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1346U -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1346U
CN212401346U CN202021031295.6U CN202021031295U CN212401346U CN 212401346 U CN212401346 U CN 212401346U CN 202021031295 U CN202021031295 U CN 202021031295U CN 212401346 U CN212401346 U CN 212401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knuckle
support
arm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12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12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1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1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1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转向节为一体式结构,转向节包括:上球销安装支座、主体部、轮毂轴承安装座和下球销安装支座。上球销安装支座包括支座凸台和长臂,长臂与支座凸台连接;主体部与长臂连接,且长臂向主体部的一侧倾斜;轮毂轴承安装座设置在主体部上,轮毂轴承安装座上设有轴孔;下球销安装支座包括悬臂和分别设置在悬臂两端的支臂,支臂与主体部连接,悬臂向主体部一侧凸出。一体式结构的转向节集成了上球销安装支座、主体部、轮毂轴承安装座和下球销安装支座等结构,提高了转向节强度、刚度,节约了开发模具成本,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节作为越野汽车底盘的重要零部件,需配接安装制动系统、轮毂轴承等部件,配接要求相对较高;且转向节作为整车主要承载部件,需满足整车各个工况下使用要求,对其强度、寿命要求较为严苛,通常采用锻钢结构。
如图1所示,悬架10包括上控制臂11、下控制臂12和带螺簧的减震器13,转向节20分别与悬架上的上球销14和下球销15连接。对于悬架跨距E较大的双横臂式悬架系统,转向节20跨距相对较长。目前,转向节20通常采用分体式锻钢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下球销安装支座22与转向节本体21部分分别锻造成型,并通过螺栓23连接固定,这种分体式转向节20结构配接部位加工精度要求高、难度大,后续装配要求较高。下球销安装支座、转向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实际承载能力较弱,存在连接螺栓断裂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节,所述转向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向节包括:
上球销安装支座,所述上球销安装支座包括支座凸台和长臂,所述长臂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凸台连接;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长臂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长臂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倾斜;
轮毂轴承安装座,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上设有轴孔;以及
下球销安装支座,所述下球销安装支座包括悬臂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两端的支臂,所述支臂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臂、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悬臂限定形成镂孔,所述悬臂上设有通孔,所述悬臂向所述主体部一侧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分别向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长臂的横截面面积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一端,向与所述支座凸台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还包括: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还包括:制动钳安装架,所述制动钳安装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并与所述转向节臂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还包括: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所述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与支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传感器安装座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凸出设置,所述传感器安装座上设有传感器配合孔;
所述主体部上还设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传感器安装孔靠近所述传感器配合孔,且所述传感器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轴孔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还包括:传感器线束安装座,所述传感器线束安装座凸出地设置在所述长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悬架、轮毂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转向节,所述支座凸台与所述悬架上的上球销连接,所述悬臂与所述悬架上的下球销连接,所述轮毂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长臂远离所述上球销和所述下球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节为一体式结构,集成了上球销安装支座、主体部、轮毂轴承安装座和下球销安装支座等结构,节约了开发模具成本,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周期。增大了各连接部位抗弯截面,提高了转向节强度、刚度,满足周边布置要求及承载要求。下球销安装支座含两条支臂及中间镂空结构,配合悬臂上的通孔,保证了上球销有效安装和运动间隙要求及承载;从轮毂轴承安装支座至支座凸台位置设计为长臂结构,且长臂为侧置式支座结构,位于球销外侧,避免了与车轮及轮胎外圆发生间隙不足或干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转向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节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节外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上球销安装支座110;支座凸台111;长臂112;主体部120;轮毂轴承安装座130;轮毂轴承安装座上的安装孔131;轴孔132;下球销安装支座140;支臂141;镂空142;悬臂143;通孔1431;制动钳安装架150;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160;螺纹孔161;转向节臂170;传感器安装座180;传感器配合孔181;传感器安装孔182;传感器线束安装座1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节。
转向节为一体式结构,转向节包括:上球销安装支座110、主体部120、轮毂轴承安装座130以及下球销安装支座140。
具体地,上球销安装支座110包括支座凸台111和长臂112,长臂112的一端与支座凸台111连接;主体部120的一端与长臂112的另一端连接,且长臂112向主体部120的一侧倾斜;轮毂轴承安装座130设置在主体部120上,且轮毂轴承安装座130上设有轴孔132;下球销安装支座140包括悬臂143和分别设置在悬臂143两端的支臂141,支臂141与主体部120的另一端连接,支臂141、主体部120和悬臂143限定形成镂孔142,悬臂143上设有通孔1431,悬臂143向主体部120一侧凸出。
如图3图4所示,转向节可选用一体式锻造成型结构,无螺栓固定结构。集成了上球销安装支座110、主体部120、轮毂轴承安装座130和下球销安装支座140等结构,节约了开发模具成本,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周期。增大了各连接部位抗弯截面,提高了转向节强度、刚度,满足周边布置要求及承载要求。下球销安装支座140含两条支臂141及中间镂孔142结构,配合悬臂143上的通孔1431,保证了上球销有效安装和运动间隙要求及承载;从轮毂轴承安装座130至支座凸台111位置设计为长臂112结构,且长臂112为侧置式支座结构,与悬架装配时,长臂112可位于球销外侧,避免了与车轮及轮胎外圆发生间隙不足或干涉情况。
非限制地,悬臂143上的通孔1431为锥孔。
进一步地,轮毂轴承安装座130分别向主体部120的两侧凸出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轮毂轴承安装座130的周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多个也设有安装孔131。轮毂轴承安装座130采用的这种双侧凸起结构,增加了承载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长臂112的横截面面积自与主体部120连接的一端,向与支座凸台111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
如图3和图4所示,长臂112底部较粗,顶部较细,且长臂112底部到顶部的横截面面积变化缓慢过渡变化,保证了承载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向节还包括:转向节臂170,转向节臂170设置在主体部120的一侧。
如图3和图4所示,上球销安装支座110和下球销安装支座140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20的上下两端,转向节臂170位于侧部,这种位置布置方式能够有效保证转向节臂170与车辆周边零件的正常配接。
