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9951U -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9951U
CN213209951U CN202021611401.8U CN202021611401U CN213209951U CN 213209951 U CN213209951 U CN 213209951U CN 202021611401 U CN202021611401 U CN 202021611401U CN 213209951 U CN213209951 U CN 213209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platform
overturning
turnover
fixed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1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勇祥
胡冰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ngd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ngd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ngd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ngd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1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995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4708 priority patent/WO20220278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9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9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6Inspecting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包括翻转吸附平台、固定吸附平台以及底部翻转控制机构,底部翻转控制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吸附平台转动至固定吸附平台上方;第一保护层泡棉设置在翻转吸附平台主体的正面,翻转吸附平台主体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一通气腔体,所述第一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的正面在对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的位置钻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气腔体联通的通气通孔,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设有与所述通气通孔的孔位对应的贯穿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台机构运用多个通气通孔吸附载板受力均匀稳固可靠;使用保护泡棉减少载板与吸附平台的碰撞,避免载板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板翻台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IC载板已经被应用到5G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云计算、医疗、航空国防等各个领域。随着IC载板的集成化越来越高,其制成工艺的每一步都显得至关重要。产品的外观检测作为IC载板出货前的重要一步步骤,其重要性不可言喻,那么作为外观检测设备生产的厂家,其设备研发也必须去迎合IC载板制成工艺的要求。
现有的外观检测设备大多是配合自动化设备上的翻转机构在使用,其翻转机构大多采用机械手臂上加装吸嘴抓取后,再相互交换实现板面翻转动作,但随着IC载板的工艺制成越来越精良,板面主要区域将不再允许机械臂上的吸嘴去触碰(即便是乳胶吸嘴),以免造成板面损伤、污染。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板面翻转机构,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稳定性不够,板面翻转过程中容易掉板、损坏IC载板,而且由于板面上的主要区域不再允许吸嘴触碰,吸嘴仅可以吸板边窄小区域;
b.操作上不够方便,由于客户端的产品尺寸规格不一性,机台操作人员需要在每次换产品前,去反复调节手臂上的吸嘴位置,从而达到最佳抓取效果。
c.生产检测效率低,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包括翻转吸附平台、固定吸附平台以及底部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翻转吸附平台和所述固定吸附平台均具有吸附载板的功能,所述翻转吸附平台和所述固定吸附平台并排设置在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的顶部,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转动至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上方;
所述翻转吸附平台包括翻转吸附平台主体和第一保护层泡棉,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设置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的正面,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一通气腔体,所述第一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的正面在对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的位置钻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气腔体联通的通气通孔,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设有与所述通气通孔的孔位对应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通过所述外部真空发生器能够将载板吸附在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吸附平台包括固定吸附平台主体和第二保护层泡棉,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设置在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的正面,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二通气腔体,第二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内部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的正面在对应第二通气腔体的位置钻有多个与第二通气腔体联通的通气气孔,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设有与所述通气气孔的孔位对应的贯穿气孔,所述第二通气腔体通过所述内部真空发生器能够将载板吸附在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腔体和/或第二通气腔体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窄道式气道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吸附平台在其靠近所述固定吸附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一组或多组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所述第一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和通气口均通过一组或多组所述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的背面设有用于贴合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正面的背胶,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的厚度范围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包括底部基板、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及摆动气缸,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基板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翻转吸附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吸附平台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部,所述摆动气缸用于提供转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的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设有翻转转接架,所述翻转转接架通过翻转轴与所述第一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吸附平台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翻转转接架。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转接架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所述翻转吸附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气缸和所述翻转轴均设有传动齿轮,所述摆动气缸和所述翻转轴的传动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并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上靠近所述翻转吸附平台的一端设有光电感应接近开关,所述光电感应接近开关用于监测载板在翻转过程中的偏移量,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上远离所述翻转吸附平台的一端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用于缓冲所述翻转吸附平台翻转至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上方时产生的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a.运用多个通气通孔吸附载板受力均匀稳固可靠;
