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3965U -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3965U
CN212583965U CN202020967902.3U CN202020967902U CN212583965U CN 212583965 U CN212583965 U CN 212583965U CN 202020967902 U CN202020967902 U CN 202020967902U CN 212583965 U CN212583965 U CN 212583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connecting part
throw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79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智波
杜祖静
姚亮
郑博文
肖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79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3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3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3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风扇包括:轴连接部;甩风结构,甩风结构设在轴连接部的径向外侧,并与轴连接部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风扇的径向甩出,使风扇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吸风结构,吸风结构设在甩风结构的径向内侧,并与轴连接部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风扇的轴向由负压区所在的一侧吸入。本申请由于甩风结构和吸风结构的作用能够相互叠加,且相辅相成,既能够增加沿轴向流向风扇的气流量,也能增加风扇沿径向甩出的气流量,从而促进烹饪腔体内的热空气高速流动,有效提高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降低电机等驱动件的转速,从而降低成本、降低电能消耗,并降低工作噪音。

Description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一种空气炸锅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炸锅等烹饪器具的离心风扇通常是利用甩风结构将气流沿径向甩出,使得热风扇下方形成负压区,则轴向的热空气受到负压效果流向离心风扇,使得烹饪腔体内的热空气流动起来。但是,离心风扇的效率较低,需要较高转速的电机才能让内部热空气高速流动,导致成本高、电能消耗大,且噪音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扇的空气炸锅。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扇的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轴连接部;甩风结构,所述甩风结构设在所述轴连接部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轴连接部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风扇的径向甩出,使所述风扇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吸风结构,所述吸风结构设在所述甩风结构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轴连接部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风扇的轴向由所述负压区所在的一侧吸入。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风扇,包括轴连接部、甩风结构和吸风结构。轴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等驱动件的驱动轴,保证风扇能够旋转。甩风结构能够将气流沿径向甩出,具有离心风扇的效果,使得风扇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同时,吸风结构能够引导气流从负压区所在的一侧沿轴向流向吸风结构,使得负压区所在的一侧的负压更强,且烹饪腔体外周区域与风扇中心处的压力差更大,更有利于空气流动,在烹饪腔体内形成气流循坏。装配时,只需使风扇负压区所在的一侧朝向待烹饪食物,即可使烹饪腔体内的热空气沿轴向流向风扇,并沿径向甩出,使得烹饪腔体内的热空气高速流动起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设置甩风结构的方案,本方案由于甩风结构和吸风结构的作用能够相互叠加,且相辅相成,既能够增加沿轴向流向风扇的气流量,也能增加风扇沿径向甩出的气流量,从而促进烹饪腔体内的热空气高速流动,有效提高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降低电机等驱动件的转速,从而降低成本、降低电能消耗,并降低工作噪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风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风结构包括多个吸风风叶,多个所述吸风风叶沿所述风扇的周向间隔设置,形成轴流式的吸风结构。
本方案沿风扇的周向间隔设置了多个吸风风叶,使得风扇具有了轴流式的吸风结构,因而风扇旋转时,吸风风叶能够驱动风扇轴向一侧的空气沿轴向吸入,形成轴向气流,从而加强风扇轴向一侧的负压压强,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所述吸风风叶相对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倾斜延伸。
本方案中,吸风风叶采用沿周向倾斜延伸的斜风叶,结构规整,且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风风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和/或所述吸风风叶为板状结构,所述吸风风叶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
吸风风叶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既有利于提高吸风结构的工作效率,又有利于降低吸风结构的工作噪音。
