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0321U -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0321U
CN212070321U CN202020547212.2U CN202020547212U CN212070321U CN 212070321 U CN212070321 U CN 212070321U CN 202020547212 U CN202020547212 U CN 202020547212U CN 212070321 U CN212070321 U CN 212070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nnecting pipe
cooling water
casting mold
circulat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72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兰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Yuchuangtia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Yuchuangtia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Yuchuangtia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Yuchuangtia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72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0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0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0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具体涉及模具领域,包括上模板、上模具、下模板和下模具,下模具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部降温管,底部降温管的顶部固定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循环泵、底部降温管和第二循环泵,从而可以先对下模具和下模板进行降温,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降温效率,再通过设有第二连接管和换热管,可以对上模板和上模具内部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接着,通过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最后再通过第一循环泵可进行循环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铸造成形工艺中,用以成形铸件所使用的模具,铸造模具为铸造工艺配套,主要有重力铸造模具、高压铸造模具、低压铸造模具、挤压铸造模具等,铸造模具是铸造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铸造模具成型后,需要对上下模具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提高成型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铸造模具在进行降温时,通常采用内部水冷循环方式进行降温,但是由于铸造模具内部温度升高时,热蒸汽上升,从而导致上模具的温度远远高于下模具的温度,若直接采用水冷进行降温,会导致上模具内部的结构发生损坏,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冷却效率。
因此,本产品亟需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通过设有第一循环泵、底部降温管和第二循环泵,从而可以先对下模具和下模板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设有若干支管,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降温效率,再通过设有第二连接管和换热管,可以对上模板和上模具内部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接着,通过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最后再通过第一循环泵可进行循环降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上模板、上模具、下模板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部降温管,所述底部降温管的顶部固定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位于上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起降装置,所述起降装置的底端位于上模板和上模具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的底端位于下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端位于底部降温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降温管的顶部位于下模板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顶部位于下模具内腔的中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浇注口的外部位于上模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且若干散热孔位于浇注口的外部对称排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腔的底部一体形成有耐高温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起降装置包括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位于降温组件的两侧对称安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组件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浇注口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位于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固定安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浇注口和散热孔,可以使得上模具、底部降温管和下模具内部的温度通过接触传导到上模板的内部后,通过浇注口和散热孔向外界散发,在热气散发的同时通过设有散热风扇和防尘网,可以通过热蒸汽使得散热风扇工作,继而促进散热效率,同时通过设有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可以调节降温组件的位置,从而调整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循环泵、底部降温管和第二循环泵,从而可以先对下模具和下模板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设有若干支管,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降温效率,再通过设有第二连接管和换热管,可以对上模板和上模具内部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接着,通过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最后再通过第一循环泵可进行循环降温;
3、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对下模板和下模具进行降温,再对上模板和上模具进行降温,使得降温方式较为温和,且效率较高,从而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起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口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上模板;111、散热孔;2、上模具;3、下模板;4、下模具;5、底部降温管;51、支管;6、第一循环泵;7、第一连接管;8、连接装置;81、卡接槽;82、耐高温层;9、第二连接管;10、起降装置;101、降温组件;1011、散热风扇;1012、防尘网;102、第一电推杆;103、第二电推杆;11、浇注口;1111、换热管;12、导向柱;13、第二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上模板1、上模具2、下模板3和下模具4,下模具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部降温管5,底部降温管5的顶部固定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循环泵6,第一循环泵6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7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装置8,连接装置8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的顶端位于上模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起降装置10,起降装置10的底端位于上模板1和上模具2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口11,浇注口11的底端位于下模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柱12,导向柱12的底端位于底部降温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3。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有浇注口11和散热孔111,可以使得上模具2、底部降温管5和下模具4内部的温度通过接触传导到上模板1的内部后,通过浇注口11和散热孔111向外界散发,在热气散发的同时通过设有散热风扇1011和防尘网1012,可以通过热蒸汽使得散热风扇1011工作,继而促进散热效率,同时通过设有第一电推杆102和第二电推杆103,可以调节降温组件101的位置,从而调整散热效率;通过设有第一循环泵6、底部降温管5和第二循环泵13,从而可以先对下模具4和下模板3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设有若干支管51,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降温效率,再通过设有第二连接管9和换热管1111,可以对上模板1和上模具2内部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接着,通过第一连接管7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最后再通过第一循环泵6可进行循环降温;通过先对下模板3和下模具4进行降温,再对上模板1和上模具2进行降温,使得降温方式较为温和,且效率较高,从而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底部降温管5的顶部位于下模板3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管51,支管51的顶部位于下模具4内腔的中部,提高降温效果。