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9448U -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9448U
CN213359448U CN202021015638.XU CN202021015638U CN213359448U CN 213359448 U CN213359448 U CN 213359448U CN 202021015638 U CN202021015638 U CN 202021015638U CN 213359448 U CN213359448 U CN 213359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device
vertical
transverse
vertical adjusting
j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56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民
卢玉春
付文韬
钱旭强
姚渊
张帅杰
杜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56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9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9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9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用于调整结构件安装姿态,包括:结构方框,其四边为工字钢,竖向调整装置,分别设置于结构方框的角部,用于调整结构件的竖向位置,纵向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结构方框沿纵向的一侧,用于调整所述结构方框的纵向位置,两个顶升横梁,沿纵向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四个横向调整装置,每两个横向调整装置沿横向相对面设置于一个顶升横梁上,用于调整结构件的横向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钢结构件拼装中拼装精度和效率低下,无法进行三维方向精确调整,对钢结构损坏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拼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背景技术
钢结构件拼装过程中,往往构件不能一次性放置到位,为满足其装配尺寸,需要进行一定的精细调整工作。传统的钢结构件拼装调整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在构件上需焊接临时辅助马脚,增加了安装和拆除工作量及相关成本;在拆除马脚过程中,容易造成结构局部母材损坏,从而导致结构母材的返修,增加产品施工质量风险系数;在完成马脚拆除工作后,须对马脚安装位置的母材进行无损检测及油漆修补,增加了无损检测及油漆修复所产生成本。
公开号为CN21014090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弧形钢结构拼装调整工装,其可以通过左支撑柱与承载底座滑动连接和调节螺杆的配合使用,对左弧形托槽和右弧形托槽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实现弧形钢结构件拼装过程中的间隙调整。但是上述弧形钢结构拼装调整工装只能应用于特定形状的钢结构,且只能对钢结构进行一维方向的姿态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钢结构拼装中钢构件因无法进行三维方向调整而导致的调整精度较低且易损伤构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可提高钢结构拼装精度和效率,可对钢结构件进行三维姿态调整,减少对钢结构的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用于调整结构件安装姿态,包括:结构方框,结构方框的四边为工字钢;竖向调整装置,分别设置于结构方框的角部,用于调整结构件的竖向位置;纵向调整装置,设置于结构方框沿纵向的一侧,用于调整结构方框的纵向位置;两个顶升横梁,沿纵向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四个横向调整装置,每两个横向调整装置沿横向相对面设置于一个所述顶升横梁上,用于调整结构件的横向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钢结构的三维姿态进行调整,提高钢结构拼装精度和效率,减少对钢结构的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竖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竖向调整装置、第二竖向调整装置、第三竖向调整装置、第四竖向调整装置,工字钢连接第一竖向调整装置、第二竖向调整装置、第三竖向调整装置、第四竖向调整装置形成一整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竖向调整装置形成一整体,便于竖向调整装置的纵向同步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纵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纵向调整装置和第二纵向调整装置,第一纵向调整装置沿纵向抵接第一竖向调整装置,第二纵向调整装置沿纵向抵接第二竖向调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顶升横梁包括第一顶升横梁和第二顶升横梁,第一顶升横梁沿横向固定连接于第一竖向调整装置和第二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第二顶升横梁沿横向固定连接于第三竖向调整装置和第四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
横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横向调整装置、第二横向调整装置、第三横向调整装置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第一横向调整装置和第二横向调整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顶升横梁的上部两端,第三横向调整装置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顶升横梁的上部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第一横向调整装置、第二横向调整装置、第三横向调整装置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包括连接杆、基座和调节螺杆,基座沿横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另一侧连接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面为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纵向调整装置包括基座,基座沿纵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接有调节螺杆;
竖向调整装置包括顶升板、顶升螺杆、支座,顶升板、支座中心沿竖向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接有顶升螺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还包括:承载底座、快速固定装置、四个导向支座、减摩滑板,快速固定装置用于构件沿横向和/或纵向和/或竖向移动后的固定;四个导向支座,沿横向设置于竖向调整装置的一侧,与竖向调整装置抵接;减摩滑板,设置于顶升横梁上表面以及竖向调整装置与所述承载底座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减摩滑板为高分子量聚乙烯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可用于各类钢结构分段组对拼装,提高拼装精度,降低制造难度;有利于实现工序标准化,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大大减少二次打磨、修补、检测等工作,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第二横向顶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视角下的剖面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纵向调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纵向调整装置的顶升调节装置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竖向调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竖向调整装置的主视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顶升横梁的主视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第一导向支座的主视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第一导向支座的侧视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快速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中快速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包括:结构方框、竖向调整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两个顶升横梁和四个横向调整装置。