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6415A -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6415A
CN112536415A CN202011299809.0A CN202011299809A CN112536415A CN 112536415 A CN112536415 A CN 112536415A CN 202011299809 A CN202011299809 A CN 202011299809A CN 112536415 A CN112536415 A CN 112536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ulley
connecting rod
gear
motor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9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998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64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6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64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3/00Details of machines for forging, pressing, or hammering
    • B21J13/02Die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3/00Details of machines for forging, pressing, or hammering
    • B21J13/08Accessories for handling work or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尤其是涉及模具脱模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翻转组件、模具、开关组件、下料组件、移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一侧,所述模具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上,所述开关组件固定设置在模具一侧,所述下料组件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有两组,两组翻转组件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夹持组件设有两组,两组夹持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一组移动组件上,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脱模的效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胚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通常多采用锻件,锻造可分为自由锻、模锻、碾环和特殊锻造。模锻又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金属胚料在具有一定现状的模锻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模锻一端用于生产重量不大,批量较大的零件。现有的模锻在锻压后不能立即与锻件分开,需要人工配合手动脱模,工序繁琐且人工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锻在锻压后不能立即与锻件分开,需要人工配合手动脱模,工序繁琐且人工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包括工作台、翻转组件、模具、开关组件、下料组件、移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一侧,所述模具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上,所述开关组件固定设置在模具一侧,所述下料组件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有两组,两组翻转组件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夹持组件设有两组,两组夹持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一组移动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座、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支撑座和翻转部件,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旁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均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设置在第一皮带轮一侧,所述第四皮带轮设置在第二皮带轮一侧,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上,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第二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所述支撑座设有四个,四个支撑座呈两两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三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一组支撑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第四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支撑座相连接,所述翻转部件设有两组,两组翻转部件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每组翻转部件均包括滑动块、连接座、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一个滑动块设置在第一丝杆上,所述另一个滑动块设置在第二丝杆上,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设置在一个滑动块上,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盖、第二电机、第五皮带轮、第六皮带轮、第三皮带、第一转动轴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开关盖设置在模具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五皮带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皮带轮设置在第五皮带轮一侧,所述第三皮带套设在第五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上,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六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开关盖与第一固定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对称设置在模具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下料滑槽和放置板,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座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下料滑槽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座上,所述放置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一侧且位于下料滑槽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座、第三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丝杆、第三丝杆固定板、滑轨、第一移动块和滑片,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三电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三丝杆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三丝杆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滑轨的一侧,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片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相连接,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第三丝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三电机、第三转动轴、第三齿轮、第一齿条、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二连接板、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三连接板和固定块,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块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三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支撑板旁侧且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五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五连接杆上,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通过所述翻转组件调整模具的角度以便模具更好的进行脱模作业,通过所述开关组件可使得产品从模具中脱模,通过下料组件可使得模具自动下料,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可带动夹持组件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可将产品夹持并移送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脱模的效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其二,通过所述翻转组件的设置可调节模具的角度和位置,使得脱模的速度更好,脱模作业