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0252U -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0252U
CN217290252U CN202220441855.8U CN202220441855U CN217290252U CN 217290252 U CN217290252 U CN 217290252U CN 202220441855 U CN202220441855 U CN 202220441855U CN 217290252 U CN217290252 U CN 217290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ifting
sliding plate
plat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18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海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angchao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angchao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angchao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angchao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18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0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0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0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涉及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架,固定在底座的一侧顶端;电动推杆;下模具;脱模机构;自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脱模机构,此机构可实现对零部件的自动脱模,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旋转,此时两个移动滑板在双向螺纹杆的带动下相互远离,同时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在移动滑板的带动下,带动限位滑杆滑动,同时通过限位滑槽使得限位滑杆在底座的内部,对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升降限位,此时通过铰链使得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带动升降座,使得下模具下降至底座的内部,此时零部件在底座的挤压下,与下模具相互分离,从而实现对零部件便捷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一般将模具安装在模架上进行加工,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
现有汽车零部件通常通过闭式锻造模架进行冲压锻造,但在冲压锻造后无法对零部件进行便捷脱模,而现有设备在对零部件进行脱模时,会对其外壁表面造成划伤,不利于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对零部件进行无损脱模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包括:
底座;
支撑架,固定在底座的一侧顶端;
电动推杆,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
下模具,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电动推杆的下方;
脱模机构,安装在底座一端的下端,且贯穿至底座的内部,并与下模具的底端相接触,用于对锻造后的零部件进行脱模;
自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下表面,且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于对下模具进行自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电机、移动滑板、第一连接转板、限位滑杆、第二连接转板、双向螺纹杆以及升降座,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一端的下端,所述双向螺纹杆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且贯穿至底座的内部,所述移动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滑板分别套接在双向螺纹杆的两端,且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升降座设置在下模具的底端,且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转板分别安装在一个移动滑板的两侧,且与升降座一端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转板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且分别安装在另一个移动滑板的两侧,并与升降座另一端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杆设置在底座的内部,且与两个第二连接转板、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相互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限位滑板、升降压板、升降滑板、挤压滑板、限位挡板、限位卡板、弹簧以及限位滑轴,所述升降压板设置在支撑架的下表面,且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板固定在升降压板两端的底端,且贯穿至底座的内部,所述挤压滑板设置在升降滑板靠近下模具的一端下表面,且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板固定在挤压滑板远离升降滑板的一端,所述限位卡板固定在限位滑板远离挤压滑板的一端,且位于升降座的一端,所述限位滑轴固定在底座的内部,且位于限位卡板的两侧,并与限位滑板相互套接,所述限位挡板固定在限位滑轴靠近升降座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滑板靠近限位挡板的一端,且与限位滑轴相互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滑板与双向螺纹杆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转板、第一连接转板与移动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转板、第一连接转板与升降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以及底座与限位滑杆相接位置处均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与升降座、升降滑板、下模具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座与限位卡板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压板底端设置有与下模具相互匹配的上模具,所述升降滑板的下表面呈斜坡状,所述挤压滑板与升降滑板相接位置处相互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脱模机构,此机构可实现对零部件的自动脱模,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旋转,此时两个移动滑板在双向螺纹杆的带动下相互远离,同时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在移动滑板的带动下,带动限位滑杆滑动,同时通过限位滑槽使得限位滑杆在底座的内部,对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升降限位,此时通过铰链使得两个第一连接转板、第二连接转板带动升降座,使得下模具下降至底座的内部,此时零部件在底座的挤压下,与下模具相互分离,从而实现对零部件便捷脱模;
