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0887U -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0887U
CN212150887U CN202020539551.6U CN202020539551U CN212150887U CN 212150887 U CN212150887 U CN 212150887U CN 202020539551 U CN202020539551 U CN 202020539551U CN 212150887 U CN212150887 U CN 212150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asting
casting machine
box
rod
materi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95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ao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ao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ao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ao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95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0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0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0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包括压铸机,压铸机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处设置有收料小车。压铸机和收料小车之间设置有机座,机座上滑移设置有滑台,滑台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主动杆和从动杆,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远离各自转轴的端部同时铰接连接有转移箱。转移箱上转动设置有翻转臂,翻转臂远离转移箱的一端固设有安置盒,安置盒靠近出料口的一端铰接连接有两个相互夹紧配合的夹持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夹持杆的开闭实现汽车钣金件的夹取,控制主动杆转动,通过从动杆和转移箱的联动实现夹持杆在出料口和收料小车之间的转移。相比于人工夹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它们的合金。压铸件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同时压铸工艺能够减少或避免二次机械加工,具有生产速度快、铸件抗拉强度高、可以铸造高流动性的金属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电子、通信、家电等行业。
参照说明书附图4,一种用压铸机压铸成型的汽车钣金件包括U型杆和固设于所述U型杆底部的凸台,凸台远离U型杆的一端延伸有U型块。当汽车钣金件压铸成型后,现有技术一般由操作工人站在出料口外,通过夹持工具伸入压铸机的出料口,夹住凸台和U型块取出汽车钣金件,将汽车钣金件堆叠放置到收料箱中,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包括压铸机,所述压铸机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收料小车,所述压铸机和所述收料小车之间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上滑移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远离各自转轴的端部同时铰接连接有转移箱,所述转移箱上转动设置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远离所述转移箱的一端固设有安置盒,所述安置盒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铰接连接有两个相互夹紧配合的夹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钣金件压铸成型后,U型杆朝上、U型块朝下位于压铸模具上,控制主动杆向靠近出料口的方向转动,通过从动杆和转移箱的联动作用,带动夹持杆伸入压铸机内,两个夹持杆相互靠近并夹紧U型块。接着控制主动杆和从动杆远离出料口,带动夹持有汽车钣金件的夹持杆转移至收料小车的正上方。翻转臂翻转180°,夹持杆相互远离松开U型块,汽车钣金件掉落于收料小车内。相比于人工夹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盒背向所述转移箱的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安置盒内固设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有两个与所述夹持杆一一对应的合页,两个所述合页以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且其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夹持杆铰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杆移动至压铸模具处时,夹持气缸控制其活塞杆向靠近翻转臂的方向移动,带动合页以铰接点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持杆相互靠近以夹紧U型块,当夹持杆夹紧汽车钣金件转移至收料小车上方时,夹持气缸控制夹持杆相互远离,松开U型块,汽车钣金件掉落于收料小车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移箱内固设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臂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杆夹紧汽车钣金件并移动至收料小车上方时,翻转电机控制翻转臂旋转180°,以便汽车钣金件顺利掉落至收料小车中。