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4153U - 一种越野全挂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越野全挂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4153U
CN214524153U CN202120256763.8U CN202120256763U CN214524153U CN 214524153 U CN214524153 U CN 214524153U CN 202120256763 U CN202120256763 U CN 202120256763U CN 214524153 U CN214524153 U CN 214524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ull trailer
coil spring
rotary table
cross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67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曲学春
薛现振
王守方
贾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to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67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4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4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4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越野全挂车。越野全挂车,以越野全挂车的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包括:车架,其后部通过独立悬架连接有后车轮,车架的前部下方设有转盘;牵引架,具有转台,牵引架通过转台转动装配在转盘上,转台通过独立悬架连接有前车轮;所述独立悬架包括横臂、螺旋弹簧和减振器,处于后车轮处的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在横臂与车架之间,处于前车轮处的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在横臂与转台之间,以对越野全挂车起到减振作用。通过在横臂与车架之间以及横臂与转台之间设置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能够对越野全挂车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保证越野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平稳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越野全挂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越野全挂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全挂车大多为两轴结构,两轴结构分两种情况:一是每轴每侧单胎,此种情况下,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载重量不超过8吨,无法满足越野工况下8吨以上载重需求;二是每轴每侧双胎,此种情况下,全挂车在越野使用时与牵引车的轨迹跟随性差、转向阻力大,不适合越野使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74975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挂车,包括车架、转盘以及车轮悬梁机构,转盘由上转台和下转台组成,车轮悬梁机构由悬梁和弹簧组成,悬梁的一端由轴通过耳板同车架相连接,悬梁的另一端与车架之间设有弹簧,以实现全挂车运行过程中的减振,其中,弹簧为蝶形弹簧。
上述的全挂车虽然具有三根车轴,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但是由于蝶形弹簧的减震性能较差,使得上述全挂车不适用于越野路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全挂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全挂车减震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技术方案是:
越野全挂车,以越野全挂车的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包括:
车架,其后部通过独立悬架连接有后车轮,车架的前部下方设有转盘;
牵引架,具有转台,牵引架通过转台转动装配在转盘上,转台通过独立悬架连接有前车轮;
所述独立悬架包括横臂、螺旋弹簧和减振器,处于后车轮处的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在横臂与车架之间,处于前车轮处的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在横臂与转台之间,以对越野全挂车起到减振作用。
有益效果是:通过牵引架牵引越野全挂车,使得沿前后方向的牵引力左右对称的传递至车架,保证越野全挂车的转向跟随能力;而且,通过在横臂与车架之间以及横臂与转台之间设置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能够对越野全挂车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保证越野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平稳行驶。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上。
有益效果是: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车架与后车轮之间以及转台与前车轮之间的空间,而且减振器对螺旋弹簧也有一定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上设有下支座,所述车架和转台上均设有上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卡槽,以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卡槽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保证螺旋弹簧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上设有下支座,所述车架和转台上均设有上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以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凸起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保证螺旋弹簧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上设有下支座,所述车架和转台上均设有上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卡槽,以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卡槽和限位凸起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保证螺旋弹簧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轴组,每个轴组连接两个后车轮,两个后车轮分别处于车架的左右两侧。
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越野全挂车整体设计多个轴组,能够增加越野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运载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纵梁,纵梁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平齐,且纵梁前部的下表面高于纵梁后部的下表面。
有益效果是:通过落差设计,保证独立悬架各轴通用,且使得纵梁的上平面水平,有利于货箱的安放。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的下平面不低于纵梁后部的下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独立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牵引环;12-牵引架;13-转台;14-前车轮;15-转盘;16-车架;17-后车轮;18-独立悬架;19-横臂;20-下支座;21-限位凸起;22-减振器;23-螺旋弹簧;24-限位卡槽;25-上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术语“上”、“下”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越野全挂车包括车架16和牵引架12,车架16的后部设有两个轴组,每个轴组连接两个后车轮17,同一轴组的两个后车轮17分别处于车架16的左右两侧;牵引架12的后部转动装配在车架16的前部,牵引架12的后部设有一个轴组,该轴组连接两个前车轮14,两个前车轮14分别处于车架16的左右两侧。通过设计三个轴组,能够增加越野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运载重量。
本实施例中,牵引架12的后部设有转台13,车架16的前部下方设有转盘15,转台13转动装配在转盘15上,以实现牵引架12转动装配在车架16上。
本实施例中,牵引架12的前部设有牵引环11,牵引环11用于与牵引车的牵引钩连接,以通过牵引车带动越野全挂车移动。其中,牵引架12为A字形结构,牵引架12后部的转台处于车架16前部的中间位置,以保证牵引车在前后方向上的牵引力能够左右对称的传递至车架16。
本实施例中,车架16通过独立悬架18与相应后车轮17连接,转台13通过独立悬架18与相应前车轮14连接。
如图3所示,独立悬架18包括横臂19、螺旋弹簧23和减振器22,横臂19的左端铰接在车架16上,横臂19的右端连接相应车轮,在行驶过程中,横臂19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车架16摆动,以使车轮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车架16跳动。其中,螺旋弹簧23为圆柱形的压缩弹簧,减振器22为现有成熟产品,在此不再说明。
