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9896U -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9896U
CN212219896U CN202020465156.8U CN202020465156U CN212219896U CN 212219896 U CN212219896 U CN 212219896U CN 202020465156 U CN202020465156 U CN 202020465156U CN 212219896 U CN212219896 U CN 212219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torage
groups
storage bottle
bottles
storag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51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乐
陈恒飞
张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51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9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9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9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包括:储氢瓶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储氢瓶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水平对齐排列的储氢瓶,至少两个储氢瓶组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相邻储氢瓶组之间的储氢瓶交错设置;固定框架,用于固定储氢瓶组。相比储氢瓶布置方式,可有效降低传统储氢瓶系统的垂直高度,而且降低量由储氢瓶之间的间隙控制,间隙值越大,储氢瓶系统的垂直高度值越小。采用此方案,在储氢瓶系统的空间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文中的布置方式,只需适当增加储氢瓶系统的宽度,便可达到降低高度的目的,满足布置空间的要求,且具备设计调整性。同时该结构强度可靠,构型紧凑,并具备良好的装配性。

Description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供氢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正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氢能汽车更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储氢瓶是燃料电池汽车储存氢气、向燃料电池供氢的核心装置,当前储氢瓶储存的是高压氢气(35MPa)和超高压氢气(70MPa)。
为了储氢瓶安全可靠的安装在燃料电池汽车中,需要单独设计框架和抱箍,将储氢瓶组集中固定在框架上再一起与车身紧固。现行气瓶的安装需要从事车载供氢系统的企业单独生产,再运往整车厂进行上车装配。
车用储氢系统一般由一只或多只气瓶组成,有序的布置在支架上,形成一个系统模块。根据车辆对行驶里程的要求,一般客车采用多气瓶组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应用。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开始推广的燃料电池城际客车(长途大巴车),根据其续航里程要求,将选用单只气瓶水容积100-200L的标准气瓶,多采用4-8只组合使用,使得该车辆可行驶300-500KM以上。
对于不同的车型,受布置空间的影响,布置形式将有所不同。
根据续航里程要求,将一定数量的气瓶横置水平排列,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该系统高度尺寸小,气瓶数量越多,系统宽度约大,比较适合车顶布置。
另外一种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该系统布置方式应用于客车行李舱居多。该布置形式为气瓶双层布置,可充分利用行李舱的上层空间,相对于横置水平排列的方式,相同气瓶数量下,可降低系统宽度。
横置平铺的布置方式,在布置相同数量的气瓶,系统宽度最大。对于客车行李舱窄而高的空间,如果采用该方式布置,空间利用率不高,且布置气瓶的数量少。气瓶双层布置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上层空间,但系统高度B偏大。
综上:对于上文提到的两种气瓶布置形式,对于某些客车车型,行李舱布置且对高度有一定限制时,将无法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包括:储氢瓶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储氢瓶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水平对齐排列的储氢瓶,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组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相邻所述储氢瓶组之间的储氢瓶交错设置;固定框架,用于固定所述储氢瓶组。
可选的,每个所述储氢瓶组中的相邻储氢瓶之间存在间隙;而且,M<D,其中,M为所述间隙的最小值,D为所述储氢瓶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固定框架与每个所述储氢瓶组均构成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而且,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组包括:上层储氢瓶组及下层储氢瓶组。
可选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固定托架组,数量与所述储氢瓶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所述固定托架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架本体的底部与对应的所述储氢瓶之间;固定箍组,数量与所述储氢瓶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所述固定箍组套设于对应的储氢瓶的外周并将该对应的储氢瓶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托架组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托架组包括:上层托架组,数量与所述上层储氢瓶组中的的储氢瓶的数量一一对应;下层托架组,数量与所述上层储氢瓶组中的的储氢瓶的数量一一对应。
可选的,每个所述上层托架组包括至少两个上层托架,而且,所述至少两个上层托架沿对应的储氢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和/或,每个所述下层托架组包括至少两个下层托架,而且,所述至少两个下层托架沿对应的储氢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的,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加强筋,固定于所述上层托架和/或所述下层托架,用于增加所述上层托架的强度和/或所述下层托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相比储氢瓶布置方式,可有效降低传统储氢瓶系统的垂直高度,而且降低量由储氢瓶之间的间隙控制,间隙值越大,储氢瓶系统的垂直高度值越小。采用此方案,在储氢瓶系统的空间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文中的布置方式,只需适当增加储氢瓶系统的宽度,便可达到降低高度的目的,满足布置空间的要求,且具备设计调整性。同时该结构强度可靠,构型紧凑,并具备良好的装配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的固定方式(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的固定方式(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其中,10、固定框架;11、上层托架组;12、下层托架组;13、框架本体;20、上层储氢瓶组;21、储氢瓶;22、下层储氢瓶组;14、加强筋;15、固定箍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根据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包括:
储氢瓶21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储氢瓶21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水平对齐排列的储氢瓶21,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21组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相邻所述储氢瓶21组之间的储氢瓶21交错设置;
固定框架10,用于固定所述储氢瓶21组。
就此,相比储氢瓶21布置方式,可有效降低传统储氢瓶21系统的垂直高度,而且降低量由储氢瓶21之间的间隙控制,间隙值越大,储氢瓶21系统的垂直高度值E越小。采用此方案,在储氢瓶21系统的空间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文中的布置方式,只需适当增加储氢瓶21系统的宽度,便可达到降低高度E的目的,满足布置空间的要求,且具备设计调整性。同时该结构强度可靠,构型紧凑,并具备良好的装配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包括:储氢瓶21组及固定框架10。
其中,该储氢瓶21组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储氢瓶21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水平对齐排列的储氢瓶21,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21组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相邻所述储氢瓶21组之间的储氢瓶21交错设置;
而固定框架10用于固定所述储氢瓶21组。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储氢瓶21组中的相邻储氢瓶21之间存在间隙;而且,M<D,其中,M为所述间隙的最小值,D为所述储氢瓶21的直径。其中,该M≥0。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10与每个所述储氢瓶21组均构成固定连接。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21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而且,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21组包括:上层储氢瓶组20及下层储氢瓶组22。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10包括:框架本体13、固定托架组及固定箍组1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框架本体13的具体结构及形状做出限定,只需其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即可。而固定托架组的数量与所述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所述固定托架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架本体的底部与对应的所述储氢瓶21之间;而且,该固定箍组15的数量与所述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所述固定箍组15套设于对应的储氢瓶21的外周并将该对应的储氢瓶21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托架组上。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托架组包括:上层托架组11及下层托架组12,而且,上层托架组11的数量与所述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的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下层托架组12的数量与所述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的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上层托架组11包括至少两个上层托架,而且,所述至少两个上层托架沿对应的储氢瓶2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和/或,每个所述下层托架组12包括至少两个下层托架,而且,所述至少两个下层托架沿对应的储氢瓶2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10还包括:加强筋14,固定于所述上层托架和/或所述下层托架,用于增加所述上层托架的强度和/或所述下层托架的强度。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加强筋1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如:该加强筋14安装于上层托架的两侧和/或下层托架的两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为整体式框架结构。下层储氢瓶21组中的每只储氢瓶21均安装在一组(2根)横梁式托架(下层托架组12)上,每只气瓶使用2套钢带(固定箍组15)固定。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每只储氢瓶21均由3组固定托架(上层托架组11)支撑并设有加强筋14,配合使用3套钢带固定。具体结构形态如图3所示。
该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采用双层错落式布置,即下层储氢瓶21组中的每只储氢瓶21横置并列布置,其中的每只储氢瓶21气瓶之间的最小间隙为M,M值要求小于气瓶直径D。
在此基础上,再布置上层储氢瓶组20,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每只储氢瓶21均置于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两只储氢瓶21之间的间隙上部空间。而且,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每只储氢瓶21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下层储氢瓶21组中的每只储氢瓶21也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具体如图4所示。
该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具备一定的设计灵活调整性,即调整尺寸M,配合调整尺寸N(上层托架的高度),便可以实现尺寸E、F(该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的宽度,即:储氢瓶21系统的宽度)的自由调整。
