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334U -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334U
CN212447334U CN202021185045.8U CN202021185045U CN212447334U CN 212447334 U CN212447334 U CN 212447334U CN 202021185045 U CN202021185045 U CN 202021185045U CN 212447334 U CN212447334 U CN 212447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roof assembly
housing
roof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50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静生
范宗涛
王波雷
任锐
张家立
张彦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50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顶总成,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包括:支架、传感器和外壳;支架为平板状支架;传感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平板状支架一面;外壳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一面;平板状支架的另一面设置有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在不破坏车辆结构,影响车辆安全性的条件下,提高了传感器的安装效率,保障了传感器的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顶总成。
背景技术
当前自动驾驶领域常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布置在车顶位置。现有的车顶传感器安装都是在普通量产车的基础上进行后装改制,需要在车辆上进行额外切割、打孔等,同时需要先拆除车辆的车身金属件、内饰、外饰等,安装好传感器后再恢复拆除的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车顶总成。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顶总成,该车顶总成包括:
支架、传感器和外壳;支架为平板状支架;传感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平板状支架一面;外壳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一面;平板状支架的另一面设置有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有吊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上还设置有与吊装孔配合安装的装饰盖板,盖板用于覆盖吊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壳身边缘的弧度与车顶弧度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传感器通过通孔凸出于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处的壳身高度高于外壳其他位置处的壳身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处的壳身部分与外壳其他位置的壳身部分通过弧形壳身部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周部设有至少一处凹口。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顶总成。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顶总成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顶总成,包括支架、传感器和外壳;支架为平板状支架;传感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平板状支架一面;外壳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一面;平板状支架的另一面设置有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该车顶总成,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安装有传感器及与车顶行李架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的平板状支架,使得该车顶总成可直接固定于车顶行李支架上,避免了对车辆进行额外的切割、打孔等影响车辆安全性的操作,且有助于进行规模化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保障了传感器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中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和分解结构图。
如图2所示,车顶总成包括:支架201、传感器202和外壳203。其中,支架201为平板状支架,支架201形状可以包括多种,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支架201通常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铁、铜、铝等纯金属材质或合金材质。支架201上还可以设置内部镂空、外部凹陷等,以在保障支架刚度的同时减轻支架重量。
传感器202通过固定件204固定于平板状支架板面朝向上方的一面,其中,传感器202可以为现有技术或未来发展技术中的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的检测装置,例如,天线、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图像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生物传感器等等。传感器2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传感器202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二者可分别通过固定件204固定于平板状支架板面朝向上方的一面的不同位置。
这里,固定件204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母形式、固定片形式及卡扣形式。
外壳203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202固定连接的一面,使得外壳203与平板状支架间可构成内部的容置空间,传感器202处于容置空间中。
这里,外壳203可通过固定件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202固定连接的一面。在一个具体地示例中,外壳203可通过螺栓螺母和卡扣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上。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外壳203通常采用非金属材质,例如,合成树脂(塑料)、特征陶瓷等等。外壳203壳体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多面棱体等等,优选地,外壳壳体结构可根据汽车外形进行具体设定。
平板状支架的另一面即平板状支架板面朝向下方的一面设置有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205。其中,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为车辆出厂时为车顶206行李支架预留的安装孔,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205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杆等。
在一个具体地示例中,当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为螺钉孔时,连接件205为与螺钉孔匹配的螺钉。
在一些可选的方式中,支架201周部设有至少一处凹口207。
在本实现方式中,支架201周部的多处凹口为沿平板状支架平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口。凹口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椭圆形,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实现方式通过在支架周部设置至少一处凹口,操作简单且有效减轻了支架重量,降低了材料成本。
综上,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顶总成,包括支架201、传感器202和外壳203;支架201为平板状支架;传感器202通过固定件204固定于平板状支架一面;外壳203扣接在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202固定连接的一面;平板状支架的另一面设置有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205,相较于现有技术,该实施例采用安装有传感器及与车顶行李架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的平板状支架,使得该车顶总成可直接固定于车顶行李支架上,避免了对车辆进行额外的切割、打孔等影响车辆安全性的操作,且有助于进行规模化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保障了传感器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参考图3、图4,图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车顶总成的第二具体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与图1和图2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车顶总成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301,传感器202通过通孔凸出于外壳。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3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301,其中,通孔30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通孔301的可以根据经验和实际需求设置为多种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菱形等等。
这里,传感器202可部分凸出于外壳203也可全部凸出于外壳203,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地示例中,传感器202为激光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全部凸出于外壳。