本实施例中,处于后车轮17处的螺旋弹簧23和减振器22连接在横臂19与车架16之间,处于前车轮14处的螺旋弹簧23和减振器22连接在横臂19与转台13之间,以在越野行驶时对越野全挂车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以设置在车架16与后车轮17之间的独立悬架18为例。具体的,独立悬架18还包括上支座25和下支座20,上支座25固设在车架16上,下支座20铰接在横臂19上,减振器22的上端铰接在上支座25上,减振器22的下端固设在下支座20上,减振器22的下端通过下支座20铰接在横臂19上;减振器22随横臂19的上下摆动而伸缩,以实现减振作用。
如图3所示,螺旋弹簧23套设在减振器22上,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车架16与后车轮17之间以及转台13与前车轮14之间的空间;螺旋弹簧23的上端弹性顶压在上支座25上,螺旋弹簧23的下端弹性顶压在下支座20上,螺旋弹簧23随着横臂19的上下摆动而伸缩,以实现减振作用。
本实施例中,上支座25上设有限位卡槽24,限位卡槽24的开口朝下,限位卡槽24的内径略大于螺旋弹簧23的外径,螺旋弹簧23的上端放置在限位卡槽24内;下支座20上设有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的外径略小于螺旋弹簧23的内径,螺旋弹簧23的下端套设在限位凸起21上,通过限位卡槽24和限位凸起21,以限制螺旋弹簧23沿垂直于螺旋弹簧23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保证螺旋弹簧23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车架16包括纵梁,纵梁的上平面在前后方向上平齐,纵梁前部的下表面高于纵梁后部的下表面,以使得纵梁前后形成落差结构。
本实施例中,转台13的下平面不低于纵梁后部的下表面,且前车轮14与纵梁上表面的距离小于后车轮17与纵梁上表面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越野全挂车比普通全挂车多一个轴组,能够增加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运载重量,适用范围更广;通过A字形的牵引架牵引越野全挂车,使得沿前后方向的牵引力左右对称的传递至车架,保证越野全挂车的转向跟随能力;通过车架的落差设计,保证独立悬架各轴通用,且使得车架上部的货台安装面水平。而且,通过在横臂与车架之间以及横臂与转台之间设置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能够对越野全挂车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保证越野全挂车在越野路况下的平稳行驶。
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螺旋弹簧23套设在减振器上。本实施例中,减振器处于螺旋弹簧的外侧,且减振器与螺旋弹簧并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上支座25上设有限位卡槽24,下支座20上设有限位凸起21,通过限位卡槽24和限位凸起21,以限制螺旋弹簧23沿垂直于螺旋弹簧23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上支座和下支座上均设有限位卡槽,通过两个限位卡槽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上支座25上设有限位卡槽24,下支座20上设有限位凸起21,通过限位卡槽24和限位凸起21,以限制螺旋弹簧23沿垂直于螺旋弹簧23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上支座和下支座上均设有限位凸起,通过两个限位凸起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越野全挂车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车架16的后部设有两个轴组。本实施例中,车架的后部设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轴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以越野全挂车的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包括:
车架,其后部通过独立悬架连接有后车轮,车架的前部下方设有转盘;
牵引架,具有转台,牵引架通过转台转动装配在转盘上,转台通过独立悬架连接有前车轮;
所述独立悬架包括横臂、螺旋弹簧和减振器,处于后车轮处的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在横臂与车架之间,处于前车轮处的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在横臂与转台之间,以对越野全挂车起到减振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上设有下支座,所述车架和转台上均设有上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卡槽,以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上设有下支座,所述车架和转台上均设有上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以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上设有下支座,所述车架和转台上均设有上支座,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上支座和下支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卡槽,以限制螺旋弹簧沿垂直于螺旋弹簧中心线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轴组,每个轴组连接两个后车轮,两个后车轮分别处于车架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纵梁,纵梁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平齐,且纵梁前部的下表面高于纵梁后部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越野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的下平面不低于纵梁后部的下表面。
CN202120256763.8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越野全挂车 Active CN214524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6763.8U CN214524153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越野全挂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6763.8U CN214524153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越野全挂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4153U true CN214524153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1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6763.8U Active CN214524153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越野全挂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4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58918A (en) Rear wheel suspension with a transverse leaf spring
WO2005058620A1 (en) Vehicle with movable and inwardly tilting safety body
CN203401898U (zh) 一种汽车独立后悬架
US6676160B2 (en) Rear frame rail that incorporates leaf spring clearance zone
CN214524153U (zh) 一种越野全挂车
CN202727902U (zh)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CN104723817B (zh) 横置多片板簧带转向前桥总成
CN206406716U (zh) 汽车用整体桥式悬架结构
CN210062597U (zh) 一种多功能的抗震和抗翻车机动车辆悬挂结构
CN108162707B (zh) 机动车前轮可正立跳动的独立悬架机构及转向机构
US3129953A (en) Tandem axle spring suspension
US2461775A (en) Vehicle spring suspended half-axle for supporting steerable wheels
JPH064373B2 (ja) 独立車輪懸架装置をもつ自動車の車軸用スタビライザ装置
CN212400809U (zh) 一种加强汽车减震效果的汽车支架
CN208498606U (zh) 一种整体式车身悬浮机构
CN214138139U (zh) 一种新型轮式车辆悬架系统
CN111216505A (zh) 一种agv小车后悬架减震装置
JPH03287406A (ja) 後輪懸架機構
CN204915278U (zh) 汽车、动力总成及用于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CN210591271U (zh) 底盘悬架件
CN210733730U (zh) 一种减震组件及其组成的轮子组件
KR0180373B1 (ko) 자동차의 판 스프링형 독립 현가장치
CN219848142U (zh) 一种可变底盘玩具车
CN213892085U (zh) 一种多连杆式后悬架和车辆
CN217598571U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