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4880U -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64880U CN212464880U CN202020428653.0U CN202020428653U CN212464880U CN 212464880 U CN212464880 U CN 212464880U CN 202020428653 U CN202020428653 U CN 202020428653U CN 212464880 U CN212464880 U CN 212464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type
- hole
- porous
- me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包括用于吸取和传导液体的多孔导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多孔导液体内部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设有一片或者多片,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进行雾化,所述多孔导液体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贯穿式气流通孔,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为由一条或者多条加热轨迹并联组成的平面加热网。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包括所述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该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具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发热均匀、雾化面积大、烟雾量大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孔加热液体雾化成蒸汽供用户吸食的雾化装置产品,具体为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本领域的雾化加热组件,主要有两种导液和加热方式:一种是圆柱形多孔导液发热体,为圆柱体外壁进液,圆柱体内壁上镶嵌螺旋状或者卷曲成圆柱的网状发热体,此类雾化加热组件主要存在加热体生产,尺寸公差较大、加热体需要做弯折和卷绕,易变形、不规则的发热体会影响发热效率和发热的均匀性,产品一致性较差、产品产能偏低。一种为上方多孔材料进液,底部面镶嵌平面发热网的加热组件,此类发热组件主要存在发热面积较小烟雾量偏小、雾化蒸汽与外壳接触易产生冷凝液、发热体易与多孔材料分离容易烧糊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包括用于吸取和传导液体的多孔导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多孔导液体内部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设有一片或者多片,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进行雾化,所述多孔导液体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贯穿式气流通孔,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为由一条或者多条加热轨迹并联组成的平面加热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的竖直的或者横向的贯穿式气流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为直筒式、上宽下窄锥度式、上窄下宽锥度式、上宽下窄台阶式、上窄下宽台阶式中的一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分布在一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一侧或者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分布在一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两侧时,可呈一左一右的交叉式分布或者两左两右的并排式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分布在两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中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内壁至少有一个面为平直面,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镶嵌在多孔导液体的内壁上并且与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平直面内壁呈大致平行,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与所述平直面内壁表面的距离在0-0.5mm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截面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形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设有多个时,所述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大小相等或者呈中间气流孔大、两侧气流孔小的排列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多孔导液体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设有多个时,所述贯穿式气流通孔的间距呈等距分布或者中间密两侧疏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为平面导电片材通过切割、冲压、裁切、蚀刻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或者为导电线材折弯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或者为导电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和3D打印成型的平面加热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线路排列方式为方波式线路,为一条或者多条方波式加热轨迹并联在发热片的两电极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线路排列方式为W型线路走向,为一个或者多个W型加热轨迹线路并联在两电极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线路为圆孔网孔式加热线路,网孔排列方式为阵列圆形网孔或者是错开的阵列圆形网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线路为方形格式加热线路,网孔排列方式为方格式的阵列网格。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为单条的S型迂回线路,迂回方向为长度方向迂回或者宽度方向迂回中的一种,迂回线路线条之间间距为等间距、中间密两侧疏、中间疏两侧密中的一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为单条的方型螺旋状轨迹线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两端有两个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凸出于所述多孔导液体的外壁,所述电连接部可以是线材类的引线式电极或者片状的接触式电极。
基于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包括所述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还包括底座及油仓,所述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安装在油仓内部,所述底座设置在油仓口部并将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限位在油仓内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接触端延伸进入到油仓内部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两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所处的空间连通,所述油仓内部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所处的空间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所述底座设置有电极安装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安装在所述电极安装孔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还包括锁油硅胶,所述锁油硅胶套设在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上表面及侧部,锁油硅胶的外侧壁与油仓的内壁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大批量生产、发热均匀、雾化面积大、烟雾量大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本产品结构简单利于装配、雾化效果一致性好,解决了导液材料一致性差、进油量大小不好调节、传统加热体无法按需控制各个区域的加热功率、加热区域匹配气流通道不顺畅、存在无效的加热区、传统加热体电能转化成热能后利用热量来雾化液体效率不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零件少、各部件结构强度好、在组装过程中不容易变形,这样制造出的成品一致性高、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横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贯穿式气流通孔不同排列的第一个替代方案;