当夹持杆伸入出料口后,翻转电机控制翻转臂复位,以便夹持杆上的U型槽定位,与U型块贴合夹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台上端面固设有转移电机,所述转移电机的输出端固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杆上固设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移电机为伺服电机,调节伺服电机的正反转,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以控制主动杆的转动,通过从动杆和安置盒的联动,进而实现夹持杆在出料口与收料小车之间的转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台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机座的上端面固设有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台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杆夹紧汽车钣金件后,平移气缸控制滑台沿着滑槽往复移动,带动夹持杆移动,使汽车钣金件易于脱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杆远离所述安置盒的一端一体固设有延伸臂,其中一个所述延伸臂与U型块接触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槽能与U型块很好地贴合,增大了U型块的接触面积,起到定位作用,使得延伸臂能夹紧U型块,夹取过程中汽车钣金件不易脱落,减少了工伤事故,同时也保证了汽车钣金件的成品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小车固设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呈顶部开口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料箱扩大了收料小车的收纳空间,减少了停机转运汽车钣金件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控制夹持杆的开闭实现了汽车钣金件的夹取,控制主动杆转动,通过从动杆和转移箱的联动实现了汽车钣金件在出料口和收料小车之间的转移。相比于人工夹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U型槽,不仅增大了U型块的接触面积,而且起到了定位作用,使得延伸臂能很好地夹紧U型块,夹取过程中汽车钣金件不易脱落,减少了工伤事故,同时也保证了汽车钣金件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夹持杆、合页以及夹持气缸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汽车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压铸机;2、出料口;3、收料小车;4、收料箱;5、机座;6、滑台;7、滑槽;8、滑块;9、平移气缸;10、主动杆;11、从动杆;12、转移电机;13、主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5、转移箱;16、翻转臂;17、翻转电机;18、安置盒;19、夹持气缸;20、合页;21、夹持杆;22、延伸臂;23、U型槽;24、汽车钣金件;25、U型杆;26、凸台;27、U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包括压铸机1,压铸机1内部设置有压缩室,压缩室内设置有压铸模具。压铸机1的一侧开设有与压缩室连通的出料口2,压铸机1于出料口2一侧设置有收料小车3。收料小车3固设有收料箱4,所述收料箱4呈顶部开口结构。收料箱4扩大了收料小车3的收纳空间,减少了停机整理汽车钣金件24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压铸机1和收料小车3之间设置有机座5,机座5上端面滑移设置有滑台6。机座5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7,滑台6的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滑槽7滑动配合的滑块8。机座5上端面固设有平移气缸9,平移气缸9的活塞杆与滑台6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滑台6上端面于滑槽7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主动杆10和从动杆11,滑台6的上端面固设有转移电机12,转移电机12的输出端固设有主动锥齿轮13,主动杆10的周侧同轴固设有与主动锥齿轮1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4。主动杆10和从动杆11远离各自转轴的端部同时铰接连接有转移箱15,转移箱15于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翻转臂16。转移箱15内固设有翻转电机17,翻转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翻转臂16的一端传动连接,翻转臂16的另一端固设有安置盒18。转移电机12为伺服电机,调节伺服电机的正反转以控制主动杆10的转动,通过从动杆11和转移箱15的联动,进而实现翻转臂16带着安置盒18在出料口2与收料小车3之间的转移。
参照图2和图3,安置盒18背向转移箱15的一侧呈开口结构,安置盒18内固设有夹持气缸19,夹持气缸19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有两个合页20,两个合页20以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合页20远离活塞杆的端部均铰接连接有夹持杆21,夹持杆21的截面呈“L”字型,且夹持杆21与安置盒18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铰接连接。
当夹持杆21伸入出料口2并移动至压铸模具处时,夹持气缸19控制活塞杆向靠近翻转臂16的方向移动,带动合页20以活塞杆铰接点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持杆21相互靠近以夹紧U型块27。接着,平移气缸9控制滑台6沿着滑槽7往复移动,使得汽车钣金件24易于脱模。当夹持杆21夹紧汽车钣金件24并转移至收料箱4正上方时,夹持气缸19控制两个夹持杆21相互远离,松开U型块27,U型块27掉落至收料箱4中。当收料箱4内的汽车钣金件24堆叠数量足够多时,推动收料小车3并将汽车钣金件24转移至指定存放区。
