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7585U -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 Google Patents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7585U
CN212047585U CN202020047261.XU CN202020047261U CN212047585U CN 212047585 U CN212047585 U CN 212047585U CN 202020047261 U CN202020047261 U CN 202020047261U CN 212047585 U CN212047585 U CN 212047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in longitudinal
cross beam
longitudinal beam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72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芳武
周煊
陆明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72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47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7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7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主纵梁,主纵梁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主纵梁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纵梁,加强纵梁分布在主纵梁两侧,所述主纵梁的前部设置有前悬框架、电池框体、加速踏板支架和减速踏板支架,所述主纵梁的后部设置有后悬框架,本实用新型将电池框体前移,将电池装于卡丁车的前部,驾驶者坐在卡丁车上后,使前后的重量分布均衡,更加利于对卡丁车的操控,也使得卡丁车的尾部简洁。

Description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丁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卡丁车结构十分简单,由钢管式车架、转向系统脚蹬、油箱、传动链护罩、车手座位和防撞保险杠等组成。
目前卡丁车大多以燃油驱动,其传动组件占用空间大,且在室内的场地具有污染大尾气难以排出的问题,现已发展出采用电动进行驱动,电池及电机均放置于原本燃油车的传动组件处,虽然更加环保,但整个卡丁车的重量全部集中在后方,配重不均,同时需要较长的尾部存放,整个车架较为庞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电池框体前移,将电池装于卡丁车的前部,驾驶者坐在卡丁车上后,使前后的重量分布均衡,更加利于对卡丁车的操控,也使得卡丁车的尾部简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主纵梁,主纵梁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主纵梁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纵梁,加强纵梁分布在主纵梁两侧,所述主纵梁的前部设置有前悬框架、电池框体、加速踏板支架和减速踏板支架,所述主纵梁的后部设置有后悬框架。
进一步的还包括周环绕框架,周环绕框架呈矩形,主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在周环绕框架上,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端部均固定在周环绕框架上,所述第一横梁靠近主纵梁的前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悬框架包括呈拱形的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所述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周环绕框架的前部和第一横梁上,所述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架连接梁,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分别位于主纵梁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框体包括前导向支柱、防撞横梁、连接支架和后导向支柱,所述前导向支柱竖直固定于周环绕框架的前侧,所述防撞横梁固定于前导向支柱的顶端,所述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防撞横梁和支架连接横梁上,连接支架设置有两根,电池位于的横向位于两根连接支架之间,所述后导向支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连接横梁和主纵梁上,所述前导向支柱至少设置有两根。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横梁的两端向后弯曲延伸分别固定在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纵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座椅固定横梁,座椅固定横梁与加强纵梁固定连接,座椅固定横梁、第一横梁和加强纵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踩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池框体布置于车架的前部位置,电池则装配在车架的前部,驾驶者主体的重量分布在车架的中后部,使得卡丁车的前后配重较为均衡,在转弯时前轮能够有较好的抓地力,避免转向不足,同时加速时(后驱的卡丁车),后轮具有较好的驱动,防止发生打滑,增强驾驶感受,在前方的电池框体具有良好的缓冲保护结构,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碰撞后,驾驶者能够立即知晓电池是否有移位损坏,可以及时做出是否继续驾驶的判断,驾驶者可以兼顾驾驶及快速安全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车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车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前悬框架、电池框体和后悬框架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悬框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框体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主纵梁;2、前悬框架;21、右减震支架;22、支架连接横梁;23、吊耳;24、左减震支架;3、电池框体;31、前导向支柱;32、防撞横梁;33、连接支架;34、后导向支柱;4、后悬框架;5、方向盘支架;61、第一横梁;62、第二横梁;7、加强纵梁;8、座椅固定横梁;9、周环绕框架;11、电机控制器支架;12、加速踏板支架;13、减速踏板支架;14、踩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车架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主纵梁1,主纵梁1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主纵梁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61和第二横梁62,第一横梁61和第二横梁6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纵梁7,加强纵梁7分布在主纵梁1两侧,所述主纵梁1的前部设置有前悬框架2、电池框体3、加速踏板支架12和减速踏板支架13,所述主纵梁1的后部设置有后悬框架4。
主纵梁1的前部即车头方向位置,后部即车尾方向位置,中部即驾驶者乘坐位置。
主纵梁1由前部贯穿至后部,其负责车架整体的刚度,如图1所示,通常在卡丁车上右脚位置为加速踏板、左脚位置为减速踏板,本申请中的加速踏板支架12和减速踏板支架13分别位于主纵梁1的右侧和左侧,且位于电池框体3的外侧,加速踏板支架12和减速踏板支架13固定于踩踏平台上,踩踏平台前后侧分别固定在周环绕框架9和第一横梁61上。
其中第一横梁61和第二横梁62与主纵梁1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加强纵梁7与第一横梁61和第二横梁62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纵梁7设置有两根,第一横梁61保证整车车头方向的刚度,第二横梁62保证车架后部的刚度,加强纵梁7保证车架横向的刚度,本实施例中的座椅安装在第一横梁61、第二横梁62之间位置,也就是此区域为驾驶者乘坐区域,保证具有良好的刚性强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周环绕框架9,周环绕框架9呈矩形,主纵梁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在周环绕框架9上,第一横梁61和第二横梁62的端部均固定在周环绕框架9上,所述第一横梁61靠近主纵梁1的前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周环绕框架9为整个卡丁车的最外圈部分,在轻微碰撞时作为基础的保护,防止内部的部件(如悬挂、轮毂、电池)发生损坏,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前悬框架2包括呈拱形的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所述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周环绕框架9的前部和第一横梁61上,所述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之间设置有支架连接梁,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分别位于主纵梁1的两侧。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上具有吊耳23,用以连接前轮的减震器(避震器),其中减速踏板支架13和加速踏板支架12在横向上位于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之间,车轮位于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的外侧,即在驾驶时,驾驶者的双腿位于前悬框架2的内部,前悬框架2可对驾驶者的腿部进行限制,防止其接触车轮甚至伸出至周环绕框架9外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电池框体3包括前导向支柱31、防撞横梁32、连接支架33和后导向支柱34,所述前导向支柱31竖直固定于周环绕框架9的前侧,所述防撞横梁32固定于前导向支柱31的顶端,所述连接支架3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防撞横梁32和支架连接横梁22上,连接支架33设置有两根,电池位于的横向位于两根连接支架33之间,所述后导向支柱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连接横梁22和主纵梁1上,所述前导向支柱31至少设置有两根。
