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5937U -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65937U CN212665937U CN202021214233.9U CN202021214233U CN212665937U CN 212665937 U CN212665937 U CN 212665937U CN 202021214233 U CN202021214233 U CN 202021214233U CN 212665937 U CN212665937 U CN 2126659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discharging
- connecting plate
- ring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包括:O型圈放料机构;O型圈定位机构,用于将O型圈推送至预设的第一位置并定位;罐体放料机构,用于将罐体向罐体定位机构进行放料;罐体定位机构,用于将罐体推送至预设的第二位置并定位;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用于将O型圈从第一位置抓取并在第二位置处释放至罐体上;以及,控制单元;O型圈放料机构、O型圈定位机构、罐体放料机构及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机箱上,O型圈定位机构处于O型圈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处,罐体定位机构处于罐体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处,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O型圈装配装置可将O型圈自动装配于罐体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O型圈7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和密封性能,将O型圈7装于罐体8的环形凹槽81上,通常采用人工装配的方案,耗时费力,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将O型圈装配于罐体8上,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利用此装置可将O型圈装配于罐体上,提高装配效率,有利于生产应用。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包括:
O型圈放料机构,用于将O型圈向O型圈定位机构进行放料;
O型圈定位机构,用于将O型圈推送至预设的第一位置并定位;
罐体放料机构,用于将罐体向罐体定位机构进行放料;
罐体定位机构,用于将罐体推送至预设的第二位置并定位;
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用于将O型圈从第一位置抓取并在第二位置处释放至罐体上;以及,控制单元;
O型圈放料机构、O型圈定位机构、罐体放料机构及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机箱上,所述O型圈定位机构处于O型圈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处,所述罐体定位机构处于罐体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处,所述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O型圈放料机构、O型圈定位机构、罐体放料机构、罐体定位机构及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均直接或间接电连接至控制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将O型圈自动装配于罐体上,O型圈放料机构将O型圈进行放料,然后O型圈定位机构对自O型圈放料机构出料口处的O型圈推送到第一位置进行定位,便于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的抓取,然后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将O型圈释放至第二位置处的罐体上,完成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四爪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导向杆,所述第一气缸直接或间接滑动安装于安装架上并连接推送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机箱上,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三连接板上,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贯穿于第三连接板并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四爪气缸安装于第一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导向杆贯穿于第一连接板且相对于第一连接板滑动设置,导向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四爪气缸的各输出端均连接有夹爪,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各夹爪通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的具体结构巧妙紧凑,有利于对O型圈的快速抓取和释放,本申请中的抓取,可理解为各夹爪的相向远离时对O型圈的撑开以实现的对O型圈的取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板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竖向部连接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导向杆贯穿于第一连接板的横向部,四爪气缸安装于第一连接板的横向部的下表面,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横向部相互平行,横向部处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的轴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采用L型结构设计,有利于各部件的紧凑安装和连接,有利于四爪气缸的安装及与第一气缸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夹爪的外侧表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的孔壁具有与夹爪外侧表面相匹配的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夹爪的外侧表面的形状有利于对O型圈进行贴合撑开,使O型圈发生均匀地扩张变大,以便于后续O型圈套在罐体上。