当板状(平板状或大体上呈平板状)的吸风风叶与风扇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时,垂直于吸风风叶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与吸风风叶之间的夹角则小于等于45°,这保证了吸风风叶在旋转的过程中更多地驱动气流沿轴向流动,从而保证了吸风风叶的吸风效果。同时,板状的风叶结构简单规整,便于加工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当烹饪器具正常放置在台面上时,风扇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因此吸风风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45°,即:吸风风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小于45°。当然,吸风风叶不局限于平板状的结构,也可以是曲面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连接部包括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所述外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内连接部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连接部之间限定出导风空间;其中,所述吸风结构设在所述导风空间内,并与所述内连接部及所述外连接部相连,所述甩风结构与所述外连接部相连;或者所述轴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吸风结构设在所述轴连接部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相连;所述甩风结构与所述连接板的外边缘相连。
轴连接部包括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内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保证风扇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外连接部套设在内连接部的外侧,使得轴连接部具有圆环状的导风空间。吸风结构设在导风空间内,在旋转的过程中沿轴向吸风,从而增加相同转速下风扇轴向一侧的负压区的负压效果。同时,甩风结构设在外连接部的径向外侧,并与外连接部相连,保证风扇的完整性。此外,本方案中,吸风结构与轴连接部相连,使得风扇的中部形成镂空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扇中部为完整的板状结构的方案而言,本方案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也便于在现有的风扇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同时也减小了风扇的重量,有利于烹饪器具的轻量化。
或者,轴连接部也可以采用连接板的形式,将吸风结构设在轴连接部的轴向一侧(即:吸风结构和连接板沿轴连接部的轴向排布,而不是沿轴连接部的径向排布),并将吸风结构与连接板的板面相连即可。而甩风结构直接与连接板的外边缘相连即可。本方案相当于在现有的离心风扇的基础上,在连接板的一侧增加了吸风结构,同样能够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当烹饪器具正常放置在台面上时,风扇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则轴连接部的轴向也沿竖直方向,因此吸风结构和甩风结构在竖直方向上适当错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甩风结构包括:基本面,所述基本面与所述轴连接部相连;和甩风面,所述甩风面与所述基本面相连,并与所述基本面限定出甩风流道。
甩风结构包括基本面和甩风面,基本面与轴连接部相连,实现甩风结构与轴连接部的连接功能。同时,基本面与甩风面限定出甩风流道,在旋转的过程中,推动气流旋转,使得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甩风流道甩出,实现甩风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本面和所述甩风面均为直面,所述基本面与所述甩风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35°。
基本面和甩风面均采用直面结构,结构简单,便有加工成型。同时,基本面与甩风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35°,保证了甩风结构具有较好的径向甩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连接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或者所述轴连接部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
轴连接部设有轴孔,则轴孔与电机的驱动轴插装配合并相对固定,即可实现风扇与电机的固定连接。本方案的轴连接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有利于降低风扇的生产成本。
或者,轴连接部也可以采用联轴器,电机的驱动轴对应设置联轴器,电机与风扇的轴连接部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保证风扇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正常旋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风结构的内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1,所述吸风结构的外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2,所述甩风结构的内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3,所述甩风结构的外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4;其中,2≤(d2-d1)/(d4-d3)≤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2≤(d2-d1)/(d4-d3)≤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2.4≤(d2-d1)/(d4-d3)≤2.6。
吸风结构的径向尺寸(即:吸风结构旋转时覆盖的圆环的径向尺寸,d2-d1)对吸风结构的吸风力度影响较大,同时也影响风扇的整体尺寸以及甩风结构的尺寸布局。甩风结构的径向尺寸(即:甩风结构旋转时覆盖的圆环的径向尺寸,d4-d3)对甩风结构的甩风力度影响较大,同时也影响风扇的整体尺寸以及吸风结构的尺寸布局。而吸风结构的径向尺寸与甩风结构的径向尺寸的比例会影响烹饪腔体内气流的分布均匀性,进而影响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因此,合理控制吸风结构的径向尺寸与甩风结构的径向尺寸,十分重要。
经过研究后发现,将吸风结构的径向尺寸和甩风结构的径向尺寸的比例限定在2至4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2至3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2.4至2.6的范围内,能够兼顾吸风结构的吸风力度和甩风结构的甩风力度,且有利于提高烹饪腔体内的气流均匀性,使得风扇具有较好的工作效果,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连接部、所述吸风结构和所述甩风结构为一体式结构。
