轮3转动时通过齿轮立柱3.1推动所述盒状结构6.1进而使整个传动连杆6产生直线运动。所述传动连杆6的第二端设有能够与开启机构相关联的套孔6.3。为了保证传动连杆6直线滑移的稳定性,所述传动连杆6与锁壳体之间配合有导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结构至少包括三处,即两端部及中部,该导向结构主要具体包括:在传动连杆6第一端开设的第一端导向孔6.2及与之相适配的作为第一导向柱的齿轮轴4,在传动连杆6第二端开设的第二端导向孔6.5及安装于锁壳体且与之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柱13,还有在传动连杆6中部开设的第三导向孔6.6及安装于锁壳体且与之相适配的第三导向柱12。通过三个位置上的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整个传动连杆6的导向限位。
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开启臂9、操纵臂10、推轴8、推杆7和旋转轴11,其中,开启臂9、操纵臂10在旋转轴11上同心旋转,所述推轴8夹设于所述开启臂9和操纵臂10之间,所述推轴8的一端贯穿开启臂9的开启臂长条孔9.2而后与推杆7的腰形孔7.3连接,所述推轴8的另一端位于操纵臂10开设的异形孔10.2内;当推杆7的移动时,通过腰形孔7.3引导推轴8沿着开启臂9的开启臂长孔9.1和操纵臂10的异形孔内滑动,从而达成开启臂9与操纵臂10之间处于结合或分离两种位置关系,分别对应开启机构的解锁或锁止两种功能。
所述推杆7具有一推杆立柱7.1,所述推杆立柱7.1插设于传动连杆6第一端的套孔6.3内,由此而建立传动连杆6与开启机构的联接。当传动连杆6直线运动时,能够通过上述关联结构带动推杆7向一侧移动。所述推杆7开设有推杆导向孔7.2,所述推杆导向孔7.2插装于旋转轴11内,当推杆7产生直线运动时,通过二者相互配合以实现推杆7的移动导向。所述推杆7上开设有腰形孔7.3,所述腰形孔7.3用于关联推轴8并借由推杆7的移动带动推轴8运动。
所述操纵臂10上分别设有操纵臂轴孔10.1和异形孔10.2,所述操纵臂10通过操纵臂轴孔10.1转动安装于旋转轴11上,所述操纵臂10通过异形孔10.2与推轴8的一端相连,所述异形孔10.2由一个水平的操纵臂长孔以及沿所述操纵臂长孔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操纵臂腰孔连接而成;所述异形孔10.2的操纵臂长孔与推轴8的运动行程相适配,且其两端分别对应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所述开启臂9上分别设有开启臂轴孔9.1和开启臂长孔9.2,所述开启臂9通过开启臂轴孔9.1转动安装于旋转轴11上,所述开启臂9通过开启臂长孔9.2贯穿连接推轴8的另一端;所述开启臂长孔9.2与推轴8的运动行程相适配,且其两端分别为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所述推轴8夹设于所述开启臂9和操纵臂10之间,所述推轴8的一端贯穿开启臂9的开启臂长条孔9.2而后与推杆7的腰形孔7.3连接,所述推轴8的另一端位于操纵臂10开设的异形孔10.2内。
以下为本实施例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的动作过程:
一、解锁过程
通过电动按钮控制马达1正转,蜗杆2转动同时驱动其一侧的齿轮3转动,齿轮3上的齿轮立柱3.1推动传动连杆6第一端的盒状结构6.1,进而使整个传动连杆6向解锁侧移动,与此同时,传动连杆6第二端的套孔6.3带动推杆立柱7.1及整个推杆7向解锁侧移动,推轴8在推杆7的腰形孔7.3带动下滑动至开启臂9的开启臂长孔9.2以及操纵臂10的异形孔102的解锁位置(即推轴8位于操纵臂10的异形孔102的长孔末端),此时推轴8同时被开启臂9和操纵臂10的长孔限位,从而使开启臂9和操纵臂10结合锁定在一起,在推轴8的锁定状态下,扳动操纵臂10即可同步转动开启臂9,实现锁具开启,此为该锁止机构的解锁状态。
二、锁止过程
通过电动按钮控制马达1反转,蜗杆2转动同时驱动其一侧的齿轮3回转,齿轮3上的齿轮立柱3.1推动传动连杆6第一端的盒状结构6.1,进而使整个传动连杆6向锁止侧移动,与此同时,传动连杆6第二端的套孔6.3带动推杆立柱7.1及整个推杆7向锁止侧移动,推轴8在推杆7的腰形孔7.3带动下滑动至开启臂9的开启臂长孔9.2以及操纵臂10的异形孔102的锁止位置(即推轴8位于操纵臂10的异形孔102的腰孔上端),此时开启臂9和操纵臂10脱离,扳动操纵臂10时,只能带动推轴8进入异形孔102的腰孔,而无法带动开启臂9实现开启操作,此为该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开启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驱动机构和开启机构之间,其包括与驱动机构相连的第一端,以及与开启机构相连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齿轮,通过所述齿轮的转动输出动力至传动机构的第一端,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端设有盒状结构,所述齿轮带有齿轮立柱且通过所述齿轮立柱与所述盒状结构相连接;
