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110U -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110U
CN212447110U CN202020821293.0U CN202020821293U CN212447110U CN 212447110 U CN212447110 U CN 212447110U CN 202020821293 U CN202020821293 U CN 202020821293U CN 212447110 U CN212447110 U CN 212447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fuel
reservoir
vehicl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12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团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12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包括:燃油箱壳体;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具有出口,所述储液盒的出口适于与车辆燃油系统的碳罐连通;重力阀,所述重力阀定位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并且与所述储液盒的内部连通;加油控制阀,所述加油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盒上并且能够根据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而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加油控制阀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储液盒的内部经由所述加油控制阀与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内部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结构紧凑,能够满足倾斜路段行车时蒸发通风要求和车辆的特殊碰撞要求,并且能够减少晃动噪音。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车辆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和碳罐,碳罐设置在燃油箱与发动机之间,其中,燃油箱设置有重力阀用以管理燃油箱的工作压力,碳罐中容纳有活性炭用以收集燃油箱中产生的燃油蒸汽。在燃油箱内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重力阀打开,使得燃油蒸汽可以进入碳罐,进而被碳罐中的活性炭吸收。然而,车辆在倾斜路面停车或者行驶过程中,燃油箱内的燃油液面会发生变化,甚至淹没重力阀,使得燃油可能通过重力阀进入碳罐,导致碳罐失效。
另外,在车辆加减速或转弯时,燃油箱内的燃油由于惯性会对燃油箱壁产生冲击,从而产生振动和噪音。随着发动机启停、HEV、PHEV等技术的推广,在某些行驶条件下发动机处于不工作状态,使得燃油箱的噪声相对更加突出。因而,需要进一步减小燃油箱的晃动噪音。
此外,现有的燃油箱通常呈马鞍形,并且通过吹塑工艺制成。在车辆的后侧撞击试验中,这种类型的燃油箱容易发生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包括:燃油箱壳体;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具有出口,所述储液盒的出口适于与车辆燃油系统的碳罐连通;重力阀,所述重力阀定位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并且与所述储液盒的内部连通;加油控制阀,所述加油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盒上并且能够根据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而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加油控制阀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储液盒的内部经由所述加油控制阀与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内部连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中,进入重力阀的燃油可以储存在储液盒中,并且所储存的燃油可以通过加油控制阀及时流出储液盒,从而避免经重力阀进入储液盒内的燃油进一步进入碳罐导致碳罐失效。
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加油控制阀构造成: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未达到预定液位时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达到所述预定液位时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储液盒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储液盒的下部,所述储液盒的内部设置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被设置为限制所述储液盒内储存的燃油经由所述储液盒的所述出口流出直至所述储液盒内储存的燃油达到预定体积。。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预定体积为200ml到400ml。
通过设定较大的预定体积可以允许车辆在比较倾斜的路面(比如,倾斜角度约26度的路面)行驶或停车或者进行越野,而不会导致储液盒内的燃油进入碳罐导致碳罐失效。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燃油箱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结合处的合模线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合模线延伸。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加强筋呈凹槽形。
通过在合模线处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强合模线处的强度,以满足车辆的后侧碰撞要求。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燃油箱壳体限定了位于所述燃油箱的两侧的用于容纳燃油的主腔室和副腔室。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燃油箱还包括防浪板,所述防浪板设置在所述副腔室内且位于所述副腔室的上部,所述防浪板沿竖向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成矩阵的开孔和沿竖向方向的加强肋。所述防浪板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燃油箱内的燃油的晃动噪音。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燃油箱壳体还限定了用于连通所述主腔室和所述副腔室的连通腔室,所述储液盒位于所述连通腔室内。
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燃油箱包括第一重力阀和第二重力阀,所述第一重力阀定位在所述燃油箱壳体上,所述第二重力阀集成在所述储液盒上。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能够满足倾斜路段行车时蒸发通风要求和车辆的特殊碰撞要求,并且晃动噪音较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例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的另一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内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的防浪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相连接”、“连接”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100及其部件。
