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7296U -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7296U
CN213897296U CN202022677449.5U CN202022677449U CN213897296U CN 213897296 U CN213897296 U CN 213897296U CN 202022677449 U CN202022677449 U CN 202022677449U CN 213897296 U CN213897296 U CN 213897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cab
hole
frame structure
extens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74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英豪
黄新
管仕胜
凌大方
吴元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anxi Zoomlion West Earthmov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anxi Zoomlion West Earthmov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anxi Zoomlion West Earthmov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774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7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7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7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其中,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包括上舱体和安装于所述上舱体底部的底板,所述上舱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后围板(3),所述后围板(3)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后部连接,所述底板包括向所述后围板(3)的后方延伸出所述后围板(3)的延伸段(4),所述延伸段(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组件的安装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驾驶室安装于所述工程机械的车架结构(5)上。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可以提升工程机械的维修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维修工时费。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驾驶室是驾驶员操作挖掘机的舱体,驾驶室底板与驾驶室上舱体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驾驶室底板再通过液压减震器连接在车架结构的转台上,同时底板与转台也安装有驾驶室倾翻时的保护结构。现有的挖掘机驾驶室通常通过6个液压减震器与2个防止倾翻销套(即驾驶室倾翻时的保护结构)将驾驶室的底板连接在转台上。如果出现需要拆卸驾驶室进行维修的情况,后围内饰前部的4个液压减震器和1个防倾翻的销套可以直接去掉脚垫后进行拆卸,比较方便;但驾驶室后部的2个液压减震器和1个防倾翻销套,由于在后围内饰底部,需要先将后围内饰件进行拆除,然后才能进行拆卸,影响维修效率,增加了维修工时和成本,用户体验不好。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后围内饰遮挡了驾驶室后部的2个液压减震器和1个防倾翻销套,因此原有生产线上安装驾驶室需要3道工序:首先将驾驶室地板通过减震器与销套固定在转台上,然后再吊装驾驶室上舱体,通过螺栓将驾驶室上舱体与驾驶室底板固定,最后在线上安装后围内饰,模块化做的不好,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可以提升工程机械的维修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维修工时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包括上舱体和安装于所述上舱体底部的底板,所述上舱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后围板,所述后围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后部连接,所述底板包括向所述后围板的后方延伸出所述后围板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组件的安装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驾驶室安装于所述工程机械的车架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后围板的底部向所述驾驶室的内部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凹陷部所限定的凹陷区域内,以通过所述凹陷区域进行装卸所述连接组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延伸段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包括车架结构和安装于所述车架结构上的如上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延伸段和所述车架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连接单元,所述减震连接单元与所述延伸段和所述车架结构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震连接单元包括液压减震器和第一螺栓,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段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延伸段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与所述液压减震器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架结构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和多个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排布的螺纹孔,所述液压减震器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液压减震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车架结构的底部延伸,并通过多个分别穿过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螺栓与所述车架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驾驶室倾翻的防倾翻连接单元,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延伸段一侧的边缘处,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与所述延伸段和所述车架结构均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包括轴套、第三螺栓和螺母,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段上的第四通孔,所述车架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轴套从所述第五通孔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并抵接于所述延伸段的底面上,所述第三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轴套的中心孔,且所述第三螺栓的底部延伸出所述轴套设置并通过所述螺母锁紧。
优选地,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包括用于定位所述螺母的插销,所述插销依次穿过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三螺栓,以防止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三螺栓产生相对转动;和/或,
