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0693U -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0693U
CN220760693U CN202322253988.XU CN202322253988U CN220760693U CN 220760693 U CN220760693 U CN 220760693U CN 202322253988 U CN202322253988 U CN 202322253988U CN 220760693 U CN220760693 U CN 220760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mping
liquid
cooling
di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39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hengf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hengf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hengf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hengf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39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0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0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0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冲压台顶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盖板和侧进液孔,散热翅片有多个均匀分布于安装槽内底部,下模具整体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并与多个散热翅片相对接,侧进液孔有多个均匀分布于冲压台两侧的内部,盖板安装于安装槽顶部两侧与下模具之间的缝隙处,冲压台外部安装有与冷却组件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通过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循环和散热翅片的散热作用,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带走下模具的热量,从而降低模具的温度,冷却组件内的多个散热翅片可形成多个独立的液冷降温通道,实现多位置同步迅速的降温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冲压加工过程中,模具可能会因为加工热量的积累而发热,导致模具温度过高,进而影响加工质量和模具寿命。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模具温度并提升冲压效率,需要设计一种具备冷却功能的冲压模具,而传统的冲压模具大多采用在下模具底部增加冷却液腔,进而通过循环液进行液冷降温,但是此方式,冷却液与下模具之间接触面积小,散热效果并不够明显,同时冲压操作会导致冷却腔形变最终不仅影响冲压质量,还影响冷却效果。
因此,本使方案特提出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台、下模具、顶台和上模具,所述冲压台顶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翅片、盖板和侧进液孔,所述散热翅片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内底部,所述下模具整体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并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相对接,所述侧进液孔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冲压台两侧的内部,所述盖板安装于安装槽顶部两侧与所述下模具之间的缝隙处,所述冲压台外部安装有与所述冷却组件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
优选地,多个所述侧进液孔内侧一端均通至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和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的液冷空间内部,且多个所述侧进液孔对应通至多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整体设置为U型,所述散热翅片内侧边紧密贴合于所述下模具底部和侧面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循环换液机构包括冷却液箱、主导液管、分流管、导液方管和循环液泵,所述冷却液箱安装于所述冲压台底部中心,所述循环液泵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箱的底部,所述主导液管有两个分别对接于所述循环液泵的两侧,所述导液方管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冲压台两侧并均与所述冷却组件两侧导液端相通,所述分流管有多个均匀连通于同侧的主导液管和导液方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前后侧壁与所述安装槽内前后槽壁紧密贴合,所述下模具前后侧壁的中心均设置有侧定位凸台,两侧所述侧定位凸台对应搭接于所述安装槽前后侧槽口中心设置的承压定位槽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顶台设置于所述冲压台的正上方,所述顶台的中心安装有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输出端对接于所述上模具顶部中心。