所述开启机构包括一推杆,通过所述推杆与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状结构为形成于传动机构第一端且非贯通的凹槽,所述齿轮的齿轮立柱插装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端设有套孔,所述推杆上安装有推杆立柱,所述推杆立柱插装于所述传动机构第二端的套孔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马达、由马达输出连接的蜗杆以及与蜗杆啮合传动的齿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的是在驱动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在锁壳体内部产生横向滑移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与锁壳体之间配合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安装于锁壳体上的若干导向柱,以及对应开设于传动连杆上的若干导向孔,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对整个传动连杆的导向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开启臂、操纵臂、推轴、推杆和旋转轴,所述开启臂和操纵臂在旋转轴上同心旋转,所述推轴夹设于所述开启臂和操纵臂之间,其一端贯穿开启臂的开启臂长条孔而后与推杆连接,另一端位于操纵臂开设的异形孔内,所述推轴具有解锁和锁止两个位置状态,在解锁位置,所述推轴能够将开启臂和操纵臂结合,作用于操纵臂上的开启力同步作用于开启臂;在锁止位置,所述开启臂和操纵臂分离,作用于操纵臂上的开启力无法作用于开启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开设有推杆导向孔和腰形孔,所述推杆导向孔插装于旋转轴内,以实现推杆的移动导向;所述腰形孔用于关联推轴并借由推杆的移动带动推轴运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臂的异形孔由一个水平的操纵臂长孔以及沿所述操纵臂长孔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操纵臂腰孔连接而成;所述开启臂的开启臂长孔与所述操纵臂的操纵臂长孔分别在推轴的两侧对位重叠,其两端分别对应推轴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设有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侧边设有与信号数据开关压触配合的楔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04639.5U CN213330503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04639.5U CN213330503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30503U true CN213330503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9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04639.5U Active CN213330503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30503U (zh) |
-
2020
- 2020-08-17 CN CN202021704639.5U patent/CN2133305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84424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子防盗锁 | |
CN108894617A (zh) | 一种电子锁锁体 | |
CN213330503U (zh) |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
CN201246031Y (zh) | 机电智能防盗锁的电子卡板和开锁动力装置 | |
CN212085348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充电插座的电子锁结构 | |
CN210310154U (zh) | 车用上下车踏板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 | |
CN216406463U (zh) | 车门锁系统电动转换机构 | |
CN216617197U (zh) | 一种可安装机械锁芯并带离合装置的自动锁体 | |
CN205822974U (zh) | 一种平面运动的双拉门锁 | |
CN213297555U (zh) |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
CN2777133Y (zh) | 电控锁锁舌动作机构 | |
CN210396419U (zh) | 一种智能锁 | |
CN110616966B (zh) | 一种电动锁体 | |
CN111779381A (zh) | 电动汽车电子锁离合式手动解锁机构 | |
CN210370235U (zh) | 一种防爆智能锁 | |
CN211081313U (zh) | 一种锁 | |
CN209434134U (zh) | 断路器机构用半轴开关机构 | |
CN113202352A (zh) | 一种全自动锁体 | |
CN108868357B (zh) | 一种电动控制的锁具 | |
CN105822154A (zh) | 一种平面运动的双拉门锁 | |
CN213269360U (zh) | 一种联动门锁的新型联控锁定装置 | |
CN218759329U (zh) | 用于汽车门锁的儿童保险机构 | |
CN212454005U (zh) | 电动汽车电子锁离合式手动解锁机构 | |
CN218206256U (zh) | 车门自吸锁开关控制机构 | |
CN213205277U (zh) | 一种联动门锁的联控锁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