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1867U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1867U
CN213151867U CN202021849342.8U CN202021849342U CN213151867U CN 213151867 U CN213151867 U CN 213151867U CN 202021849342 U CN202021849342 U CN 202021849342U CN 213151867 U CN213151867 U CN 213151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rotor
pneumatic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93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e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e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e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93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1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1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18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直流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下气动顶针,固定底座的表面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固定立板,固定立板的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板,固定立板的右侧且靠近第一支撑板表面的位置设有第一气动夹爪,固定立板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气动夹爪正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气动夹爪。该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通过下气动顶针和上气动顶针对转子进行定位,使转子与端盖和壳体在移动时始终处于同一轴线上,避免端盖或壳体在安装过程中因为转子自带的强磁而导致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直流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者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按照工作电源种类划分,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又可以分为无刷直流电机和有刷直流电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电机行业随之蓬勃发展,但是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在组装前就带有强磁,这就使其在装入定子的过程中受到了磁力的干扰,影响了组装过程中轴承与轴承室的同心度,不同心就会使轴承损坏,从而给此类电机的组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在组装前就带有强磁,这就使其在装入定子的过程中受到了磁力的干扰,影响了组装过程中轴承与轴承室同心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下气动顶针,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的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立板的右侧且靠近第一支撑板表面的位置设有第一气动夹爪,所述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壳体,所述固定立板的侧面且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固定立板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动夹爪正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气动夹爪,所述第二气动夹爪的左侧设有移动凸块,所述第二气动夹爪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转子,所述下气动顶针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和壳体的底部且与所述转子的底端活动插接,所述固定立板的左侧且靠近矩形滑槽顶部的位置竖直设有U形固定板,所述U形固定板内竖直设有第二气缸,所述固定立板的右侧且位于中上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条形安装板,所述条形安装板右侧的底部设有第三气动夹爪,所述第三气动夹爪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端盖,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端盖压头,所述固定立板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且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的端部穿过第二支撑板的表面且粘接有上气动顶针,所述上气动顶针的底端依次穿过移动板、端盖压头和端盖的顶部且与所述转子的顶端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设有U形定位块,且所述U形定位块内壁两侧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壳体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移动凸块滑动连接于矩形滑槽,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端部穿过U形固定板的内壁且与所述移动凸块表面的中部粘接。
优选的,所述端盖压头位于所述端盖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上气动顶针与所述下气动顶针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移动板的表面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通过第一气动夹爪将壳体的位置固定,通过第二气动夹爪将转子夹持固定,通过第三气动夹爪将端盖的位置固定,通过下气动顶针和上气动顶针对转子进行定位,使转子与端盖和壳体在移动时始终处于同一轴线上,避免端盖或壳体在安装过程中因为转子自带的强磁而导致移位,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转子随着上气动顶针一起移动,通过第四气缸带动上气动顶针移动,将转子底端的轴承与壳体的轴承室安装,通过第三气缸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使端盖压头向下挤压端盖,将转子顶端的轴承与端盖的轴承室安装,从而使该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可以顺利的与端盖和壳体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立板和固定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座1、固定立板2、第一支撑板20、U形定位块200、矩形滑槽21、U形固定板22、移动板23、条形安装板230、第二支撑板24、第一气缸3、下气动顶针4、第一气动夹爪5、第二气动夹爪6、移动凸块60、第三气动夹爪7、第二气缸8、第三气缸9、第四气缸10、上气动顶针11、端盖压头12、端盖13、转子14、壳体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下气动顶针4,固定底座1的表面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固定立板2,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板20,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0表面的位置设有第一气动夹爪5,第一气动夹爪5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壳体15,通过第一气动夹爪5将壳体15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壳体15受转子14磁性的影响而发生移位,固定立板2的侧面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0顶部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滑槽21,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气动夹爪5正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气动夹爪6,第二气动夹爪6的左侧设有移动凸块60,第二气动夹爪6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转子14,通过第二气动夹爪6将转子14的位置固定,便于下气动顶针4和上气动顶针11进一步对转子14的位置进行定位,下气动顶针4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20和壳体15的底部且与转子14的底端活动插接,通过下气动顶针4对转子14的底端进行定位,固定立板2的左侧且靠近矩形滑槽21顶部的位置竖直设有U形固定板22,U形固定板22内竖直设有第二气缸8,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位于中上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移动板23,移动板23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条形安装板230,条形安装板230右侧的底部设有第三气动夹爪7,第三气动夹爪7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端盖13,通过第三气动夹爪7将端盖13的位置固定,移动板23的底部且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端盖压头12,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三气缸9,第二支撑板24的表面且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第四气缸10,第四气缸10活塞杆的端部穿过第二支撑板24的表面且粘接有上气动顶针11,上气动顶针11的底端依次穿过移动板23、端盖压头12和端盖13的顶部且与转子14的顶端活动插接,通过第四气缸10带动上气动顶针11移动,使上气动顶针11对转子14的顶部进行定位,并带动转子14移动,使转子14下方的轴承安装进壳体15的轴承室。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0的表面设有U形定位块200,且U形定位块200内壁两侧之间的距离与壳体15的外径相适配,便于将壳体15移动至下气动顶针4的正上方。