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其三,通过所述开关组件的设置在模具进行脱模时自动打开使得产品掉出,无需人工一个一个进行拿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其四,通过所述第三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带动滑片进行移动,滑片带动第一移动块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夹持组件进行水平移动,通过所述移动组件的设置可带动夹持组件进行水平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五,通过所述夹持组件的设置可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夹紧,通过移动组件移送至开口上方,随后掉入收集箱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翻转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开关组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夹持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工作台1,翻转组件2,模具3,开关组件4,下料组件5,移动组件6,夹持组件7,开口11,收集箱12,第一安装板21,第一安装座22,第一电机23,第一皮带轮24,第二皮带轮25,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第一皮带28,第二皮带29,第一丝杆210,第二丝杆211,支撑座212,翻转部件213,滑动块2131,连接座2132,第一传动杆2133,第二传动杆2134,第一连接板2135,第一固定板2136,开关盖41,第二电机42,第五皮带轮43,第六皮带轮44,第三皮带45,第一转动轴46,第一固定座47,第二安装座51,下料滑槽52,放置板53,底座61,第三电机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第三丝杆65,第三丝杆固定板66,滑轨67,第一移动块68,滑片69,支撑板71,第四电机72,第三转动轴73,第三齿轮74,第一齿条75,第一连接杆76,第二连接杆77,第三连接杆78,第四连接杆79,第二连接板710,第四齿轮711,第五齿轮712,第五连接杆713,第六连接杆714,第三连接板715,固定块716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3,包括工作台1、翻转组件2、模具3、开关组件4、下料组件5、移动组件6和夹持组件7,所述翻转组件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一侧,所述模具3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2上,所述开关组件4设置在固定设置在模具3一侧,所述下料组件5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2一侧,所述移动组件6设有两组,两组翻转组件2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夹持组件7设有两组,两组夹持组件7分别固定设置在一组移动组件6上,在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翻转组件2调整模具3的角度以便模具3更好的进行脱模作业,通过所述开关组件4可使得产品从模具3中脱模,通过下料组件5可使得模具3自动下料,通过所述移动组件6可带动夹持组件7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7可将产品夹持并移送走。
所述工作台1一侧开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12,用来收集脱模后的产品。
所述翻转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1、第一安装座22、第一电机23、第一皮带轮24、第二皮带轮25、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第一皮带28、第二皮带29、第一丝杆210、第二丝杆211、支撑座212和翻转部件213,所述第一安装板2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安装座22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3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2旁侧,所述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5均与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26设置在第一皮带轮24一侧,所述第四皮带轮27设置在第二皮带轮25一侧,所述第一皮带28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4和第三皮带轮26上,所述第二皮带29套设在第二皮带轮25和第四皮带轮27上,所述支撑座212设有四个,四个支撑座212呈两两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上,所述第一丝杆210的一端与第三皮带轮26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10的另一端与一组支撑座212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1的一端与第四皮带轮27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1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支撑座212相连接,所述翻转部件213设有两组,两组翻转部件213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上。
所述每组翻转部件213均包括滑动块2131、连接座2132、第一传动杆2133、第二传动杆2134、第一连接板2135和第一固定板2136,所述一个滑动块2131设置在第一丝杆210上,所述另一个滑动块2131设置在第二丝杆211上,两个所述滑动块2131分别与第一丝杆210和第二丝杆21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2132分别固定设置在一个滑动块2131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133的一端与连接座2132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3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135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3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2133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34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35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2133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136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135下方,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3带动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5转动,第一皮带轮24带动第一皮带28转动,第一皮带28带动第三皮带轮26转动,第二皮带轮25带动第二皮带29转动,第二皮带29带动第四皮带轮27转动,第三皮带轮26带动第一丝杆210转动,第四皮带轮27带动第二丝杆211转动,第一丝杆210和第二丝杆211分别带动两个滑动块2131运动,滑动块2131移动时带动连接座2132运动,第一传动杆2133与连接座2132铰接,第二传动杆2134与第一传动杆2133铰接,从而调整第一固定板2136的角度,通过所述翻转组件2的设置可调节模具3的角度和位置,使得脱模的速度更好,脱模作业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开关盖41、第二电机42、第五皮带轮43、第六皮带轮44、第三皮带45、第一转动轴46和第一固定座47,所述开关盖41设置在模具3一侧,所述第二电机42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36上,所述第五皮带轮43与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皮带轮44设置在第五皮带轮43一侧,所述第三皮带45套设在第五皮带轮43和第六皮带轮44上,所述第一转动轴46的一端与第六皮带轮44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6的另一端贯穿开关盖41与第一固定座47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4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47对称设置在模具3一侧,通过所述第二电机42带动第五皮带轮43转动,第五皮带轮43带动第三皮带45转动,第三皮带45带动第六皮带轮44转动,第六皮带轮44带动第一转动轴46转动,第一转动轴46带动开关盖41进行开关闭合工作,通过所述开关组件4的设置在模具3进行脱模时自动打开使得产品掉出,无需人工一个一个进行拿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所述下料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座51、下料滑槽52和放置板53,所述第二安装座51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座51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下料滑槽52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座51上,所述放置板53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1一侧且位于下料滑槽52下方。