如图1至图6所示,燃油箱100可以包括燃油箱壳体102和定位在所述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第一重力阀104和第二重力阀105。燃油箱100还可以包括储液盒106。储液盒106可以具有出口110,储液盒106的出口110可以与车辆燃油系统的碳罐(未示出)连通。第一重力阀104和第二重力阀105可以与储液盒106的内部连通。燃油箱100还可以包括加油控制阀112,加油控制阀112设置在储液盒106上并且能够根据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液位而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加油控制阀112处于打开状态时,储液盒106的内部经由加油控制阀112与燃油箱壳体102的内部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燃油液位指的是燃油箱壳体102所容纳的燃油的液位,而非储液盒106中储存的燃油的液位。
具体而言,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燃油箱100具有马鞍形的燃油箱壳体102。燃油箱壳体102可以通过吹塑成型,并且包括上壳体114和下壳体116。上壳体114和下壳体116共同限定了位于燃油箱100的两侧的用于容纳燃油的主腔室118和副腔室120以及位于燃油箱100的中部的连通腔室122。主腔室118和副腔室120通过连通腔室122连通。燃油箱壳体102内容纳的燃油可以通过设置在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泵123输送给发动机。
其中,上壳体114和下壳体116结合处的合模线124的下方设置有加强筋126,加强筋126沿着合模线124延伸。加强筋126可以呈开口朝向燃油箱壳体102的内部的长形凹槽的形式。对于常规的马鞍形燃油箱,在车辆的后侧撞击实验中,燃油箱的连通腔室外侧的合模线处容易发生撕裂,导致燃油泄漏。因而,加强筋126可以设置在合模线124的位于连通腔室122处的部分的下方,以重点加强该处的合模线强度,进而满足车辆的特殊碰撞要求。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126也可以沿着合模线124的整个长度延伸以增强加强效果;加强筋126也可以设置在合模线124的上方。此外,燃油箱壳体102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三块缓冲棉127以在行车过程中减少燃油箱100的振动。
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100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燃油箱100的内置部件。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油箱100的部分内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至图5所示,储液盒106定位在燃油箱100的连通腔室122内。储液盒106具有入口108和出口110。第一重力阀104定位在副腔室120的顶部,并且可以通过第一蒸发管路130与储液盒106的入口108连通。第二重力阀105直接集成储液盒106上,并且与储液盒106的内部连通。储液盒106的出口110可以通过第二蒸发管路132与燃油箱接头133连通,进而与车辆燃油系统的设置在燃油箱100外部的碳罐连通。在燃油箱100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第一重力阀104和第二重力阀105可以打开,使得燃油蒸汽经由第一重力阀104和第二重力阀105进入储液盒106,进而经由第二蒸发管路132进入碳罐并被碳罐中的活性炭吸收,从而防止燃油箱100内部的压力过大。
然而,车辆在斜坡上行驶、在启停过程中或者受到颠簸时,燃油液位会发生变化,甚至导致第一重力阀104或第二重力阀105被淹没,此时,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会经由第一重力阀104或第二重力阀105进入储液盒106并储存在储液盒106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储液盒106的出口110设置在储液盒106的下部并且接近储液盒106的底部,储液盒106的内部设置有挡流板(未示出),挡流板被设置为限制储液盒106内储存的燃油经由储液盒106的出口110流出直至储液盒106内储存的燃油达到预定体积。换言之,储液盒106内储存的燃油达到预定体积时才可以经由储液盒106的出口110流出。该预定体积可以设定为200ml到400ml。挡流板可以沿竖向方向延伸并且与储液盒106的出口110构成L形出口流道(未示出),L形出口流道的高度可以基本等于或略小于储液盒106的高度,使得在储液盒106内几乎存满燃油时燃油才可以进入L形出口流道并流出。可以理解,挡流板也可以形成其他结构(比如迷宫结构),只要使得储液盒106内几乎存满燃油时燃油才可以流出即可。
此外,尽管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储液盒106的出口110设置在储液盒106的下部,但是储液盒106的出口110也可以设置在任何其他合适的位置;在储液盒106的出口110设置在储液盒106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位置时,储液盒106的内部可以不设置挡流板。
加油控制阀112设置在储液盒106的底部并且位于储液盒106的更靠近副腔室120的端部处。加油控制阀112构造成:在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液位未达到预定液位时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在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处于关闭状态。
车辆用户在给车辆加油时,燃油可以首先经由加油口135进入主腔室118,在主腔室118填满后,燃油可以经由连通腔室122进入副腔室120以填充副腔室120。一旦加油达一定量使得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加油控制阀112就会关闭,阻止进一步加油。换言之,在车辆处于平地且静止的情况下,燃油箱壳体102内的最高燃油液位就在预定液位处。多数情况下,燃油箱壳体102内的燃油液位会低于预定液位,使得:加油控制阀112处于打开状态,储液盒106的内部经由加油控制阀112与燃油箱壳体102的内部连通,进而允许储存在储液盒106内的燃油能够流出储液盒106回到燃油箱壳体102限定的腔室内。
储液盒106和加油控制阀112的上述设计使得:储液盒106能够储存较多的燃油并且所储存的燃油可以及时流出储液盒106,从而允许车辆在比较倾斜的路面(比如,倾斜角度约26度的路面)行驶或者进行越野,而不会出现储液盒106内的燃油进入碳罐导致碳罐失效的问题。此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储液盒106设置在燃油箱壳体102的内部;可以理解,储液盒106也可以设置在燃油箱壳体102的外部,只要保证加油控制阀112位于燃油箱壳体102的内部即可。
如图4和图6所示,燃油箱100还包括防浪板134。防浪板134设置在副腔室120内且定位在副腔室120的上部。防浪板134沿竖向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包括成矩阵的开孔136和沿竖向方向的加强肋138,使得防浪板134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能够较好地减少晃动噪音。
燃油箱100还可以包括中心支架140,中心支架140定位在燃油箱100的连通腔室122中。中心支架140可以具有多个安装结构,使得能够同时安装燃油箱100的多个内置部件,比如用于将副腔室120的燃油吸取到主腔室118的副腔室吸油管142、用于检测副腔室120的燃油量的副腔室液位传感器144以及用于检测主腔室118的燃油量的主腔室液位传感器146。