图5是图3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贯穿式气流通孔不同排列的第二个替代方案;
图6是图3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贯穿式气流通孔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贯穿式气流通孔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位置的第一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贯穿式气流通孔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的位置的第二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形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位置的第一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形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位置的第二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形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位置的第三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形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位置的第四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13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内壁平面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位置的第一个替代方案的示意图;
图14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内壁平面与片状加热轨位置的第二个替代方案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引线式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的电极接触式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平面示意图;
图18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一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19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二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20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三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四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22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五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23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六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24是图2所示的片状发热轨迹的电路走向以及加热原理第七个替代方案平面示意图;
图25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大小与排列方式间距的示意图;
图26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大小与排列方式间距的第一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27是图3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大小与排列方式间距的第二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28是图1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方向的示意图;
图29是图1所示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方向的第一个替代方案示意图;
图30所示是应用在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1所示是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的主视图方向剖视图和气流走向图;
图32所示是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的侧视图方向剖视图;
图33所示是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立体图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34所示的是图1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主视图方向的内部形状示意图;
图35所示的是图1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主视图方向的第一个替代方案内部形状示意图;
图36所示的是图1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主视图方向的第二个替代方案内部形状示意图;
图37所示的是图1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主视图方向的第三个替代方案内部形状示意图;
图38所示的是图1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的主视图方向的第四个替代方案内部形状示意图;
图39所示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包括用于吸取和传导液体的多孔导液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多孔导液体1内部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设有一片或者多片,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进行雾化,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贯穿式气流通孔11,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由一条或者多条加热轨迹并联组成的平面加热网。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的竖直的或者横向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为直筒式、上宽下窄锥度式、上窄下宽锥度式、上宽下窄台阶式、上窄下宽台阶式中的一种。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一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一侧或者两侧。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一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侧时,可呈一左一右的交叉式分布或者两左两右的并排式分布。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两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中间。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内壁至少有一个面为平直面,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镶嵌在多孔导液体1的内壁上并且与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平直面内壁呈大致平行,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与所述平直面内壁表面的距离在0-0.5mm之间。