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1418U -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1418U
CN212121418U CN202020657767.2U CN202020657767U CN212121418U CN 212121418 U CN212121418 U CN 212121418U CN 202020657767 U CN202020657767 U CN 202020657767U CN 212121418 U CN212121418 U CN 212121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unching
hole
plate
briqu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77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国方
孙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ongyi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ongyi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ongyi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ongyi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577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1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1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1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模板和位于其上方的上模板,下模板与上模板相互平行,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具有间距,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对底座进行冲压的压块,压块与上模板之间设有过渡板,上模板与过渡板栓接,压块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容纳孔,过渡板上开有过渡孔,上模板上开有滑移孔,容纳孔、过渡孔、滑移孔同轴设置,过渡孔的内径小于容纳孔和滑移孔的内径,滑移孔内滑动连接有滑移螺杆,滑移螺杆穿过过渡孔与容纳孔的孔底栓接,滑移螺杆位于容纳孔内的杆身上套设有预压压簧,预压压簧的一端抵触于容纳孔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过渡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从底座内实现脱模的优点。

Description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冲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模具、设备和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生产出冲件。
现有技术的冲压材料中设计有一种底座,参照图1和图2,包括底板1,底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侧板一2,其另外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二3,底板1、侧板一2、侧板二3一体设置,侧板一2远离底板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
上述的底座冲压时,底板1水平放置在模具上,侧板一2向上翻折,侧板二3向下翻折。冲压完成后,侧板一2上的弧形结构位于两侧板一2之间,侧板一2、侧板二3均垂直于底板。
上述的底座冲压时,用于压底板的模具的边沿和侧板一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处位于同一平面内。但是,由于侧板一远离底板的一侧呈弧形结构且冲压完成后,弧形结构位于两个侧板一之间,模具上升时其边沿会与侧板一上的弧形结构发生撞击,模具无法从已经冲压完成的底座内脱离出来,因此存在明显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具有能够从底座内实现脱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模板和位于其上方的上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相互平行,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对底座进行冲压的压块,所述压块与上模板之间设有过渡板,所述上模板与过渡板栓接,所述压块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容纳孔,所述过渡板上开有过渡孔,所述上模板上开有滑移孔,所述容纳孔、过渡孔、滑移孔同轴设置,所述过渡孔的内径小于容纳孔和滑移孔的内径,所述滑移孔内滑动连接有滑移螺杆,所述滑移螺杆穿过过渡孔与容纳孔的孔底栓接,所述滑移螺杆位于容纳孔内的杆身上套设有预压压簧,所述预压压簧的一端抵触于容纳孔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过渡板的下表面,所述滑移螺杆位于滑移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型的滑移头,所述滑移头的外径大于过渡孔的内径;
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座,所述下模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下模座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底板水平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冲块一,所述冲块一紧贴下模座并与下模板栓接,侧板一放置在冲块一上,所述下模座另外的两侧分别设有冲块二,所述冲块二与下模座之间的距离与侧板二的板厚相等,所述冲块二与上模板栓接,侧板二位于冲块二的下方;