第二连接板的设置,可将扩张后的O型圈推送至罐体上,以完成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O型圈定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一定位板、第四气缸、第二定位板、第一横梁和第一竖梁,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横梁上,第三气缸位于第一横梁的左侧,第四气缸位于第一横梁的右侧,第一横梁安装于第一竖梁上,第一竖梁安装于机箱上,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定位板,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位置处在第三气缸与第四气缸之间,第一定位板的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具有向第三气缸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定位板的远离第四气缸的一端具有向第四气缸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构成容纳O型圈的容纳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O型圈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如第一凹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有利于对O型圈的推送和定位,便于后续O型圈的抓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位置处,第一横梁上开设有能支撑O型圈的缺口部,缺口部内放置有升降块,升降块的上表面不突出于第一横梁的上表面,升降块的下方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一座体内,座体安装于第一横梁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夹爪伸向第一位置取用O型圈时,夹爪碰及升降块后,能继续向下移动,以利于O型圈可靠地套在夹爪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横梁的前侧及后侧均安装有第一限位块,第一定位板及第二定位板均位于前侧及后侧的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缺口部呈十字型,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与缺口部的纵向端部相匹配的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部的形状,一方面不妨碍第一横梁对O型圈的支撑,另一方面不妨碍夹爪的运动,便于夹爪对O型圈的取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定位机构包括第五气缸、第六气缸、第三定位板、第二横梁、第二竖梁,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二横梁上,第五气缸位于第二横梁的右侧,第六气缸位于第二横梁的后侧且位于第二位置的后侧,第二横梁安装于第二竖梁上,第二竖梁安装于机箱上,第五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的远离第五气缸的端部开设有V型槽或弧形槽,第六气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五气缸的输出轴的运运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有利于罐体的推送、定位及出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横梁的前侧、后侧及左侧均安装有第二限位块,第三定位板处在前侧及后侧的第二限位块之间,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为两个,两个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之间构成罐体的进料通道,前后及后侧的第二限位块之间构成罐体的推送通道,第六气缸处在推送通道左侧末端的后侧,推送通道的左侧末端为第二位置所在处,左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与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之间构成第六气缸的输出轴的运动通道,左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与前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之间构成罐体的出料通道,进料通道及出料通道均连通推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块的设置,有利于第三定位板的运动导向,也有利于罐体的移动及导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O型圈放料机构包括第一放料盘和第一放料架,第一放料盘的出料口为第一放料架的进料口,第一放料架的出料口连通至O型圈定位机构的进料口;罐体放料机构包括第二放料盘和第二放料架,第二放料盘的出料口为第二放料架的进料口,第二放料架的出料口连通至罐体定位机构的进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放料机构的具体结构设置,有利于O型圈及罐体的放料,整个O型圈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即为第一放料架的出料口,罐体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即为第二放料架的出料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至少有:O型圈装配装置可将O型圈快捷地装配于罐体上,且结构设置巧妙,各机构之间配合密切,运行高效。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O型及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另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抓取O型圈后位于罐体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O型圈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O型圈定位机构的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O型圈装配装置的罐体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O型圈放料机构1、O型圈定位机构2、罐体定位机构3、罐体放料机构4、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机箱6、O型圈7、罐体8、第一放料架11、第一横梁20、第三气缸21、第一定位板22、第四气缸23、第二定位板24、第一限位块25、第一竖梁27、第二横梁30、第五气缸31、第三定位板32、第六气缸33、第二限位块34、推送通道35、限位板36、第二竖梁37、第二放料架41、安装架51、第一气缸52、第二气缸53、推送气缸54、四爪气缸55、第一连接板56、第二连接板57、第三连接板58、导向杆59、缺口部201、槽口251、环形凹槽81、夹爪5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中的“前”,指的以图1为例,靠近观察者所在的一侧的方向,“后”指的是远离观察者所在的一侧的方向。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12,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包括:O型圈放料机构1,用于将O型圈7向O型圈定位机构进行放料;O型圈定位机构2,用于将O型圈7推送至预设的第一位置并定位;罐体放料机构4,用于将罐体8向罐体定位机构进行放料;罐体定位机构3,用于将罐体8推送至预设的第二位置并定位; 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用于将O型圈7从第一位置抓取并在第二位置处释放至罐体8上;以及,控制单元;如图2至图5,O型圈放料机构1、O型圈定位机构2、罐体放料机构4及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机箱6上,控制单元可安装于机箱6内,O型圈定位机构2处于O型圈放料机构1的出料口处,罐体定位机构3处于罐体放料机构4的出料口处,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在同一直线位置上。O型圈放料机构1、O型圈定位机构2、罐体放料机构4、罐体定位机构3、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均可直接或间接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各机构有序动作。
