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7505U -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7505U
CN212357505U CN202021243007.3U CN202021243007U CN212357505U CN 212357505 U CN212357505 U CN 212357505U CN 202021243007 U CN202021243007 U CN 202021243007U CN 212357505 U CN212357505 U CN 21235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yarn
wrapping
wiring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30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路
陈克勤
孙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z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z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z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z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30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包括芯纱层、包缠层和包纱层,所述包缠层设置在所述芯纱层的外表面,所述包纱层设置在所述包缠层的外表面,所述芯纱层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和芯纤维层,所述第一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之间相互缠绕设置,所述芯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的外侧,所述包缠层包括第一包缠纤维层和第二包缠纤维层,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包纱层包括腈纶纤维包覆层和天丝纤维包覆层。本实用新型毛羽少,不起球,芯纱受力均匀,结构强度好,不易断裂,能够作为高强纱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纺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背景技术
涡流纺,是日本murata公司在喷气纺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的适合纺纯棉的纺纱设备。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等纺织品的功能要求日趋重视,人们日益追求同一纺织品尽可能地同时具备多种实用功能,以适应和改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自身的健康。而纱线是各种纺织品的基本材料,纱线的结构与功能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目前现有的涡流纺纱线还存在一些问题:纱线整体偏硬,触感较差,纱线强力、耐磨指标较低,吸湿透气性较低,且抗菌、抗紫外线性能较低,从而影响纱线的综合性能,同时降低了纱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通过设置腈纶纤维包覆层和天丝纤维包覆层,利用阻燃腈纶纤维和天丝纤维配合,不仅增加了阻燃性能,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而且表面光滑,具有凉感,穿着舒适,耐磨性能好,易洗快干,并且毛羽少,不起球,同时芯纱采用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二线束和芯纤维层构成,受力均匀,结构强度好,不易断裂,能够作为高强纱线使用,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包缠纤维层,能够使纱线保持弹力挺括和蓬松保暖,具有良好的质感,通过设置第二包缠纤维层,利用竹粘胶短纤维材料,能够改善纱线的吸湿性能,增加了纱线的吸湿透气性,具有良好的仿棉效果,同时竹粘胶短纤维还具有天然的抗菌性、抗紫外线性和易染色性能,从而使纱线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包括芯纱层、包缠层和包纱层,所述包缠层设置在所述芯纱层的外表面,所述包纱层设置在所述包缠层的外表面,所述芯纱层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和芯纤维层,所述第一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之间相互缠绕设置,所述芯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的外侧,所述包缠层包括第一包缠纤维层和第二包缠纤维层,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设置在所述芯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包纱层包括腈纶纤维包覆层和天丝纤维包覆层,所述天丝纤维包覆层设置在所述腈纶纤维包覆层的外表面,所述腈纶纤维包覆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线束为碳纤维长丝,所述第二线束为尼龙纤维长丝,所述第三线束为涤纶纤维长丝,所述第一线束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线束的直径,所述第二线束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线束的直径。
所述芯纤维层由涤纶短纤制成,且所述涤纶短纤的线密度为1.65dtex。
