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7292U -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7292U
CN212157292U CN202020662637.8U CN202020662637U CN212157292U CN 212157292 U CN212157292 U CN 212157292U CN 202020662637 U CN202020662637 U CN 202020662637U CN 212157292 U CN212157292 U CN 212157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base
pot body
heating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2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绍生
王帅
江太阳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2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7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7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7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其中,烹饪组件包括:锅体;基座,与锅体对应设置,且基座能够对锅体加热;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层,设于锅体上;以及多个感应件,设于基座上,其中,任一感应件能够被感应层触发,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烹饪过程中的调节操作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组件、一种锅具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进行食材的烹饪时,通常采用电磁炉或是燃气灶实现,然而在用户选择电磁炉进行烹饪时,大部分电磁炉的火力控制都是通过触控面板实现的,故而在需对火力进行调节时,会由于手中留存有水或油等,不利于调节操作的执行,此外小部分电磁炉或是燃气灶的调节采用旋钮式,在用户进行炒菜过程中,需要进行调节,则会不得不将炒锅和锅铲中的一个放下,腾出空闲的手进行旋转旋钮的操作,操作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锅体;基座,与锅体对应设置,且基座能够对锅体加热;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层,设于锅体上;以及多个感应件,设于基座上,其中,任一感应件能够被感应层触发,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锅体、基座和感应组件,在感应组件的作用下,用户仅需对锅体进行移动,即可实现对运行状态的调节,其中,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换言之,用户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调节按键或者调节旋钮调整运行状态,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运行状态时需要放下锅体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具体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层以及可以被感应层触发的感应件,其中,感应层设于锅体上,感应件设于基座上,感应件的数量为多个,在锅体与基座发生相对移动时,任一感应件可以被感应层触发,此时对基座的运行状态开始进行调节,以使烹饪过程中调节操作更加便捷。
当然,可以理解,在锅体与基座不发生相对移动,或是相对移动的范围较小,使得感应件未被感应层触发时,可以控制运行状态保持不变,即维持当前运行状态继续加热锅体。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即为锅体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锅体上的感应层可以向感应件发出特定信息,例如:光电信息、磁场信息、温度信息等,此时对应的感应件向外输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
可以理解,基座与锅体之间的对应设置关系,即基座在运行状态下可以对锅体进行加热,二者之间可以为相抵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只要基座可以对锅体实现加热,即属于上述的对应设置关系。当然,通过上述对应关系,感应件也能够被感应层触发。
其中,锅体和基座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一方面增大烹饪容积,另一方面也便于清洗,当然也可以为方形、矩形或其它任意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感应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感应件分别设于基座中与锅体对应的加热范围的两侧,其中,根据触发的感应件,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感应件,并将其设于基座中与锅体对应的加热范围的两侧,可以根据感应件触发的不同情况,即根据触发的感应件进而控制基座的运行状态,具体地,当两个感应件中的一个被感应层触发,增大加热功率或是切换下一加热模式,当另一个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减小加热功率或是切换上一加热模式,当两个感应件均未被触发,加热功率或是加热模式不变,可以理解,感应件由于设置在基座上,无法移动,而感应层可随锅体的移动而移动,故而在锅体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感应层会触发其中一个感应件,在移动至另一位置时,感应层会触发另外一个感应件,通过感应层和感应件的配合,即可通过移动锅体实现运行状态的控制,提高烹饪组件使用过程中的便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锅体能在基座上旋转,多个感应件沿锅体的转动方向设于基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可以在基座上进行旋转,通过锅体和基座之间的相对转动,更适用于不同用户的烹饪习惯,此外在基座上沿转动方向设置的多个感应件更利于在锅体转动时的触发,以对加热功率进行有效调节,特别地,由于设置多个感应件,可以对不同的感应件的功率调节幅度以及功率调节时间进行设置,更适用于不同用户对于加热功率的烹饪需求和调整习惯,例如,一个感应件被触发时,控制基座加热到特定功率,另一感应件被触发时,控制基座在当前加热功率基础上增加特定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感应件形成加热区域,所述加热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根据触发的感应件在所述加热区域中的位置,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感应件形成的加热区域,加热区域的不同部分对应于运行状态的不同调节类型,具体地,加热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当位于第一区域的感应件被触发时,增大加热功率,当位于第二区域的感应件被触发时,减小加热功率,由于将加热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用户在控制锅体转动时,更便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烹饪体验。
