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6858U -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 Google Patents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6858U
CN215096858U CN202120852115.9U CN202120852115U CN215096858U CN 215096858 U CN215096858 U CN 215096858U CN 202120852115 U CN202120852115 U CN 202120852115U CN 215096858 U CN215096858 U CN 215096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ing arm
bushing
inner pipe
outer convex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21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世东
吴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21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6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6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6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衬套组件和悬置纵臂,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组件包括衬套本体和连接件,衬套本体包括内管,套设于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连接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橡胶体;连接件与内管连接,并具有分置于内管两端的外凸部,各外凸部均自内管的端部向外延伸,而与衬套组件的装载基础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衬套组件,通过设置连接内管的连接件,并使连接件具有分置于内管两端的外凸部,既方便与衬套组件的装载基础连接,又无需单独设置举升支架,装配结构简单,有利于减轻车身重量。

Description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衬套组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应用该衬套组件的悬置纵臂。
背景技术
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悬架控制臂的设计,其中纵臂的作用尤为重要。悬置纵臂承受扭力、拉力和推力,与其他控制臂共同作用,保持车轮自由跳动,令车身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其还可吸收和衰减通过车轮传递到车身的震动,处理结构化道路噪音和不平顺性。
对于现有的一端连接转向节、一端连接车身的多连杆独立悬架后纵臂,与车身连接的结构如下:于车身上安装有举升支架,于纵臂上安装有衬套,衬套与举升支架采用穿经衬套的螺栓连接。
现有结构的缺陷在于,举升支架冲压成型,体积大,重量偏重,占用空间多,举升支架两侧平面度及平行度要求高,制作成本较高。此外,举升支架需与衬套螺接,螺栓容易返松,容易引起底盘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衬套组件,以克服现有结构采用举升支架而导致的体积大、重量偏重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衬套组件,包括:
衬套本体,包括内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橡胶体;
连接件,位于所述内管中,且所述连接件具有分置于所述内管两端的外凸部,各所述外凸部均自所述内管的端部向外延伸,且所述外凸部构成与所述衬套组件的装载基础相连的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内管的内表面上成型有相对布置的嵌装槽,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嵌装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部包括与所述连接件的中部连接的外凸板,并于所述外凸板上开设有车身连接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橡胶体上成型有阻尼孔。
进一步的,于至少其一的所述外凸部上固连有举升定位件,并于所述举升定位件上开设有举升定位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衬套组件,通过设置连接内管的连接件,并使连接件具有分置于内管两端的外凸部,既方便与衬套组件的装载基础连接,又无需单独设置举升支架,装配结构简单,有利于减轻车身重量。
(2)连接件与内管可拆卸连接,装拆方便。
(3)于内管的内表面上成型嵌装槽,有利于稳固的固定连接件,且可采用压装工艺连接内管和连接件,装配方便。
(4)外凸部设为具有车身连接孔的外凸板,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且方便和外部装载基础连接。
(5)在橡胶体上成型阻尼孔,有利于改善衬套组件的弹性性能。
(6)设置举升定位件,并在举升定位件上设置举升定位孔,方便装配有衬套组件的悬置纵臂与外部装载基础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悬置纵臂,所述悬置纵臂包括纵臂本体,且所述纵臂本体的一端设有衬套安装孔,另一端设有转向节安装孔,并于所述衬套安装孔中固定有如上所述的衬套组件。
进一步的,于所述衬套安装孔的周侧形成有第一翻边,和/或于所述转向节安装孔的周侧形成有第二翻边。
进一步的,于所述纵臂本体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三翻边,和/或于所述纵臂本体上形成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于所述纵臂本体上开设有线束卡扣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置纵臂与前述的衬套组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悬置纵臂,在衬套安装孔的周侧成型第一翻边,便于稳固的安装衬套组件,且可提高衬套组件与纵臂本体的连接可靠性;在转向节安装孔的周侧成型第二翻边,有利于提高纵臂本体与转向节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在纵臂本体的两侧成型第三翻边,以及在纵臂本体上成型加强筋,有利于提高纵臂本体的自身结构强度;而在纵臂本体上设置线束卡扣安装孔,既可减轻纵臂本体自身,又便于布置线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衬套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悬置纵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衬套组件;2、纵臂本体;