优选地,所述上模具顶部四个角端均安装有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均滑动穿接于所述顶台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通过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循环和散热翅片的散热作用,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带走下模具的热量,从而降低模具的温度,同时冷却组件内的多个散热翅片可形成多个独立的液冷降温通道,配合散热翅片的导热性能,实现多位同步迅速的降温操作,降温效果更加明显,下模具两侧的侧定位凸台,配合安装槽内的承压定位槽以及多个散热翅片形成的支撑结构,能够有效支撑下模具的冲压操作,结构更加稳定,进而可以减少模具热应力和热疲劳,保持模具材料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从而改善冲压质量,减少不良产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台和冷却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散热翅片组成的导热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换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冲压台;2、安装槽;3、冷却组件;4、循环换液机构;5、下模具;6、顶台;7、上模具;8、冲压气缸;9、导向柱;21、承压定位槽;31、散热翅片;32、盖板;33、侧进液孔;41、冷却液箱;42、主导液管;43、分流管;44、导液方管;45、循环液泵;51、侧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台1、下模具5、顶台6和上模具7,冲压台1作为整个模具装置的底部结构,安装槽2位于其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3,用于实现模具的冷却功能,所述冷却组件3包括散热翅片31、盖板32和侧进液孔33,所述散热翅片31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所述下模具5整体位于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并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31相对接,所述侧进液孔33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冲压台1两侧的内部,所述盖板32安装于安装槽2顶部两侧与所述下模具5之间的缝隙处,所述冲压台1外部安装有与所述冷却组件3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4。
散热翅片31位于安装槽2的内底部,其具有U型结构,并均匀分布于安装槽2内,与下模具5相对接触,以增加散热表面积和提高散热效率。
盖板32安装于安装槽2顶部两侧与下模具5之间的缝隙处,起到密封和固定冷却组件3的作用。
侧进液孔33多个均匀分布于冲压台1两侧的内部,作为冷却液的进入通道。
下模具5整体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并与多个散热翅片31相对接:
下模具5用于与冲压材料接触并进行冲压加工,整体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与多个散热翅片31相对接触,通过传递热量至散热翅片31,实现下模具的冷却。
侧进液孔33内侧一端均通至安装槽2内底部和下模具5之间形成的液冷空间内部:
多个侧进液孔33的内侧一端均通至安装槽2内底部和下模具5之间形成的液冷空间内部,确保冷却液能充分接触和覆盖下模具5,从而降低下模具温度。
循环换液机构4包括冷却液箱41、主导液管42、分流管43、导液方管44和循环液泵45:
冷却液箱41安装于冲压台1底部中心,用于存储冷却液体。
循环液泵45安装于冷却液箱41的底部,通过循环液体。
主导液管42有两个,分别对接于循环液泵45的两侧,用于引导冷却液体流入和流出。
导液方管44有两个,分别安装于冲压台1的两侧,并与冷却组件3两侧的导液端相通,用于引导冷却液体流入冷却组件3进行冷却。
分流管43有多个,均匀连通于同侧的主导液管42和导液方管44之间,用于平衡冷却液体的流量分配和流向调节,保证进入导液方管44内部各位置的流量相通,进而保证最后进入多个侧进液孔33内部的流量大致相同,进而保证进入多个散热翅片31之间冷却空间内的流量,保证冷却降温的均匀度。
下模具7前后侧壁与安装槽2内前后槽壁紧密贴合,侧定位凸台51与承压定位槽21对应搭接:
下模具7的前后侧壁与安装槽2内前后槽壁紧密贴合,确保下模具与安装槽的稳定连接,避免模具位移。
下模具7的前后侧壁的中心均设置有侧定位凸台51,两侧的侧定位凸台51对应搭接于安装槽2前后侧槽口中心设置的承压定位槽21的内部,以实现下模具的准确定位和定位稳定性,同时避免冲压操作导致多个散热翅片31受压形变。
顶台6设置于冲压台1的正上方,并安装有冲压气缸8:
顶台6位于冲压台1的正上方,冲压气缸8的输出端对接于上模具7顶部中心,用于施加冲压力和控制上模具的运动。
上模具7顶部四个角端安装有导向柱9:
上模具7的顶部四个角端安装有导向柱9,导向柱通过滑动穿接于顶台6内部,以确保上模具的稳定运动和准确定位。
该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
在开始操作之前,冷却液箱41已注入冷却液体,并确保循环液泵45正常工作。
冷却液循环:
循环液泵45启动后,通过主导液管42将冷却液体从冷却液箱41抽取出来,并通过分流管43将其均匀分配到导液方管44。导液方管44将冷却液体引导到安装槽2内的冷却组件3。
冷却组件:
冷却组件3包括散热翅片31、盖板32和侧进液孔33。散热翅片31位于安装槽2的内底部,与下模具5相对接触,增加散热表面积和提高散热效率。盖板32安装于安装槽2顶部两侧与下模具5之间的缝隙处,起到密封和固定冷却组件3的作用。侧进液孔33均匀分布于冲压台1两侧的内部,作为冷却液的进入通道。
下模具冷却:
下模具5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并与多个散热翅片31相对接触。当冲压材料接触下模具时,下模具产生热量。散热翅片31吸收下模具传递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液循环中的冷却液体散发热量,从而有效地冷却下模具。
冷却液循环再次回到冷却液箱:
经过下模具的冷却后,冷却液体沿导液方管44回流到冷却液箱41,进行过滤和冷却处理后,再次被循环液泵45抽取出来,进入下一个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更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台(1)、下模具(5)、顶台(6)和上模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台(1)顶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组件(3),所述冷却组件(3)包括散热翅片(31)、盖板(32)和侧进液孔(33),所述散热翅片(31)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所述下模具(5)整体位于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并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31)相对接,所述侧进液孔(33)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冲压台(1)两侧的内部,所述盖板(32)安装于安装槽(2)顶部两侧与所述下模具(5)之间的缝隙处,所述冲压台(1)外部安装有与所述冷却组件(3)内部相通的循环换液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进液孔(33)内侧一端均通至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和所述下模具(5)之间形成的液冷空间内部,且多个所述侧进液孔(33)对应通至多个散热翅片(3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1)整体设置为U型,所述散热翅片(31)内侧边紧密贴合于所述下模具(5)底部和侧面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换液机构(4)包括冷却液箱(41)、主导液管(42)、分流管(43)、导液方管(44)和循环液泵(45),所述冷却液箱(41)安装于所述冲压台(1)底部中心,所述循环液泵(45)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箱(41)的底部,所述主导液管(42)有两个分别对接于所述循环液泵(45)的两侧,所述导液方管(44)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冲压台(1)两侧并均与所述冷却组件(3)两侧导液端相通,所述分流管(43)有多个均匀连通于同侧的主导液管(42)和导液方管(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5)前后侧壁与所述安装槽(2)内前后槽壁紧密贴合,所述下模具(5)前后侧壁的中心均设置有侧定位凸台(51),两侧所述侧定位凸台(51)对应搭接于所述安装槽(2)前后侧槽口中心设置的承压定位槽(2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台(6)设置于所述冲压台(1)的正上方,所述顶台(6)的中心安装有冲压气缸(8),所述冲压气缸(8)输出端对接于所述上模具(7)顶部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7)顶部四个角端均安装有导向柱(9),四个所述导向柱(9)均滑动穿接于所述顶台(6)内部。
CN202322253988.X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Active CN220760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988.XU CN220760693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3988.XU CN220760693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0693U true CN220760693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3988.XU Active CN220760693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0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0669B (zh) 一种基于冲压模具的配套降温冷却槽结构
CN111163622A (zh) 一种具有折叠翅片的散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5238A (zh) 结构增强的液冷底板
CN220760693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冲压模具
CN211739969U (zh) 一种vc散热器的抽真空口结构
CN111328250A (zh) 一种高效型材液冷散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15468002U (zh) 一种后门下护板模架
CN212070321U (zh)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1041903U (zh) 一种超薄均热板
CN2657201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12230421U (zh) 一种冷锻式铜制液冷散热器
CN211352932U (zh) 一种具有折叠翅片的散热器
CN210806309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半导体激光器宏通道水冷散热器
CN211352934U (zh) 一种新型散热结构
CN210399239U (zh) 一种散热构件、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369019U (zh) 一种可迅速降温的电控箱
CN219520242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冲压模具冷却装置
CN113783085A (zh) 用于一体机风冷小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内置循环被动冷却模组及方法
CN220278078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组件的冲压模具
CN217440432U (zh) 一种液压系统用液压油冷却器
CN210689321U (zh) 一种管翅式油冷却器
CN212342429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5698690U (zh) 一种散热翅片用定位工装
CN216597221U (zh) 大型变压器的超导无油散热结构
CN218103944U (zh) 冷板式数据中心设备及数据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