轴连接部、吸风结构和甩风结构一体成型,既提高了风扇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轴连接部与吸风结构和甩风结构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了风扇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导风罩;炸桶,所述炸桶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导风罩围设出烹饪腔体;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烹饪腔体内,且所述风扇与所述驱动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气炸锅,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导风罩、驱动装置、炸桶和风扇,导风罩和炸桶围设出烹饪腔体,外壳一般具有开口,炸桶适于由开口推入外壳内,或从外壳内拉出。炸桶内还可以放置炸篮。驱动装置位于导风罩的上方,通过驱动轴来驱动风扇旋转,以驱动烹饪腔体内的气流流动。安装空间内一般还设有冷风扇,用于对安装空间散热。外壳的后部一般设有出气口,供气流排出。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烹饪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或烤箱。
当然,本申请的烹饪器具不局限于空气炸锅或烤箱,也适用于其他需要使用热风烹饪的厨房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离心风扇,12’甩风结构。
图2和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风扇,11轴连接部,111内连接部,112外连接部,113导风空间,114轴孔,12甩风结构,121基本面,122甩风面,13吸风结构,131吸风风叶;
2烹饪器具,21烹饪腔体,211导风罩,212炸桶,22炸篮,23电机,24散热扇,25发热元件,26连接件。
其中,图3中的箭头示意气流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常见的有空气炸锅。具体结构一般包括有机体,机体包括上部的吹风部和下部的容纳部。吹风部内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安装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冷风腔和热风腔,冷风腔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从而伸入热风腔内。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吸风扇叶和吹风扇叶,吸风扇叶位于冷风腔中,吹风扇叶位于热风腔内。
热风腔中还设有位于吹风扇叶下方的电加热器。容纳部设有插口,热风腔下端开口从而使热风腔与插口连通,插口中插入锅体。锅体包括锅壳体、外锅体、内锅体,内锅体置于外锅体中,内锅体的底面上设有镂空部。外锅体的上部和内锅体的上部通过向外折的连接片连接,连接片上设有手柄,外锅体置于锅壳体内。手柄上设有锁紧机构,外锅体置入锅壳体内后通过锁紧机构与锅壳体连接。
在工作时,食物放置在内锅体上,电机启动带动吸风扇叶和吹风扇叶转动。吸风扇叶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吹风部中,并且经过吹风扇叶的作用吹过电加热器后变成热风,热风吹向锅体中的食物,通过热风带走食物中的水分并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类似煎炸的烹饪效果。
其中,吸风扇叶吸入的是冷风,能够对电机起到散热作用,因此,吸风扇叶也可以叫作冷风扇或散热扇。而吹风扇叶的作用是在热风腔内形成气流并最终生成热风,因而吹风扇叶也可以叫作热风扇,或者简称为风扇。隔板经合理设计可以起到导风作用,形成导风罩。内锅体因镂空也可以叫作盛放篮。外锅体为桶状结构,也可以叫作盛放桶。
进一步地,吹风部和容纳部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内锅体和外锅体可以由插口放入锅壳体或取出。或者,吹风部的外壳体和容纳部的外壳体也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在外壳对应容纳部的部分的侧壁设开口,内锅体和外锅体可以由该开口放入或取出。
本申请对现有的吹风扇叶(或者叫热风扇或风扇)进行了改进,以提高热风对食物的烹饪效果,进而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下面参照图2和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包括:轴连接部11、甩风结构12和吸风结构13。
具体地,甩风结构12设在轴连接部11的径向外侧,并与轴连接部11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风扇1的径向甩出,使风扇1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
吸风结构13设在甩风结构12的径向内侧,并与轴连接部11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风扇1的轴向由负压区所在的一侧吸入。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包括轴连接部11、甩风结构12和吸风结构13。轴连接部11用于连接电机23等驱动件的驱动轴,保证风扇1能够旋转。甩风结构12能够将气流沿径向甩出,具有离心风扇1的效果,使得风扇1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同时,吸风结构13能够引导气流从负压区所在的一侧沿轴向流向吸风结构13,使得负压区所在的一侧的负压更强,且烹饪腔体21外周区域与风扇1中心处的压力差更大,更有利于空气流动,在烹饪腔体21内形成气流循坏。
装配时,只需使风扇1负压区所在的一侧朝向待烹饪食物,即可使烹饪腔体21内的热空气沿轴向流向风扇1,并沿径向甩出,使得烹饪腔体21内的热空气高速流动起来。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设置甩风结构12的方案,本方案由于甩风结构12和吸风结构13的作用能够相互叠加,且相辅相成,既能够增加沿轴向流向风扇1的气流量,也能增加风扇1沿径向甩出的气流量,从而促进烹饪腔体21内的热空气高速流动,有效提高了风扇1的工作效率,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降低电机23等驱动件的转速,从而降低成本、降低电能消耗,并降低工作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风结构13包括多个吸风风叶131,如图2所示。多个吸风风叶131沿风扇1的周向间隔设置,形成轴流式的吸风结构13。
本方案沿风扇1的周向间隔设置了多个吸风风叶131,使得风扇1具有了轴流式的吸风结构13,因而风扇1旋转时,吸风风叶131能够驱动风扇1轴向一侧的空气沿轴向吸入,形成轴向气流,从而加强风扇1轴向一侧的负压压强,提高风扇1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沿风扇1的旋转方向,吸风风叶131相对于风扇1的旋转轴线倾斜延伸。