b.使用保护泡棉减少载板与吸附平台的碰撞,避免载板的损坏;
c.翻转平台轻量化设计,翻转过程阻力小,惯性小,稳定性强;
d.方便可定制化设计,方便拆卸更换根据不同规格需求,即便客户有超规格尺寸的产品,也可随时满足。
附图说明
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在说明书的结论部分中被特别指出并清楚地主张权利。然而,当结合附图一起参阅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组织、操作方法,以及主题、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翻转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翻转后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的翻转吸附平台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的通气腔体排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的固定吸附平台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的底部翻转控制机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翻转吸附平台主体,2-第一保护层泡棉,3-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4-固定吸附平台主体,5-第二保护层泡棉,6-光电感应接近开关,7-内部真空发生器,8-缓冲器,9-翻转转接架,10-翻转轴,11-传动齿轮,12-第一基座,13-摆动气缸,14-同步带,15-第二基座,16-底部基板,17-翻转吸附平台,18-固定吸附平台,19-底部翻转控制机构,20-第一通气腔体,21-通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实用新型。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和组件,以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在说明书的结论部分中被特别指出并清楚地主张权利。然而,当结合附图一起参阅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组织、操作方法,以及主题、特征和优点。
应当理解,为了说明的简单和清楚,图中所示的元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为了清楚起见,一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被放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在很大程度上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来实施,如上文所述,在认为必要的范围之外,不会对细节作更大的解释,以便理解和体会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概念,以免混淆或分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翻转吸附平台17、固定吸附平台18以及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和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均具有吸附载板的功能,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和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并排设置在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的顶部,优选为水平并排设置,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能够驱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转动至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上方;
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包括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和第一保护层泡棉2,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设置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的正面,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一通气腔体20,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的正面在对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位置钻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联通的通气通孔21,通气通孔21设置时会避开吸附载板时易损坏的位置,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设有与所述通气通孔21的孔位对应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通过所述外部真空发生器能够将载板吸附在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上;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口和通气孔分别是用来注气和抽气的。
同样地,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包括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和第二保护层泡棉5,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设置在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的正面,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二通气腔体,第二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内部真空发生器7连接,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的正面在对应第二通气腔体的位置钻有多个与第二通气腔体联通的通气气孔,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设有与所述通气气孔的孔位对应的贯穿气孔,所述第二通气腔体通过所述内部真空发生器7能够将载板吸附在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部真空发生器7优选为小型真空发生器,便于安装在固定吸附平台18的底部,而上述的外部真空发生器也优选为小型真空发生器并安装在固定吸附平台18的底部,内部真空发生器7与外部真空发生器可作为单体而单独进行吸附,也可以集成为一个整体而进行调配开关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的背面设有用于贴合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正面的背胶,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的厚度范围为1-2mm,优选为1.5mm,同样的,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的背面设有用于贴合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正面的背胶,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的厚度范围为1-2mm,优选为1.5mm。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和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均由薄型铝材机加工而成,且均优选为一体成型,在薄型铝材进行钻孔联通至上述各自的腔体,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不影响薄型平台强度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在其靠近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的一侧设置有一组或多组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进气口和通气口均通过一组或多组所述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参见图4,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为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窄道式气道组成,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多条窄道式气道相互联通且排布在翻转吸附平台17的背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窄道式气道在靠近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的一侧设置出2个进气口和2个通气口,翻转吸附平台17上设有4组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进气口和通气口分别与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的一端一一对应联通,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的另一端3联通至同一个外部真空发生器上相应的接口,这样使得外部真空发生器工作时能够比较均匀地对第一通气腔体20进行抽气,而且由于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位于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转动时的内侧位置,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转动时并不会对