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8715U -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8715U
CN212598715U CN202021966450.3U CN202021966450U CN212598715U CN 212598715 U CN212598715 U CN 212598715U CN 202021966450 U CN202021966450 U CN 202021966450U CN 212598715 U CN212598715 U CN 21259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molding machine
fixed shell
vertical molding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64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柳凯
柳良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Kanaifu Pip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Kanaifu Pip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Kanaifu Pip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Kanaifu Pip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64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8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包括有与下芯框固定连接的固定壳体、设置在固定壳体的内腔内的弹性件、与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接的活动件,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相连接,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滤网的容纳槽,容纳槽与内腔相连通,且活动件能够伸入容纳槽内并推动滤网,活动件与固定壳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以形成密闭空间,且固定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下芯框的内部相连通的透气孔,当下芯框处于负压状态时,活动件朝向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并压缩弹性件;当下芯框负压释放时,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活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滤网同砂芯同步完成,并且利用下芯机完成下滤网操作,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

Description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浇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造型工艺采用的是全自动垂直线造型机造型,将熔化的铁水浇铸到造型好的型腔内。铁水是由购买的生铁、回收的废铁等材料高温熔化而来的。铁水熔炼后会产生渣滓,如果将这些渣滓随同铁水一同流入型腔内,铸造出的产品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目前国内主要的除渣方式是浇铸前将渣滓挑出(无法全部处理干净)、浇铸时型腔的入铁水口放置滤网(过滤渣滓)。而在造型结束后,需工人将滤网直接放入型腔的入铁水口处,此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利用滤网除渣的方式需要人工将滤网放入型腔的入铁水口处而安全性低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利用滤网除渣的方式需要人工将滤网放入型腔的入铁水口处而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包括有与下芯框固定连接的固定壳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内的弹性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接的活动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滤网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腔相连通,且所述活动件能够伸入所述容纳槽内并推动滤网,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以形成密闭空间,且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下芯框的内部相连通的透气孔,当所述下芯框处于负压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当所述下芯框负压释放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活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活塞板和与所述活塞板的第二端连接的顶杆,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移动,且所述顶杆能够伸入所述容纳槽内并推动所述滤网。
优选地,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顶片,所述顶片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塞板包括有活塞底板和套设在所述活塞底板外周的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底板的第一端,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底板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供顶杆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壳体呈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滤网的弹片。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渣的接渣槽,所述接渣槽设置在与所述弹片相邻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供固定销穿过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相对的两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在下芯框工作时,将下芯框内部通过空气泵抽气处于负压状态,可将砂芯吸附于下芯框内。下滤网装置与下芯框内部连通,下芯框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时,下芯框内部空气压强小,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强也相对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活动件压缩,使活动件朝向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并挤压弹性件,使弹性件发生形变,此时可将滤网放入容纳槽中;然后,当下芯框和型腔配合后,下芯框内立即释放负压并且随后增压,将芯子放入型腔内,此时由于下芯框内负压释放,密闭空间内的负压释放,与外界没有压强差,被压缩的弹性件恢复形变将活动件顶回到初始位置,同时活动件将滤网顶出。这样,实现了在下芯的同时,将滤网推入浇道上方,完成下滤网步骤。此步骤与下芯框下芯同步完成。完成下芯后,下芯框退出,随后完成合型。
