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5927U -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35927U CN213035927U CN202022014209.7U CN202022014209U CN213035927U CN 213035927 U CN213035927 U CN 213035927U CN 202022014209 U CN202022014209 U CN 202022014209U CN 213035927 U CN213035927 U CN 2130359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suspension
- sideboard
- suspension
- crossbeam
- back suspen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41001247986 Calotropis procer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1000446313 Lamella Specie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584 weight g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786 weight gai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后悬置横梁、焊接于所述后悬置横梁上的后悬置支架,以及安装于后悬置支架上的后悬置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而设的边板以及连接两边板的中间板,所述两边板的相对内侧分别与后悬置横梁的前后面焊接,所述中间板包绕贴靠于后悬置横梁的外侧,所述边板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后悬置橡胶衬套相连的螺孔,所述边板的根部为用以与车架连接的L形弯板,在每个边板根部的L形弯板的外部均对应覆加一层与之形状相适配的加强衬板,所述加强衬板覆盖至后悬置横梁与边板的焊接点位。本实用新型增加后悬置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后悬置支架的质量,节省了布置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报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背景技术
驾驶室悬置系统是卡车实现驾驶室安装定位的重要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驾驶室通过上下支架、橡胶衬套、锁止机构等将驾驶室与底盘可靠的连接起来,并且衰减来自底盘与路面的激励,它要求在卡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发生失效现象。
目前国内轻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普遍采用钣金结构,通过下料、冲压成型、焊接等工序制作而成。由于后悬置支架一端连接驾驶室,一端连接车架。此种结构等同于悬臂梁结构。由于目前后悬置支架各截面厚度相同,但是在每个截面受力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在根部最大,越远离根部应力越小。因此,传统驾驶室后悬置将支架的各截面设计成等厚结构必然造成支架的材料浪费且整车重量增加或者结构强度不足导致支架失效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所述的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配置方案合理紧凑,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整车空间和重量,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后悬置横梁、焊接于所述后悬置横梁上的后悬置支架,以及安装于后悬置支架上的后悬置橡胶衬套,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而设的边板以及连接两边板的中间板,所述两边板的相对内侧分别与后悬置横梁的前后面焊接,所述中间板包绕贴靠于后悬置横梁的外侧,所述边板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后悬置橡胶衬套相连接的螺孔,所述边板的根部为用以与车架连接的L形弯板,在每个边板根部的L形弯板的外部均对应覆加有一层与之形状相适配的加强衬板,所述加强衬板应覆盖至后悬置横梁与边板的焊接点位。
所述中间板仅与两边板的边侧部分连接,其连接位置位于两边板的中下部,部分连接有利于减少支架整体重量,并且该连接位置能够分担两边板所承受的应力。
所述后悬置橡胶衬套上安装有驾驶室锁销。
所述中间板开设有用以减轻支架重量的减重孔。
所述L形弯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螺孔,相应的,所述加强衬板上也开设有对应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通过各工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后悬置支架的薄弱部位,在薄弱部位进行局部补焊衬板,而非简单的钣金整体加厚。通过对支架结构的设计,在支架的根部进行补强,增加了后悬置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后悬置支架的质量,节省了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总成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驾驶室锁销,2、后悬置橡胶衬套,3、橡胶衬套支架,4、后悬置横梁,5、后悬置支架,5-1、边板,5-2、中间板,5-3、减重孔,5-4、L形弯板,5-5、焊接点位,6、加强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驾驶室锁销1、后悬置橡胶衬套2、橡胶衬套支架3、后悬置支架5、后悬置横梁4、加强衬板6,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
上述结构中,驾驶室后悬置支架5配置有相同结构的两个,其内端分别焊接在后悬置横梁4的左右两侧,其外端通过螺孔和橡胶衬套支架3与后悬置橡胶衬套2相连,驾驶室锁销1再安装于后悬置橡胶衬套2上。所述驾驶室后悬置支架5是由两块相对而设的边板5-1以及连接两边板的中间板5-2焊接而成,两边板5-1的相对内侧分别与后悬置横梁4的前后两侧焊接,所述中间板5-2仅与两边板的边侧部分连接,其连接位置位于两边板的中下部,部分连接有利于减少支架整体重量,并且该连接位置能够分担两边板所承受的应力。所述中间板5-2包绕贴靠于后悬置横梁4的外侧,且所述中间板5-2上开设有减重孔5-3,以实现整个支架的轻量化设计。所述边板5-1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后悬置橡胶衬套2相连接的螺孔,所述边板5-1的根部为用以与车架连接且带有螺孔的L形弯板5-4,在每个边板5-1根部的L形弯板5-4的外部均对应覆加有一层与之形状相适配的加强衬板6,所述加强衬板6应覆盖至后悬置横梁4与边板5-1的焊接点位5-5,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加强衬板的补强作用,提高整体支架的强度,在任何工况下均可以减小根部附近区域一半的应力大小,通过补强使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薄弱区域。
