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8347U -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8347U
CN212598347U CN202021250242.3U CN202021250242U CN212598347U CN 212598347 U CN212598347 U CN 212598347U CN 202021250242 U CN202021250242 U CN 202021250242U CN 212598347 U CN212598347 U CN 212598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door frame
block
shaping
ou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02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黎明
莫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oudeji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oudeji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oudeji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oudeji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02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8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8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8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定模、动模、定型块、上模、驱动块、驱动部和复位装置。通过定模和动模的相对运动,从而可以调节定模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的水平距离,从而使定型锐角模头靠近或远离负角翻边,负角翻边不会被定型锐角模头限制垂直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后门框B柱外板可以方便的沿垂直方向取下,因而可以通过下料机械手将后门框B柱外板成品方便的取下,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后门框B柱外板是后门的重要钣金件之一,包括后面框B柱外板主体和设置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端部并与其呈锐角的翻边,在行业内又被称为负角翻边,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在制造时,需要先将钣金件冲压成型,然后通过折弯机将钣金件边缘向内侧弯折从而形成负角翻边,传统的弯折方式是先通过冲压机将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边缘的翻边部向下压折形成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呈直角的翻边半成品,结构如图1所示,然后在通过人工调节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的位置,然后将冲压机的支撑架从内侧顶在翻边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之间的压折线上,然后继续通过冲压机将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呈直角的翻边向内压折形成负角翻边,第二个过程较为麻烦,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定位,而且由于翻边相对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是向内翻折,且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的另一侧也向下翻折,使后门框B柱外板底部的开口呈逐渐缩小的状态,导致下翻边会卡在冲压机的支撑架上难以取下,需要人工辅助取件,而不能直接通过下料机械手将成品取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意提供一种方便将半成品的后门框B柱外板成型且易于取件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包括:
底座;
定模,所述定模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定模前侧设置有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槽或导向块,所述定模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凹部的抵接槽;
动模,所述动模设置于定模前侧,所述动模前侧设置有定型锐角模头,所述动模后侧设置与定模前侧相配合并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块或导向槽,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底座于动模之间设置有可驱动动模相对定模斜向上运动的驱动部;
定型块,所述定型块设置于底座上并位于动模前侧,所述定型块可相对动模前后运动,所述定型块前端设置有与定型锐角模头配合的定型面,所述定型块上设置有一复位装置;
上模,所述上模设置于定型块上方并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所述上模上设置有驱动定型块移动的驱动块,所述上模设置有可与动模上表面抵接的压紧部。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型块后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导向斜面抵接的第二导向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设置于动模后端,所述导向块设置于定模前端。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为燕尾槽式,所述导向块为燕尾榫式。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为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末端与定模底面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装置为第二氮气弹簧,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的前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末端与驱动块侧壁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支撑台,所述动模与定模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表面,所述定型块设置于支撑台侧面,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沿支撑台侧壁设置于支撑台内。