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3727U -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3727U
CN212733727U CN202021154005.7U CN202021154005U CN212733727U CN 212733727 U CN212733727 U CN 212733727U CN 202021154005 U CN202021154005 U CN 202021154005U CN 212733727 U CN212733727 U CN 212733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liding plate
spring
connecting part
inn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4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1154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3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3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3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包括:本体、第一凹槽、连接部;所述本体呈圆柱状,且本体的左端开设有圆形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且连接部与本体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且连接部与本体设为一体式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推料较为方便,效率较高,不易变形,方便旋动拆卸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背景技术
用于制作吸盘或吸盘模具的治具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一种治具只能制作一种吸盘或模具,这样在制作成本上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6938049U,公开了一种吸盘冲压治具,该一种吸盘冲压治具包括本体和内芯,所述本体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有至所述第一凹槽底端向内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内芯的尺寸,方便快捷的更换,节约了成本。
上述的这种吸盘冲压治具虽然解决了现有吸盘或吸盘模具加工治具存在的问题,但这种吸盘冲压治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扔存在以下不足:
(一)本体与内芯在冲压后退料较为不便,效率较低。
(二)内芯旋入安装槽一端的边缘处容易在冲压的过程中变形,不利于内芯的旋动拆卸。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本体与内芯在冲压后退料较为不便,效率较低;内芯旋入安装槽一端的边缘处容易在冲压的过程中变形,不利于内芯的旋动拆卸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包括:本体、第一凹槽、连接部、安装槽、垫块、内芯、第二凹槽、第一弹簧、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二弹簧、导杆、限位板、安装轴;所述本体呈圆柱状,且本体的左端开设有圆形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且连接部与本体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且连接部与本体设为一体式机构;所述连接部前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垫块;所述垫块与本体设为一体式机构;所述内芯呈圆柱状,且内芯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内芯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沉头孔状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小孔内镶嵌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凹槽的大孔内滑配有圆形状的第一滑动板,且第一滑动板的右端与第一弹簧的左端焊接固定;所述内芯左端的外表面上套接有圆形状的第二滑动板,且第二滑动板与内芯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滑动板滑动配合在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右端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间隙配合在第一凹槽的内部,并且第二弹簧的右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的周围设有四处圆形状的导杆,且导杆的左端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动板的右端上;所述导杆的右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向右贯穿本体至外部,且导杆的右端焊接有圆形状的限位板,并且限位板的左端与本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本体右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阶梯轴状的安装轴,且安装轴与本体设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所述内芯的后端呈圆台状,且内芯的后端与垫块的前端面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所述第一弹簧设为第一滑动板的弹力回位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所述第二弹簧设为第二滑动板的弹力回位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所述导杆设为第二滑动板的导向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设为第一滑动板的弹力回位装置,且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设为第二滑动板的弹力回位装置,便于在冲压后,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第一滑动板将内芯前端第二凹槽内的料退出,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第二滑动板将本体前端第一凹槽内的料退出,退料较为方便,效率较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芯的后端呈圆台状,且内芯的后端与垫块的前端面接触,使得内芯后端的边缘处悬空,不易在冲压的过程中变形,方便内芯的旋动拆卸。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推料较为方便,效率较高,不易变形,方便旋动拆卸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第一凹槽2、连接部3、安装槽4、垫块5、内芯6、第二凹槽7、第一弹簧8、第一滑动板9、第二滑动板10、第二弹簧11、导杆12、限位板13、安装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包括:本体1、第一凹槽2、连接部3、安装槽4、垫块5、内芯6、第二凹槽7、第一弹簧8、第一滑动板9、第二滑动板10、第二弹簧11、导杆12、限位板13、安装轴14;所述本体1呈圆柱状,且本体1的左端开设有圆形状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3,且连接部3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3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4,且安装槽4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3,且连接部3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机构;所述连接部3前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4,且安装槽4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垫块5;所述垫块5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机构;所述内芯6呈圆柱状,且内芯6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安装槽4的内部;所述内芯6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沉头孔状的第二凹槽7,且第二凹槽7的小孔内镶嵌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二凹槽7的大孔内滑配有圆形状的第一滑动板9,且第一滑动板9的右端与第一弹簧8的左端焊接固定;所述内芯6左端的外表面上套接有圆形状的第二滑动板10,且第二滑动板10与内芯6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滑动板10滑动配合在第一凹槽2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板10的右端设有第二弹簧11,且第二弹簧11间隙配合在第一凹槽2的内部,并且第二弹簧11的右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在连接部3上;所述连接部3的周围设有四处圆形状的导杆12,且导杆12的左端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动板10的右端上;所述导杆12的右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向右贯穿本体1至外部,且导杆12的右端焊接有圆形状的限位板13,并且限位板13的左端与本体1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本体1右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阶梯轴状的安装轴14,且安装轴14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内芯6的后端呈圆台状,且内芯6的后端与垫块5的前端面接触,通过垫块5使内芯6后端的边缘处悬空,不与第二凹槽7的槽底接触,从而使得内芯6后端的边缘处不易变形。