如图3、图5至图8,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52、第二气缸53、四爪气缸55、第一连接板56、第二连接板57、第三连接板58和导向杆59,第一气缸52直接或间接滑动安装于安装架51上并连接推送气缸54的输出端,第一气缸52的缸体通过滑座安装于一滑轨上,滑轨安装于安装架51上,安装架51安装于机箱6上,推送气缸54的缸体直接或间接安装于安装架51上,可推送第一气缸5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上方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二气缸53安装于第三连接板58的上表面,第二气缸53的输出轴贯穿于第三连接板58并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6,四爪气缸55安装于第一连接板56上,第一连接板56连接于第一气缸52的输出端,导向杆59贯穿于第一连接板56且相对于第一连接板56滑动设置,导向杆59的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板58,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57,四爪气缸55的各输出端均连接有夹爪551,第二连接板57上开设有用于各夹爪551通过的通孔。各夹爪551在四爪气缸的相应的输出端的带动下,可作相远离及相靠近的动作,各夹爪的相远离的动作可使O型圈被撑开,以实现对O型圈的抓取。第二连接板57可在第二气缸53的作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导向杆59的设置,有利于第二连接板57及第二气缸53相对于第一连接板56进行上下移动。
如图8,第一连接板56呈L型结构,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竖向部的后侧面连接于第一气缸52的输出端,导向杆59贯穿于第一连接板56的横向部,四爪气缸55安装于第一连接板56的横向部的下表面,第二连接板57、第三连接板58和横向部相互平行,横向部处在第二连接板57和第三连接板58之间,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气缸53的输出轴的轴向平行。
如图7,各夹爪551的外侧表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的孔壁具有与夹爪551外侧表面相匹配的弧形。
参阅图9至图11,O型圈定位机构2包括第三气缸21、第一定位板22、第四气缸23、第二定位板24、第一横梁20和第一竖梁27,第三气缸21和第四气缸23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横梁20上,第三气缸21位于第一横梁的左侧,第四气缸23位于第一横梁的右侧,第一横梁20安装于第一竖梁27上,第一竖梁27安装于机箱6上,第三气缸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定位板22,第四气缸2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定位板24,第一定位板22和第二定位板24的位置处在第三气缸21与第四气缸23之间,第一定位板22的远离第三气缸21的一端具有向第三气缸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定位板24的远离第四气缸23的一端具有向第四气缸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构成容纳O型圈7的容纳部。
第一位置处,第一横梁20上开设有能支撑O型圈7的缺口部201,缺口部201内放置有升降块28,升降块28的上表面不突出于第一横梁20的上表面,升降块28在O型圈被送至第一位置的初期,可对O型圈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升降块28的下方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一座体26内,座体26安装于第一横梁20的下表面。
第一横梁20的前侧及后侧均安装有第一限位块25,第一定位板22及第二定位板24均位于前侧及后侧的第一限位块25之间,缺口部201呈十字型,十字型缺口部201的交叉处的各末端处于O型圈内,可对O型圈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与缺口部201的纵向端部相匹配的槽口251。
参阅图12,罐体定位机构3包括第五气缸31、第六气缸33、第三定位板32、第二横梁30、第二竖梁37,第五气缸31和第六气缸33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二横梁30上,第五气缸31位于第二横梁的右侧,第六气缸位于第二横梁的后侧且位于第二位置的后侧,第二横梁30安装于第二竖梁37上,第二竖梁37安装于机箱6上,第五气缸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2的远离第五气缸的端部开设有V型槽或弧形槽,第六气缸33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五气缸31的输出轴的运运方向。
如图12,第二横梁30的前侧、后侧及左侧均安装有第二限位块34,第三定位板32处在前侧及后侧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为两个,两个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罐体8的进料通道,前后及后侧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罐体8的推送通道35,第六气缸33处在推送通道35左侧末端的后侧,推送通道35的左侧末端为第二位置所在处,左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与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第六气缸33的输出轴的运动通道,左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与前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罐体8的出料通道,进料通道及出料通道均连通推送通道35。前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与后侧部分的右侧的第二限位块34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板36,用于对第三定位板32的限位和导向。