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截面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所述多孔导液体1的外形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有多个时,所述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大小相等或者呈中间气流孔大、两侧气流孔小的排列分布。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有多个时,所述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间距呈等距分布或者中间密两侧疏分布。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平面导电片材通过切割、冲压、裁切、蚀刻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或者为导电线材折弯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或者为导电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和3D打印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排列方式为方波式线路,为一条或者多条方波式加热轨迹并联在发热片的两电极之间。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排列方式为W型线路走向,为一个或者多个W型加热轨迹线路并联在两电极之间。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为圆孔网孔式加热线路,网孔排列方式为阵列圆形网孔或者是错开的阵列圆形网孔。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为方形格式加热线路,网孔排列方式为方格式的阵列网格。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单条的S型迂回线路,迂回方向为长度方向迂回或者宽度方向迂回中的一种,迂回线路线条之间间距为等间距、中间密两侧疏、中间疏两侧密中的一种。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单条的方型螺旋状轨迹线路。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端有两个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凸出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的外壁,所述电连接部可以是线材类的引线式电极或者片状的接触式电极。
请参阅图30-图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包括所述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还包括底座4及油仓5,所述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安装在油仓5内部,所述底座4设置在油仓5口部并将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限位在油仓5内部,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的接触端延伸进入到油仓5内部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进气孔41,所述进气孔41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所处的空间连通,所述油仓5内部具有出气通道51,所述出气通道51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所处的空间连通。所述底座4设置有电极安装孔42,所述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安装在所述电极安装孔42中。还包括锁油硅胶7,所述锁油硅胶7套设在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上表面及侧部,锁油硅胶7的外侧壁与油仓5的内壁密封连接。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一些实施案例中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该加热组件可以应用于雾化器中对液体加热雾化,其包括用于传导液体的多孔导液体1以及用于液体加热雾化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该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一条或者多条的加热轨迹组成的平面片状式加热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有发热速度更快,热量均匀,热效率高等优点,多孔导液体1上有一个或者多个贯穿式的气孔,贯穿式气流通孔11内壁平直面和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大致平行,当通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开始加热时,热量将液态雾化成蒸汽,由贯穿式气流通孔11内排出。
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导液体1存在多个贯穿式气流通孔11时,贯穿式气流通孔11在多孔导液体1内部排列方式示意图,当存在多个贯穿式气流通孔11时,根据硅胶进油孔的位置和大小,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排列可以调整,当加热面积较大,贯穿式气流通孔11可分成多个排列在多孔导液体1中,当贯穿式气流通孔11较小时,可以优选的选用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一侧(如图4所示),这样做进液孔可以设置在一侧,能够节省雾化器的空间。当加热面积较大,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较薄,例如0.08mm以下时,为保证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在多孔导液体1内不变形不产生形变,优选的选用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侧(如图3所示),这样做在制造生产时两侧的贯穿式可以固定住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防止变形造成加热不均匀而造成雾化效果差。
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和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根据硅胶的进液孔的位置分布不同,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分布随之改变,硅胶进液孔在一侧时,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置在发热片的另一侧(图7),硅胶进液孔在两侧时,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置在发热片两侧(图6),当需求发热量和雾化蒸汽较大时,可以优选的选用两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来增加雾化面积,这样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置在两发热片的中间。
图13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距离贯穿式气流通孔11内壁平面的距离关系示意图,在一些实际案例中,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平面和贯穿式气流通孔11内壁平面平齐时雾化效果最好,雾化热效率比较高,但是存在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和多孔导液体1之间容易存在间隙,会有供油不足而烧焦的问题,而当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平面全部埋在多孔导液体1中距离气孔内壁平面距离较远时,热量需要通过多孔导液体1传导到穿式气孔内壁产生雾化蒸汽,会有热效率低,雾化蒸汽偏小,热损耗大灯问题,所有优选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平面距离贯穿式气流通孔11内壁平面距离在0-0.5mm之间最为合适,可以根据结构强度、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厚度和强度等综合因素去调整出最合适的尺寸距离。