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互独立,也即,两个区域不相交,且之间没有任何重合的区域,当位于一个区域的感应件被触发时,不会波及到另一个区域,进而使调整功率的操作更加准确。
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为间隔设置,也可以为对半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锅体能在基座上平移,多个感应件沿锅体的平移方向设于基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可以在基座上平移,通过锅体和基座之间的相对移动,在锅体发生平移时即可对加热功率实现调整,更适用于特定的烹饪环境,以提高烹饪组件的功能性,其中,锅体的平移方向可以预先设定好,即确定在基座上锅体的移动轨迹,此时将多个感应件沿锅体的平移方向设于基座上,锅体发生平移时,沿着锅体平移方向设置的感应件可以被锅体上的感应层触发,进而调整加热功率的大小。
特别地,由于设置多个感应件,可以对不同的感应件的功率调节幅度以及功率调节时间进行设置,更适用于不同用户对于加热功率的烹饪需求和调整习惯,例如,一个感应件被触发时,控制基座加热到特定功率,另一感应件被触发时,控制基座在当前加热功率基础上增加特定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感应件形成与锅体对应的平移路径,在平移路径中任一感应件被触发时,根据触发的感应件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由多个感应件形成的平移路径,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运行状态的调节,具体地,在感应件被触发时,根据具体触发的感应件进行调整,例如当平移路径中一端的感应件被触发时,增大加热功率,当平移路径中另一端的感应件被触发时,减小加热功率,进而可以准确调节功率的大小。
其中,平移路径中一端的感应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层呈扇形,在基座的承载面上,感应层的投影与感应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锅体上的感应层设置为扇形,与锅体的形状更为契合,同时,扇形的感应层在转动过程中更便于被感应件识别,以提高加热功率的调整精确度;在基座的承载面上,即基座用于承接锅体的表面,感应层的投影与感应件的投影有至少一部分是重合的,即感应层的投影可以处于感应件内,或是感应层的投影与感应件的投影存在交叉,或是感应件的投影处于感应层内,从而可缩短感应件和感应层之间感应信号传递的路径,减少由于路径过长而发生干扰,以影响信号正常传递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层设于锅体靠近基座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感应层设于锅体靠近基座的一侧,使锅体上的感应层与基座上的感应件之间的距离变小,当加热功率需要进行调整时,感应件可以立即被准确触发,进而提高了感应层触发感应件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一般而言,锅体设于基座上,此时感应层设于锅体的底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件能够向基座朝向锅体的一侧发射并接收光线,感应层能够反射光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感应件向锅体的一侧发射光线,感应层中的反射层将感应件发射的光线反射回基座,进一步地,感应件接收到感应层的反射光线,从而触发电信号,以对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所触发的电信号与接收的光线有关,例如,在发出的光线和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能量损耗较少时,可认为对应的感应层的反射率较高,此时电信号被触发,或是在发出的光线和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能量损耗较大时,即当前接收的光线的能量较低,可认为对应的感应层的反射率较低,能量均被感应层吸收,此时未接收到光线,电信号被触发。
其中,感应件发出的光线可以为红外线、紫外线或者其它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霍尔元件,感应层包括磁性件,在霍尔元件和磁性件的配合下,实现运行状态的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霍尔元件是一种半导体磁电器件,可以检测磁场的变化,通过设置霍尔元件和磁性件,当烹饪过程中需要调整时,感应层的磁性件触发霍尔元件,以感应到磁场强度,从而激发电信号,并对加热功率的大小或是不同的加热模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所触发的电信号与所处的磁场有关,例如,在磁性件移动至霍尔元件的上方时,可认为对应的霍尔元件所处磁场发生较大变化,此时电信号被触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座具体包括:壳体;加热组件,设于壳体内,且加热组件能够对锅体加热,其中,感应件设于壳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其中,通过设置壳体,可以提高对内部结构的防护,特别地,将加热组件和感应件设置于壳体内,进而一方面可以保护基座,防止基座发生损坏,进而提高了烹饪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另一方面还可隔绝加热组件向外的辐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热凹槽,设于壳体的上表面,锅体能够在加热凹槽内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的上表面设置加热凹槽,进而可以限制锅体在加热凹槽的范围内进行移动,一方面可以减少锅体发生不受控制而滑出基座的情况,以提高烹饪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加热凹槽限定锅体的移动范围,更便于感应件的位置的确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微控制器,与感应组件和加热组件电连接,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感应件的触发状态控制加热组件的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感应组件和加热组件进行电连接的微控制器,以使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时产生电信号,进而使微控制器根据感应件的触发状态控制加热组件的运行,以调整烹饪过程中加热功率的大小以及加热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计时器,与感应组件和微控制器电连接,计时器用于确定感应件的触发时间,其中,微控制器能够根据触发时间确定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感应组件和微控制器电连接的计时器,可以获取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时的触发时间,微控制器根据触发时间的长短确定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的大小,以提高调整的可调整性。
