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5936U -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5936U
CN211915936U CN201922273947.0U CN201922273947U CN211915936U CN 211915936 U CN211915936 U CN 211915936U CN 201922273947 U CN201922273947 U CN 201922273947U CN 211915936 U CN211915936 U CN 211915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ide plate
limiting
limiting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9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
范中林
黄明
高崇君
吴扣红
吴存宏
薛正荣
罗生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39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5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5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5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的朝向一致,用于与防滚架卡接;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和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用于与车身的固定杆卡接,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车身的顶端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的装置实现了对防滚架与汽车车身的快速定位,节约了成本和人力,便于用户对防滚架与车身进行固定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定位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的车身焊接和安装定位等工艺。
在汽车试制过程中,往往要快速并高质量来完成定位焊接任务,由于现有的定位装置为大型定位焊接夹具,大型定位焊接夹具的结构复杂,且需要将车身设置在加工平台上,进而对车身多个部位进行一系列的定位焊接,因此现有的定位装置的占地面积大,成本价格高,且需要多人进行操作。可见在对汽车的防滚架进行定位焊接时,现有的定位装置的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定位装置在对汽车的防滚架进行定位焊接时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的朝向一致,用于与防滚架卡接;
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和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用于与车身的固定杆卡接,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车身的顶端板。
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梁、第二固定梁、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包括开设在第一限位板上的第三限位槽和开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的第四限位槽,且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所述第四限位槽的开口的朝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三限位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梁上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梁上的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配合夹持所述车身。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水平方向上平齐。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梁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梁与所述顶板的内表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并在第一定位件开设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的朝向一致,用于与防滚架卡接,同时设置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和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用于与车身的固定杆卡接,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车身的顶端板,并将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架设在车身的顶部,从而用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的装置实现了对防滚架与汽车车身的快速定位,节约了成本和人力,便于用户对防滚架与车身进行定位焊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滚架与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建立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三轴坐标系,其中,X轴为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Y轴为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宽度方向,Z轴为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高度方向,即图1与图2中右为+X方向,左为-X方向,前为+Y方向,后为-Y方向,上为+Z方向,下为-Z方向。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该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定位件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顶板13,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2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顶板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及所述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侧板11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1,所述第二侧板12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1,所述第一限位槽11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21的开口的朝向一致,用于与防滚架20卡接;
第二定位件30,所述第二定位件30与所述第一定位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30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31和至少两个定位柱32,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31用于与车身的固定杆40卡接,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32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车身的顶端板50。
其中,上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与顶板13通过钣金折弯工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的槽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上述第一限位槽111和上述第二限位槽121与防滚架20的卡接定位,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为U型结构,且与防滚架20适配。
具体的,为了保证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的加工精度,从而使得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对防滚架20的定位更准确,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采用激光加工的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10,并在第一定位件10开设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21,所述第一限位槽11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21的开口的朝向一致,用于与防滚架20卡接,同时设置第二定位件30,所述第二定位件30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31和至少两个定位柱32,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31用于与车身的固定杆40卡接,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32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车身的顶端板50,并将第一定位件10与第二定位件30固定连接,架设在车身的顶部,从而用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的装置实现了对防滚架20与汽车车身的快速定位,节约了成本和人力,便于用户对防滚架20与车身进行定位焊接。
进一步的,参照图1至图2,由于防滚架20可以包括两根防滚杠,上述第二定位件30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梁33、第二固定梁34、第一限位板35和第二限位板36,上述第一限位板35与上述第二限位板36间隔设置,上述第一固定梁33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定位件10固定连接,上述第一固定梁33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限位板35固定连接;上述第二固定梁34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定位件10固定连接,上述第二固定梁34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二限位板36固定连接;
上述至少两个限位槽31包括开设在第一限位板上的第三限位槽311和开设在上述第二限位板上的第四限位槽312,且上述第三限位槽311与上述第四限位槽312的开口的朝向一致。