具体的,移动凸块60滑动连接于矩形滑槽21,第二气缸8活塞杆的端部穿过U形固定板22的内壁且与移动凸块60表面的中部粘接,通过第二气缸8带动第二气动夹爪6移动,使第二气动夹爪6随着转子14一起向下移动,避免对条形安装板230的移动造成阻碍。
进一步的,端盖压头12位于端盖13的正上方,使端盖压头12可以将端盖13向下挤压,并且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的,上气动顶针11与下气动顶针4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确保将端盖压头12、端盖13、转子14和壳体15全部定位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使其顺利完成安装。
进一步的,第三气缸9活塞杆的端部与移动板23的表面粘接,通过第三气缸9带动移动板2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端盖压头12对端盖13进行挤压。
本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壳体15沿着U形定位块200移动至最内端,并通过第一气动夹爪5将其位置固定,然后通过第一气缸3将下气动顶针4向上推动,再将转子14的底端与下气动顶针4的顶端插接,并通过第二气动夹爪6将转子14的位置固定,然后使用者将端盖13移动至端盖压头12的正下方,并通过第三气动夹爪7将其夹持固定,此时,通过第四气缸10将上气动顶针11向下推动,上气动顶针11的底端穿过端盖压头12和端盖13且与转子14的顶端插接,此时,端盖压头12、端盖13、转子14和壳体15处于同一轴线上,通过第四气缸10带动上气动顶针11继续向下移动,同时,第二气缸8带动第二气动夹爪6同步向下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第二气动夹爪6逐渐将转子14放开,第一气缸3带动下气动顶针4向下复位移动,使转子14下方的轴承可以安装进壳体15内的轴承室内,然后通过第三气缸9带动移动板23向下移动,使端盖压头12对端盖13向下挤压,将转子14上方的轴承安装进端盖13的轴承室内,并使端盖13与壳体15连接,从而完成该无刷直流电机中端盖13、转子14和壳体15的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表面的中部设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下气动顶针(4),所述固定底座(1)的表面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固定立板(2),所述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板(20),所述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0)表面的位置设有第一气动夹爪(5),所述第一气动夹爪(5)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壳体(15),所述固定立板(2)的侧面且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20)顶部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滑槽(21),所述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动夹爪(5)正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气动夹爪(6),所述第二气动夹爪(6)的左侧设有移动凸块(60),所述第二气动夹爪(6)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转子(14),所述下气动顶针(4)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20)和壳体(15)的底部且与所述转子(14)的底端活动插接,所述固定立板(2)的左侧且靠近矩形滑槽(21)顶部的位置竖直设有U形固定板(22),所述U形固定板(22)内竖直设有第二气缸(8),所述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位于中上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移动板(23),所述移动板(23)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竖直设有条形安装板(230),所述条形安装板(230)右侧的底部设有第三气动夹爪(7),所述第三气动夹爪(7)的两个夹爪之间夹持有端盖(13),所述移动板(23)的底部且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端盖压头(12),所述固定立板(2)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设有第二支撑板(24),所述第二支撑板(24)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第三气缸(9),所述第二支撑板(24)的表面且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第四气缸(10),所述第四气缸(10)活塞杆的端部穿过第二支撑板(24)的表面且粘接有上气动顶针(11),所述上气动顶针(11)的底端依次穿过移动板(23)、端盖压头(12)和端盖(13)的顶部且与所述转子(14)的顶端活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表面设有U形定位块(200),且所述U形定位块(200)内壁两侧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壳体(15)的外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凸块(60)滑动连接于矩形滑槽(21),所述第二气缸(8)活塞杆的端部穿过U形固定板(22)的内壁且与所述移动凸块(60)表面的中部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压头(12)位于所述端盖(13)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动顶针(11)与所述下气动顶针(4)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9)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移动板(23)的表面粘接。
CN202021849342.8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51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342.8U CN21315186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342.8U CN21315186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1867U true CN213151867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4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93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5186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18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1903A (zh) * 2022-11-01 2022-11-29 常州富林中电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机自动装配的装置
CN117049137A (zh) * 2023-09-15 2023-11-14 合肥旭弘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转子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1903A (zh) * 2022-11-01 2022-11-29 常州富林中电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机自动装配的装置
CN117049137A (zh) * 2023-09-15 2023-11-14 合肥旭弘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转子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117049137B (zh) * 2023-09-15 2024-04-16 合肥旭弘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转子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1867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转子入机壳、端盖保证同心度的机构
CN106451940B (zh) 新能源电机装配中定转子合装设备
CN103532315A (zh) 电机外壳自动压装刷握拉簧装置
CN210997344U (zh) 短路环自动装配机
CN210046206U (zh) 夹持机构和预点焊设备
CN116160224A (zh) 一种扫地机面壳组装磁铁治具
CN218800695U (zh) 一种可快速夹持工件的数控铣床
CN217800059U (zh) 一种端盖总成组装设备
CN215433303U (zh) 一种加工夹具
CN211182392U (zh) 一种电芯入壳装置
CN211332320U (zh) 一种内撑型加工夹持装置
CN210451336U (zh) 一种焊接工装设备
CN113352632A (zh) 一种减振器橡胶节点与连接环装配装置
CN216763185U (zh) 碳刷自动上料装置
CN215498657U (zh) 一种用于外转子风机定子铁芯的倒角工装
CN213170886U (zh) 下料装置及绕线机
CN215470687U (zh) 一种智能生产线用液压夹具
CN220156262U (zh) 一种机器人充电设备
CN219598394U (zh) 电芯焊接工装夹具
CN218850071U (zh) 一种双头插端子精密机械手
CN212323958U (zh) 一种串激电机定子加热整形工装
CN218155866U (zh) 一种pin针导通测试设备
CN220401511U (zh) 夹线机构
CN220584381U (zh) 一种用于脚线的线序检测机构
CN219842472U (zh) 一种x光机维修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