所述压块朝向冲块一的两侧与压块底面的连接处分别开有呈“V”型的容纳口,所述容纳口与压块底面相连的一侧沿着下模板至上模板的方向朝向两个冲块一之外倾斜,所述容纳口与压块底面相连的一侧栓接有呈“T”型设置的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T”形面朝向下模座,所述承载块上架设有沿着容纳口与压块底面相连的一侧的倾斜方向滑移的顶撑块,所述顶撑块朝向冲块一的一侧竖直,所述顶撑块朝向下模座的一侧水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压前,操作工人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工作推动下模座上升,直至下模座的上表面与冲块一的上表面共面,然后将待加工的冲件放置到下模座上,此时,过渡板与压块之间具有间距,滑移头压紧在过渡板上。上模板向下压,顶撑块首先接触冲件,压块继续下压,顶撑块在承载块上发生相对滑移,两个顶撑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直至其抵触容纳口远离压块的一侧,此时,压块推动下模座向下运动,冲块一阻碍侧板一向下运动,使得侧板一向上发生翻折至侧板一与底板垂直时,上模板继续下压带动冲块二向下运动,滑移头在滑移孔内向上滑移,冲块二向下运动推动侧板二向下发生翻折,直至过渡板与压块的上表面完全贴合,此时侧板二翻折完成,侧板二与底板垂直。上模板上升,冲块二上升,压块的上表面与过渡板之间间距逐渐变大,滑移头在滑移孔内滑移直至抵触过渡板。此时压块上升,压块上升的过程中,顶撑块依靠自身的自重在承载块上滑移,两个顶撑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压块带动顶撑块上升,由于此时两个顶撑块之间的距离已经变小因此不会与侧板一顶部的弧形结构发生碰撞,压块能够从两个侧板一之间脱离出来。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撑块与承载块的滑动配合,具有能够从底座内实现脱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块朝向冲块二的两侧分别开有两个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栓接有限位块,所述顶撑块朝向冲块二的侧壁上开有用于限制顶撑块最大滑移距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让位槽相通,所述限位块延伸至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顶撑块的滑移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抵触限位槽的最底端时,两个顶撑块之间的距离最大,恰好等于冲压完成后两个侧板一之间的距离。限位块抵触限位槽的最顶端时,能够减小压块上升时,顶撑块从承载块上滑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撑块上开有若干个复位孔,所述复位孔的轴线平行于容纳口与压块底面相连的一侧,所述复位孔内设有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的一端抵触于复位孔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容纳口远离压块底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上升时,复位压簧能够推动顶撑块滑移,使得两个顶撑块相互靠拢,减小了顶撑块与承载块之间的静摩擦力过大,导致顶撑块不发生滑移,压块无法从两个侧板一之间脱离出来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口的两侧壁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垂直设置增强了复位压簧的抵触效果,使得压块上升时,顶撑块能够更加顺畅的在承载块上滑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块一包括冲座一和冲刀一,所述冲刀一与冲座一栓接,所述冲座一与下模板栓接,所述冲块二包括冲座二和冲刀二,所述冲刀二与冲座二栓接,所述冲座二与上模板栓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损坏,操作人员需要对损坏模具进行更换。通过冲刀一与冲座一、冲刀二与冲座二的分体设置,操作人员只需更换冲刀一与冲刀二,而无需更换冲座一与冲座二,节省了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板朝向下模板的一侧栓接有抵触块一,所述下模板朝向上模板的一侧栓接有抵触块二,所述抵触块一与抵触块二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块一与抵触块二相互抵触,能够减小压块下压过渡,模具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触块二位于冲块二背向压块的一侧,所述抵触块二朝向压块的一侧栓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抵触于冲刀二背向压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块二向下压侧板二时,冲块二受到侧板二抵抗变形的力,抵抗的力会使得冲块二发生倾斜。冲块二向下压侧板二时,加强块抵触冲块二,减小了冲块二受力发生倾斜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板朝向上模板的一侧栓接有若干个固定座一,所述上模板朝向下模板的一侧对应固定座一的位置栓接有固定座二,所述固定座一朝向固定座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固定座二、上模板上同轴开有供支撑杆穿过的固定孔,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座二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性压簧,所述弹性压簧的一端抵触于固定座一的上表面,另一端抵触于固定座二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板上升时,弹性压簧能够推动上模板上升,对上模板的上升起辅助推动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块内穿设有若干个导向套筒,所述过渡板上穿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导向套筒并与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筒与导向柱之间的滑动配合对压块与上模板之间的滑移起导向作用,能够提高压块与上模板之间发生相对滑移时的稳定性。