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浇注口11的外部位于上模板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11,且若干散热孔111位于浇注口11的外部对称排列,便于降温。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连接装置8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7相适配的卡接槽81,卡接槽81内腔的底部一体形成有耐高温层82,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起降装置10包括降温组件101,降温组件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102和第二电推杆103,第一电推杆102和第二电推杆103位于降温组件101的两侧对称安装,便于调节装置的散热效率。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6,降温组件10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011,散热风扇101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012,起到风冷散热的作用。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7,浇注口11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换热管1111,换热管1111的两端位于第二连接管9的中部固定安装,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1,第一连接管7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第一循环泵6和第二循环泵13的型号为AB-DB,便于降温。
工作时,第一步,通过设有浇注口11和散热孔111,可以使得上模具2、底部降温管5和下模具4内部的温度通过接触传导到上模板1的内部后,通过浇注口11和散热孔111向外界散发,在热气散发的同时通过设有散热风扇1011和防尘网1012,可以通过热蒸汽使得散热风扇1011工作,继而促进散热效率,同时通过设有第一电推杆102和第二电推杆103,可以调节降温组件101的位置,从而调整散热效率;
第二步,通过设有第一循环泵6、底部降温管5和第二循环泵13,从而可以先对下模具4和下模板3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设有若干支管51,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降温效率,再通过设有第二连接管9和换热管1111,可以对上模板1和上模具2内部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接着,通过第一连接管7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最后再通过第一循环泵6可进行循环降温,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上模板(1)、上模具(2)、下模板(3)和下模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部降温管(5),所述底部降温管(5)的顶部固定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循环泵(6),所述第一循环泵(6)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装置(8),所述连接装置(8)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顶端位于上模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起降装置(10),所述起降装置(10)的底端位于上模板(1)和上模具(2)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口(11),所述浇注口(11)的底端位于下模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柱(12),所述导向柱(12)的底端位于底部降温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降温管(5)的顶部位于下模板(3)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管(51),所述支管(51)的顶部位于下模具(4)内腔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11)的外部位于上模板(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11),且若干散热孔(111)位于浇注口(11)的外部对称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8)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管(7)相适配的卡接槽(81),所述卡接槽(81)内腔的底部一体形成有耐高温层(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装置(10)包括降温组件(101),所述降温组件(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102)和第二电推杆(103),所述第一电推杆(102)和第二电推杆(103)位于降温组件(101)的两侧对称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10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011),所述散热风扇(101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0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11)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换热管(1111),所述换热管(1111)的两端位于第二连接管(9)的中部固定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
CN202020547212.2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Active CN212070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212.2U CN212070321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212.2U CN212070321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0321U true CN212070321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9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7212.2U Active CN212070321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03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2269A (zh) * 2021-10-29 2022-01-11 常熟市金诺精工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精度玻璃加工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2269A (zh) * 2021-10-29 2022-01-11 常熟市金诺精工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精度玻璃加工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70321U (zh)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098482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箱
CN110809391A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06003633A (zh) 一种用于数据交互设备的阻燃外壳的加热冷却注塑模具
CN215468002U (zh) 一种后门下护板模架
CN215220453U (zh) 一种高频低压变压器用散热装置
CN213750815U (zh) 一种低噪音计算机散热板
CN211588494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水冷电机壳铸造模具
CN213353177U (zh) 便于散热的塑胶外壳模具
CN113916007A (zh) 一种用于熔炼炉的风冷散热系统
CN220760693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CN216236664U (zh) 一种水晶玻璃模具冷却设备
CN217290313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稀土金属生产用浇铸模具
CN211247794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机的下料装置
CN216126541U (zh) 一种新型机车金属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
CN219924530U (zh) 一种铸造模具的温控结构
CN212385824U (zh) 一种设备结构用零件批量生产机械模具
CN213533674U (zh) 一种防止3d打印模具变形的装置
CN220261670U (zh) 一种带有快速冷却结构的制鞋模具
CN211891649U (zh) 普通客车制动管卡新制生产成型模具装置
CN214026898U (zh) 一种汽车天窗模具成型冷却装置
CN218532754U (zh) 一种压铸模具
CN218775642U (zh) 金属铝热处理塑形装置
CN219936812U (zh) 一种带有冷却循环结构的干式变压器
CN215543810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用边框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