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7606U - 车体下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下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606U
CN213007606U CN202021356043.0U CN202021356043U CN213007606U CN 213007606 U CN213007606 U CN 213007606U CN 202021356043 U CN202021356043 U CN 202021356043U CN 213007606 U CN213007606 U CN 213007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ath
air guide
undercover
engine room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6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村和树
押切律之
芦达洸树
外山祥崇
山本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356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该车体下部结构包括配置在发动机室下方的底罩、及设置在底罩上并将发动机室与底罩的下侧空间连通的开口,底罩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底罩主体、及该底罩主体的一部分向上方曲折而形成的导风路径形成部,该导风路径形成部构成在底罩的前端敞开并向后方延伸的导风路径,所述开口在导风路径形成部的后端部朝着后上方敞开、将导风路径与发动机室连通。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既能充分获得导入到发动机室内的行驶风的导入量,又能防止底罩与路面相干扰。

Description

车体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的发动机室的下方配置有底罩。在车辆行驶时,该底罩对流经车体下方的行驶风进行整流。但也有一部分车辆中,为了将流经车体下方的行驶风导入到发动机室内,而在底罩上形成开口。从该开口导入的行驶风能对与发动机连接的变速器进行冷却。
然而,现有技术中,形成在底罩上的开口大多是朝着垂直于底罩的方向(上方)敞开。由于行驶风沿着车长方向(水平方向)流动,为了从开口向发动机室导入行驶风,需要大幅改变行驶风在开口周围的流动方向。因此,难以获得充分的行驶风导入量。
为了增大行驶风导入量,有些车辆采用在底罩上设置向下方突出的导向部的结构。但是,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导向部有可能与路面相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充分获得导入到发动机室内的行驶风的导入量、又能防止底罩与路面相干扰的车体下部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该车体下部结构包括配置在发动机室的下方的底罩、及设置在所述底罩上并将所述发动机室与所述底罩的下侧空间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底罩主体、及所述底罩主体的一部分向上方曲折而形成的导风路径形成部,所述导风路径形成部构成在所述底罩的前端敞开、并向后方延伸的导风路径,所述开口在所述导风路径形成部的后端部朝着后上方敞开、将所述导风路径与所述发动机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体下部结构的优点在于,既能充分获得导入到发动机室内的行驶风的导入量,又能防止底罩与路面相干扰。具体而言,行驶风从底罩的前端流入导风路径,并沿着该导风路径流向车体后方,然后从在导风路径形成部的后端部敞开的开口被导入到发动机室内,对发动机室内的设备(变速器等)进行冷却。由于构成导风路径的导风路径形成部是由底罩主体的一部分向上方曲折而形成的,所以导风路径形成部不从底罩主体向下方突出,因此,能避免底罩与路面相干扰。同时,由于开口在导风路径形成部的后端部朝着后上方敞开,所以行驶风从开口流入发动机室内时,行驶风的流动方向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能充分获得导入到发动机室内的行驶风的导入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体下部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开口的后侧的所述底罩主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后上方倾斜的导向坡。
基于该结构,流经导风路径并从开口吹出的行驶风被底罩主体的导向坡引导而成为朝着后上方流动的气流,因而,行驶风容易到达发动机室内的设备(变速器等),从而能有效地对发动机室内的设备进行冷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体下部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导向坡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上方突出并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导向凸起,两侧的所述导向凸起彼此间的间隔尺寸朝着车体后方逐渐减小。