图17至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几种不同形态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在一些实施案例中,结合电路输出的功率不同,需要的发热面积不同调整加热电路轨迹走向和网格连接方式,在一些大功率大面积的应用中,优选的选用图19、图20、图21类的网状网格类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此类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多条加热线路并联,电阻值小,轨迹横截面大,热量均匀,承受的功率更大。在一些小功率的应用中,优选的选用图22、图23、图24类的迂回单条加热轨迹,此类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单条加热线路,电阻值较大,轨迹横截面积小,承受的功率偏小。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如果贯穿式气流通孔11大小和抽吸时吸气量大小刚好匹配,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发热均匀,而贯穿式气流通孔11存在多个时,贯穿式气流通孔11可以优选的选用图25所示的,气流孔大小一样且呈均匀式的分布。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由于热辐射原理呈现出中间部位发热快,而两边发热较慢的问题,贯穿式气流通孔11可以优选的选用图26所示的,气流孔呈现出中间体积大两边体积小式的分布。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多孔加热组件为了最大的利用热效率,将雾化面积做到最大,同时要保证强度,而由于中间热量会比两边的稍微高一些,所以可以优选的将贯穿式气流通孔11做成图27所示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中间密两边疏的排列分布。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由于雾化器的整体设计考量,一般为垂直式贯穿式气流通孔11如图28所示,这样设计优点是,雾化的蒸汽在雾化器内路径短,雾化蒸汽与雾化器内气流通道内壁接触的少,不易产生冷凝液问题。在一些实施案例中,由于功率较大,雾化蒸汽温度较高或者一些特殊的进气结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可以优选的选用如图29所示的横向贯穿式气流通孔11,气流从一侧进入由另一侧出。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一般的优选的选用垂直式贯穿式气流通孔11,贯穿式气流通孔11为直筒式如图34所示,这样气流通道可以最大空间的使得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裸露在贯穿式气流通孔11中,使得雾化面积更大,热利用率热效率最高,但是在有些设计中,贯穿式气流通孔11面积较大,雾化蒸汽较为分散,这样可以优选的选用图35所示的上窄下宽的锥形式贯贯穿式气流通孔11,此类贯穿式气流通孔11可以有效的将雾化蒸汽聚集起来,使得雾化蒸汽更加浓郁,雾化的更加饱满。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如图36作为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主视图方向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主视图方向的第二个替代方案,设计成台阶式的的上窄下宽的台阶式贯穿式气流通孔11,这样可以在充分最大化的利用雾化面积的情况下也能解决上述的雾化蒸汽分散,使得雾化蒸汽更加浓郁,雾化的更加饱满。在实际的实验验证中,此种方式能更好的解决雾化蒸汽分散的问题,使得雾化蒸汽更加浓郁饱满。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如图37作为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主视图方向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主视图方向的第三个替代方案,此类设计为下窄上宽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浓稠度较为稀的液体时,直筒式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会存在液体传导到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内壁时会随着重力作用而下坠造成液体渗漏的问题,或者在用户使用时的抽吸力度较大,造成气流将雾化蒸汽往上带,造成没有雾化的液体随着气流上移,被用户吸食到用户口中,造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设计为上宽下窄式贯穿式气流通道,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在用户吸食时,减少气流对贯穿式气流通孔11内壁的液体的作用力。而图38所示的上宽下窄的台阶式气流通道,在实际实施中,这类气流通道能够有效的放置液体的渗漏问题和液体吸食到用户口中的问题,这类气流通道设计的优点是,减少了气流的进气量而雾化面积不变,使得热效率较高,不会影响雾化蒸汽的效果和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30为在一些实施案例中的雾化器的立体示意图,在实施案例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组装:
(1)将多孔导液加热组件套入到锁油硅胶7内;
(2)将锁油硅胶7于底座4组装,多孔加热组件的两电极连接线从底座4的电极安装孔42内穿出;
(3)将两电极柱6压入到底座4的电极安装孔42内;
(4)油仓5灌满液体,将安装好的底座4和硅胶装入到油仓5内。
此种组装方式组装的零部件很少,组装非常方便快捷,可以实现自动化组装。
如图31所示为本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及气流走向的示意图,当用户在油仓5的出气通道51吸气时,空气感应开关打开,电极两端供电,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发热,将从油仓5由硅胶进油口通过多孔导液体1传导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处的液体加热雾化成雾化蒸汽,由底座4进气孔进入的空气,经过多孔导液发热雾化组件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将雾化的蒸汽由油仓5的出气通道51流出。
本专利的一些实施案例中,清晰的描述了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以及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网状结构和对应的应用场景,上述实施案例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区别点和优缺点,可以互相搭配替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大批量生产、发热均匀、雾化面积大、烟雾量大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本产品结构简单利于装配、雾化效果一致性好,解决了导液材料一致性差、进油量大小不好调节、传统加热体无法按需控制各个区域的加热功率、加热区域匹配气流通道不顺畅、存在无效的加热区、传统加热体电能转化成热能后利用热量来雾化液体效率不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零件少、各部件结构强度好、在组装过程中不容易变形,这样制造出的成品一致性高、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取和传导液体的多孔导液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多孔导液体(1)内部的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设有一片或者多片,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使液体进行雾化,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贯穿式气流通孔(11),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由一条或者多条加热轨迹并联组成的平面加热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的竖直的或者横向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为直筒式、上宽下窄锥度式、上窄下宽锥度式、上宽下窄台阶式、上窄下宽台阶式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一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一侧或者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一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侧时,可呈一左一右的交叉式分布或者两左两右的并排式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分布在两片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内壁至少有一个面为平直面,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镶嵌在多孔导液体(1)的内壁上并且与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平直面内壁呈大致平行,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与所述平直面内壁表面的距离在0-0.