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6753U -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76753U CN212176753U CN202020127980.2U CN202020127980U CN212176753U CN 212176753 U CN212176753 U CN 212176753U CN 202020127980 U CN202020127980 U CN 202020127980U CN 212176753 U CN212176753 U CN 2121767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layer
- stereo garage
- buffer layer
- underground stere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包括防撞面,所述防撞面呈平行活动嵌设在所述墙体中;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定位在所述防撞面的后方;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在所述防撞面与所述缓冲组件之间并均布在所述缓冲组件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层和支撑层,所述缓冲层包裹在所述支撑层外,且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缓冲空间。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组件对防撞面进行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缓冲的过程中,利用半圆弧状的缓冲层结构能够全方位的吸收支撑臂带来的冲击力;并且在缓冲层中设置缓冲件配合支撑层提高换缓冲层的缓冲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属于地下车库领域
背景技术
防撞墙用于多处,一些车库内也会安装一个防撞墙,目前,车库内的防撞墙都是用砖石制成的,结构简单,无法卸掉汽车撞在防撞墙时产生的作用力,汽车和防撞墙的墙面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且后期修理时,较为麻烦。
并且目前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缓冲结构的防撞墙缓冲性能并不是很高,例如公开号为“CN2085947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库用防撞墙”,该装置防撞墙本体,防撞墙本体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墙体,墙体的正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防撞板,防撞板由固定板和橡胶板组成,橡胶板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凹槽的内部设有若干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新型的凹槽内设了减震弹簧和防撞板,该装置通过在腔体内设了伸缩杆,该装置的伸缩杆是由新型的主杆和副杆组成的,且该装置的主杆内部设了打气筒,在该装置的打气筒上安装了用于排气的通气管。
虽然,使得该装置可以卸掉汽车与该装置碰撞时产生的作用力;但是,该装置所有的伸缩杆的伸缩性能必须同步进行移动,如此设置,当汽车撞击防撞墙边角处的位置时,防撞墙需要将撞击力传导整个墙面,然后在传导个伸缩杆;首先墙面的受力不会均匀,从而无法有效的传导给每个伸缩杆,使得装置受力不均匀,总得来说,需要撞击力远大于所有设置在伸缩杆上的减震弹簧力的总和才可以实现,这样对大型的结构很难实现,很容易导致汽车撞击后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撞击力传导以及缓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包括防撞面,所述防撞面呈平行活动嵌设在所述墙体中;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定位在所述防撞面的后方;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在所述防撞面与所述缓冲组件之间并均布在所述缓冲组件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层和支撑层,所述缓冲层包裹在所述支撑层外,且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墙体上,通过所述支撑臂来支撑所述防撞面;所述缓冲层位于支撑层的外侧,所述缓冲空间的形状与所述缓冲层、所述支撑层的形状相同;当所述防撞面受到撞击后,冲击力提高所述支撑臂传递给所述缓冲组件,利用所述缓冲组件中的缓冲层以及缓冲空间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所述防撞面用来承受车辆的撞击,撞击产生的压力通过所述支撑臂传导给所述缓冲组件,所述支撑臂为刚性材料,具体为合金钢管,能够提高所述支撑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用来缓冲所述支撑臂带来的压力;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后方,当所述缓冲层发生形变后,向着所述支撑层移动,其中的所述缓冲空间被压缩,直至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接触后,利用所述缓冲层本身自带的缓冲能力继续对压力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整体为半球状,且弧面部位对应所述防撞面。将所述缓冲组件设置成半球状,当所述防撞面受到冲击后,利用半球状可全方位的接收所述防撞面传导给所述支撑臂的冲击力,相比传统的平面缓冲来说,适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通过一缓冲件与所述缓冲层连接。所述缓冲件的数量与所述支撑臂对应,且所述缓冲件的中线轴线与所述支撑臂相同,如此设置,能够将所述支撑臂受到的冲击力更加完整的传递给所述缓冲件,提高所述支撑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天然树脂橡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缓冲层之间通过胶粘层固定在一起。天然树脂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水、耐腐蚀、电绝缘等性能,适用于地下车库中的环境,并且还具有非常好的缓冲性能以及表面硬度;利用所述胶粘层将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缓冲层粘接,也是因为缓冲层位天然树脂橡胶的胶粘性能非常好,能够很好的将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缓冲件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支撑层为弧面形状。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同为弧面形状,能够更好的利用弧状结构吸收车辆产生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穿过所述缓冲空间抵接在所述支撑层外表面。在所述缓冲件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后,会带动所述缓冲层向支撑层移动,利用所述支撑层的刚性材料,使所述缓冲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在所述缓冲组件表面;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封闭固定在所述安装块上,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套筒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周围,且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安装在所述弹性件另一端;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在所述抵接块一端,且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对应。
所述套筒外侧与所述缓冲层通过胶粘层粘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线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弹性件位圆形螺旋弹簧;所述抵接块的抵接面随所述缓冲层或者所述支撑层表面弧度进行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一部分始终在所述套筒内移动。如此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缓冲空间的缓冲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块下端面为弧面。将所述抵接块下端面设置成弧面是为了配合所述为弧面的缓冲层或者支撑层。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贯穿所述缓冲层。由于所述套筒贯穿所述缓冲层,所以所述抵接块需要抵接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组件对防撞面进行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缓冲的过程中,利用半圆弧状的缓冲层结构能够全方位的吸收支撑臂带来的冲击力;并且在缓冲层中设置缓冲件配合支撑层提高换缓冲层的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零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胶粘层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缓冲组件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撞面;2、缓冲组件;3、支撑臂;4、缓冲层;5、支撑层;6、缓冲空间;7、缓冲件;8、胶粘层;9、安装块;10、套筒;11、第一限位块;12、弹性件;13、抵接块;14、第二限位块;15、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的实施例,防撞面1呈平行活动嵌设在墙体15中;该装置的具体防撞的过程为,车辆失去平衡撞击在防撞面1上,防撞面1将受到的冲击力提高支撑臂3传递给缓冲组件2,利用缓冲组件2中的缓冲层4对冲击力进行缓冲,缓冲层4受到冲击力产生形变,形变后的缓冲层4挤压缓冲空间6,抵在支撑层5上,利用支撑层5对缓冲距离的程度进行限定,从而提高本防撞装置的缓冲性能。
