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8168U -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58168U CN213258168U CN202021785245.7U CN202021785245U CN213258168U CN 213258168 U CN213258168 U CN 213258168U CN 202021785245 U CN202021785245 U CN 202021785245U CN 213258168 U CN213258168 U CN 213258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ck
- hinged
- cylinder
- electric cylinder
- w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包括机架;左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的左端;右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的右端;两个环抱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左端限位部和右端限位部之间;并列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T形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垂直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环抱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主固定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垂直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倾斜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转向支撑总成的各个部位及零部件进行固定,方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支撑总成是汽车内重要的总装零件,主要包括转向支撑横管、以及若干安装支架组件。在生产制作转向支撑总成的时候需要将其他零部件焊接固定在转向支撑总成上。因此需要对转向支撑总成的各个部位进行固定,但是市面上现在没有可以对转向支撑总成所有部分进行有效固定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可以将转向支撑总成的各个部位及零部件进行固定,方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包括,
机架;
左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的左端;
右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的右端;
两个环抱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左端限位部和右端限位部之间;
并列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
T形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
垂直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环抱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主固定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垂直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倾斜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垂直的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第一下支撑件,并列的设置在第一电缸上;所述第一下支撑件的上表面设有穿孔;
两个第一插杆,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下支撑件上,一端穿过穿孔;
两个第一扣压部,所述第一扣压部包括,
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
第一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一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下压块;所述第一下压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插杆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下压块在第一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一下支撑件按压。
进一步地,所述右端限位部包括,
两个第二电缸,并列的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第二下支撑件,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电缸上;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插杆;
第二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二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二下压块;所述第二下压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插杆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下压块在第二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二下支撑件按压;
第三电缸,设置在机架上,位于第二电缸和左端限位部之间;
第三下支撑件,设置在第三电缸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抱限位部包括,
开口向上的U形卡槽,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三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三下压块;所述第三下压块在第三气缸伸长的时候向U形卡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并列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四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四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四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平行并列的第一承压块;所述第一承压块在第四气缸伸长的时候向下转动;
第四电缸,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第四下压块,平行并列的设置在电缸上,随着电缸的伸长分别向两个第一承压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T形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一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一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与第一电缸电机连接;
第五气缸,设置在第一滑座上;
第五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第一滑座上,一端与第五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承压块;
第五电缸,设置在第一滑座上;
第一水平压块,设置在第五电缸上,随着第五电缸的伸长向第二承压块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三承压块,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与第二电缸电机连接;
第二水平压块,设置在第二滑座上;
第六气缸,设置在第二滑座上;
第六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第二滑座上,一端与第六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四承压块;所述第四承压块在第六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二水平压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三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上,与第三电缸电机连接;
第七气缸,设置在第二滑座上;
第七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第三滑座上,一端与第七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五下压块;所述第五下压块在第七气缸伸长的时候向斜下方移动;
第八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八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八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五承压块;所述第五承压块在第八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五下压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四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四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四滑座,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上,与第四电缸电机连接;
第六承压块,设置在第四滑座上;
第六电缸,设置在第四滑座上,
第一挤压块,设置在第六电缸,所述第一挤压块在第六电缸伸长的时候向第六承压块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械手臂安装部,所述机械手臂安装部包括,
安装块,设置在机架上;
配重块,设置在机架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通过左端限位部和右端限位部将转向支撑总成水平方向的限位,再通过两个环抱限位部将转向支撑总成完全限位,使得转向支撑总成的支撑横管不会发生任何移动。