一般来说,触发时间即为感应层正对于感应件的上方的持续时间。
而通过限定调整幅度与触发时间呈正相关,在计时器确定的触发时间较长时,对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较大,在触发时间较短时,对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较少,通过对触发时间的进而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调整,以提高烹饪操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了锅具,包括锅体,锅体内设有烹饪腔;锅体上设有感应层,感应层能够在锅体发生移动时触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锅具,锅具包括设置有烹饪腔的锅体,烹饪腔用于容纳需要烹饪的食材,锅体上设有感应层,感应层能够在锅体发生移动时触发,从而实现对锅具进行加热操作的控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能够移动触发的感应层,用户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调节按键或者调节旋钮调整运行状态,直接通过移动锅具即可实现加热调节,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运行状态时需要放下锅体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层包括磁性件,磁性件能够在霍尔元件的作用下实现触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磁性件设置在锅体上,当烹饪过程中需要调整时,磁性件触发霍尔元件,以感应到磁场强度,从而激发电信号,并对加热功率的大小或是不同的加热模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所触发的电信号与所处的磁场有关,例如,在磁性件移动至霍尔元件的上方时,可认为对应的霍尔元件所处磁场发生较大变化,此时电信号被触发。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壳体;加热组件,设于壳体内,且加热组件能够对锅体加热,其中,壳体内设有多个感应件,任一感应件能够被锅体的感应层触发,以调整加热组件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烹饪设备,包括壳体、加热组件以及多个感应件,其中,加热组件和感应件均设于壳体内,通过设置壳体可提高对内部结构的防护,特别地,将加热组件和感应件均设于壳体内,加热组件可对放置于壳体上的锅体进行烹饪,而感应件则可与锅体上的感应层配合,以在触发时对加热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用户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调节按键或者调节旋钮调整运行状态,直接通过移动锅具即可实现加热调节,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运行状态时需要放下锅体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控制器,与感应件和加热组件电连接,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感应件的触发状态控制加热组件的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感应件和加热组件进行电连接的微控制器,以使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时产生电信号,进而使微控制器根据感应件的触发状态控制加热组件的运行,以调整烹饪过程中加热功率的大小以及加热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计时器,与感应件和微控制器电连接,计时器用于确定感应件的触发时间,其中,微控制器能够根据触发时间确定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调整幅度与触发时间呈正相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感应件和微控制器电连接的计时器,可以获取感应件被感应层触发时的触发时间,微控制器根据触发时间的长短确定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的大小,以提高调整的可调整性。
一般来说,触发时间即为感应层正对于感应件的上方的持续时间。
而通过限定调整幅度与触发时间呈正相关,在计时器确定的触发时间较长时,对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较大,在触发时间较短时,对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较少,通过对触发时间的进而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调整,以提高烹饪操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中感应层与左侧感应件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中感应层与右侧感应件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中任一感应件均不被触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感应件输出电平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锅体、12感应层、2基座、22壳体、24加热组件、26承载面、28感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具体地,感应层12设于锅体1上,感应件28设于基座2上,感应件28的数量为多个,在锅体1与基座2发生相对移动时,任一感应件28可以被感应层12触发,此时根据感应件所对应的调整对象,对锅体1加热的加热功率或是加热模式开始进行调节,以使烹饪过程中调节加热功率的操作更加便捷,可以理解,与加热功率的增减相对应的感应件被触发时,仅增大或降低加热功率,与加热模式的切换相对应的感应件被触发时,仅切换至上一或下一加热模式。在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的配合作用下,用户仅需对锅体1进行移动,即可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换言之,用户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功率调节按键或者功率调节旋钮调整加热功率,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功率的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加热功率时需要放下锅体1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
其中,基座2和锅体1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锅体1在上,基座2在下。