具体的,上述第一侧板11在+Z方向上形成第一限位槽111,上述第二侧板12在+Z方向上形成第二限位槽121,即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上述第一方向为-Z方向;上述第一限位板 35在-Y方向上形成第三限位槽311,上述第二限位板36在-Y方向上形成第四限位槽312,即上述第三限位槽311与上述第四限位槽312的开口均朝向第二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为+Y方向。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
上述第三限位槽311与上述第四限位槽312的槽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第三限位槽311大致呈直角梯形设置,且在Y轴方向上的上端为直角梯形的斜边,下端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从而使得上述第二定位件30的第三限位槽311和第四限位槽312与车身的固定杆40卡接时,有1mm至2mm的活动裕量。
进一步的,上述至少两个定位柱32可以包括设置在上述第一固定梁33 上的第一定位柱321和第二定位柱322,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梁34上的第三定位柱323和第四定位柱324;上述第一定位柱321与上述第二定位柱322间隔设置,上述第三定位柱323和上述第四定位柱324间隔设置,且上述第一定位柱321、第二定位柱322、第三定位柱323和第四定位柱324配合夹持上述车身的顶端板50。
具体的,参照图2,上述车身的顶端板50设置有一段凸起,在上述第二定位件30与车身完成定位时,上述第一定位柱321和上述第二定位柱322位于上述凸起的两侧,上述第三定位柱323和上述第四定位柱324位于上述凸起的两侧。
进一步的,为了与防滚架20适配,上述第一限位槽1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为两个,且上述第一限位槽111间隔设置;与之对应的,上述第二限位槽1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为两个,且上述第二限位槽121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防滚架20的准确定位,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121在水平方向上平齐,且长度和大小一致,当防滚架20卡放至第一限位槽111与第二限位槽121中时,防滚架20与X轴平行。
参照图1至图2,在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手持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左端,并将其架设在车身顶部,而后将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左端小幅度上提,使得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由XOY平面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以便上述第三限位槽311与上述第四限位槽312与车身的固定杆40卡接,最后将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回正至XOY平面,同时沿X轴移动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使得定位柱32与车身的顶端板50卡持,从而实现第二定位件30与车身的定位。
之后将防滚架20沿+Z方向卡放至上述第一限位槽111与上述第二限位槽 121中,并使得防滚架20与上述第一限位槽111及上述第二限位槽121的上端贴合,此时,防滚架20同时与车身的顶端板50内侧部分贴合,其中,车身的顶端板50内侧为车身的顶端板50朝向-Z方向的一侧,且防滚架20的右端与车身的固定杆40的一端抵接,从而实现了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对防滚架20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定位件30中的定位柱32与车身的顶端板 50夹持,从而使得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在X轴上不发生相对位移,并通过将第三限位槽311与第四限位槽312与车身的固定杆40卡接,使得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在Y轴和Z轴上不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完成了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与车身的定位。而后通过将防滚架20卡放至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21中,使得防滚架20与第一限位槽111及第二限位槽121的上端贴合的同时与车身的顶端板50内侧部分贴合,从而确保了防滚架20在Y 轴方向和Z轴方向不发生相对位移,此时防滚架20的右端还与车身的固定杆 40的一端抵接,进而实现了防滚架20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用户手持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上述第一固定梁 33与上述第一定位件10的连接处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60,上述第一连接件60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固定梁33固定连接,上述第一连接件60的另一端与上述顶板13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梁33与第一定位件10之间存在抓握的空间。
相应的,上述第二固定梁34与上述第二定位件30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61,上述第二连接件61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固定梁34固定连接,上述第二连接件61的另一端与上述顶板1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强度,上述第一侧板11 与上述第二侧板12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梁14,上述加强梁14的一端与上述第一侧板11固定连接,上述加强梁14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二侧板12 固定连接,且上述加强梁14与上述顶板13的内表面贴合。
为了减轻上述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的重量,上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 12和顶板13上可以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工艺孔,上述工艺孔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上述工艺孔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的朝向一致,用于与防滚架卡接;
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和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用于与车身的固定杆卡接,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车身的顶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梁、第二固定梁、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包括开设在第一限位板上的第三限位槽和开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的第四限位槽,且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所述第四限位槽的开口的朝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三限位槽和所述第四限位槽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梁上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梁上的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配合夹持所述车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水平方向上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梁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梁与所述顶板的内表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工艺孔。
CN201922273947.0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5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947.0U CN211915936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947.0U CN211915936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5936U true CN211915936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9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5936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5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3136U (zh) 一种顶盖柔性螺柱焊工装
CN211915936U (zh) 一种汽车防滚架定位装置
CN111037138B (zh) 人防门密封梁生产方法
CN210081032U (zh) 一种钢结构箱型柱的组立装置
CN221031552U (zh) 一种大管径圆管柱插板安装定位结构
CN220515890U (zh) 一种拼焊工装
CN213318571U (zh) 底座焊接用辅助支架
CN216912707U (zh) 一种工装焊接用支撑架
CN216781505U (zh) 带导杆气动开合卡扣机构
CN220445503U (zh) 一种非承载式车身组焊工装
CN219774533U (zh) 加强型空心型材及工装支架
CN218433764U (zh) 连接装置、立柱装置及堆垛机
CN217664055U (zh) 一种无人机中框喷涂治具
CN216576296U (zh) 一种箱体加工固定组件
CN117102791B (zh) 一种用于卧铺骨架的柔性焊接工装
CN213862478U (zh) 白车身及汽车
CN211369032U (zh) 一种冷弯薄壁框架结构的梁柱连接结构
CN112658515B (zh) 一种田字型大截面倾斜巨柱的制造方法
CN213359448U (zh)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CN215673051U (zh) 机架的定位连接结构及机架装置
CN220971147U (zh) 一种激光快换及停靠装置
CN2604474Y (zh) 一种组合桁架的活动连接构件
CN215658648U (zh) 焊接预固定机架结构及焊接预固定机架装置
CN215280580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下支座焊接工装
CN217702112U (zh) 一种移动式汽车底板加工翻转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