应当理解的是,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仅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的各个可选部件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然而其仅为示意而非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亦可采取其他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
以上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包括:
燃油箱壳体;
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具有出口,所述储液盒的所述出口适于与车辆燃油系统的碳罐连通;
重力阀,所述重力阀定位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并且与所述储液盒的内部连通;
加油控制阀,所述加油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储液盒上并且能够根据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而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加油控制阀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储液盒的内部经由所述加油控制阀与所述燃油箱壳体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控制阀构造成: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未达到预定液位时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在所述燃油箱壳体内的燃油液位达到预定液位时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储液盒的下部,所述储液盒的内部设置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被设置为限制所述储液盒内储存的燃油经由所述储液盒的所述出口流出直至所述储液盒内储存的燃油达到预定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体积为200ml到4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结合处的合模线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合模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凹槽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壳体限定了位于所述燃油箱两侧的用于容纳燃油的主腔室和副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还包括防浪板,所述防浪板设置在所述副腔室内且位于所述副腔室的上部,所述防浪板沿竖向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成矩阵的开孔和沿竖向方向的加强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壳体还限定了用于连通所述主腔室和所述副腔室的连通腔室,所述储液盒位于所述连通腔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包括第一重力阀和第二重力阀,所述第一重力阀定位在所述燃油箱壳体上,所述第二重力阀集成在所述储液盒上。
CN202020821293.0U 2020-05-18 2020-05-18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Active CN212447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1293.0U CN212447110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1293.0U CN212447110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110U true CN212447110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1293.0U Active CN212447110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1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7131A (zh) * 2022-03-16 2022-05-27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双腔油箱的组合阀、燃油箱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7131A (zh) * 2022-03-16 2022-05-27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双腔油箱的组合阀、燃油箱及车辆
CN114537131B (zh) * 2022-03-16 2024-04-02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双腔油箱的组合阀、燃油箱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4337A (en) Fuel tank
US5396872A (en) Fuel tank with a subtank
US8550107B2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the fuel tank of a vehicle
JP2004513018A (ja) 燃料タンク
JP2002371933A (ja)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
CN212447110U (zh)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US6948511B2 (en) Fuel tank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JP3683139B2 (ja) 燃料タンク
JP2014525870A (ja) 自動車の液体容器、特に燃料容器
KR19980081162A (ko) 자동차용 연료 쳄버
JP3175165B2 (ja) インレットパイプ構造
JP2003214274A (ja) 車輌用燃料タンク
JP2003237663A (ja) 車両用燃料系構造
US5518017A (en) Fuel tank
JP4116875B2 (ja)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装置
JP4130033B2 (ja) 燃料供給装置のリザーブ構造
JP3788706B2 (ja)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装置
CN109973255A (zh) 一种防止炭罐进油的储油结构
JP3120335B1 (ja) 燃料タンク
JP2008221914A (ja)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JP4847370B2 (ja)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JPH035327B2 (zh)
JP2005138712A (ja) スクーター型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CN217170458U (zh) 燃油箱及车辆
CN218376649U (zh)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