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3205U - 一种减震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3205U
CN212373205U CN202020702871.9U CN202020702871U CN212373205U CN 212373205 U CN212373205 U CN 212373205U CN 202020702871 U CN202020702871 U CN 202020702871U CN 212373205 U CN212373205 U CN 212373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damping
lower platform
upper platform
damping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28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丙新
顾家忻
胡景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ew Era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ew Era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ew Era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ew Era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28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3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3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3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台,包括:上平台;以及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连接,且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分设在四边处,使所述下平台与所述上平台平行设置。该减震台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能够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避免货物在运输中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减震台。
背景技术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汽车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以及特殊用途。在汽车运输的过程中,司机、乘客、货物都可能在颠簸路面上感到极不舒服或造成货物损坏跌落等。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减震垫等对座椅进行减震,但是,减震垫的减震效果有效,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且很难对载物平台进行减震,容易造成货物损坏跌落。因此,需要一种减震效果更完善的减震台,用于座椅和载物平台,能够使汽车在通过颠簸路段时依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避免货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台,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能够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避免货物在运输中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台,包括:
上平台;以及,
下平台;
其中,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连接,且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分设在四边处,使所述下平台与所述上平台平行设置。
通过设置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用于连接座椅、载物台等,下平台用于连接车身,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和下平台连接,且阻尼减震器关于上平台和下平台的中心连线对称分布或绕着中心连线均匀分布,使得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该减震台能够有效的进行减震,且各个位置和方向的减震效果更均匀,有利于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避免货物在运输中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均呈矩形或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的拐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平台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平台的面积,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均与所述中心连线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
或;所述上平台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平台的面积,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均与所述中心连线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
通过将上平台的面积设置为大于下平台的面积,或小于下平台的面积,使得阻尼减震器能够与中心连线的方向形成一定夹角,从而在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提高减震台的稳定性,避免在减震时,上平台向一侧倾斜,影响乘客乘坐或货物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夹角在30°-6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平台的底面和所述下平台的顶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支撑杆,
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连接。
通过在上平台的底面和下平台的顶面设置十字型的支撑杆,能够提高上平台和下平台的支撑效果,且能够使上平台和下平台的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上平台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球副,所述下平台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均安装有转动副,
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球副和所述转动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十字槽,
所述球副和所述转动副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所述十字槽的侧壁活动连接。
通过在支撑杆的表面设置十字槽,且上平台对应的十字槽的端部安装球副,下平台对应的十字槽的端部安装转动副,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球副和转动副连接,使得减震台在减震时,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靠近和远离不会受到阻尼减震器的限制,避免影响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个数至少为三个。
通过将阻尼减震器的个数设置为至少三个,能够保证减震台的稳定性,避免减震时,上平台向一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减震器为弹簧阻尼减震器,也可替换为其他形式的阻尼减震器,如气、液、气液混合等减震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台,通过设置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用于连接座椅、载物台等,下平台用于连接车身,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和下平台连接,且阻尼减震器关于上平台和下平台的中心连线对称分布或绕着中心连线均匀分布,使得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该减震台能够有效的进行减震,且各个位置和方向的减震效果更均匀,有利于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避免货物在运输中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方案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上平台;20-下平台;30-阻尼减震器;40-支撑杆;41-球副;42-转动副;43-十字槽;44-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台,包括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上平台10用于连接座椅或载物平台,下平台20用于连接车身,且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其中,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连接,且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分设在四边处,使下平台20与上平台30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关于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中心连线对称分布或绕着中心连线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减震器30为弹簧阻尼减震器,在其它实施例中,阻尼减震器30也可替换为其他形式的阻尼减震器,如气、液、气液混合等减震器。
优选的,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至少为三个,通过将阻尼减震器的个数设置为至少三个,能够保证减震台的稳定性,避免在减震时,上平台10向一侧倾斜,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或影响货物的运输。
具体的,当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为偶数时,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关于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中心连线对称分布;当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为奇数时,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绕着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中心连线均匀分布。
