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001U -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 Google Patents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001U
CN218844001U CN202222223630.8U CN202222223630U CN218844001U CN 218844001 U CN218844001 U CN 218844001U CN 202222223630 U CN202222223630 U CN 202222223630U CN 218844001 U CN218844001 U CN 218844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latch bolt
bolt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36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仙强
王荣臻
张雅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aide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aide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aide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aide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36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其包括离合器外壳、动力机构、减速机构、传动机构、第一齿轮至第四齿轮、摆杆以及第二轴至第四轴;第二轴和第四轴均转动连接于离合器外壳中,第一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轴上,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摆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四轴上,第三齿轮通过第三轴转动连接于摆杆的另一端;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动力机构通过减速机构经由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以使第二齿轮带动摆杆带动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由第四齿轮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离合组件的电机锁体。本实用新型使得电机驱动和机械驱动之间无相互影响,避免电机驱动分离不到位,不能机械开锁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门锁由最初的机械锁发展至电控锁、电磁锁以及电机锁等多种类型。传统的机械锁完全靠钥匙对门锁进行开闭操作,电机锁是一种有效结合传统电控锁及电磁锁的优点,克服了电控锁噪音过大、电磁锁耗电等方面的不足的缺陷,但目前市场上常规电机锁的通用性与技术性均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电机的驱动分离装置,如果分离不到位,无法让使用者通过机械进行开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例如电机线路模块出现问题时,使用者就无法通过机械钥匙将门锁进行开闭控制,从而只能让使用者强拆破门,极大的影响了使用者对电机锁的使用效果,同时室内也缺少快速逃生功能。
现有的电机锁离合结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例如离合齿轮实现,一种是通过位置或状态检测机构的电路实现,无论是那种方式,其均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且仍会出现分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该离合组件使得电机驱动和机械驱动之间无相互影响,避免电机驱动分离不到位,不能机械开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其包括离合器外壳、动力机构、减速机构、传动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摆杆、第二轴、第三轴和第四轴;其中:所述第二轴和第四轴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中,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摆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轴上,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三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所述动力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减速机构经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摆杆带动所述第三齿轮摆动至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由所述第四齿轮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动力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减速机构经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摆杆带动所述第三齿轮摆动至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由所述第四齿轮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所述蜗杆和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五轴和第六轴;其中,所述第五轴和第六轴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中,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蜗轮均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上,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轴上,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机锁体,包括锁舌组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锁舌组件相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所述电机锁体还包括锁体外壳以及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第一轴与所述锁体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齿,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驱动轮,所述第一从动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主驱动轮与所述锁舌组件相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驱动轮、拉钩以及锁舌,所述锁舌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所述第二从动齿