本公开的上述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壳203上设置有与传感器202位置匹配的通孔301,传感器202通过通孔301凸出于外壳203,使得传感器可有效测量车辆周围环境,提高了车顶总成的有效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方式中,外壳203上设置有与传感器202位置匹配的通孔301处的壳身高度高于外壳其他位置处的壳身高度。
在本实现方式中,外壳203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301处的壳身高度高于外壳其他位置处的壳身高度,使得凸出于外壳203的传感器202处于车顶总成的最高位置,有效避免了传感器202的检测范围被周围壳身遮挡,进而有效提升了传感器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外壳203上设置有与传感器202位置匹配的通孔处的壳身部分与外壳其他位置的壳身部分通过弧形壳身部分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外壳203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301处的壳身部分可以与外壳其他位置的壳身部分通过弧形壳身部分连接,使得该部分壳身的表面存在反射角,避免壳身与物体存在垂直碰撞的可能,增加车顶总成的防御效果,降低破损率。
进一步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车顶总成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
与图1、图2、图3和图4中的实施例不同的是,车顶总成的外壳上设置有吊装孔501。
在本实施例中,吊装孔501主要用于整车装配线上的吊具固定,有助于提升车顶总成的安装效率。其中,吊具是指起重机械中吊取重物的装置,常见的吊具有吊钩、吊带、吊环、起重吸盘、夹钳和货叉等。
这里,吊装孔50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吊装孔501可以设置在外壳203壳身的前端,可以设置在外壳203壳身的后端,也可以设置在外壳203壳身的两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吊装孔501的形状可以根据经验和实际需求进行设定,通常吊装孔与整车装配线上的吊具相匹配。
在一些可选的方式中,外壳203上还设置有与吊装孔501配合安装的盖板502。
在本实现方式中,外壳203上还设置有与吊装孔501配合安装的盖板502,其中,盖板502用于覆盖吊装孔501,盖板的形状通常与吊装孔形状一致。
在一个具体地示例中,外壳203上设置的吊装孔501为圆形,则与吊装孔501配合安装的盖板502也为圆形。
该实现方式通过在外壳203上设置用于覆盖吊装孔501的盖板502,对吊装孔501起到了美化装饰的作用。
进一步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公开的车顶总成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
与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的实施例不同的是,车顶总成的外壳203壳身边缘601的弧度与车顶206弧度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车顶总成的外壳206壳身边缘601的弧度与车顶边缘的弧度相匹配,使得车顶总成可以和车顶充分贴合,在对车顶总成起到一定美化作用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车顶总成的稳固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顶总成。通过上文可知,应用上述车顶总成的汽车能够在车辆结构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利用车顶总成中的传感器获取车辆周围信息,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上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可以是自动驾驶汽车,利用传感器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感器和外壳;
所述支架为平板状支架;
所述传感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平板状支架一面;
所述外壳扣接在所述平板状支架与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一面;
所述平板状支架的另一面设置有与车顶行李支架的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吊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吊装孔配合安装的盖板,所述盖板用于覆盖吊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壳身边缘的弧度与车顶弧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传感器通过通孔凸出于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处的壳身高度高于所述外壳其他位置处的壳身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匹配的通孔处的壳身部分与外壳其他位置的壳身部分通过弧形壳身部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周部设有至少一处凹口。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总成。
10.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总成。
CN202021185045.8U 2020-06-23 2020-06-23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Active CN212447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5045.8U CN212447334U (zh) 2020-06-23 2020-06-23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5045.8U CN212447334U (zh) 2020-06-23 2020-06-23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334U true CN212447334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5045.8U Active CN212447334U (zh) 2020-06-23 2020-06-23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3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0528A (zh) * 2021-11-24 2022-02-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模块及车辆
US11541940B1 (en) 2021-06-18 2023-0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ructural mount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structural mount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1940B1 (en) 2021-06-18 2023-0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ructural mount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structural mount assembly
CN114030528A (zh) * 2021-11-24 2022-02-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模块及车辆
CN114030528B (zh) * 2021-11-24 2023-03-2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模块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47334U (zh) 车顶总成、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
JP4952269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RU2016151707A (ru) Узел с датчиками (варианты) и крыш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2014050673A1 (ja) アンテナ装置
NO20151780A1 (en) Tracking unit for a human-powered vehicle
CN209626477U (zh) 10pin汽车用adas毫米波雷达连接器
US20220285831A1 (en) Roof Module for Forming a Vehicle Roof Comprising an Antenna Module
EP3298356B1 (en) Wind velocity sensor for a vehicle
CN203237182U (zh) 一种发动机控制模块固定支架
CN209479559U (zh) 一种传感器支架及带传感器支架的车辆
CN2916224Y (zh) 弹簧式倒车雷达固定装置
CN210745702U (zh) 一种汽车、车用盲区侦测传感器模组
EP2869081A1 (en) Parking sensor device
CN209225108U (zh) 汽车后保险杠、倒车雷达、雷达堵盖以及保险杠组件
CN212980068U (zh) 自动驾驶车辆
CN202074990U (zh) 用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的传感器支架
CN110650599A (zh) 一种汽车、车用盲区侦测传感器模组
CN201035141Y (zh) 车牌架倒车雷达装置
CN211552870U (zh) 一种方形电磁感应式金属片料检测传感器
CN213262226U (zh) 一种智能卡车用前视摄像头的固定保护装置
CN202686524U (zh) 发动机罩
CN219446847U (zh) 一种agv车头光源安装结构
CN113272179B (zh) 用于安装自动驾驶车辆的雷达的承载装置、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雷达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
CN220523177U (zh) 一种超声波雷达及其防震结构、驻车定位系统
CN210075010U (zh) 减速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3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101,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7, Ruihe West 2nd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 F, baidu building, 10 Shangdi 10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