其中,结构方框的四边为工字钢。竖向调整装置,分别设置于结构方框的角部,用于调整结构件的竖向(图2中z方向所示)位置。纵向调整装置,设置于结构方框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的一侧,用于调整结构方框的纵向位置。两个顶升横梁,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 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四个横向调整装置,每两个横向调整装置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相对面设置于一个顶升横梁上,用于调整结构件的横向(图1中 x方向所示)位置。两个顶升横梁用于结构件的放置,辅助纵向调整装置、竖向调整装置和横向调整装置完成结构件的姿态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结构方框包括: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延伸设置的第一工字钢17和第二工字钢18,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延伸设置的第三工字钢19和第四工字钢20。竖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工字钢连接第一竖向调整装置 3、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形成一整体,便于实现结构件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同步调整。可选地,第一工字钢17连接沿横向(图1 中x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和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第二工字钢18连接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和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第三工字钢19连接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和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第四工字钢20连接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和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纵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纵向调整装置 1和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第一纵向调整装置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抵接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第一纵向调整装置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移动从而推动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沿纵向移动,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抵接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移动从而推动第二竖向调整装置沿纵向移动,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和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通过工字钢带动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和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纵向同步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顶升横梁包括第一顶升横梁7和第二顶升横梁8,第一顶升横梁7沿横向固定连接于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和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的上端,第二顶升横梁8沿横向固定连接于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和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 的上端。
横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横向调整装置11、第二横向调整装置12、第三横向调整装置 13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14,第一横向调整装置11和第二横向调整装置1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顶升横梁7的上部两端;第三横向调整装置13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14,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顶升横梁8的上部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以第二横向调整装置12为例,参考图3和图4,第二横向调整装置12包括第一基座116、第一调节螺杆121、第二调节螺杆122、连接杆112,第一基座116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开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杆121和第二调节螺杆122 配合的螺纹孔,用于调节螺杆的旋进旋出,第二调节螺杆122未与螺纹孔连接的一端端面连接有连接杆112,连接杆112的端面为板状111,板状111与构件接触,转动第一调节螺杆121和第二调节螺杆122在螺纹孔中旋进旋出,连接杆112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移动挤压构件,实现构件的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姿态调整。可选地,连接杆112 为圆钢,件113、114、115、116、117、118、120、111为Q345钢板块。第一调节螺杆121、第二调节螺杆122、件120采用Tr20X4螺纹。对于连接杆112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参考图14,根据与连接杆112相抵接的钢结构件31的接触面的形状不同,连接杆11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直线杆、弯形杆、L形杆等,以改变连接杆112端部的板状111 的倾斜度从而适应不同的钢结构件。第一横向调整装置11、第三横向调整装置13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14的结构以及姿态调整方式参考第二横向调整装置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考图5和图6,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由顶升调节装置103、第一顶升板101、卡轴板102、第二基座106构成,第一顶升板101和卡轴板 102预制成组件配做螺栓孔,采用螺栓连接,件104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开设有螺纹杆,与第三调节螺杆107相配合;第一把手105是螺纹杆,件108沿竖向(图2中z 方向所示)开设有螺纹孔,用于第一把手105的固定;转动第一把手105实现第三调节螺杆107在件104中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旋进旋出,用于构件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姿态调整。第一纵向调整装置1的结构以及姿态调整方式参考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包括第二顶升板301、顶升螺杆302、支座303、第二把手304,支座303中心沿竖向(图2中z方向所示)开设有与顶升螺杆302配合的螺纹孔,水平转动第二把手304实现顶升螺杆302 在螺纹孔中的旋进旋出,从而带动第二顶升板301沿竖向(图2中z方向所示)移动。可选地,第二顶升板301由Q235钢板块预制而成,顶升螺杆302是利用45#钢加工而成的螺纹杆,同时调质处理HB220-250,支座303由Q235钢板块加工而成,板面中心加工与螺纹杆配合的Tr48X8螺纹,第二把手304由20#钢加工而成。