基于该结构,行驶风沿着导向坡流动时,由于两侧的导向凸起彼此间的间隔尺寸逐渐减小,所以行驶风的流速增加。由此,行驶风能以较高的流速吹向发送机室内的设备(变速器等),从而能更有效地对发动机室内的设备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体下部结构中的底罩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与图1中的II-II线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车体下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底罩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中的IV-IV线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底罩的后端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体下部结构1中的底罩2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表示与图1中的II-II线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车体下部结构1的示意图。这些图中,箭头FR的方向表示车体前方;箭头RR的方向表示车体后方;箭头LH的方向表示车宽方向的左侧;箭头RH的方向表示车宽方向的右侧;箭头UP的方向表示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车体下部结构1包括配置在汽车发动机室3的下方的底罩2。该底罩2是通过用树脂一体成型而制成的。此外,底罩2配置在容置于发动机室3内的发动机31及变速器32的下方,用于对车辆行驶时流经车体下方的行驶风(见图2中的箭头A)进行整流。此外,该底罩2还具有防止发动机的噪音释放到外部的功能。底罩2的车宽方向的尺寸与发动机室3的车宽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此外,如图2所示,底罩2的前端比发动机31的前端更靠前侧,底罩2的后端与变速器32的后端大致上下位置对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底罩2包括底罩主体21、前壁22、导风路径形成部23、开口24、和导风件25。
底罩主体21为大致平板状,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底罩主体21通过螺栓固定等连接在未图示的车体框架上。
前壁22与底罩主体21的前端相连,并从该底罩主体21的前端向上方延伸规定尺寸。
导风路径形成部23设置在底罩主体21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位。该导风路径形成部23是通过使底罩主体21的中间区域的一部分向上方曲折而形成的、在底罩2的前端敞开并向后方延伸的导风路径4(见图2)。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表示底罩2的前端部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IV-IV线截面的截面图。如这些图所示,导风路径形成部23具有从底罩主体21向上方延伸规定高度的一对侧板部23a、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板部23b。两个侧板部23a在车宽方向上相向而对地沿车长方向延伸规定长度。上板部23b将两个侧板部23a的上端相连结。这样,由一对侧板部23a和上板部23b包围的空间(主视图为四边形空间)构成导风路径4。
如图1所示,导风路径形成部23被构成为,从底罩主体21的前端一直延伸到底罩主体21的后端附近。因此,导风路径4成为在底罩主体21的前端朝前方敞开(如图3所示)的同时、整体朝下方敞开(如图4所示)的空间。
图5是表示底罩2的后端部的俯视图。如图1及图5所示,开口24位于导风路径形成部23的后端部。从而,开口24使导风路径4与发动机室3相连通。具体而言,该开口24被构成为朝着后上方敞开的四边形开口。即,该开口24的上端缘24a的位置比下端缘24b的位置靠前侧。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开口24的上端缘24a为导风路径形成部23的上板部23b的后端缘。开口24的两个侧端缘24c分别为导风路径形成部23的侧板部23a的后端缘。两个侧端缘24c分别向车体后下方倾斜。而且,开口24的下端缘24b将两个侧端缘24c的下端相连。从而,下端缘24b的位置比上端缘24a的位置靠后侧,开口24朝着后上方敞开。
导风件25具有导向坡25a和两个导向凸起25b。导向坡25a是通过使开口24后侧的底罩主体21的上表面向后上方倾斜而构成的。如图2所示,该导向坡25a配置在变速器32的下方。因此,经开口24导入到发动机室3内的空气(行驶风)由导向坡25a引导而流往变速器32。此外,两个导向凸起25b分别在导向坡25a的两侧(车宽方向的两侧)从底罩主体2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沿车长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各导向凸起25b被构成为,越靠近车体后方越向车宽方向的中央倾斜,即,两个导向凸起25b彼此间的间隔尺寸朝着后方逐渐减小。因而,穿过开口24而流往车体后方的行驶风的流路逐渐变窄。
下面,对车辆行驶时行驶风的流动状况进行说明。车辆行驶时,流经车体下方的行驶风(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的一部分从底罩2的前端流入导风路径4内,并沿着该导风路径4向车体后方流动(如图2及图3中的箭头B所示)。然后,行驶风由在导风路径形成部23的后端敞开的开口24导入到发动机室3内(如图2及图5中的箭头C所示),并由导向坡25a和两个导向凸起25b引导,而对容置在发动机室3内的变速器32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开口24被构成为,在导风路径形成部23的后端朝着后上方敞开。因此,行驶风从开口24流入到发动机室3内时,该行驶风的流动方向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结果,能充分获得导入到发动机室3内的行驶风的导入量,从而能有效地对变速器32进行冷却。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坡25a是通过使开口24后侧的底罩主体21的上表面向后上方倾斜而形成的,因而从开口24流入发动机室3内的空气(行驶风)在导向坡25a的引导下流往变速器32(图2中的箭头C)。由此,能够有效地对变速器32进行冷却。进一步,行驶风沿着导向坡25a流动时,由于两个导向凸起25b彼此间的间隔尺寸逐渐减小,所以行驶风的流速加快。这样,行驶风能以较高的流速吹向变速器32,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变速器32的冷却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导风路径4的导风路径形成部23是通过使底罩主体21的中间区域的一部分向上方曲折而形成的。即,导风路径形成部23不是从底罩主体21向下方突出。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底罩2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能防止底罩2与路面相干扰。因而,基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既能充分获得导入到发动机室3内的行驶风的导入量,又能防止底罩2与路面相干扰。