本实施例不同于一般的悬置结构的是,驾驶室后悬置根部贴加强衬板直到横梁与支架焊接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结构的强度,在不同工况下几乎可以减小根部附近区域一半的应力大小,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薄弱区域,加强衬板的焊接形式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通过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根部处焊接加强衬板,在各工况下结构强度增加一倍的同时,重量增加不到二十分之一,大幅度提高后悬置支架强度,最大程度降低了后悬置支架的质量。同时在整车布置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占用更小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的安装状态和工作原理如下:
驾驶室后悬置左右支架与横梁焊接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再将四个左右加强衬板,补焊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根部。驾驶室在制动、加速、转弯等工况下,后悬置受到X、Y、Z三个方向力的作用,由于支架与管梁焊接周边强度很高,不会出现失效现象,当作用力最终传递到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根部时,支架很容易出现根部失效的现象。通过焊接加强衬板并将此加强衬板延伸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与管梁焊接处,保障整个后悬置支架无明显薄弱区域。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后悬置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结构优势:
第一、采用补贴加强板的方案,仅需焊接一个L型的加强衬板,制作工艺简单。
第二、为减小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应力,通过增加加强衬板,而非增加螺栓间距,占用车架空间较小,方便布置。
第三、在薄弱区域局部加强,不用材料整体加厚,减轻重量,强度未降低。
第四、通过增加加强衬板,使支架在不同工况下结构承载能力同步增强,没有明显短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后悬置横梁、焊接于所述后悬置横梁上的后悬置支架,以及安装于后悬置支架上的后悬置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两块相对而设的边板以及连接两边板的中间板,所述两边板的相对内侧分别与后悬置横梁的前后面焊接,所述中间板包绕贴靠于后悬置横梁的外侧,所述边板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后悬置橡胶衬套相连接的螺孔,所述边板的根部为用以与车架连接的L形弯板,在每个边板根部的L形弯板的外部均对应覆加有一层与之形状相适配的加强衬板,所述加强衬板应覆盖至后悬置横梁与边板的焊接点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仅与两边板的边侧部分连接,其连接位置位于两边板的中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悬置橡胶衬套上安装有驾驶室锁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开设有用以减轻支架重量的减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弯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螺孔,所述加强衬板上也开设有与之对应的螺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4209.7U CN213035927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4209.7U CN213035927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35927U true CN213035927U (zh) | 2021-04-23 |
Family
ID=7553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14209.7U Active CN213035927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35927U (zh)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22014209.7U patent/CN2130359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91603U (zh) | 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 | |
US5890740A (en) | Rear chassis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213035927U (zh) |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 |
CN107161217B (zh) | 一种提升后悬置安装点刚度的前副车架加强支架结构 | |
CN212149011U (zh) | 一种乘用车用螺接前副车架 | |
CN211223612U (zh) |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 |
CN211568092U (zh) | 一种后悬架安装横梁的加强结构 | |
CN217623759U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 | |
CN217705553U (zh) | 一种座椅安装横梁总成及汽车 | |
CN216232553U (zh) | 一种非承载式车架总成装置 | |
CN212580004U (zh) | 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 | |
CN216833178U (zh) | 一种电车机舱结构及汽车 | |
CN212423310U (zh) | 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 | |
CN215043135U (zh) | 前机舱加强构造 | |
CN215097838U (zh) | 机罩内板总成 | |
CN212738316U (zh) | 驾驶室车门 | |
CN216232590U (zh) | 一种双传力加强后轮罩及汽车 | |
CN210555115U (zh) | 一种用于载货车的管状横梁总成 | |
CN218400155U (zh) | 车门用下铰链加强板 | |
CN217456111U (zh) |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结构 | |
CN213897296U (zh) |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 |
CN214930080U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210591266U (zh) | 一种轮毂电机摆臂连接装置 | |
CN212950851U (zh) | 一种乘用车前机舱减震塔加强横梁结构 | |
CN213921219U (zh) | 螺旋弹簧支撑结构、车架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99 Fushan Road, Lai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chai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9 Fushan Road, Lai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