如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2整体为半球状,将缓冲组件2设置成半球状,当防撞面1受到冲击后,利用半球状可全方位的缓冲组件2接收防撞面1传导给支撑臂3的冲击力,然后利用球状本身的支撑性能,相比传统的平面缓冲来说,适用性更强。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4为天然树脂橡胶,缓冲件7与缓冲层4之间通过胶粘层8固定在一起。当缓冲件7受力进行移动时,能够将力传导给缓冲层4,提高缓冲性能。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3通过一缓冲件7与缓冲层4连接,在缓冲层4受到支撑臂3传递的冲击力后,利用缓冲件7可以吸收一部分冲击力,配合缓冲层4大幅度提高缓冲性能。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7的缓冲过程为,安装块9受到支撑臂3的冲击力,使得套筒10向着力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缓冲件7整体移动,使得抵接块13与弧状的支撑层5表面接触,接着弹性件12受力压缩,套筒10继续带着缓冲层4进行推进,直至第一限位块11与第二限位块14接触为止;在此过程中,通过缓冲层4本身的缓冲性能配合弹性件12的缓冲能力以及缓冲空间6的缓冲距离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缓冲能力。
参阅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的实施例,在结合上述实施例后,具有以下机械结构,上述抵接块13未能贯穿所述缓冲层4且抵接在所述缓冲层4内部,抵接面与所述缓冲层4弧度相同;如此设置,在受到车辆的撞击后,通过支撑臂3将防撞面1受到的冲击力传递给缓冲件7,这时缓冲件7并不会工作,而是带动缓冲层4挤压缓冲空间6从而压在支撑层5表面上,接着若是冲击力还未消除,缓冲层4则会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在此过程中,缓冲件7开始工作,弹性件12则会进行压缩;缓冲层4本身的缓冲性能配合弹性件12的缓冲能力以及缓冲空间6的缓冲距离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缓冲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面(1),所述防撞面(1)呈平行活动嵌设在所述墙体(15)中;
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定位在所述防撞面(1)的后方;
多个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支撑在所述防撞面(1)与所述缓冲组件(2)之间并均布在所述缓冲组件(2)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缓冲层(4)和支撑层(5),所述缓冲层(4)包裹在所述支撑层(5)外,且所述缓冲层(4)与所述支撑层(5)之间设有缓冲空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整体为半球状,且弧面部位对应所述防撞面(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通过一缓冲件(7)与所述缓冲层(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为天然树脂橡胶,所述缓冲件(7)与所述缓冲层(4)之间通过胶粘层(8)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支撑层(5)为弧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7)穿过所述缓冲空间(6)抵接在所述支撑层(5)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7)包括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固定在所述缓冲组件(2)表面;
套筒(10),所述套筒(10)一端封闭固定在所述安装块(9)上;
第一限位块(11),所述第一限位块(11)固定在所述套筒(10)内;
弹性件(12),所述弹性件(12)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块(11)周围,且固定在所述套筒(10)上;
抵接块(13),所述抵接块(13)安装在所述弹性件(12)另一端;
第二限位块(14),所述第二限位块(14)固定在所述抵接块(13)一端,且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1)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4)一部分始终在所述套筒(10)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13)下端面为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贯穿所述缓冲层(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7980.2U CN212176753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7980.2U CN212176753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76753U true CN212176753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7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27980.2U Active CN212176753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76753U (zh) |
-
2020
- 2020-01-20 CN CN202020127980.2U patent/CN2121767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7094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 |
CN112550194A (zh) | 一种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 | |
CN212176753U (zh) |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墙体防撞装置 | |
CN213393283U (zh) | 一种耐冲击节能型电动车减震器 | |
CN109017860B (zh) | 集成式缓冲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 |
CN213026329U (zh) | 一种汽车用蓄电池支架 | |
CN219322449U (zh) | 一种防摔结构及手机 | |
CN209921235U (zh) | 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 | |
CN211592478U (zh) | 一种保险杠支架结构 | |
CN213473139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的止挡装置及轨道车辆 | |
CN211196118U (zh) | 一种车辆防撞装置 | |
CN211198381U (zh) | 一种行走机构用缓冲器 | |
CN104908772B (zh) | 一种机车 | |
CN210591919U (zh) | 一种单车气液缓冲挡车器 | |
CN215553005U (zh) | 一种具有高防护性能的保险杠 | |
CN220577073U (zh) | 一种新型充电桩外形结构 | |
CN109017861B (zh) | 缓冲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 |
CN212742286U (zh) | 一种路桥施工拦截装置 | |
CN218233291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缓冲保护装置 | |
CN217455902U (zh) |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 |
CN214450470U (zh) | 一种座垫悬挂弹簧总成 | |
CN211758017U (zh) | 一种精密五金模具的缓冲装置 | |
CN212709294U (zh) |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 |
CN216951471U (zh) | 一种焊接式缓冲器 | |
CN214420204U (zh) | 一种纯电动矿用车动力系统减震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