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8012U - 车辆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8012U
CN213008012U CN202021552131.8U CN202021552131U CN213008012U CN 213008012 U CN213008012 U CN 213008012U CN 202021552131 U CN202021552131 U CN 202021552131U CN 213008012 U CN213008012 U CN 21300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baffle
front gri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21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5521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具备用于导入行驶风的前格栅、及形成有安装前格栅用的开口的前保险杠,在安装有前格栅的开口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的后方,设置有沿着与车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挡板,在挡板的至少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形成有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向车辆后方弯曲的弯曲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既能抑制异物到达发动机舱内,又能确保前轮制动器被有效地冷却。

Description

车辆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前部结构,已知有在前保险杠的中间部位或下部设置前格栅的结构。为了使导入到发动机舱内的行驶风的流量增加,通常将前格栅的面积设定得较大。增大前格栅的面积不仅可以使散热器的热交换量增大,而且还能使从发动机舱流往前轮制动器的行驶风的流量增加,由此,能有效地进行前轮制动器的冷却。
然而,在前格栅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从前格栅进入到发动机舱内的异物(例如尘土碎石、雪)会增多。由于进入到发动机舱内的异物容易与舱内的各种设备相撞,所以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可以用平板将前格栅的一部分堵塞。但是,仅用平板将前格栅的一部分堵塞的话,有可能会妨碍行驶风从发动机舱流往前轮制动器,从而使前轮制动器的冷却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异物到达发动机舱内又能确保前轮制动器被有效地冷却的车辆前部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具备用于导入行驶风的前格栅、及形成有安装所述前格栅用的开口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所述前格栅的所述开口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的后方,设置有沿着与车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挡板,在所述挡板的至少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形成有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向车辆后方弯曲的弯曲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前部结构的优点在于,既能抑制异物到达发动机舱内又能确保前轮制动器被有效地冷却。具体而言,由于在安装有前格栅的开口的后方设置有挡板,所以,当异物穿过前格栅的格子后,至少一部分会被挡板挡住,从而能减少到达发动机舱内的异物的量。另一方面,从前格栅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流入的行驶风沿着挡板的弯曲部流动,即,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流动的同时向车辆后方流动,从而能流往前轮制动器。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行驶风对前轮制动器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前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挡板具备沿着与车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平板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平板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缘相连。
基于上述结构,挡板的平板部能够发挥阻碍异物到达发动机舱内的作用,而挡板的弯曲部能够发挥将行驶风引导到前轮制动器的作用。即,挡板的各个部分(平板部及弯曲部)具有不同的功能。
或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挡板也可以被构成为,其整体为所述弯曲部。
基于上述结构,到达挡板的前表面的行驶风的大部分能够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流动的同时向车辆后方流动。因而,能够利用行驶风对前轮制动器进行充分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的前保险杠的前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的挡板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的挡板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的前保险杠1(一部分用虚线表示)的前视图。图1及后述的图2中,箭头LH的方向表示车宽方向的左侧;箭头RH的方向表示车宽方向的右侧;箭头UP的方向表示上方。
如图1所示,在前保险杠1的中间部位一体地组装有前格栅2。前保险杠1是通过将保险杠加强件(未图示)和保险杠面板11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保险杠加强件是金属制构件,被安装在车身框架(未图示)的前端、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保险杠面板11是树脂制构件,在其中间部位形成有用于组装前格栅2的开口12。
前格栅2的外形与前保险杠1的开口12的形状一致。前格栅2嵌合在开口12中,从而与保险杠面板11组装成一体。作为将前格栅2安装在保险杠面板11上的方式,例如可采用螺栓紧固等。
为了使导入到发动机舱内的行驶风的流量足够大,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格栅2的面积被设定得较大。例如,前格栅2的宽度尺寸(车宽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保险杠面板11的宽度尺寸的五分之三左右;前格栅2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保险杠面板11的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七左右。另外,在前格栅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前格栅2的框架所形成的开口21分隔的多个格子22。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格栅2的上侧部分,格子22被构成为长方形;在前格栅2的下侧部分,格子22被构成为蜂窝形状。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安装有前格栅2的开口12(保险杠面板11上形成的开口)的后方配置有两个挡板3。该两个挡板3分别被设置在前格栅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的后方。具体而言,各挡板3被设置在前格栅2的后方、并在车长方向上与前格栅2相隔规定间距(例如30mm左右)。该挡板3可以是金属制构件,也可以是树脂制构件。
另外,挡板3被配置为,沿着与车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挡板3的高度尺寸(车高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尺寸(车宽方向的尺寸)。即,挡板3由纵向较长的板件构成。另外,挡板3的下端的位置与前格栅2的下端的位置相对;挡板3的上端的位置与前格栅2的车高方向的中间部位相对。挡板3的上端由螺栓紧固在保险杠加强件上。挡板3的下端通过未图示的支架等与保险杠面板11的下部连结。
图2是表示一侧的挡板(车宽方向的右侧的挡板)3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挡板3具备:沿着与车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平板部31;及与该平板部3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缘相连、并从该外侧缘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向车辆后方弯曲的弯曲部32。在此,对平板部31在车宽方向上的尺寸、及弯曲部32的曲率没有特别限定。另外,车宽方向的左侧的挡板3与上述车宽方向的右侧的挡板3形状左右对称。
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挡板3配置在安装有前格栅2的开口12的后方,因而,在车辆行驶中,从前格栅2的格子22进入的异物中,至少有一部分被挡板3阻挡而无法到达发动机舱内。
另一方面,行驶风会沿着挡板3的弯曲部32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流动的同时向车辆后方流动,从而能够流到前轮制动器(省略图示)。由此,能够利用行驶风有效地对前轮制动器进行冷却,从而能够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
如上所述,基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既能抑制异物到达发动机舱内,又能确保前轮制动器被有效地冷却。
<变形例>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中,仅挡板3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不同。因而,以下仅对挡板3的形状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变形例中的挡板(车宽方向的右侧的挡板)3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本变形例中的挡板3被构成为,整体成为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向车辆后方弯曲的弯曲部32。在此,对该弯曲部32的曲率没有特别限定。
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挡板3被配置在安装有前格栅2的开口12的后方,因而,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在车辆行驶中,从前格栅2的格子22进入的异物中,至少有一部分被挡板3阻挡而无法到达发动机舱内。
另一方面,行驶风会沿着挡板3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流动的同时向车辆后方流动,从而流到前轮制动器。由此,能够利用行驶风对前轮制动器进行有效的冷却,从而能够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可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中,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挡板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只在车宽方向的一侧配置挡板3。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中,挡板3被构成为,高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挡板3构成为,高度尺寸小于宽度尺寸。