如此设置,滤网同砂芯同步完成,并且利用下芯机完成下滤网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既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又减少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利用滤网除渣的方式需要人工将滤网放入型腔的入铁水口处而安全性低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下滤网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下滤网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下滤网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
1、固定底板;2、固定框架;3、弹簧;4、活塞底板;5、活塞密封圈;6、顶杆;7、顶片;8、容纳槽;9、安装孔;10、接渣槽;11、弹片;1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考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包括有固定壳体、弹性件和活动件,固定壳体与下芯框固定连接,弹性件设置在固定壳体的内腔内,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活动件与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弹性件能够带动活动件在内腔内移动,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槽8、以用于容纳滤网12,容纳槽8与内腔相连通,并且活动件能够伸入到容纳槽8内并推动滤网12,以将滤网12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壳体可以设置在下芯框的端部,也可以嵌入到下芯框的内部,具体可以根据浇道的位置确定。这里,下芯框设置有供下滤网装置嵌入的凹槽,固定壳体与下芯框可以通过固定销连接,并在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孔9,以供固定销穿过将固定壳体固定在下芯框内。两个安装孔9设置在容纳槽8相对的两侧,提高了固定壳体与下芯框连接的稳固性。
其中,活动件与固定壳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以形成密闭空间,并且在固定壳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与下芯框的内部相连通,以使密闭空间与下芯框的内部相连通,从而使密闭空间内的压强与下芯框内部的压强相同,当下芯框的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时,密闭空间内也处于负压状态;当下芯框的内部处于常压状态时,密闭空间也处于常压状态。
在下芯框工作时,将下芯框内部通过空气泵抽气处于负压状态,可将砂芯吸附于下芯框内。下滤网装置与下芯框内部连通,下芯框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时,下芯框内部空气压强小,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强也相对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活动件压缩,使活动件朝向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并挤压弹性件,使弹性件发生形变,此时可将滤网12放入容纳槽8中;然后,当下芯框和型腔配合后,下芯框内立即释放负压并且随后增压,将芯子放入型腔内,此时由于下芯框内负压释放,密闭空间内的负压释放,与外界没有压强差,被压缩的弹性件恢复形变将活动件顶回到初始位置,同时活动件将滤网12顶出。这样,实现了在下芯的同时,将滤网12推入浇道上方,完成下滤网12步骤。此步骤与下芯框下芯同步完成。完成下芯后,下芯框退出,随后完成合型。
如此设置,滤网12同砂芯同步完成,并且利用下芯机完成下滤网12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既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又减少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利用滤网12除渣的方式需要人工将滤网12放入型腔的入铁水口处而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包括有活塞板和顶杆6,活塞板位于内腔内,顶杆6设置在活塞板的第二端、并位于容纳槽8内,并且顶杆6能够伸入到容纳槽8内并推动放置在容纳槽8内的滤网12。活塞板的第一端与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弹性件能够带动活塞板移动。当下芯框处于负压状态时,外界大气压挤压活塞板,使活塞板带动顶杆6朝向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并挤压弹性件,弹性件受力压缩;当下芯框负压释放时,密闭空间的负压释放,与外界没有压强差,外界大气不再挤压活塞板,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活塞板回复至初始位置,这时,顶杆6伸入到容纳槽8内将滤网12顶出。
这里,弹性件可以为弹簧3,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不对其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活塞板与固定壳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并且活塞板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的内侧壁移动,这样,既能够实现密闭空间、以保证密闭空间内能够与下芯框内部相配合形成负压,又能够保证活塞板能够带动顶杆6移动。
优选地,活塞板包括有活塞底板4和套设在活塞底板4外周的活塞密封圈5,弹性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活塞底板4的第一端,顶杆6固定连接在活塞底板4的第二端,并且活塞密封圈5的外圈与固定壳体的内侧壁相接触,为了提高活塞板与固定壳体内侧壁接触的密封性,在活塞板的外周设置有活塞密封圈5,活塞密封圈5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材质,也可以是硅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该下滤网装置还包括有顶片7,顶片7设置在容纳槽8内,并且顶片7与顶杆6固定连接,顶片7能够随顶杆6同步移动,当顶片7随着顶杆6朝向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时,在容纳槽8内留出放置滤网12的空间,将滤网12放置到该空间内,在下芯时,顶片7随着顶杆6朝向固定壳体的第二端移动,顶片7将滤网12顶出,使滤网12进入到砂型的浇道上。
这里,顶片7的尺寸小于容纳槽8的尺寸,以能够在容纳槽8内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8与内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固定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隔板上设置有通孔、以供顶杆6穿过。这样,隔板能够限制活塞板移动的距离,即顶片7将滤网12顶出容纳槽8的距离,以便于滤网12能够准确地移动到浇道的上方。
隔板与固定壳体呈一体式结构,以减少连接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滤网在随着下芯框移动的过程中掉落,如图1所示,在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用于卡住滤网的弹片11,弹片11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片11分别容纳槽8的左右两侧壁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以将滤网卡在两个弹片1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弹片11的弹性小于顶片7的推力,以避免弹片11将滤网12卡紧而无法从容纳槽8内脱出。
容纳槽8内还设置有接渣槽10,以用于盛接滤网掉落的渣滓等,其中,接渣槽10设置在容纳槽8与弹片11相邻的槽壁上,具体地可以设置在容纳槽8的上下侧壁上。并且,接渣槽10沿固定壳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槽深逐渐变大,即接渣槽10倾斜设置,这样,便于的渣滓等从接渣槽10滑出。