当然,可以理解,在锅体1与基座2不发生相对移动,或是相对移动的范围较小,使得感应件28未被感应层12触发时,可以控制加热功率保持不变,即维持当前加热功率继续加热锅体1。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28被感应层12触发,即为锅体1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锅体1上的感应层12可以向感应件28发出特定信息,例如:光电信息、磁场信息、温度信息等,此时对应的感应件28向外输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
可以理解,基座2与锅体1之间的对应设置关系,即基座2在运行状态下可以对锅体1进行加热,二者之间可以为相抵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只要基座2可以对锅体1实现加热,即属于上述的对应设置关系。当然,通过上述对应关系,感应件28也能够被感应层12触发。
其中,锅体1和基座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一方面增大烹饪容积,另一方面也便于清洗,当然也可以为方形、矩形或其它任意形状。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两个感应件28。其中,基座2上设有与锅体1对应的加热范围,两个感应件28分贝设于加热范围的两侧。
在感应件28被触发时,具体地,其中一个感应件28被感应层12触发,增大加热功率,另一个感应件28被感应层12触发,减小加热功率,任一感应件28未被触发,加热功率不变。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感应件28,并将其设于基座2中与锅体1对应的加热范围的两侧,可以根据感应件28触发的不同情况,进而控制加热功率增大、减小或是不变,具体地,当两个感应件28中的一个被感应层12触发,增大加热功率,当另一个感应件28被感应层12触发,减小加热功率,当两个感应件28均未被触发,加热功率不变,可以理解,感应件28由于设置在基座2上,无法移动,而感应层12可随锅体1的移动而移动,故而在锅体1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感应层12会触发其中一个感应件28,在移动至另一位置时,感应层12会触发另外一个感应件28,通过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的配合,即可通过移动锅体1实现加热功率的控制,提高烹饪组件使用过程中的便利。
其中,两个感应件28可以沿锅体1的移动方向设置,例如,转动或是平移方向。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其中,锅体1可以在基座2上进行旋转,通过锅体1和基座2之间的相对转动,更适用于不同用户的烹饪习惯,此外在基座2上沿转动方向设置的多个感应件28更利于在锅体1转动时的触发,以对加热功率进行有效调节,特别地,由于设置多个感应件28,可以对不同的感应件28的功率调节幅度以及功率调节时间进行设置,更适用于不同用户对于加热功率的烹饪需求和调整习惯,例如,一个感应件28被触发时,控制基座2加热到特定功率,另一感应件28被触发时,控制基座2在当前加热功率基础上增加特定功率。
其中,在基座2上设有的多个感应件28合围形成为锅体1加热的加热区域,加热区域的不同部分对应于加热功率的不同调节类型,具体地,加热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当位于第一区域的感应件28被触发时,增大加热功率,当位于第二区域的感应件28被触发时,减小加热功率,由于将加热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用户在控制锅体1转动时,更便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烹饪体验。
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互独立,也即,两个区域不相交,且之间没有任何重合的区域,当位于一个区域的感应件28被触发时,不会波及到另一个区域,进而使调整功率的操作更加准确。
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为间隔设置,也可以为对半设置。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锅体1可以在基座2上平移,通过锅体1和基座2之间的相对移动,在锅体1发生平移时即可对加热功率实现调整,更适用于特定的烹饪环境,以提高烹饪组件的功能性,其中,锅体1的平移方向可以预先设定好,即确定在基座2上锅体1的移动轨迹,此时将多个感应件28沿锅体1的平移方向设于基座2上,锅体1发生平移时,沿着锅体1平移方向设置的感应件28可以被锅体1上的感应层12触发,进而调整加热功率的大小。
特别地,由于设置多个感应件28,可以对不同的感应件28的功率调节幅度以及功率调节时间进行设置,更适用于不同用户对于加热功率的烹饪需求和调整习惯,例如,一个感应件28被触发时,控制基座2加热到特定功率,另一感应件28被触发时,控制基座2在当前加热功率基础上增加特定功率。
此外,通过设定由多个感应件28形成的平移路径,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加热功率的增大或减小,具体地,当平移路径中一端的感应件28被触发时,增大加热功率,当平移路径中另一端的感应件28被触发时,减小加热功率,进而可以准确调节功率的大小。
其中,平移路径中一端的感应件2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其中,基座2上设有承载面26,在锅体1底壁上的感应层12呈扇形,在基座2的承载面26上,感应层12的投影与感应件28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即感应层12的投影可以处于感应件28内,或是感应层12的投影与感应件28的投影存在交叉,或是感应件28的投影处于感应层12内,从而可缩短感应件28和感应层12之间感应信号传递的路径,减少由于路径过长而发生干扰,以影响信号正常传递的可能性。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其中,感应件28能够向基座2朝向锅体1的一侧发射并接收光线,感应层12能够反射光线。
当感应件28被感应层12触发,感应件28向锅体1的一侧发射光线,感应层12中的反射层将感应件28发射的光线反射回基座2,进一步地,感应件28接收到感应层12的反射光线,从而触发电信号,以对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28所触发的电信号与接收的光线有关,例如,在发出的光线和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能量损耗较少时,可认为对应的感应层12的反射率较高,此时电信号被触发,或是在发出的光线和接收的光线之间的能量损耗较大时,即当前接收的光线的能量较低,可认为对应的感应层12的反射率较低,能量均被感应层12吸收,此时未接收到光线,电信号被触发。
其中,感应件28发出的光线可以为红外线、紫外线或者其它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实施例七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感应件28,其中,感应件28包括霍尔元件,感应层12包括磁性件,在霍尔元件和磁性件的配合下,实现加热功率的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霍尔元件是一种半导体磁电器件,可以检测磁场的变化,通过设置霍尔元件和磁性件,当烹饪过程中需要调整加热功率时,感应层12的磁性件触发霍尔元件,以感应到磁场强度,从而激发电信号,并对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28所触发的电信号与所处的磁场有关,例如,在磁性件移动至霍尔元件的上方时,可认为对应的霍尔元件所处磁场发生较大变化,此时电信号被触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基座2由壳体22以及设于壳体22内的加热组件24共同组成,其中,通过设置壳体22,可以提高对内部结构的防护,特别地,将加热组件24和感应件28设置于壳体22内,进而一方面可以保护基座2,防止基座2发生损坏,进而提高了烹饪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另一方面还可隔绝加热组件24向外的辐射。