进一步地,转向节还包括:制动钳安装架150,制动钳安装架150设置在主体部120的另一侧,并与转向节臂170相对设置。转向节臂170和制动钳安装架150分别在主体部120的左右两侧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转向节还包括: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160,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160与支臂141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160上设有螺纹孔16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转向节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座180,传感器安装座180设置在主体部120上,传感器安装座180向主体部120的一侧凸出设置,传感器安装座180上设有传感器配合孔181;主体部120上还设有传感器安装孔182,传感器安装孔182靠近传感器配合孔181,且传感器安装孔182的轴线与轴孔132的轴线垂直。
如图3和图4所示,传感器安装座180略高于主体部120,轮速传感器可安装在传感器配合孔181内,这种隐藏式结构提高了对传感器的保护。传感器安装孔182的轴线与轴孔132的轴线大致垂直,横置在主体部120上,保证装配可靠的同时,也减少了对主体部120轴向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地,转向节还包括:传感器线束安装座190,传感器线束安装座190凸出地设置在长臂112上。
传感器线束安装座190略高于长臂112,也采用隐藏式结构安装于传感器连接的线束,提高了对传感器线束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未示出)包括悬架、轮毂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转向节,支座凸台111与悬架上的上球销连接,悬臂143与悬架上的下球销连接,轮毂与轮毂轴承安装座130连接。
进一步地,长臂112远离上球销和下球销设置。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转向节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转向节可选用一体式锻造成型结构,无螺栓固定结构。集成了上球销安装支座110、主体部120、轮毂轴承安装座130和下球销安装支座140等结构,节约了开发模具成本,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周期。增大了各连接部位抗弯截面,提高了转向节强度、刚度,满足周边布置要求及承载要求。下球销安装支座140含两条支臂141及中间镂空结构142,配合悬臂143上的通孔1431,保证了上球销有效安装和运动间隙要求及承载;从轮毂轴承安装支座至支座凸台111位置设计为长臂112结构,且长臂112为侧置式支座结构,于悬架装配时,长臂112可位于球销外侧,避免了与车轮及轮胎外圆发生间隙不足或干涉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向节包括:
上球销安装支座,所述上球销安装支座包括支座凸台和长臂,所述长臂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凸台连接;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长臂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长臂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倾斜;
轮毂轴承安装座,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上设有轴孔;以及
下球销安装支座,所述下球销安装支座包括悬臂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两端的支臂,所述支臂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臂、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悬臂限定形成镂孔,所述悬臂上设有通孔,所述悬臂向所述主体部一侧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分别向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凸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的横截面面积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一端,向与所述支座凸台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还包括: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还包括:制动钳安装架,所述制动钳安装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并与所述转向节臂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还包括: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所述转向限位螺旋安装架与支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传感器安装座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凸出设置,所述传感器安装座上设有传感器配合孔;
所述主体部上还设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传感器安装孔靠近所述传感器配合孔,且所述传感器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轴孔的轴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还包括:传感器线束安装座,所述传感器线束安装座凸出地设置在所述长臂上。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悬架、轮毂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所述支座凸台与所述悬架上的上球销连接,所述悬臂与所述悬架上的下球销连接,所述轮毂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远离所述上球销和所述下球销设置。
CN202021031295.6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2401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1295.6U CN21240134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1295.6U CN21240134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1346U true CN21240134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1295.6U Active CN21240134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1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510A (zh) * 2021-07-30 2021-09-1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头销结构、前转向节总成及汽车底盘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510A (zh) * 2021-07-30 2021-09-1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头销结构、前转向节总成及汽车底盘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05222A (en) Independent front suspension system
US6367830B1 (en) Steering knuckle and suspension module
EP2960542B1 (en) Shock absorber
JPH06171545A (ja)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ナックルアセンブリ
CN101263042A (zh) 特别用于汽车的前桥支架
US20020074761A1 (en) Robust, low mass stabilizer bar link assembly
CN212401346U (zh)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432765U (zh)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201882148U (zh) 车辆双横臂悬架用转向节总成
CN204432766U (zh) 汽车转向节结构
CN111439082A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452586U (zh) 双横臂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EP2651747B2 (en) Steering knuck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 steering knuckle
CN108454346A (zh) 用于车辆的后桥悬架
CN204452585U (zh) 四驱车后转向节
CN115503411B (zh) 一种承载控制臂、承载控制臂组件和车辆
CN208036403U (zh) 一种轻质铝合金转向节
CN106696621B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112172428A (zh) 一种非公路矿用自卸汽车的双叉臂式前悬架
CN211592694U (zh) 一种车辆转向节
CN210284356U (zh) 后转向节及车辆
CN219687003U (zh) 摆臂、摆臂总成和车辆
CN215096858U (zh)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CN220332781U (zh) 稳定可靠的前转向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