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6649U -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6649U
CN218376649U CN202222834675.9U CN202222834675U CN218376649U CN 218376649 U CN218376649 U CN 218376649U CN 202222834675 U CN202222834675 U CN 202222834675U CN 218376649 U CN218376649 U CN 218376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vehicle
side wall
storage par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4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强
禹伟
赵凌宇
杨鑫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4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6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6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6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储水部和抗进气部,所述抗进气部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下方,所述抗进气部和所述储水部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彼此连通,所述抗进气部由上至下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小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积,所述抗进气部的底部设有加注口;加注管,所述加注管连接于所述加注口且向所述箱体的下方延伸,所述加注管适于连接于发动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副水箱,具有抗进气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副水箱储存有防冻液且为发动机供液,当箱体的水位过低时,加注口的防冻液形成负压,通过涡流方式将气体带入到发动机中,引起发动机气蚀。为此,需要对副水箱进行抗进气设计,将水位箱体内的抗进气水位设置较高,预留出部分抗进气容积,避免加注口处产生气泡带入到发动机中。但这样会导致副水箱的占用空间较大,且副水箱内需要保持较大量的防冻液才能防止涡流的气体进入发动机中,导致副水箱的重量较重,体积较大,不利于整车重量控制和空间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副水箱,该车辆副水箱具有抗进气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储水部和抗进气部,所述抗进气部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下方,所述抗进气部和所述储水部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彼此连通,所述抗进气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小于所述储水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抗进气部的底部设有加注口;加注管,所述加注管连接于所述加注口且向所述箱体的下方延伸,所述加注管适于连接于发动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具有抗进气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抗进气部的上边缘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下边缘,所述抗进气部构造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储水部的一个侧壁平齐,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储水部的底壁相连,所述第二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向所述第一侧壁靠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平齐的所述储水部的侧壁平齐均沿竖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抗进气部正投影的外轮廓构造成直角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箱体还包括:储气部,所述储气部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顶部,所述储气部或所述储水部适于连接有发动机回流管和散热器回流管,所述储气部构造有可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加注口位于所述箱体底面的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箱体在所述抗进气部内构造有消涡板,所述消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向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消涡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加注口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加注口的横截面构造成圆形,所述消涡板由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小于述加注口直径的2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消涡板与所述加注口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加注口的直径且不小于所述加注口的直径的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储水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箱体总容积72%~84%的水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副水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具有抗进气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水箱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水箱的消涡板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副水箱1、箱体100、加注管200、储水部110、抗进气部120、加注口121、
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储气部130、发动机回流管124、散热器回流管125、消涡板126、液位传感器127、排气阀3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包括箱体100和加注管200。
箱体100包括储水部110和抗进气部120,抗进气部120连接于储水部110的下方,抗进气部120和储水部110在箱体100的内部彼此连通,抗进气部120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小于储水部110的横截面积,抗进气部120的底部设有加注口121。加注管200连接于加注口121且向箱体100的下方延伸,加注管200适于连接于发动机。
举例而言,车辆副水箱1安装于散热器风扇防护罩,抗进气部120构造成漏斗形,储水部110的形状构造成长方体,当向箱体100内添加防冻液,防冻液依次填充抗进气部120和储水部110。加注口121形成于抗进气部120的底面,加注管200连接至发动机,使车辆副水箱1内的防冻液能够吸收发动机的热量,并且防冻液循环至散热器处,利用发动机散热后,液体回流至副水箱中,形成冷却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通过车辆副水箱1构造横截面由上至下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抗进气部120,从而抗进气部120在加注口121处具有较高的高度,相比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副水箱1,防冻液在抗进气部120处可以保持更高的水位,加注口121处的水位较深,压力较大,可以防止发动机吸入箱体100中的气体,避免发动机发生气蚀,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储水部110连接于抗进气部120的上方,储水部110的容积较大,可以储存有防冻液。
并且,防进气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储水部110的横截面积,通过在储水部110储存防冻液,并在抗进气部120形成较小容积的防冻液,可以减小箱体100底部的容积,从而无需容纳大量的防冻液,大大降低了车辆副水箱1的重量。而且抗进气部120的外轮廓不会占用车辆底盘过大的空间,从而方便车辆车身底板等其他结构的布置。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具有抗进气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抗进气部120构造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122和第二侧壁123,第一侧壁122与储水部110的一个侧壁平齐,第二侧壁123与储水部110的底壁相连,第二侧壁123由上至下逐渐向第一侧壁122靠近。