上述固定壳体包括有固定框架2和与固定框架2固定连接的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第一端,弹簧3的第一端连接在固定底板1上,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具体地,固定底板1可以呈蜂窝状,以便于使密闭空间快速形成负压或增压。
现有下滤网的方式是在下芯框下完砂芯后再人工将滤网放置在砂型的浇道上,并且需要人工完成下滤网后下芯框才能再次进行下芯操作,这样,既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效率。而采用本下滤网装置进行下滤网,自动完成下滤网操作,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由于下滤网装置与下芯框同步工作,下滤网和下芯可以同步完成,提高了下滤网和下芯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利用人工下滤网的方式和利用下滤网装置与下芯框配合的方式两种方式相比较,利用下滤网装置进行下滤网的造型次数多,节省了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并且固定壳体的第一端为如图1所示的底端,第二端为如图1所示的顶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下芯框固定连接的固定壳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内的弹性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接的活动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滤网(12)的容纳槽(8),且所述活动件能够伸入所述容纳槽(8)内并推动滤网(12),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以形成密闭空间,且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下芯框相连通的透气孔,当所述下芯框处于负压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一端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当所述下芯框负压释放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二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活塞板和与所述活塞板的第二端连接的顶杆(6),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杆(6)能够伸入所述容纳槽(8)内并推动所述滤网(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容纳槽(8)内的顶片(7),所述顶片(7)与所述顶杆(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包括有活塞底板(4)和套设在所述活塞底板(4)外周的活塞密封圈(5),所述活塞密封圈(5)的外圈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底板(4)的第一端,所述顶杆(6)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底板(4)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8)与所述内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供顶杆(6)穿过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壳体呈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8)内还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滤网(12)的弹片(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8)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渣的接渣槽(10),所述接渣槽(10)设置在与所述弹片(11)相邻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供固定销穿过的安装孔(9),两个所述安装孔(9)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8)相对的两侧。
CN202021966450.3U 2020-09-10 2020-09-10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Active CN21259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6450.3U CN212598715U (zh) 2020-09-10 2020-09-10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6450.3U CN212598715U (zh) 2020-09-10 2020-09-10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8715U true CN21259871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6450.3U Active CN212598715U (zh) 2020-09-10 2020-09-10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8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RM940394A1 (it) Terminale di batteria elettrica su parete laterale.
CN212598715U (zh)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CN219705852U (zh) 一种便于取出的模具
CN111992673A (zh) 垂直造型机下滤网装置
CN208162430U (zh) 一种新型冲压模具
CN211542145U (zh)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气缸机壳脱模模具
CN208788880U (zh) 一种易安装的橡胶减震模具
CN108688057B (zh) 一种双色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15468013U (zh) 一种智能汽车启动装置压铸模具
CN213946848U (zh) 一种环保页岩砖制模设备
CN2152831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注塑模具
CN209832507U (zh) 一种生产带塞子皮套的模具
CN214026202U (zh) 一种耐火砖用成型模具
CN115007856A (zh) 一种粉末冶金成型治具
CN212978944U (zh) 一种琥珀加工成型用模具
CN213260883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接头
CN113990648A (zh) 一种磁饼模压及脱模装置
CN210705837U (zh) 一种汽车前顶灯外壳体的模具
CN116533462B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塑料外壳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211438097U (zh) 一种冶金产品成型模具
CN21725259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水平造型机中箱框用模具加热装置
CN214266490U (zh) 一种泵柱塞的高效模具装置
CN211566754U (zh) 一种精密复杂模具塑胶外壳结构
CN219236042U (zh) 一种手机配件模具辅助加工工装
CN220591479U (zh) 一种复合型空壳平衡重消失模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