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底座61、第三电机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第三丝杆65、第三丝杆固定板66、滑轨67、第一移动块68和滑片69,所述底座6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三电机62固定设置在底座61上,所述第一齿轮63与第三电机6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4设置在第三电机62一侧,所述第一齿轮63与第二齿轮64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丝杆65的一端与第二齿轮64连接,所述第三丝杆65的另一端与第三丝杆固定板66相连接,所述第三丝杆固定板66固定设置在滑轨67的一侧,所述滑轨67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移动块68滑动设置在滑轨67上,所述滑片69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68相连接,所述滑片69的另一端与第三丝杆65螺纹连接,通过所述第三电机62带动第一齿轮63转动,第一齿轮63与第二齿轮64相互啮合,第二齿轮64带动第三丝杆65转动,第三丝杆65转动带动滑片69进行移动,滑片69带动第一移动块68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夹持组件7进行水平移动,通过所述移动组件6的设置可带动夹持组件7进行水平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支撑板71、第四电机72、第三转动轴73、第三齿轮74、第一齿条75、第一连接杆76、第二连接杆77、第三连接杆78、第四连接杆79、第二连接板710、第四齿轮711、第五齿轮712、第五连接杆713、第六连接杆714、第三连接板715和固定块716,所述支撑板7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块68上,所述第四电机72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1一侧,所述第三转动轴73与第四电机7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74与第三转动轴73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75设置在支撑板71旁侧且与第三齿轮7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杆76的一端与支撑板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6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9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7的一端与第三转动轴7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9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8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7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7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711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杆77上,所述第五齿轮712转动设置在第五连接杆713上,所述第四齿轮711和第五齿轮71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连接板710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10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接杆714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715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713和第六连接杆71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715的另一端与固定块716相连接,通过所述第四电机72带动第三转动轴73转动,第三转动轴73带动第三齿轮74转动,第三齿轮74与第一齿条75啮合,第三齿轮74带动第二连接杆77运动,第二连接杆77带动第四齿轮711转动,第四齿轮711与第五齿轮71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76进行运动,带动第一连接杆76进行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连接板710的作用也将带动第五连接杆713和第六连接杆714进行运动,带动第二连接块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块716进行运动对产品进行夹紧,通过所述夹持组件7的设置可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夹紧,通过移动组件6移送至开口11上方,随后掉入收集箱12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本装置的实用性。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在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翻转组件2调整模具3的角度以便模具3更好的进行脱模作业,通过所述开关组件4可使得产品从模具3中脱模,通过下料组件5可使得模具3自动下料,通过所述移动组件6可带动夹持组件7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7可将产品夹持并移送走,首先翻转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3带动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5转动,第一皮带轮24带动第一皮带28转动,第一皮带28带动第三皮带轮26转动,第二皮带轮25带动第二皮带29转动,第二皮带29带动第四皮带轮27转动,第三皮带轮26带动第一丝杆210转动,第四皮带轮27带动第二丝杆211转动,第一丝杆210和第二丝杆211分别带动两个滑动块2131运动,滑动块2131移动时带动连接座2132运动,第一传动杆2133与连接座2132铰接,第二传动杆2134与第一传动杆2133铰接,从而调整第一固定板2136的角度,随后开关组件4通过所述第二电机42带动第五皮带轮43转动,第五皮带轮43带动第三皮带45转动,第三皮带45带动第六皮带轮44转动,第六皮带轮44带动第一转动轴46转动,第一转动轴46带动开关盖41进行开关闭合工作,随后移动组件6通过所述第三电机62带动第一齿轮63转动,第一齿轮63与第二齿轮64相互啮合,第二齿轮64带动第三丝杆65转动,第三丝杆65转动带动滑片69进行移动,滑片69带动第一移动块68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夹持组件7进行水平移动,随后夹持组件7通过所述第四电机72带动第三转动轴73转动,第三转动轴73带动第三齿轮74转动,第三齿轮74与第一齿条75啮合,第三齿轮74带动第二连接杆77运动,第二连接杆77带动第四齿轮711转动,第四齿轮711与第五齿轮71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76进行运动,带动第一连接杆76进行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连接板710的作用也将带动第五连接杆713和第六连接杆714进行运动,带动第二连接块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块716进行运动对产品进行夹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翻转组件(2)、模具(3)、开关组件(4)、下料组件(5)、移动组件(6)和夹持组件(7),所述翻转组件(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一侧,所述模具(3)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2)上,所述开关组件(4)固定设置在模具(3)一侧,所述下料组件(5)固定设置在翻转组件(2)一侧,所述移动组件(6)设有两组,两组翻转组件(2)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夹持组件(7)设有两组,两组夹持组件(7)分别固定设置在一组移动组件(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一侧开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1)、第一安装座(22)、第一电机(23)、第一皮带轮(24)、第二皮带轮(25)、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第一皮带(28)、第二皮带(29)、第一丝杆(210)、第二丝杆(211)、支撑座(212)和翻转部件(213),所述第一安装板(2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安装座(22)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3)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2)旁侧,所述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5)均与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26)设置在第一皮带轮(24)一侧,所述第四皮带轮(27)设置在第二皮带轮(25)一侧,所述第一皮带(28)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4)和第三皮带轮(26)上,所述第二皮带(29)套设在第二皮带轮(25)和第四皮带轮(27)上,所述支撑座(212)设有四个,四个支撑座(212)呈两两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上,所述第一丝杆(210)的一端与第三皮带轮(26)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10)的另一端与一组支撑座(212)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1)的一端与第四皮带轮(27)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1)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支撑座(212)相连接,所述翻转部件(213)设有两组,两组翻转部件(213)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翻转部件(213)均包括滑动块(2131)、连接座(2132)、第一传动杆(2133)、第二传动杆(2134)、第一连接板(2135)和第一固定板(2136),所述一个滑动块(2131)设置在第一丝杆(210)上,所述另一个滑动块(2131)设置在第二丝杆(211)上,两个所述滑动块(2131)分别与第一丝杆(210)和第二丝杆(21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2132)分别固定设置在一个滑动块(2131)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