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1936U -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1936U
CN212241936U CN202020767694.2U CN202020767694U CN212241936U CN 212241936 U CN212241936 U CN 212241936U CN 202020767694 U CN202020767694 U CN 202020767694U CN 212241936 U CN212241936 U CN 212241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ould
side plate
ejection mechanism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76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晨
钟金军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Plastic Mold Co ltd AB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Plastic Mold Co ltd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Plastic Mold Co ltd AB filed Critical Kunshan Plastic Mold Co ltd AB
Priority to CN2020207676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1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1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1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具体涉及顶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侧板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柱,所述第二侧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柱,所述第一侧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模具,第二侧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柱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滑柱、第二滑柱、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第三电动推杆等结构,在生产的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产品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不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增加成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中短距离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众所周知,为了进一步减轻汽车的整体轻度同时保证较好的强度,汽车内相关零部件大多采用塑料件,而塑料件均是通过注塑模注塑而成,为了保证各部分过渡的较平滑,相关联部分最好采用一次整体成型,而里面好多相关的零部件都是倒扣的形式。
但是,此种产品在顶出时,产品与模具之间容易粘结到一起,在取出时容易造成对产品的破坏,成品率降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通过设有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滑柱、第二滑柱、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第三电动推杆等结构,在生产的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产品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不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增加成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侧板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柱,所述第二侧板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柱,所述第一侧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模具,第二侧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具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模具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模腔,所述第二模具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模腔,所述底座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二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注模腔和第二注模腔相匹配,在生产的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产品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不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增加成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注模腔和第二注模腔相匹配,保证注模的成品质量。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一侧均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滑柱、第二滑柱、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横截面的形状均设置为T字形,既方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移动,又可以增加注模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侧顶端均贯穿设置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贯穿对应侧的第一滑柱以及第二滑柱一侧,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腔底端均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通孔内腔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孔相匹配,在注模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固定住,防止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因产生间隙而导致注模失败,进一步保证注模的效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块纵截面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方便插块的转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杆一端外部套设有防滑垫,可以增加转动杆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转动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孔,可以增加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利用固定孔方便与外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滑柱、第二滑柱、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第三电动推杆等结构,在生产的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产品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不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增加成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设有转动杆、连接杆、插块以及插孔等结构,在注模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固定住,防止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因产生间隙而导致注模失败,进一步保证注模的效果;
3、通过设有防滑垫,可以增加转动杆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转动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闭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出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一滑柱、5第二滑柱、6通孔、7第一模具、8第二模具、9第一滑槽、10第二滑槽、11插孔、12第一注模腔、13第二注模腔、14转动杆、15连接杆、16插块、17防滑垫、18第一电动推杆、19第二电动推杆、20第三电动推杆、21连接板、2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如图1-5所示: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与外界电源相接通,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18和第二电动推杆19,拉动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分别同时沿着第一滑柱4和第二滑柱5向下移动,当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贴合时,即表明第一注模腔12和第二注模腔13连接完成,然后,将注料注入第一注模腔12和第二注模腔13之间形成的模腔中,等待注料冷却。