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部为两组压紧杆,两组压紧杆分别位于上模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在使用时,先将动模顶起,使动模相对于定模斜向上运动,从而使定模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的水平距离缩小,此时将半成品的后门框B柱外板放置于定模和动模表面,定型锐角模头上表面刚好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底面抵接,然后动模复位,使定模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水平距离加大,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的另一侧被定模后侧壁限制,由于定模和动模的远离,使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垂直的翻边上端刚好抵接于定型锐角模头的边缘并使翻边位于定型锐角模头的侧面。当然,由于翻边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呈垂直状态,因此动模也可以不用顶起,而选择直接将半成品的后门框B柱外板放置于定模和动模表面同样能达到上料的目的。将翻边向内翻折时,上模下压,使驱动块与定型块接触并驱动定型块朝向动模移动,定型面挤压翻边至与定型锐角模头的下表面抵接从而使翻边成型为负角翻边,此时压紧部起到压紧动模防止动模跑动的作用且能使定型锐角模头牢牢顶住翻边。成型完成后,上模和定型块复位,然后驱动部驱动动模相对定模斜向上运动,从而减小定模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的水平距离并将后门框B柱外板向上抬起,由于定模上抵接槽对凹部的抵接限制作用,从而对后门框B柱外板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产生限制,而动模在水平方向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使定型锐角模头远离负角翻边,负角翻边不会被定型锐角模头限制垂直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后门框B柱外板可以方便的沿垂直方向取下,因而可以通过下料机械手将后面框B柱外板成品方便的取下,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后门框B柱外板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定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方向剖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定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包括:
底座10;
定模20,所述定模20设置于底座10上,所述定模20前侧设置有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槽31或导向块21,所述定模20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凹部的抵接槽22;
动模30,所述动模30设置于定模20前侧,所述动模30前侧设置有定型锐角模头32,所述动模30后侧设置与定模20前侧相配合并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块21或导向槽31,所述导向块21设置于所述导向槽31内,所述底座10于动模30之间设置有可驱动动模30相对定模20斜向上运动的驱动部;
定型块40,所述定型块40设置于底座10上并位于动模30前侧,所述定型块40可相对动模30前后运动,所述定型块40前端设置有与定型锐角模头32配合的定型面41,所述定型块40上设置有一复位装置,通过复位装置可驱动定型块40复位;
上模50,所述上模50设置于定型块40上方并可相对底座10上下移动,所述上模50上设置有驱动定型块40移动的驱动块51,所述上模50设置有可与动模30上表面抵接的压紧部52。
本方案在使用时,先将动模30顶起,使动模30相对于定模20斜向上运动,从而使定模20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32的水平距离缩小,此时将半成品的后门框B柱外板放置于定模20和动模30表面,定型锐角模头32上表面刚好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底面抵接,然后动模30复位,使定模20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32水平距离加大,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的另一侧被定模20后侧壁限制,由于定模20和动模30的远离,使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垂直的翻边上端刚好抵接于定型锐角模头32的边缘并使翻边位于定型锐角模头32的侧面。当然,由于翻边与后门框B柱外板主体呈垂直状态,因此动模30也可以不用顶起,而选择直接将半成品的后门框B柱外板放置于定模20和动模30表面同样能达到上料的目的。将翻边向内翻折时,上模50下压,使驱动块51与定型块40接触并驱动定型块40朝向动模30移动,定型面41挤压翻边至与定型锐角模头32的下表面抵接从而使翻边成型为负角翻边,此时压紧部52起到压紧动模30防止动模30跑动的作用且能使定型锐角模头32牢牢顶住翻边。成型完成后,上模50复位,然后驱动部驱动动模30相对定模20斜向上运动,从而减小定模20边缘与定型锐角模头32的水平距离并将后门框B柱外板向上抬起,由于定模20上抵接槽22对凹部的抵接限制作用,从而对后门框B柱外板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产生限制,而动模30在水平方向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使定型锐角模头32远离负角翻边,负角翻边不会被定型锐角模头32限制垂直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后门框B柱外板可以方便的沿垂直方向取下,因而可以通过下料机械手将后面框B柱外板成品方便的取下,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进一步进行改进,在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导向槽31设置于动模30后端,所述导向块21设置于定模20前端。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防止定模20与动模30分离,优选所述导向槽31为燕尾槽式,所述导向块21为燕尾榫式。
进一步进行改进,优选所述定型块40后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42,所述驱动块51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导向斜面42抵接的第二导向斜面。通过第一导向斜面42与第二导向斜面的配合作用,从而使上模5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导向斜面抵推第一导向斜面42驱动定型块40朝向动模30移动。