2、通过设置自锁机构,此机构可实现对下模具的便捷锁止,通过启动电动推杆推动升降压板,使得上模具对零部件进行冲压锻造,此时升降滑板在升降压板的推动下,对挤压滑板进行挤压,同时限位滑板在挤压滑板的推动下,通过限位滑轴限位滑动,并对弹簧挤压,同时通过限位挡板对弹簧限位,此时限位卡板在限位滑板的推动下,插入至升降座的内部,从而对下模具进行快速锁止,有效避免下模具6受到冲击时发生下降现象,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机构和自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脱模机构;201、电机;202、移动滑板;203、第一连接转板;204、限位滑杆;205、第二连接转板;206、双向螺纹杆;207、升降座;3、自锁机构;301、限位滑板;302、升降压板;303、升降滑板;304、挤压滑板;305、限位挡板;306、限位卡板;307、弹簧;308、限位滑轴;4、支撑架;5、电动推杆;6、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包括:
底座1;
支撑架4,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顶端;
电动推杆5,安装在支撑架4的顶端;
下模具6,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电动推杆5的下方;
脱模机构2,安装在底座1一端的下端,且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并与下模具6的底端相接触,用于对锻造后的零部件进行脱模;
自锁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4的下表面,且与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于对下模具6进行自锁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零部件放置在下模具6的上表面,然后启动电动推杆5使得自锁机构3对零部件进行冲压锻造,此时通过自锁机构3可对下模具6进行锁止固定,从而避免下模具6受到冲击时发生下降现象,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当自锁机构3复位时,此时通过脱模机构2带动下模具6下降至底座1的内部,此时零部件在底座1的挤压下,与下模具6相互分离,从而实现对锻造后的零部件进行便捷脱模。
请着重参阅图1~2,脱模机构2包括电机201、移动滑板202、第一连接转板203、限位滑杆204、第二连接转板205、双向螺纹杆206以及升降座207,电机201安装在底座1一端的下端,双向螺纹杆206固定在电机201的输出端,且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移动滑板202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滑板202分别套接在双向螺纹杆206的两端,且位于底座1的内部,升降座207设置在下模具6的底端,且位于底座1的内部,第一连接转板20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分别安装在一个移动滑板202的两侧,且与升降座207一端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转板20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转板205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相互远离的一侧,且分别安装在另一个移动滑板202的两侧,并与升降座207另一端的底端转动连接,限位滑杆204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且与两个第二连接转板205、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相互套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电机201带动双向螺纹杆206进行旋转,此时两个移动滑板202通过螺纹槽在双向螺纹杆206的带动下,在底座1的内部相互远离,同时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第二连接转板205通过转轴在移动滑板202的带动下,带动限位滑杆204进行滑动,同时通过限位滑槽使得限位滑杆204在底座1的内部,对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第二连接转板205进行升降限位,此时通过铰链使得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第二连接转板205带动升降座207稳定下降,从而使得下模具6进入底座1的内部,此时下模具6上表面的零部件在底座1的挤压下,与下模具6相互分离,从而实现对锻造后的零部件进行便捷脱模。
请着重参阅图1~3,自锁机构3包括限位滑板301、升降压板302、升降滑板303、挤压滑板304、限位挡板305、限位卡板306、弹簧307以及限位滑轴308,升降压板302设置在支撑架4的下表面,且与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升降滑板303固定在升降压板302两端的底端,且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挤压滑板304设置在升降滑板303靠近下模具6的一端下表面,且位于底座1的内部,限位滑板301固定在挤压滑板304远离升降滑板303的一端,限位卡板306固定在限位滑板301远离挤压滑板304的一端,且位于升降座207的一端,限位滑轴308固定在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限位卡板306的两侧,并与限位滑板301相互套接,限位挡板305固定在限位滑轴308靠近升降座207的一端,弹簧307设置在限位滑板301靠近限位挡板305的一端,且与限位滑轴308相互套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推动升降压板302使得上模具对零部件进行冲压锻造,此时升降滑板303在升降压板302的推动下,通过呈斜坡状对挤压滑板304进行挤压,同时限位滑板301在挤压滑板304的推动下通过限位滑轴308进行限位滑动,并对弹簧307进行挤压,同时通过限位挡板305对弹簧307进行限位,此时限位卡板306在限位滑板301的推动下,插入至升降座207的限位卡槽的内部,从而对下模具6进行快速锁止,从而避免下模具6受到冲击时发生下降现象,有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请着重参阅图1~2,电机201的输出端与底座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移动滑板202与双向螺纹杆206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螺纹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纹槽使得两个移动滑板202在双向螺纹杆206的带动下进行相向移动。
请着重参阅图1~2,两个第二连接转板205、第一连接转板203与移动滑板20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转板205、第一连接转板203与升降座207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第二连接转板205以及底座1与限位滑杆204相接位置处均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滑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轴、铰链使得两个第二连接转板205、第一连接转板203在移动滑板202的带动下,带动升降座207在底座1的内部进行稳定升降。
请着重参阅图1~2,底座1与升降座207、升降滑板303、下模具6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升降滑槽,升降座207与限位卡板306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滑槽使得升降座207、升降滑板303、下模具6在底座1的内部进行稳定升降。
请着重参阅图2~3,升降压板302底端设置有与下模具6相互匹配的上模具,升降滑板303的下表面呈斜坡状,挤压滑板304与升降滑板303相接位置处相互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与下模具6相互匹配的上模具可对零部件进行闭式锻造。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支撑架(4),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顶端;