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弹簧8设为第一滑动板9的弹力回位装置,冲压时,物料推动第一滑动板9在第二凹槽7内向右滑动,第一弹簧8压缩,冲压后,第一弹簧8反弹,推动第一滑动板9在第二凹槽7内向左滑动,将第二凹槽7内的料向左推出。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弹簧11设为第二滑动板10的弹力回位装置,冲压时,物料推动第二滑动板10在第一凹槽2内向右滑动,第二弹簧11压缩,导杆12向右滑动,冲压后,第二弹簧11反弹,推动第二滑动板10在第一凹槽2内向左滑动,将第一凹槽2内的料向左推出,导杆12向左滑动直至限位板13靠在本体1的右端上。
具体的,请参阅图1,所述导杆12设为第二滑动板10的导向装置,第二滑动板10滑动时通过导杆12导向。
具体实施步骤:
冲压时,物料推动第一滑动板9在第二凹槽7内向右滑动,第一弹簧8压缩,同时物料推动第二滑动板10在第一凹槽2内向右滑动,第二弹簧11压缩,导杆12向右滑动,冲压后,第一弹簧8反弹,推动第一滑动板9在第二凹槽7内向左滑动,将第二凹槽7内的料向左推出,同时第二弹簧11反弹,推动第二滑动板10在第一凹槽2内向左滑动,将第一凹槽2内的料向左推出,导杆12向左滑动直至限位板13靠在本体1的右端上。
综上所述:该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设为第一滑动板的弹力回位装置,且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设为第二滑动板的弹力回位装置,便于在冲压后,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第一滑动板将内芯前端第二凹槽内的料退出,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第二滑动板将本体前端第一凹槽内的料退出,退料较为方便,效率较高;通过设置内芯的后端呈圆台状,且内芯的后端与垫块的前端面接触,使得内芯后端的边缘处悬空,不易在冲压的过程中变形,方便内芯的旋动拆卸;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推料较为方便,效率较高,不易变形,方便旋动拆卸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包括:本体(1)、第一凹槽(2)、连接部(3)、安装槽(4)、垫块(5)、内芯(6)、第二凹槽(7)、第一弹簧(8)、第一滑动板(9)、第二滑动板(10)、第二弹簧(11)、导杆(12)、限位板(13)、安装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圆柱状,且本体(1)的左端开设有圆形状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3),且连接部(3)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3)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4),且安装槽(4)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部(3),且连接部(3)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机构;所述连接部(3)前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安装槽(4),且安装槽(4)右端槽底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状的垫块(5);所述垫块(5)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机构;所述内芯(6)呈圆柱状,且内芯(6)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安装槽(4)的内部;所述内芯(6)左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沉头孔状的第二凹槽(7),且第二凹槽(7)的小孔内镶嵌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二凹槽(7)的大孔内滑配有圆形状的第一滑动板(9),且第一滑动板(9)的右端与第一弹簧(8)的左端焊接固定;所述内芯(6)左端的外表面上套接有圆形状的第二滑动板(10),且第二滑动板(10)与内芯(6)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滑动板(10)滑动配合在第一凹槽(2)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板(10)的右端设有第二弹簧(11),且第二弹簧(11)间隙配合在第一凹槽(2)的内部,并且第二弹簧(11)的右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在连接部(3)上;所述连接部(3)的周围设有四处圆形状的导杆(12),且导杆(12)的左端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动板(10)的右端上;所述导杆(12)的右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向右贯穿本体(1)至外部,且导杆(12)的右端焊接有圆形状的限位板(13),并且限位板(13)的左端与本体(1)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本体(1)右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阶梯轴状的安装轴(14),且安装轴(14)与本体(1)设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6)的后端呈圆台状,且内芯(6)的后端与垫块(5)的前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8)设为第一滑动板(9)的弹力回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1)设为第二滑动板(10)的弹力回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2)设为第二滑动板(10)的导向装置。
CN202021154005.7U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Active CN212733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4005.7U CN212733727U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4005.7U CN212733727U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3727U true CN212733727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4005.7U Active CN212733727U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3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2782U (zh) 一种防止错位的五金模具
CN213321206U (zh) 便于更换模芯的塑胶外壳模具
CN208810964U (zh) 一种铝管自动扩口机
CN212733727U (zh) 一种高效模具加工零件用治具
WO2022126558A1 (zh) 一种可进行加固环自动安装的装置
CN210305354U (zh) 一种冷压成型模具
CN210023401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壳体成型模具
CN207929850U (zh) 冲翻孔模具及机床
CN213496076U (zh) 一种圆管涨型结构
CN212397867U (zh) 一种插座内芯件加工模具
CN105728561A (zh) 一种薄形钣金单凹槽件压制模具
CN209831179U (zh) 一种圆柱轴承圈组件整形装置
CN208592303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多孔冲压模具
CN217252732U (zh) 一种机床铸件铸造模具
CN213162728U (zh) 一种弹片包圆级进模具结构
CN111715773B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加工用冲孔设备
CN219466818U (zh) 一种高寿命无缝注塑模具
CN213245063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板的精密锻造用模具
CN220992715U (zh) 一种组合式冷镦冲压成型模具
CN208662313U (zh) 一种精密型五金冲压模具
CN218191938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20562014U (zh) 一种便于添加骨架及胶料的加料器
CN219851749U (zh) 杠杆式预压料机构及冷冲压模具
CN214562645U (zh) 一种用直顶加弹性机构抽芯的结构
CN217647236U (zh) 一种卷料金属片冲压用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