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0787U -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787U
CN212890787U CN202021924589.1U CN202021924589U CN212890787U CN 212890787 U CN212890787 U CN 212890787U CN 202021924589 U CN202021924589 U CN 202021924589U CN 212890787 U CN212890787 U CN 212890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wall
cylinder
abuts against
bottom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45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hunrui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hunrui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hunrui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hunrui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45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包括:连体曲柄、链轮、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座,连体曲柄包括中轴和分别垂直固定在中轴两端的两个曲柄,链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中轴上,第一轴承座套设在第一轴承上且外壁与车架的中轴安装孔一端内壁相抵,第二轴承座套设在第二轴承上且外壁与车架的中轴安装孔另一端内壁相抵,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相抵且材质均为塑料。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在车架上的安装孔内相抵,连接更加稳固,承载能力更强。且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材质均为塑料,获得足够强度的同时,质量较轻。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其中踏板一般通过曲柄连接在中轴两端,中轴连接在自行车车架上预设的安装孔中,其中中轴两端分别套设一个轴承,每个轴承上均套设轴承座,一个轴承座插入安装孔的一端,另一个轴承座插入安装孔的另一端。
现有的自行车中,两个轴承座互相独立,稳定性较差,且材质为铁质,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其轴承座质量较轻,连接更加稳固,承载能力更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包括:连体曲柄、链轮、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座,所述连体曲柄包括中轴和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中轴两端的两个曲柄,所述链轮、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中轴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上且外壁与车架的中轴安装孔一端内壁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座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上且外壁与车架的中轴安装孔另一端内壁相抵,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相抵且材质均为塑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包括:第一圆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外壁一端的第一边沿凸起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内壁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边沿凸起与车架相抵,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台阶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座包括:第二圆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外壁一端的第二边沿凸起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内壁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边沿凸起与车架相抵,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台阶相抵。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筒上远离所述第一边沿凸起的一端设置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圆筒上远离所述第二边沿凸起的一端设置第二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设置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一边沿凸起的一端设置第一斜面凸起,所述第一斜面凸起的高度从远离所述第一边沿凸起的位置到靠近所述第一边沿凸起的位置依次增高;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二边沿凸起的一端设置第二斜面凸起,所述第二斜面凸起的高度从远离所述第二边沿凸起的位置到靠近所述第二边沿凸起的位置依次增高。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凸起沿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壁圆周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斜面凸起沿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壁圆周阵列设置多个。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轴承固定螺母和第二轴承固定螺母,所述中轴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一轴承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抵。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轴承垫片和第二轴承垫片,所述第一轴承垫片套设在所述中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轴承相抵,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垫片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垫片套设在所述中轴上并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轴承垫片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端面相抵。
优选的,所述中轴上固定设置链轮挡块,所述链轮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端面与所述链轮挡块相抵。