参照图3,夹持杆21远离安置盒18的一端一体固设有延伸臂22,其中一个延伸臂22与U型块27接触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23。U型槽23能与U型块27很好地贴合,不仅增大了U型块27的接触面积,而且起到了定位作用,使得延伸臂22能夹紧U型块27,夹取过程中汽车钣金件24不易脱落,减少了工伤事故,同时也保证了汽车钣金件24的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熔融金属液在压铸模具内被压铸成型后成为汽车钣金件24,U型杆25朝上、U型块27朝下置于压铸模具上,转移电机12控制主动杆10朝着靠近出料口2的方向转动,通过从动杆11和安置盒18的联动,从而带动夹持杆21伸入出料口2内,并移动至压铸模具处。此时,夹持气缸19控制其活塞杆向靠近翻转臂16的方向移动,通过合页20和夹持杆21的联动,进而带动两个延伸臂22相互靠近以夹紧U型块27。同时,平移气缸9控制滑台6沿着滑槽7移动,使得汽车钣金件24脱模。接着,转移电机12控制主动杆10朝着远离出料口2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夹持有汽车钣金件24的夹持杆21从出料口2转移至收料箱4上方。此时,翻转电机17控制翻转臂16翻转180°,使得U型杆25朝下、U型块27朝上。最后,夹持气缸19控制两个延伸臂22相互远离,松开U型块27,汽车钣金件24掉落至收料箱4中。当收料箱4内的汽车钣金件24堆叠数量足够多时,推动收料小车3并将汽车钣金件24转移至指定存放区。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杆21夹取成型后的汽车钣金件24,相比与人工夹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U型槽23进行定位,具有运行平稳可靠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铸机(1),所述压铸机(1)开设有出料口(2)且所述出料口(2)处设置有收料小车(3),所述压铸机(1)和所述收料小车(3)之间设置有机座(5),所述机座(5)上滑移设置有滑台(6);
所述滑台(6)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主动杆(10)和从动杆(11),所述主动杆(10)和所述从动杆(11)远离各自转轴的端部同时铰接连接有转移箱(15),所述转移箱(15)上转动设置有翻转臂(16),所述翻转臂(16)远离所述转移箱(15)的一端固设有安置盒(18),所述安置盒(18)靠近所述出料口(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两个相互夹紧配合的夹持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盒(18)背向所述转移箱(15)的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安置盒(18)内固设有夹持气缸(19),所述夹持气缸(19)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有两个与所述夹持杆(21)一一对应的合页(20),两个所述合页(20)以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且其远离活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夹持杆(21)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箱(15)内固设有翻转电机(17),所述翻转电机(17)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臂(1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6)上端面固设有转移电机(12),所述转移电机(12)的输出端固设有主动锥齿轮(13),所述主动杆(10)上固设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5)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台(6)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所述滑槽(7)滑动配合的滑块(8),所述机座(5)的上端面固设有平移气缸(9),所述平移气缸(9)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台(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21)远离所述安置盒(18)的一端一体固设有延伸臂(22),其中一个所述延伸臂(22)与U型块接触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小车(3)固设有收料箱(4),所述收料箱(4)呈顶部开口结构。
CN202020539551.6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Active CN212150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9551.6U CN212150887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9551.6U CN212150887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0887U true CN212150887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9551.6U Active CN212150887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0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25057U (zh) 一种砂箱翻转装置
CN212150887U (zh) 一种压铸机的下料装置
CN116037897B (zh) 一种铝合金铸锭浇铸设备及其工艺
CN210648434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板式模具
CN108031814B (zh) 一种压铸中镶嵌件的分离装置
CN107812916B (zh) 一种压铸中镶嵌件的循环装卸装置
CN217370418U (zh) 一种新型真空浇注装置
CN213729229U (zh) 一种铸造用紧固装置
CN215356145U (zh) 一种自动化浇铸机构及系统
CN213613908U (zh) 一种爪极锻造模具
CN212917570U (zh) 一种多产品同时压铸成型的压铸模具装置
CN218984856U (zh) 一种用于压铸加工的机械手
CN211953688U (zh) 一种精密铸造炉夹取装置
CN109732066B (zh) 锥销式金属锭自动脱模脱销设备及方法
CN211334304U (zh) 一种盖体注塑模具定位装置
CN210996431U (zh) 首饰铸造自动生产线的铸造模移动夹具体
CN210702442U (zh) 一种用于伺服取喷一体机的连杆式取件机构
CN208342476U (zh) 模具打磨机构
CN213737516U (zh) 一种用于制壳线干燥室壳模自动寻址并抓取的机构
CN112536415A (zh)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CN219490118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铝合金铸件热处理设备
CN213106862U (zh) 一种压铸机产品出模机械手
CN220903701U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模具
CN217666306U (zh) 一种有色金属用连续压铸装置
CN217858694U (zh) 一种用于耐磨铸造件的铸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