此外,在壳体2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加热凹槽,可以限制锅体1在加热凹槽的范围内进行移动,一方面可以减少锅体1发生不受控制而滑出基座2的情况,以提高烹饪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加热凹槽限定锅体1的移动范围,更便于感应件28的位置的确定。
实施例八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包括:锅体1、基座2、感应层12和多个感应件28,此外,还设有微控制器和计时器,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计时器所确定的感应件28的触发时间,以确定加热功率的调整幅度。
此外,调整幅度与触发时间呈正相关,在计时器确定的触发时间较长时,对加热功率的调整幅度较大,在触发时间较短时,对加热功率的调整幅度较少,通过对触发时间的进而对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行准确的调整,以提高烹饪操作的准确性。
实施例九
如图4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在锅体上设置扇形的感应层,基座上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感应件。感应件可以感应到锅体上的感应层,并激发电信号,在感应件感应到感应层时,感应件会向外输出激发高电平,反之,则向外输出低电平。具体地,如图7所示,当锅体向右旋转,直至旋转到左侧的感应件可以感应到锅的感应层时,从而触发电信号,电信号进而激发电路板做功率调节动作;当锅体向左旋转,直至旋转到右侧的感应件可以感应到锅的感应层,从而触发电信号,电信号进而激发电路板做功率调节动作。
其中,感应到的差异可以是磁场的差异、光信号的差异和温度的差异等。
更进一步地,感应件上安装有发射光电二极管和接收光电二极管,锅底部带有反射层,如图4所示,在锅旋转到左侧的感应件可以感应到锅的感应层时,如图8左侧示意,左侧感应件上发射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进而被反射,这样接收二极管就能感应到反射回来的光强的差异,从而激发高电平,去指示控制电路对功率进行减少。如图5所示,当锅旋转到右侧的感应件可以感应到锅的感应层时,如图8右侧示意,右侧感应件上发射二极管发射红外光,进而被锅底部带有反射层反射,这样接收二极管就能感应到反射回来的光强的差异,从而激发高电平,去指示控制电路对功率进行增加。如图6所示,当锅维持到中间时,左右两侧感应件的接收二极管都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强,感应件没有激发高电平,此时如图8中间部分示意,其为低电平,功率不变,控制板不做功率调节动作。
可以理解,上述仅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在感应层被感应件触发时,输出高电平,在未被触发时,输出低电平,还可以地,在感应层被触发时输出低电平,在未被触发时,输出高电平。此外,图8所示仅表明被触发时的电平高低,并不对本申请中感应层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范围进行约束。
同理的,感应件可以为霍尔元件,锅上设置有磁性部件,锅转动时,霍尔元件就能感应到磁场强度,从而激发电信号去指示控制电路对功率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以将感应层12设于锅体1靠近基座2的一侧,使锅体1上的感应层12与基座2上的感应件28之间的距离变小,当加热功率需要进行调整时,感应件28可以立即被准确触发,进而提高了感应层12触发感应件28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实施例十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锅具的实施例,包括设置有烹饪腔的锅体1,烹饪腔用于容纳需要烹饪的食材,锅体1上设有磁性件形成的感应层12,感应层12能够在锅体1发生移动时对磁场发生变化,以触发霍尔元件,从而实现对锅具进行加热操作的控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磁性件,使得用户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调节按键或者调节旋钮调整运行状态,直接通过移动锅具即可实现加热调节,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运行状态时需要放下锅体1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
实施例十一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烹饪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壳体22、加热组件24、微控制器以及多个感应件28,其中,加热组件24和感应件28均设于壳体22内,通过设置壳体22可提高对内部结构的防护,特别地,将加热组件24和感应件28均设于壳体22内,微控制器与感应件28和加热组件24进行电连接,加热组件24可对放置于壳体22上的锅体1进行烹饪,而感应件28则可与锅体1上的感应层12配合,以在微控制器的作用下,在感应件28被感应层12触发时对加热组件24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用户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调节按键或者调节旋钮调整运行状态,直接通过移动锅具即可实现加热调节,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运行状态时需要放下锅体1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组件,无需通过单独设置的功率调节按键或者功率调节旋钮调整加热功率,减少烹饪过程中无法进行控制功率的操作的可能性,同样也减少在烹饪过程中控制加热功率时需要放下锅体或者放下工具等不必要的操作,提高烹饪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基座,与所述锅体对应设置,且所述基座能够对所述锅体加热;
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层,设于所述锅体上;以及多个感应件,设于所述基座上,
其中,任一所述感应件能够被所述感应层触发,以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感应件分别设于所述基座中与所述锅体对应的加热范围的两侧,
其中,根据触发的感应件,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能在所述基座上旋转,多个所述感应件沿所述锅体的转动方向设于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感应件形成加热区域,