同时,导向套筒与导向柱之间的配合精度较高,能够提高压块压紧底座时,对齐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顶撑块在承载块上的滑移,使得两个顶撑块之间的距离能够发生变化,当压块带动顶撑块上升时,顶撑块不会撞击到侧板一顶部的弧形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从底座内实现脱模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现有技术中底座冲压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现有技术中底座冲压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5是用于体现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用于体现复位压簧、复位孔、承载块、顶撑块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图中,1、底板;2、侧板一;3、侧板二;4、下模板;5、上模板;6、压块;7、过渡板;8、容纳孔;9、过渡孔;10、滑移孔;11、滑移螺杆;12、预压压簧;13、滑移头;14、下模座;15、冲块一;16、冲块二;17、容纳口;18、承载块;19、顶撑块;20、让位槽;21、限位块;22、限位槽;23、复位孔;24、复位压簧;25、冲座一;26、冲刀一;27、冲座二;28、冲刀二;29、抵触块一;30、抵触块二;31、加强块;32、固定座一;33、固定座二;34、支撑杆;35、固定孔;36、弹性压簧;37、导向套筒;38、导向柱;39、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模板4和位于其上方的上模板5,下模板4与上模板5相互平行,下模板4与上模板5之间具有间距。下模板4与上模板5的侧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若干个吊耳39,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将绳索与吊耳39连接,实现上模板5与下模板4位置的转移。
参照图4,上模板5与下模板4之间设有用于对底座进行冲压的压块6,压块6与上模板5之间设有呈水平的过渡板7,过渡板7与上模板5栓接。压块6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容纳孔8,过渡板7上开有过渡孔9,上模板5上开有滑移孔10,容纳孔8、过渡孔9、滑移孔10同轴设置。过渡孔9的内径小于容纳孔8和滑移孔10的内径。
参照图4,滑移孔10内滑动滑动连接有滑移螺杆11,滑移螺杆11穿过过渡孔9与容纳孔8的孔底栓接。滑移螺杆11位于容纳孔8内的杆身上套设有预压压簧12,预压压簧12的一端抵触于容纳孔8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过渡板7的下表面。滑移螺杆11位于滑移孔10内的一端焊接有柱形的滑移头13,滑移头13与滑移螺杆11同轴设置,滑移头13的外径大于过渡孔9的内径。
参照图4,下模板4上设有下模座14,下模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下模座14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底板1水平放置在下模座14上,下模座1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冲块一15,冲块一15紧贴下模座14并与下模板4栓接,侧板一2放置在冲块一15上。下模板4另外的两侧分别设有冲块二16,冲块二16与下模座14之间的距离与侧板二3的厚度相等,冲块二16与上模座栓接,侧板二3位于冲块二16的下方。
参照图4,冲块一15包括冲座一25和冲刀一26,冲刀一26与冲座一25栓接,冲座一25与下模板4栓接。冲块二16包括冲座二27和冲刀二28,冲刀二28与冲座二27栓接,冲座二27与上模板5栓接。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损坏,通过冲刀一26与冲座一25、冲刀二28与冲座二27的分体设置,操作人员只需更换冲刀一26与冲刀二28,而无需更换冲座一25与冲座二27,节省了材料。
参照图6,压块6朝向冲块一15的两侧与压块6底面的连接处分别开有呈“V”型的容纳口17,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沿着下模板4至上模板5的方向朝向两个冲块一15之外倾斜,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栓接有呈“T”型设置的承载块18。
参照图6,承载块18的“T”形面朝向下模座14,承载块18上架设有沿着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的倾斜方向滑移的顶撑块19,顶撑块19朝向冲块一15的一侧竖直,顶撑块19朝向下模座14的一侧水平,顶撑块19、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相互紧贴。
参照图6,顶撑块19上开有若干个复位孔23,复位孔23的轴线平行于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复位孔23内设有复位压簧24,复位压簧24的一端抵触于复位孔23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容纳口17远离压块6底面的一侧。压块6上升时,复位压簧24推动顶撑块19滑移,两个顶撑块19相互靠拢,减小了顶撑块19与承载块18之间的静摩擦力过大,导致顶撑块19不发生滑移,压块6无法从两个侧板一2之间脱离出来的可能性。
参照图6,容纳口17的两个侧壁相互垂直,相互垂直设置增强了复位压簧24的抵触效果,使得压块6上升时,顶撑块19能够更加顺畅的在承载块18上滑移。
参照图4和图5,压块6朝向冲块二16的两侧分别开有两个让位槽20,让位槽20内栓接有限位块21。顶撑块19朝向冲块二16的侧壁上开有用于限制顶撑块19最大滑移距离的限位槽22,限位槽22与让位槽20相通,限位块21延伸至限位槽22内,限位槽22的长度方向与顶撑块19的滑移方向相同。
参照图4和图5,限位块21抵触限位槽22的最底端时,两个顶撑块19之间的距离最大,恰好等于冲压完成后两个侧板一2之间的距离。限位块21抵触限位槽22的最顶端时,能够减小压块6上升时,顶撑块19从承载块18上滑落的可能性。