在选择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时,当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等形状时,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可以为偶数也可以为奇数,当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为偶数时,各个阻尼减震器30关于中心连线对称分布,同时绕着中心连线均匀分布,当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为奇数时,各个阻尼减震器30绕着中心连线均匀分布,以保证受力的均匀;当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为椭圆形或矩形等非正多边形形状时,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为偶数,且各个阻尼减震器30关于中心连线对称分布,以保证受力的均匀。
通过设置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上平台10用于连接座椅、载物台等,下平台20用于连接车身,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连接,且阻尼减震器30关于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中心连线对称分布或绕着中心连线均匀分布,使得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该减震台能够有效的进行减震,且各个位置和方向的减震效果更均匀,有利于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避免货物在运输中损坏。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均呈矩形或正方形,有利于与座椅或载物平台连接;阻尼减震器30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拐角处。
优选的,上平台10的面积大于下平台20的面积,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均与中心连线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或上平台10的面积小于下平台20的面积,若干个阻尼减震器30均与中心连线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
通过将上平台10的面积设置为大于下平台20的面积,或小于下平台20的面积,使得阻尼减震器30能够与中心连线的方向形成一定夹角,从而在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提高减震台的稳定性,避免在减震时,上平台向一侧倾斜,影响乘客乘坐或货物运输。
进一步优选的,预设夹角在30°-60°之间,能够避免阻尼减震器的倾斜角度过小,不利于减震台的稳定性,或避免阻尼减震器的倾斜角度过大,影响阻尼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上平台10的底面和下平台20的顶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支撑杆40,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40的端部连接。
通过在上平台10的底面和下平台20的顶面设置十字型的支撑杆40,能够提高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支撑效果,且能够使上平台10和下平台20的受力更均匀。
优选的,上平台10对应的支撑杆40的端部均安装有球副41,下平台20对应的支撑杆40的端部均安装有转动副42,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球副41和转动副42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支撑杆40的表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十字槽43,球副41和转动副42的两端均通过销轴44与十字槽43的侧壁活动连接.
支撑杆40的表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十字槽41,上平台10对应的十字槽41的四个端部均安装有球副42,下平台20对应的十字槽41的四个端部均安装有转动副43,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球副42和转动副43连接。
通过在支撑杆40的表面设置十字槽43,且上平台10对应的十字槽43的端部安装有球副41,下平台20对应的十字槽43的端部安装有转动副42,阻尼减震器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球副41和转动副42连接,使得减震台在减震时,上平台10相对于下平台20的靠近和远离不会受到阻尼减震器30的限制,避免影响减震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平台;以及,
下平台;
其中,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连接,且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分设在四边处,使所述下平台与所述上平台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均呈矩形或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的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平台的面积,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均与所述下平台形成预设夹角;
或;
所述上平台的面积小于所述下平台的面积,若干个所述阻尼减震器均与所述下平台形成预设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在30°-6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的底面和所述下平台的顶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支撑杆,
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球副,所述下平台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均安装有转动副,
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球副和所述转动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十字槽,
所述球副和所述转动副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所述十字槽的侧壁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个数至少为三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减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为弹簧阻尼减震器。
CN202020702871.9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减震台 Active CN212373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2871.9U CN212373205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减震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2871.9U CN212373205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减震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3205U true CN212373205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2871.9U Active CN212373205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减震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3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095A (zh) * 2022-07-15 2022-09-20 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铣削稳定的新型铣削刀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095A (zh) * 2022-07-15 2022-09-20 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铣削稳定的新型铣削刀具
CN115070095B (zh) * 2022-07-15 2023-03-10 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铣削稳定的铣削刀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0921B1 (en) Vehicular suspension enhancement
CN104742771A (zh) 一种动平衡汽车减震座椅
CN212373205U (zh) 一种减震台
Shen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vehicle suspension incorporating inerter
US5001989A (en) Single ax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railway car truck
US6493886B1 (en) Mattress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12377192U (zh) 一种减震平台
CN210062597U (zh) 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
CN204915179U (zh) 一种新型钢板板簧及气囊悬挂混用的四轴半挂车
CN202944167U (zh) 驱动桥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总成
CN215153763U (zh) 能够调节车身高度的减振器
CN212400809U (zh) 一种加强汽车减震效果的汽车支架
CN201863666U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装置
DE102012101777A1 (de) Energieabsorptionselement und Fahrzeug
CN102310867B (zh) 倾斜承梁以及包括该承梁的二系悬挂
CN202243315U (zh) 一种半挂车防侧翻装置
US3577931A (en) Dampened railway car truck
CN218430753U (zh) 车用悬挂装置
CN205705974U (zh) 一种降低侧翻几率的汽车轮毂
CN214524153U (zh) 一种越野全挂车
CN209336817U (zh) 一种汽车底盘的连接装置
WO2023116156A1 (zh) 胶轮轨道车辆
CN212149055U (zh) 非公路自卸车驾驶室悬置
CN214028115U (zh) 一种防震型抗压汽车悬架
DE102012020318A1 (de) 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