所述第三螺栓的顶部与所述延伸段之间设置有垫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驾驶室后部的连接组件置于后围板的外侧,因此可以不需要拆卸后围内饰后再拆除连接组件,可以通过延伸段装卸连接组件,提升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工时费;同时驾驶室的上舱体与底板连接的工序以及后围内饰安装在驾驶室内部的工序可以在生产线下进行,线上吊装驾驶室时,只需要安装连接组件即可将驾驶室固定在车架结构上,模块化集成度高,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驾驶室的后围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中的防倾翻连接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中的减震连接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震连接单元;11、液压减震器;12、第一螺栓;13、第二螺栓;2、防倾翻连接单元;21、轴套;22、第三螺栓;23、垫圈;24、螺母;25、插销;3、后围板;31、凹陷部;4、延伸段;5、车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等通常是根据驾驶室及工程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方位而言。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如图1-2所示,所述驾驶室包括上舱体和安装于所述上舱体底部的底板,所述上舱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后围板3,所述后围板3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后部连接,所述底板包括向所述后围板3的后方延伸出所述后围板3的延伸段4,所述延伸段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组件的安装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驾驶室安装于所述工程机械的车架结构5上。即所述延伸段4裸露于驾驶室的外部。所述上舱体还包括位于前端的前壁、位于左侧的左壁、位于右侧的右壁以及位于顶端的顶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驾驶室后部的连接组件置于后围板3的外侧,因此可以不需要拆卸后围内饰后再拆除连接组件,可以通过延伸段4装卸连接组件,提升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工时费;同时驾驶室的上舱体与底板连接的工序以及后围内饰安装在驾驶室内部的工序可以在生产线下进行,线上吊装驾驶室时,只需要安装连接组件即可将驾驶室固定在车架结构5上,模块化集成度高,提升了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所述后围板3的底部向所述驾驶室的内部凹陷形成有凹陷部31,所述延伸段4位于所述凹陷部31所限定的凹陷区域内,以通过所述凹陷区域进行装卸所述连接组件。即将原本平整设计的后围板3的底部向内凹陷设计,如图1所示,使后围板3底部的凹陷部31与延伸段4共同形成凹槽结构,凹陷区即为所述凹槽结构的空腔区域。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驾驶室后面的底部形成一块凹陷区域,使底板中的一段能够裸露在驾驶室外部(即延伸段4),以用于安装连接组件,使连接组件位于驾驶室的外面,提升了驾驶室拆卸维修时的方便性,同时提升了驾驶室在生产线上的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延伸段4的后边缘与所述后围板3上部所处的平面齐平。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延伸段4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独立安装拆卸连接组件,使连接组件的装卸不受其他部件影响。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包括车架结构5和安装于所述车架结构5上的如上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延伸段4和所述车架结构5连接。可选地,所述驾驶室通过底板安装于所述车架结构5的转台上,即所述延伸段4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车架结构5的转台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连接单元1,所述减震连接单元1与所述延伸段4和所述车架结构5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独立安装拆卸减震连接单元1,使减震连接单元1的装卸不受其他部件的影响。可选地,所述减震连接单元1设置为两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减震连接单元1包括液压减震器11和第一螺栓12,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段4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延伸段4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12与所述液压减震器11的顶部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车架结构5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和多个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排布的螺纹孔,所述液压减震器1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液压减震器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车架结构5的底部延伸,并通过多个分别穿过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螺栓13与所述车架结构5连接。具体地,所述液压减震器11的中部通过周圈的第二螺栓13固定在车架结构5的转台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驾驶室倾翻的防倾翻连接单元2,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设置于所述延伸段4一侧的边缘处,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与所述延伸段4和所述车架结构5均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独立安装拆卸防倾翻连接单元2,使防倾翻连接单元2的装卸不受其他部件的影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包括轴套21、第三螺栓22和螺母24,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段4上的第四通孔,所述车架结构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轴套21从所述第五通孔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并抵接于所述延伸段4的底面上,所述第三螺栓22分别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轴套21的中心孔,且所述第三螺栓22的底部延伸出所述轴套21设置并通过所述螺母24锁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包括用于定位所述螺母24的插销25,所述插销25依次穿过所述螺母24和所述第三螺栓22,以防止所述螺母24和所述第三螺栓22产生相对转动。即防倾翻连接单元2通过轴套21、第三螺栓22、螺母24和插销25共同将驾驶室的底板与车架结构5的转台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螺栓22的顶部与所述延伸段4之间设置有垫圈23。
其中,驾驶室后围内饰前部可以通过四组所述减震连接单元1和一组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与转台进行连接。
