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2930U -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2930U
CN212202930U CN202020522646.7U CN202020522646U CN212202930U CN 212202930 U CN212202930 U CN 212202930U CN 202020522646 U CN202020522646 U CN 202020522646U CN 212202930 U CN212202930 U CN 212202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rubber
connecting rod
barrel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26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胜
吴新国
赵慧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ulongp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ulongp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ulongp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ulongp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26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2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2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29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筒体、限位于所述筒体内的连接杆以及套装在所述筒体外且限位在所述筒体和所述连接杆间的弹簧,关键在于: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减震板,在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减震板的第一金属橡胶和第二金属橡胶,所述第一金属橡胶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的上方且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密封的要求低,在生产工艺以及后期维护上可以大大减低成本;2、金属橡胶减震器寿命可达10‑15年,与汽车同寿命,排除了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顾虑问题;3、金属橡胶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够很好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的热能散发出去。

Description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液压减震器。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筒式液压减震器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对密封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长增加密封能力亦会下降,一旦密封达不到要求,就会产生很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通过在筒体设置金属橡胶替代了现有的液压组件,解决了液压组件密封要求高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筒体、一端限位于所述筒体内的连接杆以及套装在所述筒体外且限位在所述筒体和所述连接杆间的弹簧,关键在于: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减震板,在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减震板的第一金属橡胶和第二金属橡胶,所述第一金属橡胶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的上方且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金属橡胶内设有与所述连接杆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借助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的紧固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在所述第二金属橡胶内设有与所述紧固杆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橡胶和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的高度之比为1:2~3。
进一步的,在所述筒体的顶盖上设有通气阀。
进一步的,在所述筒体的顶盖和所述连接杆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在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在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液压减震器对于密封要求特别高,金属橡胶减震器对于密封的要求远低于液压减震器,在生产工艺以及后期维护上可以大大减低成本;2、金属橡胶减震器寿命可达10-15年,与汽车同寿命,排除了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顾虑问题;3、金属橡胶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够很好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的热能散发出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筒体,1-1是顶盖,2是连接杆,3是弹簧,4是减震板,5是第一金属橡胶,6是第二金属橡胶,7是紧固杆,8是通气阀,9是第一连接法兰,10是第二连接法兰,11是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筒体1、一端限位于筒体1内的连接杆2以及套装在筒体1外且限位在筒体1和连接杆2间的弹簧3,关键在于:在连接杆2的底部固定有减震板4,在筒体1内设有用于夹持减震板4的第一金属橡胶5和第二金属橡胶6。
减震板4的作用一是与筒体1的内壁相配合实现导向,二是被上述的两个金属橡胶夹持实现对连接杆2的限位,实现震动的传递。
第一金属橡胶5位于第二金属橡胶6的上方且设有供连接杆2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连接杆2的外直径。在减震时,当第一金属橡胶5被压缩至一定程度而使通孔的孔径减小而慢慢紧紧压住连接杆2时,可以起到增大阻尼的作用。
筒体1内设置的两个金属橡胶,可以解决现有液压减震器密封要求高的问题,同时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以及便于维护。第一金属橡胶5和第二金属橡胶6的外径均小于筒体1的内径,以利于后期的减震时金属橡胶体积的变化。
第一金属橡胶5和第二金属橡胶6在筒体1内安装好后,其均处于受压状态,以保证连接杆2底部的减震板3被两个金属橡胶稳定的夹持。同时此初始状态下由于压簧3对连接杆2的作用力使得第一金属橡胶5的受压程度要大于第二金属橡胶6的受压程度。在此初始稳定状态下,为保证减震效果,第二金属橡胶6的长度要大于第一金属橡胶5的长度,优选是2~3:1,更优选是2.5:1。
在第二金属橡胶6内设有与连接杆2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孔的直径大于连接杆2的外径。初始状态时在弹簧3的作用下第一金属橡胶5受压,第二金属橡胶6亦通过减震板4给予连接杆2向上的力,以使得减震板4始终处于被夹持的状态从而保证通过两个金属橡胶减震时平稳。
减震板4借助与连接杆2螺纹连接的紧固杆7固定在连接杆2上,在第二金属橡胶6内设有与紧固杆7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孔。减震板4可以直接固定在连接杆2上,也可以通过紧固杆7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当第二金属橡胶6受压而导致限位孔的孔径减小而慢慢紧紧压住紧固杆7或者连接杆2底部时,可以起到增大阻尼的作用。
在减震的过程中需要向筒体1内补偿空气或者使筒体1内的空气排出,在筒体1的顶盖1-1上设有通气阀8。进一步的,通气阀8设有两个且均是单向阀,分别控制空气进入筒体1内和控制空气从筒体1内排出。
在筒体1的顶盖1-1和连接杆2间设有密封圈11,保证筒体1内的相对洁净,防止灰尘进行筒体1内影响减震效果。
在筒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9,在连接杆2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10。 两个连接法兰分别用于限位弹簧3的两端。第一连接法兰9与筒体1间采用螺纹连接以利于金属橡胶的安装和维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包括筒体(1)、一端限位于所述筒体(1)内的连接杆(2)以及套装在所述筒体(1)外且限位在所述筒体(1)和所述连接杆(2)间的弹簧(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杆(2)的底部固定有减震板(4),在所述筒体(1)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减震板(4)的第一金属橡胶(5)和第二金属橡胶(6),所述第一金属橡胶(5)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橡胶(6)的上方且设有供所述连接杆(2)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金属橡胶(6)内设有与所述连接杆(2)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4)借助与所述连接杆(2)螺纹连接的紧固杆(7)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上,在所述第二金属橡胶(6)内设有与所述紧固杆(7)底部相配合的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橡胶(5)和所述第二金属橡胶(6)的高度之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的顶盖(1-1)上设有通气阀(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的顶盖(1-1)和所述连接杆(2)间设有密封圈(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9),在所述连接杆(2)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法兰(10)。
CN202020522646.7U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2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646.7U CN212202930U (zh)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2646.7U CN212202930U (zh)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2930U true CN21220293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264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2930U (zh)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2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42169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前悬挂总成
CN212202930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CN111365408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减震装置
CN205896023U (zh) 一种前减震器结构
CN21142324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111098881B (zh) 一种具有带拉压双向缓冲功能的气液缓冲器及其缓冲装置
CN216942575U (zh) 一种多级缓冲复合式阻尼减震装置
CN209743466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装置
CN113153953B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
CN216768191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减震器套筒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111075877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非对称性油压减振器
CN217207487U (zh) 汽车减振器
CN114183491A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减震器套筒
CN21142324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汽车减震器
CN217481841U (zh) 一种可双调节氮气减震器
CN21834320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平衡杆上的悬架减震辅助结构
CN212890782U (zh)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结构
CN219692119U (zh) 一种汽车缓冲器
CN217558867U (zh) 一种可变阻尼式减震器
CN208605542U (zh) 一种皮卡囊式改装空气弹簧
CN105346348B (zh) 一种基于空气压缩的板簧减震器发电机构
CN217761845U (zh) 一种安全降噪的减震器连杆
CN220890908U (zh) 一种复合式空气弹簧
CN113833799B (zh) 一种汽车用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