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5744U -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5744U
CN211975744U CN202020394777.1U CN202020394777U CN211975744U CN 211975744 U CN211975744 U CN 211975744U CN 202020394777 U CN202020394777 U CN 202020394777U CN 211975744 U CN211975744 U CN 211975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rod
shell
block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47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豪
钱日余
吴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chuan Shock Absor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chuan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chuan Shock Absor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chuan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47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5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5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57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属于减振器领域,包括减振杆本体,减振杆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减振外壳,减振外壳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减振外壳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减振外壳和端盖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在缓冲杆的底部挤压块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具有增加缓冲杆与外壳内部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器在减振时,更加稳定,还可以将减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又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缓冲块和凸起,通过缓冲块和凸起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对减振弹簧自身的弹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减振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背景技术
减振器,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通过减振弹簧直接进行减振处理,减振弹簧自身具有弹力,在减振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自身的弹力,使得设备振动幅度加剧,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反而加剧了减振效果,且现有的减振器的减振杆在进行工作时,难免产生噪音,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它在缓冲杆的底部挤压块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具有增加缓冲杆与外壳内部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器在减振时,更加稳定,还可以将减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又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缓冲块和凸起,通过缓冲块和凸起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对减振弹簧自身的弹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减振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包括减振杆本体,所述减振杆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减振外壳,所述减振外壳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减振外壳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外壳和端盖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缓冲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下端与减振弹簧的上端接触,所述缓冲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缓冲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起,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在缓冲杆的底部挤压块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具有增加缓冲杆与外壳内部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器在减振时,更加稳定,还可以将减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又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缓冲块和凸起,通过缓冲块和凸起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对减振弹簧自身的弹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减振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弹簧的上端与挤压块的下端接触,所述减振弹簧的下端与减振外壳的底部内壁接触,减振弹簧是通过自身的刚度和预压缩的初始力,来减小或者消除设备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与减振外壳的内表面接触,橡胶圈具有增加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器在减振时,更加稳定,又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吸收噪音能力,可以对减振杆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吸收,使其工作时的噪音大大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块与第二缓冲块的大小相同,且第一缓冲块位于第二缓冲块的上端,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均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将减弹簧自身的弹力和减振力进行缓冲,使得整体运作更加稳定,减振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凸起的外表面均与减振外壳的内壁接触,通过多个凸起的设置,具有增加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与减振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三者之间的摩擦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在缓冲杆的底部挤压块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具有增加缓冲杆与外壳内部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器在减振时,更加稳定,还可以将减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又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缓冲块和凸起,通过缓冲块和凸起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对减振弹簧自身的弹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减振效果好。
(2)减振弹簧的上端与挤压块的下端接触,减振弹簧的下端与减振外壳的底部内壁接触,减振弹簧是通过自身的刚度和预压缩的初始力,来减小或者消除设备产生的振动。
(3)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外表面与减振外壳的内表面接触,橡胶圈具有增加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器在减振时,更加稳定,又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吸收噪音能力,可以对减振杆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吸收,使其工作时的噪音大大减小。
(4)第一缓冲块与第二缓冲块的大小相同,且第一缓冲块位于第二缓冲块的上端,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均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将减振弹簧自身的弹力和减振力进行缓冲,使得整体运作更加稳定,减振效果较好。