进一步进行改进,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部可以为驱动电机等驱动方式,考虑到工厂实际应用和故障问题,优选所述驱动部为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末端与定模20底面抵接。
进一步进行改进,在上述方案中,复位装置可以是外置的一块驱动板,也可以是设置于底座10上的驱动电机,考虑到成本问题,优选所述复位装置为第二氮气弹簧,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的前端固定于底座10上,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末端与驱动块51侧壁抵接。优选为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一支撑台11,所述动模30与定模20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1上表面,所述定型块40设置于支撑台11侧面,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沿支撑台11侧壁设置于支撑台11内。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压紧部52为两组压紧杆,两组压紧杆分别位于上模50的两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
定模(20),所述定模(20)设置于底座(10)上,所述定模(20)前侧设置有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槽(31)或导向块(21),所述定模(20)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凹部的抵接槽(22);
动模(30),所述动模(30)设置于定模(20)前侧,所述动模(30)前侧设置有定型锐角模头(32),所述动模(30)后侧设置与定模(20)前侧相配合并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块(21)或导向槽(31),所述导向块(21)设置于所述导向槽(31)内,所述底座(10)于动模(30)之间设置有可驱动动模(30)相对定模(20)斜向上运动的驱动部;
定型块(40),所述定型块(40)设置于底座(10)上并位于动模(30)前侧,所述定型块(40)可相对动模(30)前后运动,所述定型块(40)前端设置有与定型锐角模头(32)配合的定型面(41),所述定型块(40)上设置有一复位装置;
上模(50),所述上模(50)设置于定型块(40)上方并可相对底座(10)上下移动,所述上模(50)上设置有驱动定型块(40)移动的驱动块(51),所述上模(50)设置有可与动模(30)上表面抵接的压紧部(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型块(40)后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42),所述驱动块(51)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导向斜面(42)抵接的第二导向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31)设置于动模(30)后端,所述导向块(21)设置于定模(20)前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31)为燕尾槽式,所述导向块(21)为燕尾榫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为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末端与定模(20)底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装置为第二氮气弹簧,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的前端固定于底座(10)上,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末端与驱动块(51)侧壁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一支撑台(11),所述动模(30)与定模(20)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1)上表面,所述定型块(40)设置于支撑台(11)侧面,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沿支撑台(11)侧壁设置于支撑台(11)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部(52)为两组压紧杆,两组压紧杆分别位于上模(50)的两端。
CN202021250242.3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Active CN212598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0242.3U CN212598347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0242.3U CN212598347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8347U true CN21259834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7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0242.3U Active CN212598347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8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06770U (zh) 一种折弯机
CN212598347U (zh) 一种后门框b柱外板的负角翻边成型模具
CN211794039U (zh) 一种可自动塑形的蛋糕加工装置
JP2000288660A (ja) ヘミング加工装置
CN107952894B (zh) 一种冷柜内胆底板圆角铆接机构
CN211866253U (zh) 一种高稳定性液压板料折弯机
CN211868606U (zh) 一种绝缘片成型装置
CN110280662B (zh) 食品罐罐身卷圆及压筋成型模具
CN212598348U (zh) 一种全自动下翻边负角成型模具
CN209918716U (zh) 一种汽车天窗包边机
CN108284163B (zh) 一种自支撑的冷柜内胆圆角铆接机构
CN218252534U (zh) 一种车门饰板总成的装配装置
CN217223195U (zh) 侧围连接延伸板侧冲孔修边复合模具
CN212764371U (zh) 一种斜边套管模具
CN216262998U (zh) 一种高精密汽车前围冲裁模具
CN216682517U (zh) 储物盒压覆集成冲孔机构
CN112045019A (zh) 一种侧翻边装置
CN112427548A (zh) 一种内扣加倒扣角模具及成型方法
CN213877903U (zh) 一种自动送料的键盘平衡杆成型装置
CN220717460U (zh) 一种合页卷圆机
CN216027494U (zh) 背板切断翻边模具
CN220161090U (zh) 一种用于卷板型换向器的嵌件成圆模具
CN220239739U (zh) 一种钣金件圆形翻边装置
CN215786054U (zh) 一种门框上条成型模块移动冲孔结构
CN215314954U (zh) 一种弧边整形设备的整形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