与所述主驱动轮相啮合,所述拉钩与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拉钩相配合,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通过所述拉钩带动所述锁舌伸出或收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所述拉钩包括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所述锁舌包括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所述第一拉钩通过第一拉钩驱动轴与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拉钩通过第二拉钩驱动轴与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纵向分别开设有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锁舌上固定连接的第一锁舌驱动轴与所述第一斜孔相配合,所述第二锁舌上固定连接的第二锁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斜孔相配合;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同时伸出或收缩;
或/和所述锁舌组件包括第三锁舌,所述锁舌驱动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锁舌驱动轴,所述第三锁舌上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横向设置有第三锁舌驱动槽;所述第三锁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锁舌驱动槽相配合,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三锁舌伸出或收缩;
当同时存在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第三锁舌时,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第三锁舌同时伸出或收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所述电机锁体还包括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斜舌驱动轮、斜舌驱动轴、斜舌驱动杆以及斜舌,所述斜舌驱动轮的外圈与锁舌驱动轮另一侧设置的第三从动齿啮合,所述斜舌驱动轮的内侧设置有斜舌驱动轮驱动槽,所述斜舌驱动杆的外端与斜舌连接,所述斜舌驱动杆的内侧设置有斜舌驱动杆驱动槽,所述斜舌驱动轴位于所述斜舌驱动轮和斜舌驱动杆中,所述斜舌驱动轴的外圈设置的驱动轴凸块伸入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和斜舌驱动杆驱动槽中,且所述驱动轴凸块的一侧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的第一内壁贴合,所述驱动轴凸块的另一侧与斜舌驱动杆驱动槽的第一内壁贴合,所述斜舌驱动杆驱动槽的第一内壁位于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中,所述斜舌驱动杆驱动槽的第一内壁经由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的第一内壁延伸至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外,以在开启所述锁舌时,由斜舌驱动轮带动所述斜舌驱动轴和斜舌驱动杆转动,进而由斜舌驱动杆带动所述斜舌收缩;或者通过斜舌驱动轴内侧的方钢对电机锁体上锁时,由所述斜舌驱动轴推动斜舌驱动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锁舌驱动轴带动锁舌伸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所述斜舌组件还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斜舌驱动轴和斜舌驱动杆之间,且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与斜舌驱动轴驱动槽位置和大小均相适配的中间板滑槽,所述中间板的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与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连接;
或/和,所述斜舌组件还包括斜舌拨杆、第一弹簧、斜舌连杆、斜舌固定板、以及斜舌垫板,所述斜舌拨杆的一端固定斜舌驱动杆的外侧,所述斜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斜舌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斜舌固定板和斜舌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斜舌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斜舌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上,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所述斜舌和所述斜舌固定板之间的斜舌连杆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摆杆和齿轮的配合结构,在动力机构向某一方向(第一方向)旋转时,使得摆杆带动第三齿轮摆动至第一齿轮的一侧,通过第四齿轮经由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向第一方向旋转,实现电机开锁过程,电机开锁完成后,如果使用方钢进行上锁,则转动方钢带动第一齿轮向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脱离,实现机械上锁;在动力机构向另一个方向(第二方向)旋转时,使得摆杆带动第三齿轮摆动至第一齿轮的另一侧,通过第四齿轮经由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向第二方向旋转,实现电机上锁过程,电机上锁完成后,如果使用方钢进行开锁,则转动方钢带动第一齿轮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脱离,实现机械开锁。
由上可以看出,电机开锁和机械开锁之间无任何影响,从而达到电机锁体的离合功能,结构简单,避免电机驱动分离不到位而不能机械开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通过斜舌驱动轮、斜舌驱动轴、斜舌驱动杆的配合,使得通过方钢上锁时不会影响斜舌的状态,使用电机上锁时,也不会影响斜舌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锁体离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锁体离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锁体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锁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锁体内部结构(去除第三锁舌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舌驱动轮和驱动轴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斜舌和斜舌拨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外壳;2、离合组件;3、电机;4、离合器外壳;5、反锁组件;6、第一拉钩;7、第一锁舌驱动轴;8、第一锁舌;9、反锁锁舌;10、第三锁舌驱动槽;11、第三锁舌;12、斜舌驱动杆;13、斜舌;14、第二锁舌;15、面板;16、第二锁舌驱动轴;17、第二拉