通过并列翼板限位部、T形翼板限位部、垂直翼板限位部、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倾斜翼板限位部将设置在转向支撑总成的支撑横管上的安装部件全部限位,使得后续焊接的时候更为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实施例中转向支撑总成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转向支撑总成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H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J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1.第一电缸;22.第一下支撑件;23.第一插杆;241.第一气缸;242.第一铰接转动件;243.第一下压块;31.第二电缸;32.第二下支撑件;33.第二插杆;34.第二气缸;35.第二铰接转动件;36.第二下压块;37.第三电缸;38.第三下支撑件;41.U形卡槽;42.第三气缸;43.第三铰接转动件;44.第三下压块;51.第四气缸;52.第四铰接转动件;53.第一承压块;54.第四电缸;55.第四下压块;61.第一电缸电机;62.第一滑轨;63.第一滑座;64.第五气缸;65.第五铰接转动件;66.第二承压块;67.第五电缸;68.第一水平压块;71.第三承压块;72.第二电缸电机;73.第二滑轨;74.第二滑座;75.第二水平压块;76.第六气缸;77.第六铰接转动件;78.第四承压块;81.第三电缸电机;82.第三滑轨;83.第三滑座;84.第七气缸;85.第七铰接转动件;86.第五下压块;87.第八气缸;88.第八铰接转动件;89.第五承压块;91.第四电缸电机;92.第四滑轨;93.第四滑座;94.第六承压块;95.第六电缸;96.第一挤压块;101.安装块;102.配重块;200.转向支撑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包括,
机架1;
左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的左端;
右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的右端;
两个环抱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左端限位部和右端限位部之间;
并列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
T形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
垂直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环抱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主固定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垂直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倾斜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通过左端限位部和右端限位部将转向支撑总成200水平方向的限位,再通过两个环抱限位部将转向支撑总成200完全限位,使得转向支撑总成200的支撑横管不会发生任何移动。
通过并列翼板限位部、T形翼板限位部、垂直翼板限位部、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倾斜翼板限位部将设置在转向支撑总成200的支撑横管上的安装部件全部限位,使得后续焊接的时候更为精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端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21,垂直的设置在机架1上;
两个第一下支撑件22,并列的设置在第一电缸21上;所述第一下支撑件22的上表面设有穿孔;
两个第一插杆23,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下支撑件22上,一端穿过穿孔;
两个第一扣压部,所述第一扣压部包括,
第一气缸241,固定在机架1上;
第一铰接转动件242,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一端与第一气缸241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下压块243;所述第一下压块243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插杆23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下压块243在第一气缸241伸长的时候向第一下支撑件22按压。
通过第一插杆23可以将转向支撑总成200的左端有效的定位,同时第一下支撑件22和第一扣压部可以将转向支撑总成200的左端限定。
本实施例中地,所述右端限位部包括,
两个第二电缸31,并列的设置在机架1上,
两个第二下支撑件3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电缸31上;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插杆33;
第二气缸34,设置在机架1上;
第二铰接转动件35,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一端与第二气缸34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二下压块36;所述第二下压块36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插杆33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下压块36在第二气缸34伸长的时候向第二下支撑件32按压;
第三电缸37,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第二电缸31和左端限位部之间;
第三下支撑件38,设置在第三电缸37上。
为了对右端进行定位,设置第二插杆33,同时第三下支撑件38以及第三下压块44可以将右端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抱限位部包括,
开口向上的U形卡槽41,设置在机架1上;
第三气缸42,设置在机架1上;
第三铰接转动件43,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一端与第三气缸42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三下压块44;所述第三下压块44在第三气缸42伸长的时候向U形卡槽41移动。
通过U形卡槽41可以将转向支撑总成200的横杆在平面内限定,再通过第三下压块44可以将其垂直方向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并列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四气缸51,设置在机架1上;
第四铰接转动件52,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一端与第四气缸51铰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平行并列的第一承压块53;所述第一承压块53在第四气缸51伸长的时候向下转动;
第四电缸54,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机架1上;
两个第四下压块55,平行并列的设置在电缸上,随着电缸的伸长分别向两个第一承压块53移动。
通过第一承压块53以及第四下压块55可以将两个翼板有效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T形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电机61;设置在机架1上;电机转动控制电缸的伸缩;
第一滑轨62,设置在机架1上;
第一滑座6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62上,与第一电缸电机61连接;
第五气缸64,设置在第一滑座63上;
第五铰接转动件65,中部铰接在第一滑座63上,一端与第五气缸64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承压块66;
第五电缸67,设置在第一滑座63上;
第一水平压块68,设置在第五电缸67上,随着第五电缸67的伸长向第二承压块66方向移动。
由于T形翼板与并列翼板的距离较近,常规的沿横管方向对其限定得方案无法实现,因此采用了滑轨和滑座的方式调整固定形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三承压块71,设置在机架1上;
第二电缸电机72;设置在机架1上;
第二滑轨73,设置在机架1上;
第二滑座74,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73上,与第二电缸电机72连接;
第二水平压块75,设置在第二滑座74上;
第六气缸76,设置在第二滑座74上;
第六铰接转动件77,中部铰接在第二滑座74上,一端与第六气缸76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四承压块78;所述第四承压块78在第六气缸76伸长的时候向第二水平压块75移动。
由于垂直翼板其体形较大,且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外伸部,因此需要第三承接压块、第二水平压块75以及第四承压块78对其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三电缸电机81;设置在机架1上;
第三滑轨82,设置在机架1上;
第三滑座83,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82上,与第三电缸电机81连接;
第七气缸84,设置在第二滑座74上;
第七铰接转动件85,中部铰接在第三滑座83上,一端与第七气缸84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五下压块86;所述第五下压块86在第七气缸84伸长的时候向斜下方移动;
第八气缸87,设置在机架1上;
第八铰接转动件88,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一端与第八气缸87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五承压块89;所述第五承压块89在第八气缸87伸长的时候向第五下压块86移动。
固定翼通过第五下压块86以及第五承压块89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四电缸电机91;设置在机架1上;
第四滑轨92,设置在机架1上;
第四滑座93,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92上,与第四电缸电机91连接;
第六承压块94,设置在第四滑座93上;
第六电缸95,设置在第四滑座93上,
第一挤压块96,设置在第六电缸95,所述第一挤压块96在第六电缸95伸长的时候向第六承压块94移动。
倾斜翼倾斜的设置在横管上,因此需要夹持的方式对其固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械手臂安装部,所述机械手臂安装部包括,
安装块101,设置在机架1上;
配重块102,设置在机架1上。
转向支撑总成200固定后,焊接加工通常采用机械臂完成,因此机械臂可以安装在安装块101上,同时由于机械臂较重,采用配重块102平衡其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转向支撑总成200夹具是这样使用的,控制所有的电缸和气缸缩短,将转向支撑总成200放置到夹具中,放置时控制转向支撑总成200两端上的孔分别与第一插杆23和第二插杆33对应并插接上。
最后控制所有的电缸和气缸伸长,实现对转向支撑总成200的固定。固定完成后,机械臂进行相应的焊接等操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左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的左端;