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为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纤维层外的中空涤纶纤维,所述中空涤纶纤维的线密度1.67dtex。
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为螺旋包缠在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外的竹粘胶短纤维,所述竹粘胶短纤维为色纺纤维。
所述腈纶纤维包覆层由阻燃腈纶纤维制成,所述阻燃腈纶纤维的线密度为1.4dtex。
所述天丝纤维包覆层由天丝纤维制成,所述天丝纤维的线密度为1.5dte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腈纶纤维包覆层和天丝纤维包覆层,利用阻燃腈纶纤维和天丝纤维配合,不仅增加了阻燃性能,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而且表面光滑,具有凉感,穿着舒适,耐磨性能好,易洗快干,并且毛羽少,不起球,同时芯纱采用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二线束和芯纤维层构成,受力均匀,结构强度好,不易断裂,能够作为高强纱线使用,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包缠纤维层,能够使纱线保持弹力挺括和蓬松保暖,具有良好的质感,通过设置第二包缠纤维层,利用竹粘胶短纤维材料,能够改善纱线的吸湿性能,增加了纱线的吸湿透气性,具有良好的仿棉效果,同时竹粘胶短纤维还具有天然的抗菌性、抗紫外线性和易染色性能,从而使纱线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芯纱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缠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纱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纱层;11、第一线束;12、第二线束;13、第二线束;14、芯纤维层;2、包缠层;21、第一包缠纤维层;22、第二包缠纤维层;3、包纱层;31、腈纶纤维包覆层;32、天丝纤维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以下解释: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包括芯纱层1、包缠层2和包纱层3,包缠层2设置在芯纱层1的外表面,包纱层3设置在包缠层2的外表面,芯纱层1包括第一线束11、第二线束12、第三线束13和芯纤维层14,第一线束11、第二线束12和第三线束13之间相互缠绕设置,芯纤维层14设置在第一线束11、第二线束12和第三线束13的外侧,第一线束11为碳纤维长丝,第二线束12为尼龙纤维长丝,第三线束13为涤纶纤维长丝,第一线束11的直径大于第二线束12的直径,第二线束12的直径大于第三线束13的直径,芯纤维层14由涤纶短纤制成,且涤纶短纤的线密度为1.65dtex;
包缠层2包括第一包缠纤维层21和第二包缠纤维层22,第二包缠纤维层22设置在第一包缠纤维层21的外表面,第一包缠纤维层21设置在芯纤维层14的外表面,第一包缠纤维层21为螺旋包缠在芯纤维层14外的中空涤纶纤维,中空涤纶纤维的线密度1.67dtex,第二包缠纤维层22为螺旋包缠在第一包缠纤维层21外的竹粘胶短纤维,竹粘胶短纤维为色纺纤维,第一包缠纤维层21和第二包缠纤维层22的厚度相同;
包纱层3包括腈纶纤维包覆层31和天丝纤维包覆层32,天丝纤维包覆层32设置在腈纶纤维包覆层31的外表面,腈纶纤维包覆层31设置在第二包缠纤维层22的外表面,腈纶纤维包覆层31由阻燃腈纶纤维制成,阻燃腈纶纤维的线密度为1.4dtex,天丝纤维包覆层32由天丝纤维制成,天丝纤维的线密度为1.5dtex,腈纶纤维包覆层31和天丝纤维包覆层32厚度相同。
该高强涡流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碳纤维长丝、尼龙纤维长丝、涤纶纤维长丝和涤纶短纤进行裁切;
S2、将裁切后的碳纤维长丝、尼龙纤维长丝、涤纶纤维长丝和涤纶短纤依次经过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和涡流纺纱机处理后,得芯纱;
S3、将芯纱、中空涤纶纤维和竹粘胶短纤维经过涡流纺纱机,进行涡流加捻复合成纱的处理,将中空涤纶纤维缠绕在芯纱的表面,将竹粘胶短纤维缠绕在中空涤纶纤维表面,得预制纱线;
S4、将预制纱线、阻燃腈纶纤维和天丝纤维经过涡流纺纱机,进行涡流加捻复合成纱的处理,将阻燃腈纶纤维缠绕在预制纱线的表面,将天丝纤维缠绕在阻燃腈纶纤维的表面,得纱线成品。
结构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腈纶纤维包覆层31和天丝纤维包覆层32,利用阻燃腈纶纤维和天丝纤维配合,不仅增加了阻燃性能,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而且表面光滑,具有凉感,穿着舒适,耐磨性能好,易洗快干,并且毛羽少,不起球,同时芯纱采用第一线束11、第二线束12、第二线束12和芯纤维层14构成,受力均匀,结构强度好,不易断裂,能够作为高强纱线使用,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包缠纤维层21,能够使纱线保持弹力挺括和蓬松保暖,具有良好的质感,通过设置第二包缠纤维层22,利用竹粘胶短纤维材料,能够改善纱线的吸湿性能,增加了纱线的吸湿透气性,具有良好的仿棉效果,同时竹粘胶短纤维还具有天然的抗菌性、抗紫外线性和易染色性能,从而使纱线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包括芯纱层(1)、包缠层(2)和包纱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缠层(2)设置在所述芯纱层(1)的外表面,所述包纱层(3)设置在所述包缠层(2)的外表面,所述芯纱层(1)包括第一线束(11)、第二线束(12)、第三线束(13)和芯纤维层(14),所述第一线束(11)、