钩;18、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9、信号线;20、蜗杆;21、驱动杆;201、第一轴;202、第一从动齿;203、主驱动轮;22、第三锁舌驱动轴;23、第一拉钩驱动轴;24、转轴;25、第二拉钩驱动轴;26、斜舌驱动轮;27、第一弹簧;28、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9、驱动轴凸块;30、驱动轴;31、方钢孔;32、锁舌驱动轮;33、第三从动齿;34、第二从动齿;35、第一拉钩驱动孔;36、第二拉钩驱动孔;37、轴承;38、中间板;39、中间板滑槽;40、第二弹簧;41、定位销;42、斜舌连杆;43、斜舌固定板;44、斜舌垫板;45、卡簧;46、斜舌拨杆;100、第一锁体外壳;101、第二锁体外壳;120、斜舌驱动杆臂;401、第一齿轮;402、第二轴;403、第二齿轮;404、第三齿轮;405、第三轴;406、第四齿轮;407、摆杆;408、第四轴;409、第五齿轮;410、第五轴;411、第六齿轮;412、第七齿轮;413、第六轴;414、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2,其包括离合器外壳4、动力机构、减速机构、传动机构、第一齿轮401、第二齿轮403、第三齿轮404、第四齿轮406、摆杆407、第二轴402、第三轴405和第四轴408。
其中:所述第二轴402和第四轴408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中,所述第一齿轮40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轴402上,所述第二齿轮403、第四齿轮406以及摆杆40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轴408上,所述第三齿轮404通过所述第三轴405转动连接于所述摆杆407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齿轮404和第四齿轮406啮合,所述动力机构通过所述减速机构经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齿轮403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齿轮403带动所述摆杆407带动所述第三齿轮404与所述第一齿轮401啮合,由所述第四齿轮406通过所述第三齿轮40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01转动。
动力机构可以采用电机3,例如伺服电机等。
第一齿轮401用于与电机锁体的锁舌组件相配合,实现电机开/上锁过程,具体是:
动力机构向第一方向(顺时针)转动时,如图1所示,减速机构经由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齿轮403转动,从而使得第四轴408带动摆杆407远离第四轴408的一端摆动至至第一齿轮401的一侧(上侧),使得第三齿轮404和第一齿轮401啮合,由于第三齿轮404与第四齿轮406啮合,而第二齿轮403的转动会带动第四齿轮406转动,从而第四齿轮406通过第三齿轮404带动第一齿轮401顺时针转动,假设此种情况为开锁过程,即第一齿轮401带动锁舌组件实现开锁。
则,动力机构逆时针转动时,如图2所示,减速机构经由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齿轮403转动(转动方向与开锁过程相反),从而使得第四轴408带动摆杆407远离第四轴408的一端摆动至第一齿轮401的另一侧(下侧),使得第一齿轮401和第三齿轮404啮合,由于第三齿轮404与第四齿轮406啮合,而第二齿轮403的转动会带动第四齿轮406转动(转动方向与开锁过程相反),从而第四齿轮406通过第三齿轮404带动第一齿轮401逆时针转动,此种情况记为上锁过程,即第一齿轮401带动锁舌组件上锁。
上述电机开锁后,可以通过方钢进行上锁,方钢上锁时,只需要方钢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与电机开锁时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例如,上述举例中,方钢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则使得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上侧脱离,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则可以实现方钢上锁;同样地,电机上锁后,可以通过方钢转动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下侧脱离,继续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则可以实现方钢开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电机开锁或上锁过程中如果出现断电,则会导致开锁或上锁动作未完全实现,则可以通过方钢来调整,例如,如果电机开锁中出现断电,则可以通过转动方钢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使得开锁动作完成,然后再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实现方钢上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减速机构可以通过蜗轮414和蜗杆20的配合结构实现,即将蜗杆20和动力机构固定连接,动力机构带动蜗杆20旋转,使得蜗杆20带动蜗轮414旋转。
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组件实现,例如,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五齿轮409、第六齿轮411、第七齿轮412、第五轴410和第六轴413;其中,所述第五轴410和第六轴413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中,所述第七齿轮412和所述蜗轮414均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413上,所述第五齿轮409和第六齿轮41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轴410上,所述第七齿轮412与所述第五齿轮409啮合,所述第六齿轮411和所述第二齿轮403啮合。
在蜗轮414旋转时,第六轴413随之旋转,从而与蜗轮414同轴的第七齿轮412随第六轴413旋转,第七齿轮41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五齿轮409旋转,同理,第五齿轮409带动第六齿轮411以及第二齿轮403转动,使得摆杆407带动第三齿轮404转动至第一齿轮401的一侧。
综上所述,通过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2,可以实现电机开/上锁与机械开/上锁的互不影响,避免电机驱动分离不到位而不能机械开锁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10所示,一种电机锁体,其包括锁舌组件以及实施例一中的离合组件2,电机组件可以通过第一齿轮401经由驱动杆21对锁舌组件进行动作实现电机开/上锁。
具体地,所述电机锁体还包括锁体外壳以及驱动杆21,所述驱动杆21通过第一轴201与所述锁体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齿202,所述驱动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驱动轮,所述第一从动齿202与所述第一齿轮401啮合,所述主驱动轮与所述锁舌组件相配合。
在电机的前端,还可以包括信号线19和线路板,线路板的输入端与面板15外侧设置的开/上锁机构例如指纹、按键、触控面板或者人脸识别装置等连接,用于将开/上锁机构传送的信号通过信号线19传送给电机,电机根据相应的信号完成开/上锁操作。