本方案中,吸风风叶131采用沿周向倾斜延伸的斜风叶,结构规整,且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其中,吸风风叶131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吸风风叶131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既有利于提高吸风结构13的工作效率,又有利于降低吸风结构13的工作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更具体地,吸风风叶131为板状结构,如图2所示。吸风风叶131与风扇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
当板状(平板状或大体上呈平板状)的吸风风叶131与风扇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时,如5°、15°、30°、45°等,垂直于吸风风叶131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与吸风风叶131之间的夹角则小于等于45°且大于0°,这保证了吸风风叶131在旋转的过程中更多地驱动气流沿轴向流动,从而保证了吸风风叶131的吸风效果。同时,板状的风叶结构简单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当烹饪器具正常放置在台面上时,风扇1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因此吸风风叶1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45°,即:吸风风叶13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小于45°。当然,吸风风叶131不局限于平板状的结构,也可以是曲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轴连接部11包括内连接部111和外连接部112,如图2所示。内连接部111用于连接电机23的驱动轴。外连接部112套设在内连接部111的外侧,并与内连接部111之间限定出导风空间113,如图2所示。其中,吸风结构13设在导风空间113内,并与内连接部111及外连接部112相连,甩风结构12与外连接部112相连。
轴连接部11包括内连接部111和外连接部112,内连接部111用于连接电机23的驱动轴,保证风扇1能够在电机23的驱动下旋转。外连接部112套设在内连接部111的外侧,使得轴连接部11具有圆环状的导风空间113。吸风结构13设在导风空间113内,在旋转的过程中沿轴向吸风,从而增加相同转速下风扇1轴向一侧的负压区的负压效果。同时,甩风结构12设在外连接部112的径向外侧,并与外连接部112相连,保证风扇1的完整性。
此外,本方案中,吸风结构13与轴连接部11相连,使得风扇1的中部形成镂空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扇1中部为完整的板状结构的方案而言,本方案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也便于在现有的风扇1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同时也减小了风扇1的重量,有利于烹饪器具2的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轴连接部11包括连接板。吸风结构13设在轴连接部的轴向一侧,并与连接板的板面相连。甩风结构12与连接板的外边缘相连。
本方案中,轴连接部11也可以采用连接板的形式,将吸风结构13设在轴连接部11的轴向一侧(即:吸风结构和连接板沿轴连接部的轴向排布,而不是沿轴连接部的径向排布),并将吸风结构13与连接板的板面相连即可。而甩风结构12直接与连接板的外边缘相连即可。本方案相当于在现有的离心风扇1的基础上,在连接板的一侧增加了吸风结构13,同样能够提高风扇1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烹饪器具正常放置在台面上时,风扇1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则轴连接部11的轴向也沿竖直方向,因此吸风结构13和甩风结构12在竖直方向上适当错开。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甩风结构12包括:基本面121和甩风面122,如图2所示。其中,基本面121与轴连接部11相连。甩风面122与基本面121相连,并与基本面121限定出甩风流道。
基本面121与轴连接部11相连,实现甩风结构12与轴连接部11的连接功能。同时,基本面121与甩风面122限定出甩风流道,在旋转的过程中,推动气流旋转,使得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甩风流道甩出,实现甩风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面121和甩风面122均为直面,基本面121与甩风面12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35°。
基本面121和甩风面122均采用直面结构,结构简单,便有加工成型。同时,基本面121与甩风面12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35°,如90°、105°、120°、135°,保证了甩风结构12具有较好的径向甩风效果。
进一步地,基本面121与风扇1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这样的甩风结构12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也更有利于气流沿径向甩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轴连接部11设有轴孔114,如图2所示。轴孔114用于连接电机23的驱动轴。
轴连接部11设有轴孔114,则轴孔114与电机23的驱动轴插装配合并相对固定,即可实现风扇1与电机23的固定连接。本方案的轴连接部1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有利于降低风扇1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轴连接部11设有联轴器,联轴器用于连接电机23的驱动轴。
轴连接部11也可以采用联轴器,电机23的驱动轴对应设置联轴器,电机23与风扇1的轴连接部11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保证风扇1能够在电机23的驱动下正常旋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轴连接部11、吸风结构13和甩风结构12为一体式结构。
轴连接部11、吸风结构13和甩风结构12一体成型,既提高了风扇1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轴连接部11与吸风结构13和甩风结构12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了风扇1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吸风结构13的内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1,吸风结构13的外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2,甩风结构12的内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3,甩风结构12的外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4。其中,2≤(d2-d1)/(d4-d3)≤4。