优选的,所述中轴上设置六边形台阶,所述六边形台阶与所述链轮挡块为一体,所述链轮上设置六边形通孔,所述链轮套设在所述六边形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的自行车中,两个轴承座互相独立,稳定性较差,且材质为铁质,重量较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在车架上的安装孔内相抵,连接更加稳固,承载能力更强。且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材质均为塑料,获得足够强度的同时,质量较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的连体曲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的第一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的第二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体曲柄;101、中轴;102、曲柄;2、链轮;3、第一轴承;4、第一轴承座;401、第一圆筒;402、第一边沿凸起;403、第一台阶;5、第二轴承;6、第二轴承座;601、第二圆筒;602、第二边沿凸起;603、第二台阶;7、第一通槽;8、第二通槽;9、第一轴承固定螺母;10、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1、第一轴承垫片;12、链轮挡块;13、第一斜面凸起;14、第二斜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如图1-图4所示,包括:连体曲柄1、链轮2、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5和第二轴承座6。其中连体曲柄1包括中轴101和两个曲柄102,两个曲柄102分别垂直固定在中轴101两端为一体。
在安装时,先将链轮2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在中轴101上并固定。再将第二轴承5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在中轴101上并与链轮2相抵。然后将第二轴承座6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在第二轴承5上,此时第二轴承5的外圈与第二轴承座6的内壁相抵,内圈与中轴101相抵。在这之后将曲柄102从车架上的安装孔中穿过,直至中轴101插入车架上的安装孔,将第二轴承座6插入车架上的安装孔的一端,使得第二轴承座6的外壁与车架上的安装孔的内壁相抵。在这之后将第一轴承座4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中轴101上,将第一轴承座4插入车架上的安装孔的另一端,然后将第一轴承3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在中轴101上,将第一轴承3插入第一轴承座4内,此时第一轴承3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4的内壁相抵,内圈与中轴101相抵。
其中第一轴承座4和第二轴承座6的材质均为塑料,获得足够强度的同时,质量更轻。第一轴承座4和第二轴承座6分别插入车架上的安装孔两端后,第一轴承座4和第二轴承座6在车架上的安装孔内相抵,连接更加稳固,承载能力更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轴承座4包括:第一圆筒401、第一边沿凸起402和第一台阶403,其中第一边沿凸起402设置在第一圆筒401外壁的一端,第一台阶403固定设置在第一圆筒401内壁上。第一圆筒401插入车架的安装孔后,第一边沿凸起402与车架相抵。第一轴承3插入第一圆筒401后,第一轴承3的外圈外壁与第一圆筒401内壁相抵,第一轴承3的外圈侧面与第一台阶403相抵,使得第一轴承3的外圈与第一圆筒401固定。第二轴承座6包括:第二圆筒601、第二边沿凸起602和第二台阶603,其中第二边沿凸起602设置在第二圆筒601外壁的一端,第二台阶603固定设置在第二圆筒601内壁上。第二圆筒601插入车架的安装孔后,第二边沿凸起602与车架相抵。第二轴承5插入第二圆筒601后,第二轴承5的外圈外壁与第二圆筒601内壁相抵,第二轴承5的外圈侧面与第二台阶603相抵,使得第二轴承5的外圈与第二圆筒601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在第一圆筒401上远离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一端设置第一通槽7,这样,在将第一轴承座4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在中轴101上的过程中,第一轴承座4通过中轴101和曲柄102的直角连接处时,第一通槽7起到过渡的作用,便于安装。在第二圆筒601上远离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一端设置第二通槽8,这样,在将第二轴承座6从曲柄102上套入直至套设在中轴101上的过程中,第二轴承座6通过中轴101和曲柄102的直角连接处时,第二通槽8起到过渡的作用,便于安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通槽7和第二通槽8均设置两个,且第一通槽7在第一圆筒401上相对设置,第二通槽8在第二圆筒601上相对设置,安装更加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在第一圆筒401的外壁上设置第一斜面凸起13,第一斜面凸起13设置在靠近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一端,其中第一斜面凸起13的高度从远离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位置到靠近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位置依次增高。这样将第一轴承座4插入车架的安装孔时,越压越紧,连接更加稳固。在第二圆筒601的外壁上设置第二斜面凸起14,第二斜面凸起14设置在靠近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一端,其中第二斜面凸起14的高度从远离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位置到靠近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位置依次增高。这样将第二轴承座6插入车架的安装孔时,越压越紧,连接更加稳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斜面凸起13沿第一圆筒401的外壁圆周阵列设置多个;第二斜面凸起14沿第二圆筒601的外壁圆周阵列设置多个,如此设置连接更加稳固的同时,保证第一圆筒401与车架上的安装孔同轴,转动时更加平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和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在中轴101上设置外螺纹。在套入第二轴承5之前,先套入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使得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螺纹连接在中轴101上的外螺纹上,然后将第二轴承5套入并使其内圈侧面与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相抵。在套入第一轴承3后,套入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使得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螺纹连接在中轴101上的外螺纹上,同时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与第一轴承3的内圈侧面相抵,从而将整体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轴承垫片11和第二轴承垫片,在套入第二轴承5之前,先套入第二轴承垫片,使得第二轴承垫片与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相抵,然后将第二轴承5套入并使其内圈侧面与第二轴承垫片相抵。