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与外部真空发生器之间联通的通道产生拉扯影响,使得所述翻台装置运行更加稳定;在放置载板时,会将载板放置于翻转吸附平台17靠近于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的一端,紧靠翻转吸附平台17的靠边台阶,这样更有利于载板的吸附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上靠近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的一端设有光电感应接近开关6,所述光电感应接近开关6能够监测载板在翻转过程中的偏移量,当所述偏移量超过预设值,光电感应接近开关6将会发出信号激活安装在扫描吸附平台上的自动对位靠边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自动对位靠边装置不安装在所述翻台装置上,通常情况下,通过机械加工的精度与装配精度要求已经能够保证载板在翻转时相对位置可控,但针对特殊状况,自动对位靠边装置会依据载板放置到扫描平台上的位置、载板正面放置在翻转吸附平台17上的位置以及载板反面放置在翻转吸附平台17上的位置而进行对位操作;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上远离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的一端设有缓冲器8,所述缓冲器8优选为液压式微型缓冲器,所述缓冲器8用于缓冲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翻转至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上方时产生的力,这个力受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的控制。与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相似,所述第二通气腔体也优选为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窄道式气道组成,所述第二通气腔体的多条窄道式气道相互联通且排布在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包括底部基板16、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15及摆动气缸13,所述第一基座12和所述第二基座15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基板16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2的顶部,具体地,所述第一基座12的顶部设有翻转转接架9,所述翻转转接架9通过翻转轴10与所述第一基座12转动连接,翻转轴10固定在第一基座12底部上,所述翻转转接架9的底部能够靠在第一基座12上,便于未发生转动时的支撑,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翻转转接架9,优选地,所述翻转转接架9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比如翻转转接架9上设有多组能固定不同尺寸翻转吸附平台17的固定孔或夹持部,使得当遇到有超规格尺寸的载板时,操作员可以在不改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设计的情况下,仅需更换翻转吸附平台17和固定吸附平台18;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15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还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12的顶部,这样使得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有更多的支撑点,更加稳固,不易松动。所述摆动气缸13用于提供转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的动力。
具体地,所述摆动气缸13和所述翻转轴10均设有传动齿轮11,所述摆动气缸13和所述翻转轴10的传动齿轮11之间通过同步带14连接并传动,所述摆动气缸13通过同步带14带动所述翻转轴10转动,优选地,所述摆动气缸13能带动所述翻转轴10转动180°,此时所述翻转轴10带动所述翻转转接架9转动180°,所述翻转转接架9上的翻转吸附平台17跟随所述翻转转接架9同步围绕所述翻转轴10转动,翻转吸附平台17从与固定吸附平台18并排的水平位置转动到固定吸附平台18正上方位置,此时翻转吸附平台17的正面与固定吸附平台18的正面相对设置,且两者间的距离范围为0-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先将载板放置于翻转吸附平台17的正面,启动外部真空发生器将载板吸附在翻转吸附平台17的正面,然后启动摆动气缸13,将载板转动至固定吸附平台18正面的正上方,启动内部真空发生器7同时关停将外部真空发生器,将载板吸附在固定吸附平台18的正面,实现载板的翻面,然后运行摆动气缸13复位翻转吸附平台17,便于下次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台机构运用多个通气通孔吸附载板受力均匀稳固可靠;使用保护泡棉减少载板与吸附平台的碰撞,避免载板的损坏;翻转平台轻量化设计,翻转过程阻力小,惯性小,稳定性强;方便可定制化设计,方便拆卸更换根据不同规格需求,即便客户有超规格尺寸的产品,也可随时满足。
在权利要求声明中,置于圆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不应被视为限制请求项。词语“包括”并不排除那些列在权利要求声明中的其他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此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一”或“一个”,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于一个。而且,引言短语例如权利要求声明中的“至少一个”及“一个或多个”的使用不应该解释为暗示不定冠词“一”或“一个”引入另一个权利要求要素将包含这种引入的权利要求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于仅包含一个这样的要素的实用新型,即使同一权利要求包括引言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和不定冠词,如“一个”或“一个”。使用定冠词也是如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术语用于任意区分这些术语所描述的元素。因此,这些术语不一定旨在表示这些元素的时间或其他优先级。在彼此不同的权利要求中叙述某些措施的仅有事实并不表示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加以利用。
虽然本文已经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特征,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将想到许多修改、替换、改变和等同物。因此,应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精神内的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吸附平台(17)、固定吸附平台(18)以及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和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均具有吸附载板的功能,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和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并排设置在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的顶部,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能够驱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转动至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上方;
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包括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和第一保护层泡棉(2),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设置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的正面,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一通气腔体(20),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的正面在对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位置钻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联通的通气通孔(21),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设有与所述通气通孔(21)的孔位对应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通过所述外部真空发生器能够将载板吸附在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包括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和第二保护层泡棉(5),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设置在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的正面,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的背面设有用于吸附载板的第二通气腔体,第二通气腔体的进气口和通气口与内部真空发生器(7)连接,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的正面在对应第二通气腔体的位置钻有多个与第二通气腔体联通的通气气孔,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设有与所述通气气孔的孔位对应的贯穿气孔,所述第二通气腔体通过所述内部真空发生器(7)能够将载板吸附在所述第二保护层泡棉(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和/或第二通气腔体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窄道式气