进一步地,2≤(d2-d1)/(d4-d3)≤3。
更进一步地,2.4≤(d2-d1)/(d4-d3)≤2.6。
吸风结构13的径向尺寸(即:吸风结构13旋转时覆盖的圆环的径向尺寸,d2-d1)对吸风结构13的吸风力度影响较大,同时也影响风扇1的整体尺寸以及甩风结构12的尺寸布局。甩风结构12的径向尺寸(即:甩风结构12旋转时覆盖的圆环的径向尺寸,d4-d3)对甩风结构12的甩风力度影响较大,同时也影响风扇1的整体尺寸以及吸风结构13的尺寸布局。而吸风结构13的径向尺寸与甩风结构12的径向尺寸的比例会影响烹饪腔体21内气流的分布均匀性,进而影响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因此,合理控制吸风结构13的径向尺寸与甩风结构12的径向尺寸,十分重要。
经过研究后发现,将吸风结构13的径向尺寸和甩风结构12的径向尺寸的比例限定在2至4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2至3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2.4至2.6的范围内,能够兼顾吸风结构13的吸风力度和甩风结构12的甩风力度,且有利于提高烹饪腔体21内的气流均匀性,使得风扇1具有较好的工作效果,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导风罩211、驱动装置、炸桶212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风扇1。
具体地,导风罩211设在外壳内,并与外壳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驱动装置的主体设在安装空间内,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贯穿导风罩211。炸桶212设在外壳内,并与导风罩211围设出烹饪腔体21。风扇1设在烹饪腔体21内,且风扇1与驱动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气炸锅,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风扇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导风罩、驱动装置(如电机)、炸桶212和风扇1,导风罩和炸桶212围设出烹饪腔体21,外壳一般具有开口,炸桶212适于由开口推入外壳内,或从外壳内拉出。炸桶212内还可以放置炸篮22。驱动装置位于导风罩的上方,通过驱动轴来驱动风扇1旋转,以驱动烹饪腔体21内的气流流动。安装空间内一般还设有散热扇24,用于对安装空间散热。外壳的后部一般设有出气口,供气流排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2,包括:烹饪腔体21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风扇1。风扇1设在烹饪腔体21中。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2,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风扇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2为空气炸锅或烤箱。
当然,本申请的烹饪器具2不局限于空气炸锅或烤箱,也适用于其他需要使用热风烹饪的厨房电器。
下面以空气炸锅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
空气炸锅是利用内部热风循坏加热食物,实现少油去油的健康烹饪方法。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空气炸锅的热风扇为离心风扇1’,包括甩风结构12’,其作用是将热风沿径向甩出,使离心风扇1’下方形成负压,轴向的热空气受到负压效果流向离心风扇1’,让热空气流动起来。但是由于离心风扇1’效率较低,需要较高转速的电机才能让内部热空气高速运转。
基于此,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烹饪腔体21和风扇1。烹饪腔体21包括导风罩211和炸桶212,导风罩211和炸桶212通过连接件26相连,连接件26可以为卡钩、卡箍等结构。炸桶212内设有炸篮22,炸篮22用于盛装待烹饪的食物。烹饪腔体21上方设有电机23,电机23的驱动轴穿过导风罩211与风扇1相连,电机23的驱动轴还连接有散热扇24,用于为电机23散热。风扇1设在导风罩211内,风扇1的下方设有发热元件25,发热元件25将烹饪腔体21内的空气加热成热空气,且发热元件25向下热辐射,还能够对食物起到加热作用,提高食物的加热效率。
风扇1包括轴连接部11、吸风结构13和甩风结构12。风扇1设在烹饪腔体21的顶部,风扇1的负压区位于风扇1的下方。
轴连接部11包括外连接部112和内连接部111,外连接部112与内连接部111之间形成导风空间113,内连接部111中部设有轴孔114。吸风结构13设在导风空间113内。甩风结构12与外连接部112相连,包括基本面121和甩风面122,基本面121与甩风面12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35°。基本面121与风扇1的旋转轴线垂直。吸风结构13包括多个吸风风叶131,吸风风叶131所在平面与基本面12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45°。
其工作原理为:风扇1旋转过程中,吸风结构13驱动其附近空气向上流动,形成轴向气流,在其下方形成负压区。同时,甩风结构12将其旁边空气甩向四周,使风扇1下方区域的负压更强,烹饪腔体21的外周区域与风扇1中心处形成的压力差更大,更有利于空气流动,则甩风结构12甩出的空气会向烹饪腔体21的外周区域流动,并沿着烹饪腔体21的侧壁转向下方流动,并在外周区域与中心区域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向中心区域流动,最终向上流动,形成循坏。这样,相同转速下,相较于离心风扇,本风扇1的工作效率更高,更有利于热空气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连接部;
甩风结构,所述甩风结构设在所述轴连接部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轴连接部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风扇的径向甩出,使所述风扇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