优选的所述防撞横梁32的两端向后弯曲延伸分别固定在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上。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池框体3前方具有前导向支柱31,其同时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优选的前导向支柱31采用空心管材,在受到正面碰撞时前导向支柱31达到一定的形变缓冲作用;电池框体3与前悬框架2连接固定在一起,二者共用支架连接梁和防撞横梁32,特别是在碰撞时防撞横梁32的弯曲部分与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可发生弹性形变达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电池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电池框体3又对前悬框架2进行支撑,在正常驾驶时使前悬框架2稳定。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主纵梁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座椅固定横梁8,座椅固定横梁8与加强纵梁7固定连接,座椅固定横梁8、第一横梁61和加强纵梁7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踩踏板14,整体对驾驶者的重量支持。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后悬框架4的结构与前悬框架2基本相同,同样包括呈拱形的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后悬框架4的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周环绕框架9和第二横梁62上,同时在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之间设置有支架连接梁,左减震支架24和右减震支架21分别位于主纵梁1的两侧。
本实施例优选的在主纵梁1对应后悬处设置有电机控制器支架11,其用以固定安装电机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的方向盘支架5位于主纵梁1靠近第一横梁61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包括底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主纵梁,主纵梁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主纵梁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纵梁,加强纵梁分布在主纵梁两侧,所述主纵梁的前部设置有前悬框架、电池框体、加速踏板支架和减速踏板支架,所述主纵梁的后部设置有后悬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周环绕框架,周环绕框架呈矩形,主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在周环绕框架上,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端部均固定在周环绕框架上,所述第一横梁靠近主纵梁的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框架包括呈拱形的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所述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周环绕框架的前部和第一横梁上,所述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架连接梁,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分别位于主纵梁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体包括前导向支柱、防撞横梁、连接支架和后导向支柱,所述前导向支柱竖直固定于周环绕框架的前侧,所述防撞横梁固定于前导向支柱的顶端,所述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防撞横梁和支架连接横梁上,连接支架设置有两根,电池位于的横向位于两根连接支架之间,所述后导向支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连接横梁和主纵梁上,所述前导向支柱至少设置有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的两端向后弯曲延伸分别固定在左减震支架和右减震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卡丁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座椅固定横梁,座椅固定横梁与加强纵梁固定连接,座椅固定横梁、第一横梁和加强纵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踩踏板。
CN202020047261.XU 2020-01-10 2020-01-10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Active CN212047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7261.XU CN212047585U (zh) 2020-01-10 2020-01-10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7261.XU CN212047585U (zh) 2020-01-10 2020-01-10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7585U true CN212047585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6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7261.XU Active CN212047585U (zh) 2020-01-10 2020-01-10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75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835A (zh) * 2022-06-16 2022-07-15 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捷运小车的底盘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835A (zh) * 2022-06-16 2022-07-15 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捷运小车的底盘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1387U (zh) 下车体框架结构
US10625784B2 (en) Vehicle
US8714635B2 (en) Front body of vehicle
CN103930335A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JP2010018266A (ja) タンク搭載車体後部構造
US20120212010A1 (en) Front body of vehicle
US4090721A (en) Apparatus acting reinforcingly in collisions to protect rearwardly placed fuel tanks in vehicles from deformation damages
WO1991015391A1 (en) Front part for motor vehicle
CN115667058A (zh) 整体梁在轿车车身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轿车
JP2003510223A (ja) 重量車両のための前車軸配置
CN103538464B (zh) 带有箱装置的框架承载结构
CN106184376A (zh) 具有悬臂式发动机架支架的机动车辆车架
CN212637655U (zh) 一种边梁式越野车车架
JP2023506704A (ja) 側面部材および縦部材が設けられた自動車両車体の後方部分構造
CN212047585U (zh) 四轮卡丁车的车架
CN101947977A (zh) 新型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JP521199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2047586U (zh) 倒三轮卡丁车的车架
CN201737054U (zh) 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JP2003513856A (ja) 重なり合いを防止する衝撃吸収構造を有する自動車、特に乗用車
CN111661153B (zh) 一种整体框式h型轻载货汽车车架总成
CN201961389U (zh) 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01800778U (zh) 新型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CN204210415U (zh) 一种倒车防撞减震装置
CN209776366U (zh) 一种汽车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