(5)凸起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凸起的外表面均与减振外壳的内壁接触,通过多个凸起的设置,具有增加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与减振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三者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块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减振杆本体、2减振外壳、3端盖、4减振弹簧、5缓冲杆、6连接块、7挤压块、8橡胶圈、9第一缓冲块、10第二缓冲块、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包括减振杆本体1,请参阅图1-4,减振杆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减振外壳2,减振外壳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3,减振外壳2和端盖3形成减振杆本体1的壳体,减振外壳2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4,减振弹簧4具有减振作用,减振外壳2和端盖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杆5,缓冲杆5具有上下移动进行减振的作用,缓冲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缓冲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挤压块7的下端与减振弹簧4的上端接触,缓冲杆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缓冲块9,缓冲杆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缓冲块10,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起11。
请参阅图1和图3,减振弹簧4的上端与挤压块7的下端接触,减振弹簧4的下端与减振外壳2的底部内壁接触,减振弹簧4是通过自身的刚度和预压缩的初始力,来减小或者消除设备产生的振动,挤压块7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圈8,橡胶圈8的外表面与减振外壳2的内表面接触,橡胶圈8具有增加缓冲杆5和减振外壳2之间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4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杆本体1在减振时,减振更加稳定,又橡胶圈8具有一定的吸收噪音能力,可以对减振杆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吸收,使其工作时的噪音大大减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第一缓冲块9与第二缓冲块10的大小相同,且第一缓冲块9位于第二缓冲块10的上端,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均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将减振弹簧4自身的弹力和减振力进行缓冲,使得整体运作更加稳定,减振效果较好,凸起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凸起11的外表面均与减振外壳2的内壁接触,通过多个凸起11的设置,具有增加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与减振外壳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三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减振杆本体1在进行减振时,凸起11减慢缓冲杆5和减振弹簧4减振的幅度,从而使得整个减振过程更加稳固,不会发生加剧振动幅度的现象。
在使用该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时,设备通过连接块6与减振杆本体1设置有的缓冲杆5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缓冲杆5向下挤压挤压块7和减振弹簧4,通过减振弹簧4的自身的刚度和预压缩的初始力,来减小或者消除设备产生的振动,在减振过程中,挤压块7外表面设置有的橡胶圈8具有增加缓冲杆5和减振外壳2之间摩擦力和减小减振弹簧4自身振动幅度的作用,使得减振杆本体1在减振时,减振更加稳定,又缓冲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且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凸起11,通过以上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增加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与减振外壳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三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减振杆本体1在进行减振时,减慢缓冲杆5和减振弹簧4减振的幅度,从而使得整个减振过程更加稳固,不会发生加剧振动幅度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包括减振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杆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减振外壳(2),所述减振外壳(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3),所述减振外壳(2)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有减振弹簧(4),所述减振外壳(2)和端盖(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缓冲杆(5),所述缓冲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缓冲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所述挤压块(7)的下端与减振弹簧(4)的上端接触,所述缓冲杆(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缓冲块(9),所述缓冲杆(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缓冲块(10),所述第一缓冲块(9)和第二缓冲块(1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4)的上端与挤压块(7)的下端接触,所述减振弹簧(4)的下端与减振外壳(2)的底部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7)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圈(8),所述橡胶圈(8)的外表面与减振外壳(2)的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块(9)与第二缓冲块(10)的大小相同,且第一缓冲块(9)位于第二缓冲块(10)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凸起(11)的外表面均与减振外壳(2)的内壁接触。
CN202020394777.1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75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4777.1U CN211975744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4777.1U CN211975744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5744U true CN211975744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477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75744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5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6342B (zh) 一种改进式电梯缓冲器
CN21521456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减震装置
CN211975744U (zh)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CN208716652U (zh) 一种电梯用曳引装置
CN107663742B (zh) 减振系统及洗衣机
CN216445522U (zh) 一种坯布生产用高效倍捻机
CN214305005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防摩擦异响结构
CN206145041U (zh) 一种套接式减震装置
CN106402237B (zh) 一种汽车快速减震装置
CN211693341U (zh) 一种基于电磁铁同极相斥原理的新型减震器
CN212775323U (zh) 一种带压缩液压缓冲弹簧结构减振器
CN212737729U (zh) 一种用于悬架汽车发动机的减震架
CN210623465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CN211875006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上的减震器结构
CN209833881U (zh) 一种单避震自行车前叉
CN209385550U (zh) 轿车高性能减震长寿命弹簧垫
CN211684554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导向机构
CN219510070U (zh) 一种车辆减震器
CN112815034A (zh) 一种基于电磁铁同极相斥原理的新型减震器
CN20669448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用的缓冲块
CN111853140A (zh) 一种带压缩液压缓冲弹簧结构减振器
CN219139679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自适应减震器
CN221003614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车架的减震器
CN110768450A (zh) 一种减震降噪的变频电机
CN109139790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