如此,箱体100在第一侧壁122一侧的外轮廓保持平齐,第二侧壁123外侧占用车辆副水箱1外部的空间较小,使箱体100形状整体性较高,适应车辆底盘的空间布置。第二侧壁123由上至下逐渐向第一侧壁122靠近,使第二侧壁123处的防冻液可以沿着第二侧壁123下滑到加注口121底部较小的空间,有利于防冻液的集中。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122以及与第一侧壁122平齐的储水部110的侧壁平齐均沿竖直延伸,从而进一步提升箱体100的整体性。例如,抗进气部120正投影的外轮廓构造成直角梯形,第一侧壁122和第二侧壁123分别形成直角梯形的两腰。例如,抗进气部120的顶部与储水部110的底面相连,储水部110与抗进气部120的防冻液内均储存有防冻液,箱体100的形状适应车辆底盘的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箱体100还包括储气部130,储气部130连接于储水部110的顶部,储气部130或储水部110适于连接有发动机回流管124和散热器回流管125,储气部130构造有可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阀310。储气部130连接于储水部110的远离加注口121的一侧,抗进气部120和储气部130分别位于箱体100彼此远离的位置,例如,发动机回流管124和散热器回流管125均连接于出水部的上部,并且,散热器回流管125与散热器相连,发动机回流管124与发动机相连,发动机与散热器相连,防冻液经过发动机后吸收发动机的热量,循环到散热器,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同时发动机回流管124和散热器回流管125排气,将携带气体的防冻液从发动机回流管124和散热器回流管125回流至箱体100内。其中,回流至箱体100内的防冻液液体向下流至储水部110和抗进气部120中,液体中的气体向上扩散至储气部130中,从而气液分离,完成循环冷却和排气。当储气部130的气体压力较大时,打开排气阀310,排出储气部130内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注口121位于箱体100底面的邻近第一侧壁122的一侧,箱体100在抗进气部120内构造有消涡板126,消涡板126连接于第一侧壁122且向第二侧壁123的方向水平延伸,消涡板126间隔设置于加注口121的上方。
加注口121位于箱体100的最低处,消涡板126可以在加注口121的上方挡住防冻液水位上方的气体,即使水位降低,消涡板126也可以防止储水部110或抗进气部120液面上方的气体进入加注口121形成涡流。由此,抗进气部120与消涡板126可以共同防止气体进入加注口121,防止发动机发生气蚀。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加注口121的横截面构造成圆形,消涡板126由第一侧壁122向第二侧壁123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小于述加注口121直径的2倍。
例如,加注口121的直径为D,消涡板126由第一侧壁122向第二侧壁123延伸的距离不小于2D。从而,当储水部110或抗进气部120的防冻液减少时,消涡板126可以挡住防冻液液面上方的气体,防止箱体100内的气体进入加注口121形成涡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消涡板126与加注口121的距离不大于加注口121的直径且不小于加注口121的直径的1/2。如此,在不影响防冻液向下输送的同时,可以覆盖加注口121较大的范围,消涡板126可以大范围阻挡防冻液上方的气体,进一步防止加注口121上方的气体从加注口121流入发动机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水部110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27,液位传感器127位于箱体100总容积72%~84%的水位。
液位传感器127实时获取箱体100内的水位,当水位到达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时及时提示驾驶员。例如,对于公交车,液位传感器127以上的气体膨胀空间不大于箱体100总容积的16%,其他车辆的液位传感器127以上的气体膨胀空间不大于箱体100总容积的28%。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具有抗进气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轻量化程度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副水箱1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储水部和抗进气部,所述抗进气部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下方,所述抗进气部和所述储水部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彼此连通,所述抗进气部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小于所述储水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抗进气部的底部设有加注口;
加注管,所述加注管连接于所述加注口且向所述箱体的下方延伸,所述加注管适于连接于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进气部的上边缘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下边缘,所述抗进气部构造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储水部的一个侧壁平齐,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储水部的底壁相连,所述第二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向所述第一侧壁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平齐的所述储水部的侧壁平齐均沿竖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进气部正投影的外轮廓构造成直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水箱,所述箱体还包括:
储气部,所述储气部连接于所述储水部的顶部,所述储气部或所述储水部适于连接有发动机回流管和散热器回流管,所述储气部构造有可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口位于所述箱体底面的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箱体在所述抗进气部内构造有消涡板,所述消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向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消涡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加注口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口的横截面构造成圆形,所述消涡板由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小于述加注口直径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涡板与所述加注口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加注口的直径且不小于所述加注口的直径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箱体总容积72%~84%的水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副水箱。
CN202222834675.9U 2022-10-26 2022-10-26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8376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4675.9U CN218376649U (zh) 2022-10-26 2022-10-26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4675.9U CN218376649U (zh) 2022-10-26 2022-10-26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6649U true CN21837664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4675.9U Active CN218376649U (zh) 2022-10-26 2022-10-26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6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8119A (en) Fuel tank venting system for vehicles
CN102140957A (zh) 一种汽车用膨胀水箱
CN218376649U (zh) 车辆副水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985192B (zh) 一种集成式膨胀水箱
CN112145280A (zh) 一种非透明带观察窗的膨胀水箱
BR102014019871A2 (pt) tanque de veículo utilitário
CN212447110U (zh) 用于车辆燃油系统的燃油箱
CN214787664U (zh) 重卡用新型膨胀水箱
US11459935B2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backward air flow of reservoir tank for vehicle
CN113639456B (zh) 带有膨胀气囊的水箱及具有该水箱的水力中心、空调系统
JP2014214619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215370014U (zh) 竖直安装式膨胀水箱
CN210509383U (zh) 一种静音发电机组
JP2008190442A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および同タンクを備えた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6222460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回路
CN104234816A (zh) 内燃叉车用除气式膨胀水箱
CN2672294Y (zh) 汽车膨胀水箱
CN218577506U (zh) 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CN217672148U (zh) 燃油箱总成和车辆
CN221074423U (zh) 一种一体式除气膨胀水箱
CN216610858U (zh) 低地板车型油箱通气结构
CN221036950U (zh) 换热器芯体、换热器和车辆
CN217170458U (zh) 燃油箱及车辆
CN204186462U (zh) 内燃叉车用除气式膨胀水箱
CN220720801U (zh) 一种车用蓄水瓶、冷却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