电动推杆(5),安装在支撑架(4)的顶端;
下模具(6),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电动推杆(5)的下方;
脱模机构(2),安装在底座(1)一端的下端,且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并与下模具(6)的底端相接触,用于对锻造后的零部件进行脱模;
自锁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4)的下表面,且与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于对下模具(6)进行自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2)包括电机(201)、移动滑板(202)、第一连接转板(203)、限位滑杆(204)、第二连接转板(205)、双向螺纹杆(206)以及升降座(207),所述电机(201)安装在底座(1)一端的下端,所述双向螺纹杆(206)固定在电机(201)的输出端,且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移动滑板(20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滑板(202)分别套接在双向螺纹杆(206)的两端,且位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升降座(207)设置在下模具(6)的底端,且位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转板(20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转板(203)分别安装在一个移动滑板(202)的两侧,且与升降座(207)一端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转板(20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转板(205)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相互远离的一侧,且分别安装在另一个移动滑板(202)的两侧,并与升降座(207)另一端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杆(204)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且与两个第二连接转板(205)、两个第一连接转板(203)相互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3)包括限位滑板(301)、升降压板(302)、升降滑板(303)、挤压滑板(304)、限位挡板(305)、限位卡板(306)、弹簧(307)以及限位滑轴(308),所述升降压板(302)设置在支撑架(4)的下表面,且与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板(303)固定在升降压板(302)两端的底端,且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挤压滑板(304)设置在升降滑板(303)靠近下模具(6)的一端下表面,且位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板(301)固定在挤压滑板(304)远离升降滑板(303)的一端,所述限位卡板(306)固定在限位滑板(301)远离挤压滑板(304)的一端,且位于升降座(207)的一端,所述限位滑轴(308)固定在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限位卡板(306)的两侧,并与限位滑板(301)相互套接,所述限位挡板(305)固定在限位滑轴(308)靠近升降座(207)的一端,所述弹簧(307)设置在限位滑板(301)靠近限位挡板(305)的一端,且与限位滑轴(308)相互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与底座(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滑板(202)与双向螺纹杆(206)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螺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转板(205)、第一连接转板(203)与移动滑板(20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转板(205)、第一连接转板(203)与升降座(207)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转板(203)、第二连接转板(205)以及底座(1)与限位滑杆(204)相接位置处均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升降座(207)、升降滑板(303)、下模具(6)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座(207)与限位卡板(306)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板(302)底端设置有与下模具(6)相互匹配的上模具,所述升降滑板(303)的下表面呈斜坡状,所述挤压滑板(304)与升降滑板(303)相接位置处相互匹配。
CN202220441855.8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Active CN217290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1855.8U CN217290252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1855.8U CN217290252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0252U true CN217290252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1855.8U Active CN217290252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0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56499U (zh) 一种可控进给加工纸浆杯盖环形扣的伺服成形装置
CN219401861U (zh) 一种锻件外圈的冲压装置
CN217290252U (zh) 一种金属锻造用闭式锻造模架
CN211727271U (zh) 一种电气开关连接片的冲压装置
CN116766360A (zh) 一种耐火砖成型系统
CN216857903U (zh) 一种通讯腔体盖板加工用模具
CN213613908U (zh) 一种爪极锻造模具
CN113798380B (zh) 一种储能电池专用液压机
CN115382966A (zh) 一种汽车轮罩用的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方法
CN211758112U (zh) 一种适用于不锈钢餐叉加工的冲压装置
CN204135123U (zh) 一种带宽度可调折弯模条结构的成型机
CN219254132U (zh) 电感器热压成型装置
CN218798621U (zh) 一种卷材连续性自动冲压成型模
CN213968822U (zh) 一种多工位冷镦模具冲压成型装置
CN219004131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铝壳冷挤压成型装置
CN220920565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冲压模具
CN216506937U (zh) 一种高精密视频对讲机组合模具
CN219191308U (zh) 一种热压复合模具
CN216453316U (zh)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
CN217531218U (zh) 一种新型透光混凝土砌块制备模具
CN215969855U (zh)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20216611U (zh) 一种阀门原材料锻压装置
CN216397748U (zh) 机械设计用工件制作模具
CN218692944U (zh) 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
CN220515270U (zh) 一种金属罐加工用冲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