所述第二线束(12)和所述第三线束(13)之间相互缠绕设置,所述芯纤维层(14)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束(11)、所述第二线束(12)和所述第三线束(13)的外侧,所述包缠层(2)包括第一包缠纤维层(21)和第二包缠纤维层(22),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2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21)设置在所述芯纤维层(14)的外表面,所述包纱层(3)包括腈纶纤维包覆层(31)和天丝纤维包覆层(32),所述天丝纤维包覆层(32)设置在所述腈纶纤维包覆层(31)的外表面,所述腈纶纤维包覆层(31)设置在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22)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11)为碳纤维长丝,所述第二线束(12)为尼龙纤维长丝,所述第三线束(13)为涤纶纤维长丝,所述第一线束(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线束(12)的直径,所述第二线束(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线束(1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纤维层(14)由涤纶短纤制成,且所述涤纶短纤的线密度为1.65d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21)为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纤维层(14)外的中空涤纶纤维,所述中空涤纶纤维的线密度1.67dte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缠纤维层(22)为螺旋包缠在所述第一包缠纤维层(21)外的竹粘胶短纤维,所述竹粘胶短纤维为色纺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包覆层(31)由阻燃腈纶纤维制成,所述阻燃腈纶纤维的线密度为1.4dtex。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丝纤维包覆层(32)由天丝纤维制成,所述天丝纤维的线密度为1.5dtex。
CN202021243007.3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Active CN21235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007.3U CN212357505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007.3U CN212357505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7505U true CN212357505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3007.3U Active CN212357505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7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2843B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定位纺纱方法
CN106592042B (zh) 一种以胶原纤维束作为皮层的包芯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3266376A (zh) 一种阻燃包芯纱及加工方法
CN203065703U (zh) 一种蓬松包芯纱
CN109610067B (zh) 一种涡流纺竹节包芯纱的纺制方法
CN103668628A (zh) 一种集聚赛络菲尔弹力纱的加工方法
CN111172643A (zh) 一种超仿棉涡流纺纱线及生产工艺
CN110453321A (zh) 一种弹性涡流纺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13174678B (zh) 一种植物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5506809A (zh) 一种阻燃抗熔滴高强缝纫线
CN208023162U (zh) 一种低毛羽粘胶涡流纺纱线
CN109667008A (zh) 一种赛络纺段彩羊绒包芯纱的制备方法
CN111394846B (zh) 一种新型羊毛与苎麻花式包覆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12626661B (zh) 一种抗倒伏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和由其形成的面料
CN211471700U (zh) 一种弹力涡流纺纱
CN111663218A (zh)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2357505U (zh)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
CN111793872A (zh) 一种细旦涡流纺纱线及纺纱工艺
CN212955516U (zh) 一种细旦涡流纺纱线
JPH09209226A (ja) 崇高紡績糸、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11926434A (zh) 一种毛精纺花色纱线包芯纺纱及其制造方法与装置
CN115198416A (zh) 一种高支精梳羊毛混纺包芯圆机纱及其生产工艺
CN212375455U (zh) 一种涡流纺粘胶纱
CN211005785U (zh) 一种Modal纤维混纺纱线
CN210974990U (zh) 一种桑蚕丝喷气涡流混纺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