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在其靠近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的一侧设置有一组或多组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所述第一通气腔体(20)的进气口和通气口均通过一组或多组所述自由转动式快速接头(3)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的背面设有用于贴合所述翻转吸附平台主体(1)正面的背胶,所述第一保护层泡棉(2)的厚度范围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翻转控制机构(19)包括底部基板(16)、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15)及摆动气缸(13),所述第一基座(12)和所述第二基座(15)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基板(16)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2)的顶部,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15)的顶部,所述摆动气缸(13)用于提供转动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的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2)的顶部设有翻转转接架(9),所述翻转转接架(9)通过翻转轴(10)与所述第一基座(12)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翻转转接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转接架(9)能够固定不同尺寸的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气缸(13)和所述翻转轴(10)均设有传动齿轮(11),所述摆动气缸(13)和所述翻转轴(10)的传动齿轮(11)之间通过同步带(14)连接并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上靠近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的一端设有光电感应接近开关(6),所述光电感应接近开关(6)用于监测载板在翻转过程中的偏移量,所述固定吸附平台主体(4)上远离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的一端设有缓冲器(8),所述缓冲器(8)用于缓冲所述翻转吸附平台(17)翻转至所述固定吸附平台(18)上方时产生的力。
CN202021611401.8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Active CN213209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1401.8U CN21320995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PCT/CN2020/124708 WO2022027838A1 (zh) 2020-08-06 2020-10-29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1401.8U CN21320995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9951U true CN213209951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7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1401.8U Active CN21320995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9951U (zh)
WO (1) WO20220278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4779A (zh) * 2021-12-24 2022-01-28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通孔检测设备
CN114002231A (zh) * 2021-12-31 2022-02-01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外观检测设备及外观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128B (zh) * 2022-02-17 2024-05-10 和爱电磁兼容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吸波材料双面翻转型电磁吸附效果检测用夹具
CN114859067A (zh) * 2022-04-26 2022-08-05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缺陷检测设备
CN114803428B (zh) * 2022-04-29 2023-05-30 深圳格芯集成电路装备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14940368B (zh) * 2022-06-17 2023-06-0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液压翻钢机
CN115213111A (zh) * 2022-07-18 2022-10-21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双面检测系统及ic载板双面检测方法
CN115579427A (zh) * 2022-12-07 2023-01-06 深圳光远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瓦正面丝印、翻转背面定位排片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08415U (zh) * 2014-11-19 2015-05-06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附治具及激光切割机
US10618193B2 (en) * 2016-05-18 2020-04-14 Alliance Automation, Llc Dismantling system
CN207209395U (zh) * 2017-08-11 2018-04-10 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pcb翻板输送机构的负压吸附系统
CN107472904A (zh) * 2017-08-11 2017-12-15 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pcb翻板输送机构的负压吸附系统
CN208560906U (zh) * 2018-03-28 2019-03-0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真空吸附翻转装置
CN209113027U (zh) * 2018-10-26 2019-07-16 广州三拓金属加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翻板装置
CN210557697U (zh) * 2019-08-23 2020-05-19 十堰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材料翻面机构
CN110921326A (zh) * 2019-12-30 2020-03-27 无锡影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定位上下料系统及高精度定位传输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4779A (zh) * 2021-12-24 2022-01-28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通孔检测设备
CN113984779B (zh) * 2021-12-24 2022-04-19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通孔检测设备
CN114002231A (zh) * 2021-12-31 2022-02-01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外观检测设备及外观检测方法
CN114002231B (zh) * 2021-12-31 2022-04-19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外观检测设备及外观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7838A1 (zh)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09951U (zh) 一种用于ic载板外观检测的翻台装置
CN204408763U (zh) 振动分离供料方式的led贴片机
CN208036717U (zh) 一种一体化服装自动包装机
CN214732376U (zh) 一种翻转设备
CN217369299U (zh) 一种激光芯片测试分选机的吸料机构
CN107139100A (zh) 一种基于压力与吸力双重作用的键盘装夹机构
CN108819206B (zh) 一种3d曲面玻璃的同步转移装置
CN216015297U (zh) 一种芯片多工位测试系统
CN216373717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压合装置
CN214004414U (zh) 龙门式爆口捏嘴一体机
CN112060561B (zh) 一种贴膜方法
CN218180903U (zh) 一种集成电路焊接测试工装
CN208993084U (zh) 一种真空贴膜装置
CN217728798U (zh) 一种5g光通讯半导体封装用双工位全自动焊接手套箱
CN221039125U (zh)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设备
CN215699000U (zh) 一种高效镭雕工装
CN220180153U (zh) 一种键盘流水线加工用内膜贴合机
CN221037310U (zh) 一种陶瓷白基板翘曲检测设备
CN218169730U (zh) 承载机构及打磨装置
CN215293145U (zh) 一种用于壳膜一体手机壳的贴合装置
CN219636366U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屏测试装置
KR20130085594A (ko) 필름 라이네이팅 장치
CN209589225U (zh) 一种多规格pp板称重设备
CN214494859U (zh) 一种全自动冲切连线功能测试装置设备
CN211365084U (zh) 一种自动贴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