右端限位部,设置在机架的右端;
两个环抱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左端限位部和右端限位部之间;
并列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
T形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两个环抱限位部之间;
垂直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环抱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主固定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垂直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倾斜翼板限位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和右端限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垂直的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第一下支撑件,并列的设置在第一电缸上;所述第一下支撑件的上表面设有穿孔;
两个第一插杆,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下支撑件上,一端穿过穿孔;
两个第一扣压部,所述第一扣压部包括,
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
第一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一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下压块;所述第一下压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插杆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下压块在第一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一下支撑件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限位部包括,
两个第二电缸,并列的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第二下支撑件,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电缸上;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插杆;
第二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二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二下压块;所述第二下压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插杆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下压块在第二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二下支撑件按压;
第三电缸,设置在机架上,位于第二电缸和左端限位部之间;
第三下支撑件,设置在第三电缸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限位部包括,
开口向上的U形卡槽,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三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三下压块;所述第三下压块在第三气缸伸长的时候向U形卡槽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四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四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四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平行并列的第一承压块;所述第一承压块在第四气缸伸长的时候向下转动;
第四电缸,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第四下压块,平行并列的设置在电缸上,随着电缸的伸长分别向两个第一承压块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一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一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与第一电缸电机连接;
第五气缸,设置在第一滑座上;
第五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第一滑座上,一端与第五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承压块;
第五电缸,设置在第一滑座上;
第一水平压块,设置在第五电缸上,随着第五电缸的伸长向第二承压块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三承压块,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二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与第二电缸电机连接;
第二水平压块,设置在第二滑座上;
第六气缸,设置在第二滑座上;
第六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第二滑座上,一端与第六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四承压块;所述第四承压块在第六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二水平压块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三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三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上,与第三电缸电机连接;
第七气缸,设置在第二滑座上;
第七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第三滑座上,一端与第七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五下压块;所述第五下压块在第七气缸伸长的时候向斜下方移动;
第八气缸,设置在机架上;
第八铰接转动件,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一端与第八气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五承压块;所述第五承压块在第八气缸伸长的时候向第五下压块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翼板限位部包括,
第四电缸电机;设置在机架上;
第四滑轨,设置在机架上;
第四滑座,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上,与第四电缸电机连接;
第六承压块,设置在第四滑座上;
第六电缸,设置在第四滑座上,
第一挤压块,设置在第六电缸,所述第一挤压块在第六电缸伸长的时候向第六承压块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转向支撑总成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手臂安装部,所述机械手臂安装部包括,
安装块,设置在机架上;
配重块,设置在机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85245.7U CN213258168U (zh) | 2020-08-24 | 2020-08-24 |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85245.7U CN213258168U (zh) | 2020-08-24 | 2020-08-24 |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58168U true CN213258168U (zh) | 2021-05-25 |
Family
ID=7597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85245.7U Active CN213258168U (zh) | 2020-08-24 | 2020-08-24 |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58168U (zh) |
-
2020
- 2020-08-24 CN CN202021785245.7U patent/CN2132581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05216B1 (ko) | 차량용 도어 힌지 자동 장착 시스템의 도어 힌지 정렬 지그 | |
CN107971676B (zh) |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 |
CN107962333B (zh) |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具 | |
CN108188701B (zh) | 一种挂锁锁梁装配机 | |
CN213258168U (zh) | 一种转向支撑总成夹具 | |
CN105823690A (zh) | 工器具弯曲试验机 | |
CN208929556U (zh) | 一种制动底板组对工装 | |
CN216706502U (zh) | 一种电动车车架总拼二道工装 | |
CN212228375U (zh) | 一种踏板臂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 |
CN2928294Y (zh) | 车底架校正夹具 | |
CN209503338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焊接工装 | |
CN213795424U (zh) | 一种转向节夹具 | |
CN213437905U (zh) | 一种焊接系统 | |
CN211205155U (zh) | 一种汽车雨刷器端部弯弧检测装置 | |
CN110906840B (zh) | 一种汽车雨刷器端部弯弧检测装置 | |
CN113523691A (zh) | 一种前端焊接总成夹具 | |
CN107900587B (zh) |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球头销安装端焊接夹紧方法 | |
CN215701087U (zh) | 一种用于翼子板支架及前盖铰链的工装 | |
CN112122815A (zh) | 一种焊接系统及模组侧板焊接方法 | |
CN220259988U (zh) | 车架总成焊接定位工装 | |
CN214641370U (zh) | 一种半挂车内腿的焊接工装 | |
CN216370810U (zh) | 一种摇臂定位工装 | |
CN220993559U (zh) | 摩托车上摇架夹具 | |
CN210388118U (zh) | 汽车底盘下摆臂的焊接夹具 | |
CN213945404U (zh) | 一种中底板中横梁总成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