该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采用双层错落式布置,相比储氢瓶21布置方式,可有效降低传统储氢瓶21系统的垂直高度,而且降低量由储氢瓶21之间的间隙控制,间隙值越大,储氢瓶21系统的垂直高度值越小。采用此方案,在储氢瓶21系统的空间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文中的布置方式,只需适当增加储氢瓶21系统的宽度,便可达到降低高度的目的,满足布置空间的要求,且具备设计调整性。同时该结构强度可靠,构型紧凑,并具备良好的装配性。
本文所描述的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为下层2个气瓶,上层2个气瓶,实际应用情况可能为3+3或其他。
本文4瓶组为一个模块,实际应用可能是两个或以上的4瓶组模块组合使用。也可能是两个6瓶组模块组合使用。
本文所描述的储氢瓶21组的固定结构不仅限用于客车,也可用于机车或地面固定式设备等。
而且,用于固定储氢瓶21的钢带的数量也可做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低”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氢瓶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储氢瓶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水平对齐排列的储氢瓶(21),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组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相邻所述储氢瓶组之间的储氢瓶(21)交错设置;
固定框架(10),用于固定所述储氢瓶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氢瓶组中的相邻储氢瓶(21)之间存在间隙;
而且,M<D,其中,M为所述间隙的最小值,D为所述储氢瓶(2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与每个所述储氢瓶组均构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而且,所述至少两个储氢瓶组包括:上层储氢瓶组(20)及下层储氢瓶组(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包括:
框架本体(13);
固定托架组,数量与所述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所述固定托架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架本体的底部与对应的所述储氢瓶(21)之间;
固定箍组(15),数量与所述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而且,所述固定箍组(15)套设于对应的储氢瓶(21)的外周并将该对应的储氢瓶(21)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托架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架组包括:
上层托架组(11),数量与所述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
下层托架组(12),数量与所述上层储氢瓶组(20)中的储氢瓶(21)的数量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层托架组(11)包括至少两个上层托架,而且,所述至少两个上层托架沿对应的储氢瓶(2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和/或,每个所述下层托架组(12)包括至少两个下层托架,而且,所述至少两个下层托架沿对应的储氢瓶(2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0)还包括:
加强筋(14),固定于所述上层托架和/或所述下层托架,用于增加所述上层托架的强度和/或所述下层托架的强度。
CN202020465156.8U 2020-04-02 2020-04-02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Active CN212219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5156.8U CN212219896U (zh) 2020-04-02 2020-04-02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5156.8U CN212219896U (zh) 2020-04-02 2020-04-02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9896U true CN212219896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5156.8U Active CN212219896U (zh) 2020-04-02 2020-04-02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9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5386B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乘用车氢气瓶组构造
CN213167743U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储氢及动力电池系统的固定装置
CN212219896U (zh) 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CN209274370U (zh) 一种新型乘用车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
CN107176023B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底盘骨架与设备总成系统装置
CN210821823U (zh) 燃料电池载货车顶置式储氢装置
CN111660791A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顶置固定电池基座
CN204055283U (zh) 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蓄电池前托架
CN203126859U (zh) 铁路客车模块化侧墙及铁路客车
CN214001332U (zh) 一种氢能汽车平台车型下车体布置结构
CN213322672U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集成车架
CN210912624U (zh) 一种前置前驱动氢能源汽车的铝合金车架后舱框架结构
CN113246750A (zh) 一种氢能载货汽车布置方案
CN220615477U (zh) 车载储氢系统及商用车
CN212386293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顶置固定电池基座
CN211107699U (zh) 一种物流车用全承载式车架
CN211641810U (zh) 一种电动轻卡用的电池箱托架
CN219154570U (zh) 一种能够在车架上实现集成化布置的供储氢系统
CN20549859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CN214689061U (zh) 一种车载储燃料电池侧置供氢系统
CN220948217U (zh) 车身前地板结构及车辆
CN218839381U (zh) 集成式后防撞梁及车辆
CN220517984U (zh) 一种安装天然气气瓶超续航辅助供气半挂车
CN203032377U (zh) 一种cng客车顶置气瓶固定罩结构
CN211809007U (zh) 一种氢能汽车的蓄电池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