101、内管;102、外管;103、橡胶体;104、连接件;105、举升定位件;
1031、阻尼孔;
1041、外凸部;1042、车身连接孔;
1051、举升定位孔;
201、衬套安装孔;202、转向节安装孔;203、第一翻边;204、第二翻边;205、第三翻边;206、加强筋;207、线束卡扣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衬套组件,整体结构上,其主要包括衬套本体和连接件,其中,衬套本体包括内管、外管和橡胶体,外管套设于内管外,橡胶体连接于内管和外管之间,连接件位于内管中,并具有分置于内管两端的外凸部。
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衬套组件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衬套本体,以及插装固定于衬套本体的内管101中的连接件104,并于连接件104的一端连接有举升定位件105。其中,连接件104用于连接衬套组件1的装载基础,为了方便进行说明,下文以装载基础为车身为例来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以下先由图1至图4对衬套组件1的结构来进行说明。衬套组件1主要包括内管101,套设于内管101外的外管102,以及连接于内管101和外管102之间的橡胶体103。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于内管101的内表面上成型有两个嵌装槽,且两个嵌装槽相对布置,以便于安装连接件104。作为一种优选的可行的方案,于各嵌装槽的底部的两侧均成型有豁口,且豁口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以防止应力集中。
如图2所示的,连接件104优选为连接板,连接板中部的两侧分别插装于两个嵌装槽中,以便于连接件104稳固的固定于内孔中。两者具体采用压装工艺进行装配,如此装配方便。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接件104与内管101可拆卸连接,装拆比较方便,还可消除现有结构中螺栓返松引起的底盘异响风险。除此之外,连接件104与内管101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的方式连接,比如焊接。
因连接板于内管101中的插装,使得连接件104具有分置于内管101两端的外凸板,两个外凸板均自内管101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于各外凸板上均开设有车身连接孔1042,外凸板可经由穿置于车身连接孔1042中的连接件104如螺栓与车身连接。
如上结构中,外凸板即构成前述的外凸部1041,如此体积较小,重量较轻,除此之外,外凸部1041当然还可呈其他形状,便于与车身连接即可,只是其他形状有可能增加重量和体积。
在此还需说明的是,于橡胶体103上成型有阻尼孔1031。作为一种优选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的,阻尼孔103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阻尼孔1031两两相对布置,且相对布置的两个阻尼孔1031形状相同,以较好的提高衬套本体的弹性性能。
如上结构的衬套本体,外管102的外径为90mm,长度为39mm,体积相对现有结构较大,缓冲冲击力性能更强,有利于整车NVH性能的提高,且衬套硬点高(相对轮心Z向),车辆运动时纵向动挠度小,整车舒适性好。
由于本实施例的衬套组件1安装于下述的悬置纵臂上,因此为了方便安装于车身上,于一侧的外凸部1041上固连有举升定位件105。本实施例中,举升定位件105优选呈板状,且连接板和举升定位件105组合呈“L”形,两者之间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重量较轻,且连接可靠性较高。该结构的设置,可省去现有方案的体积较大的举升支架,且重量和成本均有所降低,同时因没有现有举升支架的影响,可将线束通过现有的线束卡扣直接安装在纵臂上。该结构中,当然还可在两个外凸部1041上均连接举升定位件105,只是如此会增加整体重量。
而为了方便应用,于举升定位件105上还开设有举升定位孔1051。作为一种优选的可行的实施方式,举升定位孔1051为两个,且一个举升定位孔1051为圆形,另一个举升定位孔1051呈长条形,以便于起到较好的定位效果。
本实施例的衬套组件1,通过设置与内管101连接的连接件104,并使连接件104具有分置于内管101两端的外凸部1041,既方便与衬套组件1的装载基础连接,又无需单独设置举升支架,装配结构简单,有利于减轻车身重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悬置纵臂,如图5所示的,悬置纵臂包括纵臂本体2,且纵臂本体2上安装有如实施例一的衬套组件1。
如图5所示的,纵臂本体2整体呈弧形,其一端设有衬套安装孔201,实施例一的衬套组件1固定于衬套安装孔201中。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于衬套安装孔201的周侧形成有第一翻边203,实施例一的衬套组件1则采用压装工艺安装于衬套安装孔201中。
如上结构中,沿衬套安装孔201的轴向,第一翻边203的高度优选大于15mm,以确保衬套组件1压入后的稳定性,且纵臂本体2的与衬套组件1连接的尺寸大于外管102长度的1/3,如此可省去套管及焊接工艺,结构简单,还可减少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减轻产品重量。
相对于与衬套组件1连接的一端,于纵臂本体2的另一端设有转向节安装孔202,以便于和转向节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可行的实施方案,转向节安装孔20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转向节安装孔202呈三角形布置,且于各转向节安装孔202的周侧均形成有第二翻边204,以提高纵臂本体2与转向节连接的可靠性。
如上结构的设置,设置第一翻边203和第二翻边204,均可减小相应安装孔处的应力,可提高纵臂本体2与车身和转向节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车辆在特殊工况(如加速转向/倒车冲击)下的产品可靠性,保障行驶安全。除此之外,当然还可仅在衬套安装孔201的周侧成型第一翻边203,或者仅在转向节安装孔202的周侧成型第二翻边204。
为了提高纵臂本体2的结构强度,于纵臂本体2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三翻边205,且第三翻边205顺沿纵臂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以较好的提高纵臂本体2的强度。
此外,于纵臂本体2上还形成有加强筋206,加强筋206具体由纵臂本体2自身板体弯曲形成,且沿纵臂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加工方便,重量较轻且强度较高。除此之外,当然还可在纵臂本体2上另外焊接加强结构,只是如此会导致工序复杂,还会增加整体重量。
如上结构中,第三翻边205和加强筋206的设置,均起到较好的加强纵臂本体2结构强度的效果,除此之外,当然还可仅设置第三翻边205,或者仅在纵臂本体2上设置加强筋206。