Claims (3)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具备用于导入行驶风的前格栅、及形成有安装所述前格栅用的开口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在安装有所述前格栅的所述开口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的后方,设置有沿着与车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挡板,
在所述挡板的至少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形成有朝着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向车辆后方弯曲的弯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具备沿着与车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平板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平板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缘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被构成为,其整体为所述弯曲部。
CN202021552131.8U 2020-07-30 2020-07-30 车辆前部结构 Active CN21300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2131.8U CN2130080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车辆前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2131.8U CN2130080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车辆前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8012U true CN213008012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2131.8U Active CN2130080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车辆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8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8293B2 (en) Airflow control devic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6405819B1 (en) Vehicle cooling structure
JP5034639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US20110309652A1 (en) Air Guiding Device
US6508506B2 (en)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09776593U (zh) 汽车前舱下护板及电动汽车
GB2491024A (en) Front spoiler for motor vehicle
EP0055419A1 (en) Combination bumper-and-radiator structure
JP6296120B2 (ja)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JP3603633B2 (ja) 自動車のアンダーカバー構造
JP4351957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13008012U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4911424B2 (ja) 車両の空気抵抗低減構造
WO2014035299A1 (en) Commercial vehicle with vortex generators
JP3328232B2 (ja) フロントバンパルーバ構造
CN209972363U (zh) 汽车车身下护板以及汽车
JP605667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996420B2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3075043B2 (ja) 自動車用熱交換器装置
CN213007606U (zh) 车体下部结构
CN213008437U (zh) 车身下护板和车辆
CN211442209U (zh) 前保险杠蒙皮及车辆
CN218085410U (zh) 散热器防护板及汽车
CN214775761U (zh) 一种汽车小腿保护支架、汽车前端导流系统及汽车
CN113840771B (zh) 用于公路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前封闭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