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截面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的外形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有多个时,所述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大小相等或者呈中间气流孔大、两侧气流孔小的排列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上的贯穿式气流通孔(11)设有多个时,所述贯穿式气流通孔(11)的间距呈等距分布或者中间密两侧疏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平面导电片材通过切割、冲压、裁切、蚀刻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或者为导电线材折弯成型的平面加热网,或者为导电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和3D打印成型的平面加热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排列方式为方波式线路,为一条或者多条方波式加热轨迹并联在发热片的两电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排列方式为W型线路走向,为一个或者多个W型加热轨迹线路并联在两电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为圆孔网孔式加热线路,网孔排列方式为阵列圆形网孔或者是错开的阵列圆形网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线路为方形格式加热线路,网孔排列方式为方格式的阵列网格。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单条的S型迂回线路,迂回方向为长度方向迂回或者宽度方向迂回中的一种,迂回线路线条之间间距为等间距、中间密两侧疏、中间疏两侧密中的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为单条的方型螺旋状轨迹线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端有两个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凸出于所述多孔导液体(1)的外壁,所述电连接部可以是线材类的引线式电极或者片状的接触式电极。
20.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4)及油仓(5),所述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安装在油仓(5)内部,所述底座(4)设置在油仓(5)口部并将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限位在油仓(5)内部,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的接触端延伸进入到油仓(5)内部并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的两端电性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进气孔(41),所述进气孔(41)与所述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所处的空间连通,所述油仓(5)内部具有出气通道(51),所述出气通道(51)与平面片状式电加热轨迹(2)所处的空间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设置有电极安装孔(42),所述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安装在所述电极安装孔(42)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油硅胶(7),所述锁油硅胶(7)套设在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3)上表面及侧部,锁油硅胶(7)的外侧壁与油仓(5)的内壁密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28653.0U CN212464880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28653.0U CN212464880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64880U true CN212464880U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45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28653.0U Active CN212464880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6488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74417A1 (zh) * | 2021-02-20 | 2022-08-25 | 深圳市华诚达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加热雾化的发热机构及其雾化装置 |
WO2023005791A1 (zh) * | 2021-07-30 | 2023-02-02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热元件、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2020
- 2020-03-27 CN CN202020428653.0U patent/CN2124648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74417A1 (zh) * | 2021-02-20 | 2022-08-25 | 深圳市华诚达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加热雾化的发热机构及其雾化装置 |
WO2023005791A1 (zh) * | 2021-07-30 | 2023-02-02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热元件、发热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17174A (zh) |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 |
CN211099776U (zh) | 一种多核多孔导液材料加热雾化芯及组件 | |
CN212464880U (zh) |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 |
CN209234991U (zh) | 雾化器发热元件和雾化器 | |
WO2020142996A1 (zh)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片及雾化器 | |
CN217284770U (zh) | 一种发热体 | |
CN217446670U (zh) | 一种发热体 | |
CN217284772U (zh) | 一种发热体 | |
CN217284771U (zh) | 一种发热体 | |
CN218303453U (zh) | 导液雾化机构及电子雾化器 | |
RU2802363C1 (ru) | Сетчатый пористый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распыл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листового типа и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й распылитель с ним | |
CN218418403U (zh) | 一种发热体 | |
CN215455419U (zh) | 一种电子烟雾化用的电热蚀刻网及电子烟雾化器 | |
CN115381146A (zh) | 导液雾化机构及电子雾化器 | |
CN216416037U (zh) | 发热网、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027409U (zh) | 一种发热丝和具有该发热丝的电子雾化器 | |
CN220607370U (zh) | 气雾发生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发热部件 | |
CN218527708U (zh) | 发热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 |
CN220734434U (zh) | 发热结构及电子烟具 | |
CN218243873U (zh) | 一种超微孔发热网片 | |
CN220274904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605128U (zh) | 一种能适用于多孔导液体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 |
CN217986692U (zh) | 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551341U (zh) | 发热件、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 |
CN220192164U (zh) | 电子加热雾化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