133)的一端与连接座(2132)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13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135)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3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2133)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34)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35)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2133)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136)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135)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开关盖(41)、第二电机(42)、第五皮带轮(43)、第六皮带轮(44)、第三皮带(45)、第一转动轴(46)和第一固定座(47),所述开关盖(41)设置在模具(3)一侧,所述第二电机(42)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36)上,所述第五皮带轮(43)与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皮带轮(44)设置在第五皮带轮(43)一侧,所述第三皮带(45)套设在第五皮带轮(43)和第六皮带轮(44)上,所述第一转动轴(46)的一端与第六皮带轮(44)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6)的另一端贯穿开关盖(41)与第一固定座(47)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4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47)对称设置在模具(3)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座(51)、下料滑槽(52)和放置板(53),所述第二安装座(51)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座(51)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下料滑槽(52)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座(51)上,所述放置板(53)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1)一侧且位于下料滑槽(52)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底座(61)、第三电机(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第三丝杆(65)、第三丝杆固定板(66)、滑轨(67)、第一移动块(68)和滑片(69),所述底座(6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三电机(62)固定设置在底座(61)上,所述第一齿轮(63)与第三电机(6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4)设置在第三电机(62)一侧,所述第一齿轮(63)与第二齿轮(64)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丝杆(65)的一端与第二齿轮(64)连接,所述第三丝杆(65)的另一端与第三丝杆固定板(66)相连接,所述第三丝杆固定板(66)固定设置在滑轨(67)的一侧,所述滑轨(67)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移动块(68)滑动设置在滑轨(67)上,所述滑片(69)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68)相连接,所述滑片(69)的另一端与第三丝杆(65)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支撑板(71)、第四电机(72)、第三转动轴(73)、第三齿轮(74)、第一齿条(75)、第一连接杆(76)、第二连接杆(77)、第三连接杆(78)、第四连接杆(79)、第二连接板(710)、第四齿轮(711)、第五齿轮(712)、第五连接杆(713)、第六连接杆(714)、第三连接板(715)和固定块(716),所述支撑板(7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块(68)上,所述第四电机(72)固定设置在支撑板(71)一侧,所述第三转动轴(73)与第四电机(7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74)与第三转动轴(73)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75)设置在支撑板(71)旁侧且与第三齿轮(7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杆(76)的一端与支撑板(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6)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9)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7)的一端与第三转动轴(7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9)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8)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7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7)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711)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杆(77)上,所述第五齿轮(712)转动设置在第五连接杆(713)上,所述第四齿轮(711)和第五齿轮(71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连接板(710)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7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10)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接杆(714)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715)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713)和第六连接杆(71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715)的另一端与固定块(716)相连接。
CN202011299809.0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Withdrawn CN1125364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9809.0A CN112536415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9809.0A CN112536415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6415A true CN112536415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9809.0A Withdrawn CN112536415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64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4016A (zh) * 2022-05-17 2022-06-17 如东瀚邦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用自动翻转脱模的包装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4016A (zh) * 2022-05-17 2022-06-17 如东瀚邦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用自动翻转脱模的包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31157U (zh) 一种智能化法兰锻造设备
CN116765217B (zh)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系统零件的冲压装置
CN112536415A (zh)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CN112936020A (zh) 一种锻造模具智能打磨装置
CN218698598U (zh) 一种模具加工平台
CN112705660A (zh) 一种橡胶模具料胚锻造装置
CN113523141A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自动化取件机构及该冲压模具
CN209522759U (zh) 玻璃成型压机
CN217570506U (zh) 一种汽车叶子板冲压模具
CN213613908U (zh) 一种爪极锻造模具
CN108031814B (zh) 一种压铸中镶嵌件的分离装置
CN107812916B (zh) 一种压铸中镶嵌件的循环装卸装置
CN116493464A (zh) 一种热锻产品连续冲压输送线及冲压工艺
CN216176410U (zh) 一种组合式轴承座加工用模具
CN113798380B (zh) 一种储能电池专用液压机
CN112719254B (zh) 一种用于加工模具钢的液压顶出脱模装置
CN212443121U (zh) 一种翻转式锌铝阳极浇注模具
CN214646069U (zh) 一种镜片热成型机用石墨模具夹持装置
CN109604560A (zh) 一种汽车生产全自动出模设备
CN211679953U (zh) 一种压铸模定模滑块翻转装置
CN113787563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的打孔机
CN220362938U (zh) 成型机的自动开模装置
CN217290252U (zh)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CN219598067U (zh) 一种铅稀土合金成型模具
CN209452782U (zh) 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