待到注料完全冷却后,首先,启动第一电动推杆18和第二电动推杆19,推动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分别同时沿着第一滑柱4和第二滑柱5向上移动,使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分离,然后,启动第三电动推杆20,使其将完成冷却的产品顶出,即完成对产品的生产工作,既可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产品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不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增加成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5所示:当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贴合完成后,分别转动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两侧的转动杆14,使转动杆14通过螺纹沿着通孔6移动,同时,转动杆14通过连接杆15带动插块16移动,两个插块16分别穿过第一滑柱4和第二滑柱5一侧,并分别插入对应侧的插孔11中,实现插块16对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的挤压作用,防止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之间因产生间隙而导致注模失败,进一步保证注模的效果,同时,通过设有防滑垫17,可以增加转动杆14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转动杆14。
具体实施方式为: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与外界电源相接通,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18和第二电动推杆19,拉动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分别同时沿着第一滑柱4和第二滑柱5向下移动,当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贴合时,即表明第一注模腔12和第二注模腔13连接完成,然后,将注料注入第一注模腔12和第二注模腔13之间形成的模腔中,等待注料冷却。
待到注料完全冷却后,首先,启动第一电动推杆18和第二电动推杆19,推动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分别同时沿着第一滑柱4和第二滑柱5向上移动,使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分离,然后,启动第三电动推杆20,使其将完成冷却的产品顶出,即完成对产品的生产工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此种产品在顶出时,产品与模具之间容易粘结到一起,在取出时容易造成对产品的破坏,成品率降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设有第一模具7、第二模具8、第一滑柱4、第二滑柱5、第一电动推杆18、第二电动推杆19以及第三电动推杆20等结构,在生产的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产品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不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增加成品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通过设有转动杆14、连接杆15、插块16以及插孔11等结构,在注模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固定住,防止第一模具7和第二模具8之间因产生间隙而导致注模失败,进一步保证注模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侧板(2)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2)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柱(4),所述第二侧板(3)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柱(5),所述第一侧板(2)一侧设置有第一模具(7),第二侧板(3)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8),所述第一模具(7)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与第一滑柱(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具(8)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滑槽(10)与第二滑柱(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模具(7)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模腔(12),所述第二模具(8)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模腔(13),所述底座(1)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8)以及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8)顶端与第一模具(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9)顶端与第二模具(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20),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0)顶端与第一注模腔(12)和第二注模腔(13)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模腔(12)和第二注模腔(13)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一模具(7)以及第二模具(8)一侧均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滑柱(4)、第二滑柱(5)、第一滑槽(9)以及第二滑槽(10)横截面的形状均设置为T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一侧顶端均贯穿设置有通孔(6),两个所述通孔(6)分别贯穿对应侧的第一滑柱(4)以及第二滑柱(5)一侧,所述第一滑槽(9)和第二滑槽(10)内腔底端均设置有插孔(11),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与通孔(6)内腔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14)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一端固定设置有插块(16),所述插块(16)与插孔(1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6)纵截面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一端外部套设有防滑垫(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顶部均贯穿设置有固定孔(22)。
CN202020767694.2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1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7694.2U CN212241936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7694.2U CN212241936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1936U true CN21224193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769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1936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1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327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106985345B (zh) 一种模芯内缩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01023289Y (zh) 具有先复位机构的模具
CN212241936U (zh) 一种倒扣型顶出机构
CN212045827U (zh) 一种分步成型的光学镜片注塑模具
CN201309235Y (zh) 注塑模具
CN209971278U (zh) 一种汽车密封圈生产模具
CN103386749B (zh) 塑料瓶盖模具二次脱模机构
CN207549323U (zh) 一种便于收集打磨的螺丝模具
CN103085277A (zh) 一种密封条的转角接头方法及模具
CN201745136U (zh) 一种压路机减震块的注射成型模具
CN212264483U (zh) 一种五金模具脱模结构
CN213797144U (zh) 一种陶瓷滚压成型装置
CN208841718U (zh) 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
KR100416788B1 (ko) 화장용구의 심체 성형방법 및 그 성형금형
CN202278746U (zh) 一种密封条的转角接头模具
CN212979094U (zh) 一种光学镜片的精密注塑模具
CN215550596U (zh) 一种用于导光柱的模具成型结构
CN211416121U (zh) 一种电子产品无痕注塑模具
CN216182113U (zh) 一种方便浇注的压环板制备用成型模具
CN215550597U (zh) 一种汽车壳体类零件的模具成型结构
CN213860942U (zh) 一种环保型瓦楞纸箱的高速挤压成形模具
CN212528522U (zh) 一种模内注塑铝合金精密结构件
CN214448151U (zh) 一种高效率模具
CN211363278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