请参照图4、5和7所示,锁舌组件包括锁舌驱动轮32、拉钩以及锁舌,锁舌驱动轮32通过转轴24转动连接于锁体外壳1上,锁舌驱动轮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34;第二从动齿34与主驱动轮相啮合,拉钩与锁舌驱动轮32转动连接,锁舌与拉钩相配合,锁舌驱动轮32转动时,通过拉钩带动锁舌伸出或收缩。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拉钩可以包括第一拉钩6和第二拉钩17,锁舌可以包括第一锁舌8和第二锁舌14。
第一拉钩6通过其内侧端设置的第一拉钩驱动轴23与锁舌驱动轮32转动连接,第一拉钩6上开设有第一拉钩驱动孔35,第一拉钩驱动轴23插入该第一拉钩驱动孔35实现与第一拉钩6的转动连接。
第二拉钩17通过其内侧端设置的第二拉钩驱动轴25与锁舌驱动轮32转动连接;第二拉钩17上开设有第二拉钩驱动孔36,第二拉钩驱动轴25插入该第二拉钩驱动孔36实现与第二拉钩17的转动连接。
第一拉钩6和第二拉钩17的纵向分别开设有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锁舌8上固定连接的第一锁舌驱动轴7与第一斜孔相配合,第二锁舌14上固定连接的第二锁舌驱动轴16与第二斜孔相配合。
当锁舌驱动轮32转动时,第一拉钩6和第二拉钩17同时向壳体内或壳体外水平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带动第一锁舌8和第二锁舌14同时上下移动,实现同时的伸出或收缩。
为了保证第一拉钩6和第二拉钩17的水平移动,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锁舌8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拉钩驱动槽,在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钩导向轴,该第一拉钩导向轴在第一拉钩驱动槽中活动,起到第一拉钩6的导向作用,同样地,在第二锁舌14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拉钩驱动槽,在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钩导向轴,该第二拉钩导向轴在第二拉钩驱动槽中活动,起到第二拉钩17的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锁舌组件还包括第三锁舌11,锁舌驱动轮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锁舌驱动轴22,第三锁舌11上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横向设置有第三锁舌驱动槽10;第三锁舌驱动轴22与第三锁舌驱动槽10相配合,锁舌驱动轮32转动时,带动第三锁舌11伸出或收缩。
当同时存在第一锁舌8、第二锁舌14和第三锁舌11时,驱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一锁舌8、第二锁舌14和第三锁舌11同时伸出或收缩。
以图4和5示出的结构为例,当锁舌驱动轮32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拉钩6和第二拉钩17均向外壳内水平移动,第一锁舌8和第二锁舌14收缩至外壳中,同时,第三锁舌驱动轴22带动第三锁舌11也收缩至外壳中,完成开锁过程。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采用相应的配合结构,也可以在锁舌驱动轮32顺时针转动时完成开锁过程。
请参照5-8所示,电机锁体还包括斜舌组件,斜舌组件包括斜舌驱动轮26、斜舌驱动轴30、斜舌驱动杆12以及斜舌13,斜舌驱动轮26的外圈与锁舌驱动轮32另一侧设置的第三从动齿33啮合,斜舌驱动轮26的内侧设置有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斜舌驱动杆12的外端与斜舌13连接,斜舌驱动杆12的内侧设置有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斜舌驱动轴30的两端位于第一锁体外壳100和第二锁体外壳101处,与轴承37相配合实现转动。位于斜舌驱动轮26和斜舌驱动杆12中,斜舌驱动轴30的外圈设置的驱动轴凸块29伸入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和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中,且驱动轴凸块29的一侧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第一内壁贴合,驱动轴凸块29的另一侧与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的第一内壁贴合,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的第一内壁位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中,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的第一内壁经由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第一内壁延伸至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外,以在开启锁舌时,由斜舌驱动轮26带动斜舌驱动轴30和斜舌驱动杆12转动,进而由斜舌驱动杆12带动斜舌收缩;或者通过斜舌驱动轴30内侧的方钢对电机锁体上锁时,由斜舌驱动轴30推动斜舌驱动轴30转动,进而通过锁舌驱动轴带动锁舌伸出。
仍以图5的结构为例,这种情况下,驱动轴凸块29的左侧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左侧内壁贴合,驱动轴凸块29的右侧与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的右侧内壁贴合,当锁舌驱动轮32逆时针转动时,斜舌驱动轮26顺时针转动,斜舌驱动轮26上的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就会推动驱动轴凸块29(也即斜舌驱动轴30)转动,驱动轴凸块29又会通过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推动斜舌驱动杆12转动,进而拉动斜舌收缩到外壳中。
而当锁舌驱动轮32顺时针转动进行上锁时,斜舌驱动轮26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存在,在一定时间内,斜舌驱动轴30不会随锁舌驱动轮32转动,当上锁动作完成,即锁舌移动到伸出外壳的最大距离后,锁舌驱动轮32也无法转动,可根据该情况设置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长度,可以使得此时驱动轴凸块29正好位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右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使用电机开/上锁时,当锁舌(包括第一至第三锁舌)移动到最大距离时,即完全收缩到外壳内(开锁动作)或者伸出外壳最大距离(上锁动作)时,电机203电流达到一定值例如4.5A-5A时,电机203停止动作,然后反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例如30°~50°。基于此,可以设置第一拉钩驱动槽、第二拉钩驱动槽、第一锁舌驱动槽、第二锁舌驱动槽以及第三锁舌驱动槽10的长度。
斜舌驱动轴30的内部设置有方钢孔31,方钢孔31中插接有方钢,通过方钢上锁时,仍以图5结构为例,方钢逆时针转动,带动斜舌驱动轴30转动,进而带动斜舌驱动轮26逆时针转动,使得锁舌驱动轮32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锁舌伸出外壳进行上锁。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的存在,斜舌驱动杆12并不随斜舌驱动轴30转动,当锁舌伸出外壳最大距离时,可以使得此时驱动轴凸块29正好位于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的左侧。