参照图4,上模板5朝向下模板4的一侧栓接有抵触块一29,下模板4朝向上模板5的一侧栓接有抵触块二30,抵触块一29与抵触块二30相互抵触。抵触块一29与抵触块二30相互抵触,能够减小压块6下压过渡,模具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参照图4,抵触块二30位于冲块二16背向压块6的一侧,抵触块二30朝向压块6的一侧栓接有加强块31,加强块31抵触于冲刀二28背向压块6的一侧。冲块二16向下压侧板二3时,冲块二16受到侧板二3抵抗变形的力,抵抗的力会使得冲块二16发生倾斜。冲块二16向下压侧板二3时,加强块31抵触冲块二16,减小了冲块二16受力发生倾斜的可能性。
参照图3,下模板4朝向上模板5的一侧栓接有若干个固定座一32,上模板5朝向下模板4的一侧对应固定座一32的位置栓接有固定座二33,固定座一32朝向固定座二33的一侧焊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杆34,固定座二33、上模板5上同轴开有供支撑杆34穿过的固定孔35,支撑杆34与固定座二33滑动连接。支撑杆34上套设有弹性压簧36,弹性压簧36的一端抵触于固定座一32的上表面,另一端抵触于固定座二33的下表面。当上模板5上升时,弹性压簧36能够推动上模板5上升,对上模板5的上升起辅助推动作用。
参照图4,压块6内穿设有若干个呈上大下小的导向套筒37,过渡板7上穿设有上大下小且竖向设置的导向柱38,导向柱38外径较小的柱身穿过导向套筒37并与其滑动连接。导向套筒37与导向柱38之间的滑动配合对压块6与上模板5之间的滑移起导向作用,能够提高压块6与上模板5之间发生相对滑移时的稳定性。同时,导向套筒37与导向柱38之间的配合精度较高,能够提高压块6压紧底座时,对齐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冲压前,操作工人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工作推动下模座14上升,直至下模座14的上表面与冲块一15的上表面共面,操作工人将冲件放置在下模座14上,此时,过渡板7与压块6之间具有间距,滑移头13压紧在过渡板7上。上模板5开始下压,导向柱38在导向套筒37内向下滑移,顶撑块19首先抵触冲件。压块6继续向下移动,顶撑块19在承载块18上滑移,两个顶撑块19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顶撑块19滑移的过程中与容纳口17远离压块6底面的一侧配合,将复位压簧24压缩,直到限位块21抵触限位槽22的最底端,此时压块6的底面与冲件完全贴合。压块6继续下压,下模座14向下运动,冲块一15阻碍侧板一2向下运动,使得侧板一2向上翻折直至侧板一2与底板1垂直。然后压块6停止运动,上模板5继续向下运动,压块6与过渡板7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过渡板7向下压缩预压压簧12,滑移头13在滑移孔10内向上滑移,冲块二16向下运动推动侧板二3向下翻折,冲块二16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加强块31抵触冲块二16背向冲件的一侧,直至过渡板7与压块6的上表面完全贴合,此时侧板二3与底板1垂直。
冲压结束后,上模板5上升带动冲块二16上升,导向柱38在导向套筒37内向上滑移,过渡板7与压块6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预压压簧12逐渐展开,直到滑移头13压紧在过渡板7的上表面,此时压块6上升,复位压簧24推动顶撑块19在承载块18上滑移,两个顶撑块19相互靠拢直至限位块21抵触限位槽22的最顶端,压块6带动顶撑块19上升,两个顶撑块19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侧板一2之间的距离,顶撑块19上升的过程中不会与侧板一2顶部的弧形结构发生碰撞,顶撑块19能够从两个侧板一2之间脱离出来。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撑块19、承载块18的滑动配合,使得压块6带动顶撑块19上升时不会与侧板一2上的弧形结构发生碰撞,具有能够从底座内实现脱模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下模板(4)和位于其上方的上模板(5),所述下模板(4)与上模板(5)相互平行,所述下模板(4)与上模板(5)之间具有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5)与下模板(4)之间设有用于对底座进行冲压的压块(6),所述压块(6)与上模板(5)之间设有过渡板(7),所述上模板(5)与过渡板(7)栓接,所述压块(6)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容纳孔(8),所述过渡板(7)上开有过渡孔(9),所述上模板(5)上开有滑移孔(10),所述容纳孔(8)、过渡孔(9)、滑移孔(10)同轴设置,所述过渡孔(9)的内径小于容纳孔(8)和滑移孔(10)的内径,所述滑移孔(10)内滑动连接有滑移螺杆(11),所述滑移螺杆(11)穿过过渡孔(9)与容纳孔(8)的孔底栓接,所述滑移螺杆(11)位于容纳孔(8)内的杆身上套设有预压压簧(12),所述预压压簧(12)的一端抵触于容纳孔(8)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过渡板(7)的下表面,所述滑移螺杆(11)位于滑移孔(1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型的滑移头(13),所述滑移头(13)的外径大于过渡孔(9)的内径;
所述下模板(4)上设有下模座(14),所述下模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下模座(14)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底板(1)水平放置在下模座(14)上,所述下模座(1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冲块一(15),所述冲块一(15)紧贴下模座(14)并与下模板(4)栓接,侧板一(2)放置在冲块一(15)上,所述下模座(14)另外的两侧分别设有冲块二(16),所述冲块二(16)与下模座(14)之间的距离与侧板二(3)的板厚相等,所述冲块二(16)与上模板(5)栓接,侧板二(3)位于冲块二(16)的下方;