其中,所述加热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根据触发的感应件在所述加热区域中的位置,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能在所述基座上平移,多个所述感应件沿所述锅体的平移方向设于所述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感应件形成与所述锅体对应的平移路径,在所述平移路径中任一感应件被触发时,根据触发的感应件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呈扇形,在所述基座的承载面上,所述感应层的投影与所述感应件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设于所述锅体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能够向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锅体的一侧发射并接收光线,所述感应层能够反射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包括霍尔元件,所述感应层包括磁性件,在所述霍尔元件和所述磁性件的配合下,实现所述运行状态的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体包括:
壳体;
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加热组件能够对所述锅体加热,
其中,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凹槽,设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锅体能够在所述加热凹槽内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控制器,与所述感应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感应件的触发状态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运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时器,与所述感应组件和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计时器用于确定所述感应件的触发时间,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触发时间确定所述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所述调整幅度与所述触发时间呈正相关。
15.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烹饪腔;
其中,所述锅体上设有感应层,所述感应层能够在锅体发生移动时触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能够在霍尔元件的作用下实现触发。
17.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加热组件能够对锅体加热,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感应件,任一所述感应件能够被锅体的感应层触发,以调整所述加热组件的运行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控制器,与所述感应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感应件的触发状态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运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时器,与所述感应件和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计时器用于确定所述感应件的触发时间,其中,所述微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触发时间确定所述运行状态的调整幅度,所述调整幅度与所述触发时间呈正相关。
CN202020662637.8U 2020-04-27 2020-04-27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12157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2637.8U CN212157292U (zh) 2020-04-27 2020-04-27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2637.8U CN212157292U (zh) 2020-04-27 2020-04-27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7292U true CN212157292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2637.8U Active CN212157292U (zh) 2020-04-27 2020-04-27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7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78957U (zh) 烹饪系统
KR960002813B1 (ko) 전자렌지
EP0037638A1 (en) Cooking apparatus
JP6109207B2 (ja) 温度センサプローブ、及び加熱調理器
CN212465766U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电烤器具
JP200813039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2157292U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CN109237545A (zh) 防干烧的控制方法和防干烧系统
KR100955274B1 (ko) 전기레인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639279A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GB2071969A (en) Cooking apparatus
CN212408762U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CN212408758U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CN208425893U (zh) 一种恒温慢煮机
CN212574681U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CN109620014A (zh) 滚筒式烹饪机的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及滚筒式烹饪机
CN212546566U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JP2011153780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装置
JP6223481B2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温度検知装置
CN113639280A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CN212204640U (zh) 烹饪组件、锅具和烹饪设备
JP2003229240A (ja) 加熱調理器
JP3643983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5489860U (zh) 灶具
CN215259965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