参阅图2至图5,O型圈放料机构1包括第一放料盘和第一放料架11,第一放料盘为旋转式振动放料盘,第一放料架11的截面呈凹槽状,O型圈沿凹槽状的通道移动,第一放料架的凹槽状的通道上方安装有限位条,防止O型圈从凹槽通道内脱出,第一放料盘的出料口为第一放料架11的进料口,第一放料架11的出料口连通至O型圈定位机构2的进料口,整个O型圈放料机构1的出料口即为第一放料架11的出料口;罐体放料机构4包括第二放料盘和第二放料架41,第二放料盘为旋转式振动放料盘,第二放料架41的截面呈凹槽状,罐体沿凹槽状的通道移动,第二放料架的凹槽状的通道上方安装有限位条,防止罐体从凹槽通道内脱出,第二放料盘的出料口为第二放料架41的进料口,第二放料架41的出料口连通至罐体定位机构3的进料口,整个罐体放料机构的出料口即为第二放料架41的出料口。
使用时,O型圈放料机构1,将O型圈7自第一放料架11处的出料口处出料,向O型圈定位机构进行放料;O型圈定位机构2中的第一定位板22及第二定位板24,将O型圈7推送至预设的第一位置并定位;罐体放料机构4,将罐体8自第二放料架41处的出料口处出料,向罐体定位机构3进行放料;罐体定位机构3中的第三定位板32,将罐体8沿推送通道35推送至预设的第二位置并定位;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中的夹爪551,将O型圈7从第一位置抓取并在第二位置处释放至罐体8上,抓取过程中,各夹爪551在四爪气缸的输出端的带动下作张开动作,以对O型圈进行撑开,实现对O型圈的抓取,便于将扩大后的O型圈套在罐体上,释放过程中,由第二连接板57推着O型圈向下脱离于夹爪551,以使O型圈套在环形凹槽82上,以完成O型圈与罐体的装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O型圈放料机构(1),用于将O型圈(7)向O型圈定位机构进行放料;
O型圈定位机构(2),用于将O型圈(7)推送至预设的第一位置并定位;
罐体放料机构(4),用于将罐体(8)向罐体定位机构进行放料;
罐体定位机构(3),用于将罐体(8)推送至预设的第二位置并定位;
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用于将O型圈(7)从第一位置抓取并在第二位置处释放至罐体(8)上;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O型圈放料机构(1)、O型圈定位机构(2)、罐体放料机构(4)及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机箱(6)上,所述O型圈定位机构(2)处于O型圈放料机构(1)的出料口处,所述罐体定位机构(3)处于罐体放料机构(4)的出料口处,所述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O型圈放料机构(1)、O型圈定位机构(2)、罐体放料机构(4)、罐体定位机构(3)及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均直接或间接电连接至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抓取释放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52)、第二气缸(53)、四爪气缸(55)、第一连接板(56)、第二连接板(57)、第三连接板(58)和导向杆(59),所述第一气缸(52)直接或间接滑动安装于安装架(51)上并连接推送气缸(54)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架(51)安装于机箱(6)上,所述第二气缸(53)安装于第三连接板(58)上,第二气缸(53)的输出轴贯穿于第三连接板(58)并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6),四爪气缸(55)安装于第一连接板(56)上,第一连接板(56)连接于第一气缸(52)的输出端,导向杆(59)贯穿于第一连接板(56)且相对于第一连接板(56)滑动设置,导向杆(59)的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板(58),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57),四爪气缸(55)的各输出端均连接有夹爪(551),第二连接板(57)上开设有用于各夹爪(551)通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6)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竖向部连接于第一气缸(52)的输出端,导向杆(59)贯穿于第一连接板(56)的横向部,四爪气缸(55)安装于第一连接板(56)的横向部的下表面,第二连接板(57)、第三连接板(58)和横向部相互平行,横向部处在第二连接板(57)和第三连接板(58)之间,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气缸(53)的输出轴的轴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夹爪(551)的外侧表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的孔壁具有与夹爪(551)外侧表面相匹配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定位机构(2)包括第三气缸(21)、第一定位板(22)、第四气缸(23)、第二定位板(24)、第一横梁(20)和第一竖梁(27),第三气缸(21)和第四气缸(23)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横梁(20)上,第三气缸(21)位于第一横梁的左侧,第四气缸(23)位于第一横梁的右侧,第一横梁(20)安装于第一竖梁(27)上,第一竖梁(27)安装于机箱(6)上,第三气缸(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定位板(22),第四气缸(2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定位板(24),第一定位板(22)和第二定位板(24)的位置处在第三气缸(21)与第四气缸(23)之间,第一定位板(22)的远离第三气缸(21)的一端具有向第三气缸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定位板(24)的远离第四气缸(23)的一端具有向第四气缸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构成容纳O型圈(7)的容纳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处,第一横梁(20)上开设有能支撑O型圈(7)的缺口部(201),缺口部(201)内放置有升降块(28),升降块(28)的上表面不突出于第一横梁(20)的上表面,升降块(28)的下方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一座体(26)内,座体(26)安装于第一横梁(20)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梁(20)的前侧及后侧均安装有第一限位块(25),第一定位板(22)及第二定位板(24)均位于前侧及后侧的第一限位块(25)之间,所述缺口部(201)呈十字型,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与缺口部(201)的纵向端部相匹配的槽口(25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定位机构(3)包括第五气缸(31)、第六气缸(33)、第三定位板(32)、第二横梁(30)、第二竖梁(37),第五气缸(31)和第六气缸(33)均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二横梁(30)上,第五气缸(