所述压块(6)朝向冲块一(15)的两侧与压块(6)底面的连接处分别开有呈“V”型的容纳口(17),所述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沿着下模板(4)至上模板(5)的方向朝向两个冲块一(15)之外倾斜,所述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栓接有呈“T”型设置的承载块(18),所述承载块(18)的“T”形面朝向下模座(14),所述承载块(18)上架设有沿着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的倾斜方向滑移的顶撑块(19),所述顶撑块(19)朝向冲块一(15)的一侧竖直,所述顶撑块(19)朝向下模座(14)的一侧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朝向冲块二(16)的两侧分别开有两个让位槽(20),所述让位槽(20)内栓接有限位块(21),所述顶撑块(19)朝向冲块二(16)的侧壁上开有用于限制顶撑块(19)最大滑移距离的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与让位槽(20)相通,所述限位块(21)延伸至限位槽(22)内,所述限位槽(22)的长度方向与顶撑块(19)的滑移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块(19)上开有若干个复位孔(23),所述复位孔(23)的轴线平行于容纳口(17)与压块(6)底面相连的一侧,所述复位孔(23)内设有复位压簧(24),所述复位压簧(24)的一端抵触于复位孔(23)的孔底,另一端抵触于容纳口(17)远离压块(6)底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口(17)的两侧壁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块一(15)包括冲座一(25)和冲刀一(26),所述冲刀一(26)与冲座一(25)栓接,所述冲座一(25)与下模板(4)栓接,所述冲块二(16)包括冲座二(27)和冲刀二(28),所述冲刀二(28)与冲座二(27)栓接,所述冲座二(27)与上模板(5)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5)朝向下模板(4)的一侧栓接有抵触块一(29),所述下模板(4)朝向上模板(5)的一侧栓接有抵触块二(30),所述抵触块一(29)与抵触块二(30)相互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二(30)位于冲块二(16)背向压块(6)的一侧,所述抵触块二(30)朝向压块(6)的一侧栓接有加强块(31),所述加强块(31)抵触于冲刀二(28)背向压块(6)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朝向上模板(5)的一侧栓接有若干个固定座一(32),所述上模板(5)朝向下模板(4)的一侧对应固定座一(32)的位置栓接有固定座二(33),所述固定座一(32)朝向固定座二(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杆(34),所述固定座二(33)上开有供支撑杆(34)穿过的固定孔(35),所述支撑杆(34)与固定座二(3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4)上套设有弹性压簧(36),所述弹性压簧(36)的一端抵触于固定座一(32)的上表面,另一端抵触于固定座二(33)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内穿设有若干个导向套筒(37),所述过渡板(7)上穿设有导向柱(38),所述导向柱(38)穿过导向套筒(37)并与其滑动连接。
CN202020657767.2U 2020-04-26 2020-04-26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Active CN212121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7767.2U CN212121418U (zh) 2020-04-26 2020-04-26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7767.2U CN212121418U (zh) 2020-04-26 2020-04-26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1418U true CN212121418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1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7767.2U Active CN212121418U (zh) 2020-04-26 2020-04-26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1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32235U (zh) 一种具有精准定位功能的小型零件冲压模具
CN211330914U (zh) 一种钣金件切边用模具
CN212121418U (zh) 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CN201791813U (zh) 一种可冲四个侧槽孔压力调节器座多工位连续模
CN213350483U (zh) 一种外扩脱料的冲压模具
CN214417482U (zh) 一种增加合模稳定性的冲压模具
CN211679554U (zh) 多工位压型冲孔设备
CN113478722B (zh) 一种两侧平移压靠合模的成型模具
CN210817463U (zh) 粉末成型机中模板的脱模装置
CN219522765U (zh) 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CN219750219U (zh) 一种按键贴膜装置及加工设备
JPH0736929B2 (ja) 金型移動穴抜き装置
CN219786268U (zh) 一种多槽零件冲压模具
CN214184945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连续冲压模具结构
CN110538922A (zh) 一种多次变薄拉深及反拉深级进模
CN112139326B (zh) 一种网络环境监控用计算机机箱内板的翻边装置
CN217964356U (zh) 稳固型针芯底座模具
CN219788980U (zh) 一种模具用二次顶出装置
CN217252346U (zh) 一种家电零件冲压模具顶料机构
CN210907704U (zh) 一种汽车第五横梁上板的加工模具
CN219900209U (zh) 阀体毛坯件边缘整形切割装置
CN214263539U (zh) 一种金属环片生产模具
CN220144539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抽芯装置
CN210615113U (zh) 一种打印机模具装置
CN219274254U (zh) 一种具有防误送功能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