最后还需说明的是,于纵臂本体2上还开设有线束卡扣安装孔207。作为一种优选的可行的实施方案,线束卡扣安装孔207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线束卡扣安装孔207沿纵臂本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距布置,以便于线束布置。实际应用时,将现有线束卡扣的卡头插装于线束卡扣安装孔207中即可,即可将线束布置于纵臂本体2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悬置纵臂,通过应用实施例一的衬套,既方便与车身连接,且有利于减轻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包括:
衬套本体,包括内管(101),套设于所述内管(101)外的外管(102),以及连接于所述内管(101)和所述外管(102)之间的橡胶体(103);
连接件(104),位于所述内管(101)中,且所述连接件(104)具有分置于所述内管(101)两端的外凸部(1041),各所述外凸部(1041)均自所述内管(101)的端部向外延伸,且所述外凸部(1041)构成与所述衬套组件(1)的装载基础相连的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4)与所述内管(10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内管(101)的内表面上成型有相对布置的嵌装槽,所述连接件(104)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嵌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1041)包括与所述连接件(104)的中部连接的外凸板,并于所述外凸板上开设有车身连接孔(10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橡胶体(103)上成型有阻尼孔(10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于至少其一的所述外凸部(1041)上固连有举升定位件(105),并于所述举升定位件(105)上开设有举升定位孔(1051)。
7.一种悬置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纵臂包括纵臂本体(2),且所述纵臂本体(2)的一端设有衬套安装孔(201),另一端设有转向节安装孔(202),并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1)中固定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组件(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纵臂,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1)的周侧形成有第一翻边(203),和/或于所述转向节安装孔(202)的周侧形成有第二翻边(20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纵臂,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臂本体(2)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三翻边(205),和/或于所述纵臂本体(2)上形成有加强筋(20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纵臂,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臂本体(2)上开设有线束卡扣安装孔(207)。
CN202120852115.9U 2021-04-23 2021-04-23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Active CN215096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2115.9U CN215096858U (zh) 2021-04-23 2021-04-23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2115.9U CN215096858U (zh) 2021-04-23 2021-04-23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6858U true CN215096858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71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2115.9U Active CN215096858U (zh) 2021-04-23 2021-04-23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6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2245B1 (ko) 완충기
WO2015005831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and leaf spring therefore
EP2809532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comprising light weight leaf spring assembly
KR101479594B1 (ko) 현가장치의 인슐레이터
CN111114227B (zh) 扭力梁悬架结构
CN215096858U (zh)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CN213920580U (zh) 一种多用途板簧结构
CN206329670U (zh) 液压衬套
CN210478324U (zh) 汽车悬架的h臂总成结构
KR20120015196A (ko) 서스펜션용 부시
CN202046172U (zh) 一种汽车扭力梁半独立悬架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CN207416462U (zh) 一种控制臂焊接总成
CN214240439U (zh) 前减速器安装结构
KR20110038832A (ko) 로어암 구조
CN218367289U (zh) 车辆悬架的控制臂、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4492444U (zh) 板簧托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35340U (zh) 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装置及车辆
CN212604329U (zh) 前下摆臂总成、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8055365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
CN220517974U (zh) 悬置总成及具有该悬置总成的汽车
CN215705640U (zh) 悬置系统及车辆
CN212400814U (zh) 一种驱动桥上减震器固定支架结构
CN216861109U (zh)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CN216580082U (zh) 连接支架、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