31)位于第二横梁的右侧,第六气缸位于第二横梁的后侧且位于第二位置的后侧,第二横梁(30)安装于第二竖梁(37)上,第二竖梁(37)安装于机箱(6)上,第五气缸(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定位板(32),第三定位板(32)的远离第五气缸的端部开设有V型槽或弧形槽,第六气缸(33)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五气缸(31)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横梁(30)的前侧、后侧及左侧均安装有第二限位块(34),第三定位板(32)处在前侧及后侧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为两个,两个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罐体(8)的进料通道,前后及后侧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罐体(8)的推送通道(35),第六气缸(33)处在推送通道(35)左侧末端的后侧,推送通道(35)的左侧末端为第二位置所在处,左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与后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第六气缸(33)的输出轴的运动通道,左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与前侧部分的第二限位块(34)之间构成罐体(8)的出料通道,进料通道及出料通道均连通推送通道(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9所述的O型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放料机构(1)包括第一放料盘和第一放料架(11),第一放料盘的出料口为第一放料架(11)的进料口,第一放料架(11)的出料口连通至O型圈定位机构(2)的进料口;罐体放料机构(4)包括第二放料盘和第二放料架(41),第二放料盘的出料口为第二放料架(41)的进料口,第二放料架(41)的出料口连通至罐体定位机构(3)的进料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14233.9U CN212665937U (zh) | 2020-06-28 | 2020-06-28 |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14233.9U CN212665937U (zh) | 2020-06-28 | 2020-06-28 |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65937U true CN212665937U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4818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14233.9U Active CN212665937U (zh) | 2020-06-28 | 2020-06-28 |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6593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5537A (zh) * | 2021-06-23 | 2021-08-27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一种满足多规格的密封圈全自动安装工具及方法 |
CN113955239A (zh) * | 2021-11-12 | 2022-01-21 | 澧县广帛线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牵伸胶圈包装装置 |
CN114434124A (zh) * | 2022-02-26 | 2022-05-06 | 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压环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加工设备 |
-
2020
- 2020-06-28 CN CN202021214233.9U patent/CN2126659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5537A (zh) * | 2021-06-23 | 2021-08-27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一种满足多规格的密封圈全自动安装工具及方法 |
CN113955239A (zh) * | 2021-11-12 | 2022-01-21 | 澧县广帛线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牵伸胶圈包装装置 |
CN114434124A (zh) * | 2022-02-26 | 2022-05-06 | 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压环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加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665937U (zh) | 一种o型圈装配装置 | |
CN107973132B (zh) | 剥离装置 | |
CN107622912B (zh) | 一种继电器簧片组装机 | |
CN109986345B (zh) | 一种摩擦片自动装片机 | |
CN106956163A (zh) | 一种全自动上料设备 | |
CN105618835A (zh) | 片式极耳处理装置 | |
CN208377879U (zh) | 一种夹持式电池包上料装置 | |
CN209536362U (zh) | 一种包装管上下料机构 | |
CN213290543U (zh) | 一种灯板分条机 | |
CN213691982U (zh) |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 |
CN109264381A (zh) | 一种夹持部件可升降的夹持设备 | |
CN109607211B (zh) | 码垛机 | |
CN210523438U (zh) | 一种用于铝型材牵引机的自动推料装置 | |
CN112357245B (zh) | 一种全自动装框机的自动放隔条装置 | |
CN211545204U (zh) | 一种变距上料机构 | |
CN211541253U (zh) | 一种双机械爪旋转机械手 | |
CN208292223U (zh) | 灯管下料装置 | |
CN211003697U (zh) | 一种检测试纸抓取压条装置及包括其的检测试纸装配机 | |
CN113460679A (zh) | 上下料开夹装置以及具有该上下料开夹装置的生产线系统 | |
CN105800345A (zh) | 一种片状物料分离装置 | |
CN217225586U (zh) | 一种夹具 | |
CN208527764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固定结构的钣金件折弯机 | |
CN112207870A (zh) | 一种橡胶密封条裁切设备和裁切方法 | |
CN220392534U (zh) | 一种夹具 | |
FI59331C (fi) | Haollare foer fasthaollning av en loepare under hopsaettning av en dragkedj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