从上可以看出,无论通过电机、又或者方钢完成上锁动作时,斜舌驱动杆12不会转动,而且,在电机上锁时,斜舌驱动轴30也不会转动,从而避免了上锁过程和斜舌之间的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示,斜舌组件还包括中间板38,中间板38位于斜舌驱动轴30和斜舌驱动杆12之间,且中间板38上设置有与斜舌驱动轴30驱动槽位置和大小均相适配的中间板滑槽39,中间板38的外侧通过第二弹簧40与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通过定位销41安装于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上。
当使用方钢上锁时,第二弹簧40产生形变,上锁完成后,第二弹簧40恢复中会拖动中间板38复位,进行推动斜舌驱动轴30复位。
请参照图10所示,斜舌组件还包括斜舌拨杆46、第一弹簧27、斜舌连杆42、斜舌固定板43、以及斜舌垫板44,斜舌拨杆46的一端固定斜舌驱动杆12的外侧,即斜舌拨杆46相当于斜舌驱动杆臂120,或者斜舌拨杆46与斜舌驱动杆12的外侧的斜舌驱动杆臂120固定连接,斜舌连杆42的一端与斜舌1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斜舌固定板43和斜舌拨杆46的另一端通过卡簧45与斜舌垫板44固定连接,或者卡簧45固定在斜舌连杆42的另一端,斜舌垫板44套于卡簧45和斜舌拨杆46之间的斜舌连杆42上,斜舌固定板43固定安装于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上,第一弹簧27套接于斜舌和斜舌固定板43之间的斜舌连杆42上。
当使用方钢对斜舌13开启时,仍以图5结构为例,方钢推动斜舌驱动轴30顺时针转动,从而推动斜舌驱动杆12顺时针转动,斜舌拨杆46压住斜舌垫板44移动,通过斜舌连杆42带动斜舌向外壳内移动,是的第一弹簧27被压缩,当动作完成松开刚刚后,弹簧依靠恢复力带动斜舌垫板44和斜舌拨杆46回转,斜舌驱动杆驱动槽18达到斜舌驱动轴30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中,由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28的存在,斜舌驱动轮26不会随之旋转,避免了斜舌动作对锁舌端造成的干扰。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所示,电机锁体还包括反锁组件5和反锁锁舌9,手动控制反锁组件5可以使得反锁锁舌9实现反锁功能。其结构可以与现有常规的反锁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离合器外壳、动力机构、减速机构、传动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摆杆、第二轴、第三轴和第四轴;其中:所述第二轴和第四轴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中,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摆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轴上,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三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所述动力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减速机构经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摆杆带动所述第三齿轮摆动至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由所述第四齿轮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动力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时,通过所述减速机构经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摆杆带动所述第三齿轮摆动至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由所述第四齿轮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所述蜗杆和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五轴和第六轴;其中,所述第五轴和第六轴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外壳中,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蜗轮均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上,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轴上,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
5.一种电机锁体,包括锁舌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锁舌组件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锁体还包括锁体外壳以及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第一轴与所述锁体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齿,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驱动轮,所述第一从动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主驱动轮与所述锁舌组件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驱动轮、拉钩以及锁舌,所述锁舌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从动齿;所述第二从动齿与所述主驱动轮相啮合,所述拉钩与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拉钩相配合,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通过所述拉钩带动所述锁舌伸出或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包括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所述锁舌包括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所述第一拉钩通过第一拉钩驱动轴与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拉钩通过第二拉钩驱动轴与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的纵向分别开设有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锁舌上固定连接的第一锁舌驱动轴与所述第一斜孔相配合,所述第二锁舌上固定连接的第二锁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斜孔相配合;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同时伸出或收缩;
或/和所述锁舌组件包括第三锁舌,所述锁舌驱动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锁舌驱动轴,所述第三锁舌上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横向设置有第三锁舌驱动槽;所述第三锁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锁舌驱动槽相配合,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三锁舌伸出或收缩;