本方案通过调整后围外部覆盖件(即后围板3)的结构,在后围板3底部设置冲压凹台(凹陷部31),将驾驶室后部的连接组件(两组减震连接单元1和一组防倾翻连接单元2)置于后围板3的外面,同时将减震连接单元1与防倾翻连接单元2均设计成方便拆卸的形式。可以避免后围内饰及其他部件对连接组件的遮挡,无需拆卸后围内饰即可直接将连接组件拆除,方便驾驶室的安装与拆卸,提升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工时费;同时可以将生产线上安装驾驶室的工序由原有的3道工序降为1道:驾驶室的上舱体通过螺栓安装在驾驶室的底板上,后围内饰安装在驾驶室内部,这两道工序可以在生产线下进行;线上吊装驾驶室时,只需要安装减震连接单元1和防倾翻连接单元2,即可将驾驶室固定在车架结构5的转台上,模块化集成度高,提升了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包括上舱体和安装于所述上舱体底部的底板,所述上舱体包括位于后端的后围板(3),所述后围板(3)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后部连接,所述底板包括向所述后围板(3)的后方延伸出所述后围板(3)的延伸段(4),所述延伸段(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组件的安装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驾驶室安装于所述工程机械的车架结构(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3)的底部向所述驾驶室的内部凹陷形成有凹陷部(31),所述延伸段(4)位于所述凹陷部(31)所限定的凹陷区域内,以通过所述凹陷区域进行装卸所述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延伸段(4)可拆卸地连接。
4.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包括车架结构(5)和安装于所述车架结构(5)上的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延伸段(4)和所述车架结构(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连接单元(1),所述减震连接单元(1)与所述延伸段(4)和所述车架结构(5)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连接单元(1)包括液压减震器(11)和第一螺栓(12),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段(4)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延伸段(4)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12)与所述液压减震器(11)的顶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结构(5)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和多个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排布的螺纹孔,所述液压减震器(1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液压减震器(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车架结构(5)的底部延伸,并通过多个分别穿过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螺栓(13)与所述车架结构(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驾驶室倾翻的防倾翻连接单元(2),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设置于所述延伸段(4)一侧的边缘处,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与所述延伸段(4)和所述车架结构(5)均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包括轴套(21)、第三螺栓(22)和螺母(24),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段(4)上的第四通孔,所述车架结构(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轴套(21)从所述第五通孔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并抵接于所述延伸段(4)的底面上,所述第三螺栓(22)分别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轴套(21)的中心孔,且所述第三螺栓(22)的底部延伸出所述轴套(21)设置并通过所述螺母(24)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倾翻连接单元(2)包括用于定位所述螺母(24)的插销(25),所述插销(25)依次穿过所述螺母(24)和所述第三螺栓(22),以防止所述螺母(24)和所述第三螺栓(22)产生相对转动;和/或,
所述第三螺栓(22)的顶部与所述延伸段(4)之间设置有垫圈(23)。
CN202022677449.5U 2020-11-18 2020-11-18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Active CN213897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7449.5U CN213897296U (zh) 2020-11-18 2020-11-18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7449.5U CN213897296U (zh) 2020-11-18 2020-11-18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7296U true CN213897296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7449.5U Active CN213897296U (zh) 2020-11-18 2020-11-18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72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168A (zh) * 2022-05-27 2022-07-29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的防翻滚安装机构及挖掘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168A (zh) * 2022-05-27 2022-07-29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的防翻滚安装机构及挖掘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97296U (zh)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CN202754029U (zh) 前副车架
CN210460986U (zh) 一种车载空调压缩机的二次减震降噪系统
CN213035927U (zh) 一种轻量化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CN206141301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支架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CN204055351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安装结构
CN208376878U (zh) 车架前端外伸梁支架
CN108407595B (zh) 一种载货车系统动力总成悬置
CN202577403U (zh) 推土机可翻转驾驶室
CN102320330B (zh) 工程车及其车架总成
CN218477396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安装结构
CN217944828U (zh) 一种副车架的控制臂连接结构
CN220053397U (zh) 一种组合式驱动桥壳
CN214112698U (zh) 一种前围板安装结构
CN215622321U (zh) 用于车辆的支撑构造
CN215888408U (zh) 一种连接处稳定性强的挖掘机下车架
CN218764656U (zh) 一体式蒸发式冷凝器
CN210063119U (zh) 副车架及车辆
CN209776112U (zh) 一种便于附件装配的分体式车门钣金
CN216943315U (zh) 悬置总成及作业机械
CN221049451U (zh) 悬置型前电机总成
CN209757264U (zh) 一种商用车车身后悬置支架结构
CN21699451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
CN216467198U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连接机架及铰接式自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