此外,由于不存在从底罩主体21向下方突出的凸起物,所以在车辆行驶时能获得良好的空气动力特性。此外,由于充分确保了底罩2距离地面的高度,所以能防止异物(雪、水等)从开口24侵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底罩2是通过用树脂一体成型而制作的,因而,不需要进行多个部件的组装作业,制作容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从开口24导入的行驶风来冷却变速器32,但也可以利用该行驶风来冷却发动机31。在此情况下,可将导风路径形成部23的后端部形成在比本实施方式的后端部更靠前侧的部位(发动机31下方附近),并将开口24设置在该后端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导风路径4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但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或半圆形等。

Claims (3)

1.一种车体下部结构,包括配置在发动机室的下方的底罩、及设置在所述底罩上并将所述发动机室与所述底罩的下侧空间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罩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底罩主体、及所述底罩主体的一部分向上方曲折而形成的导风路径形成部,
所述导风路径形成部构成在所述底罩的前端敞开、并向后方延伸的导风路径,
所述开口在所述导风路径形成部的后端部朝着后上方敞开、将所述导风路径与所述发动机室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的后侧的所述底罩主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后上方倾斜的导向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向坡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上方突出并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导向凸起,两侧的所述导向凸起彼此间的间隔尺寸朝着车体后方逐渐减小。
CN202021356043.0U 2020-07-10 2020-07-10 车体下部结构 Active CN213007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6043.0U CN213007606U (zh) 2020-07-10 2020-07-10 车体下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6043.0U CN213007606U (zh) 2020-07-10 2020-07-10 车体下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606U true CN213007606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0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6043.0U Active CN213007606U (zh) 2020-07-10 2020-07-10 车体下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57022B1 (en) Vehicle underfloor structure
US8870266B2 (en) Vehicle rear outlet structure
EP2574508B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US7275611B2 (en) Aerodynamically constructed covering part for the underside of a passenger ca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444773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構造
CN213007606U (zh) 车体下部结构
US11192445B2 (en) Air intake grille and vehicle
JP4013474B2 (ja) 車体構造
CN218536581U (zh) 挡水结构、排水装置及车辆
US11731711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211765333U (zh) 车体下部结构
CN209776567U (zh) 汽车及其雨刮盖板组件
JP2001018736A (ja) フロントバンパルーバ構造
JP605667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0893765A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3965928B2 (ja) 車両用バンパ
CN213008012U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5569338B2 (ja) 車両用空力装置
CN211167141U (zh) 导流护板组件及其电动汽车
CN219077155U (zh) 一种前保险杠蒙皮结构
JP2014226953A (ja) ホイル内駆動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CN221138358U (zh) 顶盖装饰结构及车辆
CN219668128U (zh) 转向器下护板及车辆
JP7364708B2 (ja) フロントグリル
WO2024090002A1 (ja) 車両用吸気ダク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