当同时存在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第三锁舌时,所述锁舌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第三锁舌同时伸出或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锁体还包括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斜舌驱动轮、斜舌驱动轴、斜舌驱动杆以及斜舌,所述斜舌驱动轮的外圈与锁舌驱动轮另一侧设置的第三从动齿啮合,所述斜舌驱动轮的内侧设置有斜舌驱动轮驱动槽,所述斜舌驱动杆的外端与斜舌连接,所述斜舌驱动杆的内侧设置有斜舌驱动杆驱动槽,所述斜舌驱动轴位于所述斜舌驱动轮和斜舌驱动杆中,所述斜舌驱动轴的外圈设置的驱动轴凸块伸入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和斜舌驱动杆驱动槽中,且所述驱动轴凸块的一侧与斜舌驱动轮驱动槽的第一内壁贴合,所述驱动轴凸块的另一侧与斜舌驱动杆驱动槽的第一内壁贴合,所述斜舌驱动杆驱动槽的第一内壁位于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中,所述斜舌驱动杆驱动槽的第一内壁经由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的第一内壁延伸至所述斜舌驱动轮驱动槽外,以在开启所述锁舌时,由斜舌驱动轮带动所述斜舌驱动轴和斜舌驱动杆转动,进而由斜舌驱动杆带动所述斜舌收缩;或者通过斜舌驱动轴内侧的方钢对电机锁体上锁时,由所述斜舌驱动轴推动斜舌驱动轴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锁舌驱动轴和第二锁舌驱动轴分别带动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同时伸出,或/和,通过所述第一锁舌驱动轴、第二锁舌驱动轴和第三锁舌驱动轴分别带动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第三锁舌同时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组件还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斜舌驱动轴和斜舌驱动杆之间,且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与斜舌驱动轴驱动槽位置和大小均相适配的中间板滑槽,所述中间板的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与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连接;
或/和,所述斜舌组件还包括斜舌拨杆、第一弹簧、斜舌连杆、斜舌固定板、以及斜舌垫板,所述斜舌拨杆的一端固定斜舌驱动杆的外侧,所述斜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斜舌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斜舌固定板和斜舌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斜舌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斜舌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锁体的锁体外壳上,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所述斜舌和所述斜舌固定板之间的斜舌连杆上。
CN202222223630.8U 2022-08-22 2022-08-22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Active CN218844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3630.8U CN218844001U (zh) 2022-08-22 2022-08-22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3630.8U CN218844001U (zh) 2022-08-22 2022-08-22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001U true CN218844001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3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3630.8U Active CN218844001U (zh) 2022-08-22 2022-08-22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CN101871284B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防盗锁锁体
CN205189552U (zh) 一种汽车自动闭门控制结构
EP2314812B1 (en) Lock device for sliding door
CN105257122A (zh) 一种汽车自动闭门控制结构
CN203420535U (zh) 一种tm卡智能锁
CN207245390U (zh) 防盗门锁体及包括其的防盗门锁
CN203879115U (zh) 一种改进的电子防盗锁体
CN113356698A (zh) 具有电动开启、保险功能的单驱动车门锁双拨杆保险机构
CN218844001U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N101781953A (zh) 卡钉式门锁锁闭机构
CN101956483B (zh) 具备应急开启的柜门锁定装置
CN206035136U (zh) 一种电子防盗锁
CN209780481U (zh) 一种全自动电机驱动锁体
CN210032959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216841050U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N201850840U (zh) 具备应急开启的柜门锁定装置
KR101962437B1 (ko) 양방향 해정이 가능한 도어락의 회전 조립체
CN211287085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锁体
CN113969700A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N211342176U (zh) 一种电机锁体的机械应急装置及电机锁体
CN210768245U (zh) 一种车门电控锁
CN117661927A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N212054136U (zh) 一种电控方舌驱动装置
CN207633891U (zh) 旋转式电控碰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he clutch components of the motor lock body and the motor lock bod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1

Pledgee: Zhejiang Yongk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Guli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JINKAIDE SMART HOM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377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