再套入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之前,先套入第一轴承垫片11,再套入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在中轴101上固定设置链轮挡块12,将链轮2套入中轴101上后,链轮2远离第二轴承5的端面与链轮挡块12相抵,此时套入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螺旋固定后,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将链轮2压在链轮挡块12上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在中轴101上设置六边形台阶,其中六边形台阶与链轮挡块12为一体,在链轮2上设置六边形通孔,将链轮2套入中轴101上后,将链轮2套设在六边形台阶上,保证链轮2相对于中轴101的周向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曲柄(1)、链轮(2)、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5)和第二轴承座(6),所述连体曲柄(1)包括中轴(101)和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中轴(101)两端的两个曲柄(102),所述链轮(2)、所述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均套设在所述中轴(101)上,所述第一轴承座(4)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3)上且外壁与车架的中轴安装孔一端内壁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座(6)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5)上且外壁与车架的中轴安装孔另一端内壁相抵,所述第一轴承座(4)和所述第二轴承座(6)相抵且材质均为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4)包括:第一圆筒(401)、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401)外壁一端的第一边沿凸起(40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401)内壁的第一台阶(403),所述第一边沿凸起(402)与车架相抵,所述第一轴承(3)与所述第一台阶(403)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座(6)包括:第二圆筒(601)、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601)外壁一端的第二边沿凸起(602)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601)内壁的第二台阶(603),所述第二边沿凸起(602)与车架相抵,所述第二轴承(5)与所述第二台阶(603)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401)上远离所述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一端设置第一通槽(7),所述第二圆筒(601)上远离所述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一端设置第二通槽(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7)和所述第二通槽(8)均设置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401)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一端设置第一斜面凸起(13),所述第一斜面凸起(13)的高度从远离所述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位置到靠近所述第一边沿凸起(402)的位置依次增高;所述第二圆筒(601)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一端设置第二斜面凸起(14),所述第二斜面凸起(14)的高度从远离所述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位置到靠近所述第二边沿凸起(602)的位置依次增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凸起(13)沿所述第一圆筒(401)的外壁圆周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斜面凸起(14)沿所述第二圆筒(601)的外壁圆周阵列设置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和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所述中轴(101)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一轴承(3)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二轴承(5)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垫片(11)和第二轴承垫片,所述第一轴承垫片(11)套设在所述中轴(101)上并与所述第一轴承(3)相抵,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螺母(9)与所述第一轴承垫片(11)远离所述第一轴承(3)的端面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垫片套设在所述中轴(101)上并与所述第二轴承(5)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螺母(10)与所述第二轴承垫片远离所述第二轴承(5)的端面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01)上固定设置链轮挡块(12),所述链轮(2)远离所述第二轴承(5)的端面与所述链轮挡块(12)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中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01)上设置六边形台阶,所述六边形台阶与所述链轮挡块(12)为一体,所述链轮(2)上设置六边形通孔,所述链轮(2)套设在所述六边形台阶上。
CN202021924589.1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Active CN212890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4589.1U CN21289078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4589.1U CN21289078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787U true CN212890787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5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4589.1U Active CN21289078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0787U (zh) 一种自行车中轴总成
KR102181678B1 (ko) 윤축 어셈블리와 휠 포크의 설치 구조, 프레임, 자전거
CN2883041Y (zh) 复合材料自行车轮圈
CN207120617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毂
CN202220842U (zh) 可在减壳上配缓速器的加强主减速器
CN205554467U (zh) 用于自行车车头的碗组结构
CN202063228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
CN212047763U (zh) 一种花键曲柄结构
KR20150060240A (ko) 텐션조절이 가능한 스포크 일체형 휠
CN208931030U (zh) 一种尺寸可调的汽车轮毂
CN212889670U (zh) 一种单摇臂式摩托车用辐条轮
CN203409259U (zh) 一种滑板车轮毂
CN213354754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自行车
CN220349848U (zh) 一种自行车座帽安装结构
CN216994736U (zh) 一种轮毂电机可调固定装置
CN205970625U (zh) 一种两片式轮毂
CN210881521U (zh) 一种电动车的轮毂结构
CN214690000U (zh) 铝合金上盖和车头碗组
CN215622516U (zh) 踏板改良结构
CN208306254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单车轮毂
KR20150110452A (ko) 텐션조절이 가능한 스포크 일체형 휠
CN210191003U (zh) 一种轻量化车轮及汽车
CN205033864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
CN213677037U (zh) 一种电动车用轮毂电机
CN216683921U (zh) 一种轻型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