吸风结构,所述吸风结构设在所述甩风结构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轴连接部相连,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风扇的轴向由所述负压区所在的一侧吸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结构包括多个吸风风叶,多个所述吸风风叶沿所述风扇的周向间隔设置,形成轴流式的吸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所述吸风风叶相对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风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和/或
所述吸风风叶为板状结构,所述吸风风叶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连接部包括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所述外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内连接部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连接部之间限定出导风空间;其中,所述吸风结构设在所述导风空间内,并与所述内连接部及所述外连接部相连,所述甩风结构与所述外连接部相连;或者
所述轴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吸风结构设在所述轴连接部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连接板的板面相连;所述甩风结构与所述连接板的外边缘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甩风结构包括:
基本面,所述基本面与所述轴连接部相连;和
甩风面,所述甩风面与所述基本面相连,并与所述基本面限定出甩风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本面和所述甩风面均为直面,所述基本面与所述甩风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3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连接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或者
所述轴连接部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结构的内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1,所述吸风结构的外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2,所述甩风结构的内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3,所述甩风结构的外缘所在圆的直径为d4;
其中,2≤(d2-d1)/(d4-d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2≤(d2-d1)/(d4-d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2.4≤(d2-d1)/(d4-d3)≤2.6。
12.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导风罩;
炸桶,所述炸桶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导风罩围设出烹饪腔体;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烹饪腔体内,且所述风扇与所述驱动轴相连。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腔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烹饪腔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或烤箱。
CN202020967902.3U 2020-06-01 2020-06-01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2583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7902.3U CN212583965U (zh) 2020-06-01 2020-06-01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7902.3U CN212583965U (zh) 2020-06-01 2020-06-01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3965U true CN212583965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3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7902.3U Active CN212583965U (zh) 2020-06-01 2020-06-01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3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4478U (zh) 空气炸锅的热风循环利用结构
CN113133684A (zh) 空气炸锅
CN113143043A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CN212583965U (zh) 风扇、空气炸锅和烹饪器具
CN116687226A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0930969U (zh) 空气炸锅
CN103239147A (zh) 旋转出风烤炉
CN209391737U (zh) 热风循环烤箱
CN113749528B (zh) 烹饪器具
CN109381071B (zh) 机座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08658995U (zh) 烹饪装置的风扇和烹饪装置
CN207492656U (zh) 电烤箱
CN207777233U (zh) 一种离心风扇及料理机
CN21782756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204187U (zh) 叶轮及烹饪器具
CN215502535U (zh) 一种具有翻炒功能的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CN21471213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CN218186450U (zh) 烤箱
CN217524761U (zh) 一种自驱转动式烹饪器具
CN218645622U (zh) 一种快速排烟系统及厨具
CN206381083U (zh) 一种气流烤炉
CN213953976U (zh) 一种对流风扇及其连接组件
CN219557029U (zh) 排风罩、机头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9556984U (zh)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4883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