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和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的结构以及姿态调整方式参考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考图9,第一顶升横梁7由第一Q345钢板块701、第二Q345钢板块703和第一减摩滑板704构成,第一减摩滑板704通过螺栓与钢板块701连接。第二顶升横梁8的结构参考第一顶升横梁7。第一顶升横梁7和第二顶升横梁8上放置钢结构件,钢结构件与第一减摩滑板704接触,调节第一横向调整装置11、第二横向调整装置12、第三横向调整装置13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14的调节螺杆,板状111挤压构件调整钢结构件沿横向(图3中x方向所示)在第一减摩滑板704上移动,实现钢结构件的横向姿态调整,第一减摩滑板704减小了钢结构件移动的摩擦力,避免在横向姿态调整时,对钢结构的底面造成磨损,较为实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100 还包括:第一承载底座9、第二承载底座10;快速固定装置16,用于构件沿横向和/或纵向和/或竖向移动后的固定;四个导向支座(图1中只示出第一导向支座15和第二导向支座21,其他两处未示出),沿横向分别设置于结构方框的外侧,与竖向调整装置抵接。可选地,第一承载底座9、第二承载底座10为钢板块。可选地,第一导向支座15设置于第一工字钢17和第三工字钢19连接处,沿横向与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抵接,第二导向支座 21设置于第二工字钢18和第三工字钢19连接处,沿横向与第四竖向调整装置6抵接,其他两个导向支座分别与第一竖向调整装置3和第三竖向调整装置5抵接。以第一导向支座 15为例,在调整第一纵向调整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时,第一导向支座15和第一工字钢17沿横向分别设置于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的两侧,保证第二竖向调整装置4沿纵向移动不发生偏移,提高钢结构件纵向姿态调整的精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0和图11所示,以第一导向支座15为例,第一导向支座15由钢板块焊接而成。可选地,件151、152、153、154由Q235钢板块下料而成。
参考图2,竖向调整装置与第一承载底座9、第二承载底座10之间设置两层减摩滑板,即第二减摩滑板30、第三减摩滑板40,第三减摩滑板40通过螺栓连接承载底座,第二减摩滑板30通过螺栓连接竖向调整装置。可选地,第三减摩滑板40的面积大于第二减摩滑板30的面积。在调节第一纵向调整装置1和第二纵向调整装置2对钢结构进行纵向姿态调整时,竖向调整装置带动第二减摩滑板30在第三减摩滑板40上沿纵向移动。在竖向调整装置与承载底座之间设置相互接触的两层减摩滑板,代替竖向调整装置与承载底座之间的直接接触,有助于减小摩擦力,减小工装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构件姿态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减摩滑板为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相比于其他材料,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耐磨性好、摩擦力小、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见图1,以快速固定装置16为例,参见图12和图13,件161为角钢,件163为钢板块,件162为垂直式固定夹钳,用于姿态调整完成后构件的固定。
具体而言,钢构件在拼装过程中,为了保证拼装精度,需要对钢构件的姿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姿态调整工装运用横向调整装置、竖向调整装置、纵向调整装置分别对钢构件进行横向、竖向和纵向姿态调整,达到拼装的精度要求(如图14所示)。如图14所示,首先将本工装100布置到钢构件拼装的工位上,其次将待拼装的钢结构件32布置到位,然后在附近布设测量仪器,如激光经纬仪或全站仪等,调整全过程使用测量仪器配合,在钢结构件姿态调整中实时监控构件的水平度、直线度等相关尺寸,保证姿态调整的精确度。构件31置于顶升横梁上,当需要对构件进行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姿态调整时,调整横向调整装置的调节螺杆,构件31在顶升横梁上的减摩滑板上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滑动,实现横向姿态调整;当需要对构件进行竖向(图2中z方向所示)姿态调整时,调整竖向调整装置的顶升螺杆,顶升板沿竖向(图2中z方向所示)带动顶升横梁竖向移动,实现竖向姿态调整;当需要对构件进行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姿态调整时,调整纵向调整装置的调节螺杆,纵向调整装置推动竖向调整装置沿纵向(图1中y方向所示)在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上移动,同时工字钢连接竖向调整装置成为整体,便于纵向同步调整,沿横向(图1中x方向所示)设置的工字钢和导向支座协同作用,保证纵向调整的精度,防止偏离预定路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对构件进行多方位姿态的精确调整,可有效地辅助两构件完成准确对接工作,亦可兼顾胎架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可固定工位,也可随时搬运。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用于调整结构件安装姿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方框,所述结构方框的四边为工字钢;
竖向调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方框的角部,用于调整结构件的竖向位置;
纵向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结构方框沿纵向的一侧,用于调整所述结构方框的纵向位置;
两个顶升横梁,沿纵向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
四个横向调整装置,每两个所述横向调整装置沿横向相对面设置于一个所述顶升横梁上,用于调整结构件的横向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竖向调整装置、第二竖向调整装置、第三竖向调整装置、第四竖向调整装置,所述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一竖向调整装置、第二竖向调整装置、第三竖向调整装置、第四竖向调整装置形成一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纵向调整装置和第二纵向调整装置,所述第一纵向调整装置沿纵向抵接第一竖向调整装置,所述第二纵向调整装置沿纵向抵接第二竖向调整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横梁包括第一顶升横梁和第二顶升横梁,所述第一顶升横梁沿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竖向调整装置和所述第二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二顶升横梁沿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竖向调整装置和所述第四竖向调整装置的上端;
所述横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横向调整装置、第二横向调整装置、第三横向调整装置和第四横向调整装置;
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装置和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升横梁的上部两端;
所述第三横向调整装置和所述第四横向调整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顶升横梁的上部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装置、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装置、所述第三横向调整装置和所述第四横向调整装置包括连接杆、基座和调节螺杆,所述基座沿横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旋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另一侧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面为板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调整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沿纵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旋接有调节螺杆;
所述竖向调整装置包括顶升板、顶升螺杆、支座,所述顶升板、支座中心沿竖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旋接有顶升螺杆。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底座;
快速固定装置,用于构件沿所述横向和/或所述纵向和/或所述竖向移动后的固定;
四个导向支座,沿横向设置于所述竖向调整装置的一侧,与所述竖向调整装置抵接;
减摩滑板,设置于所述顶升横梁上表面以及所述竖向调整装置与所述承载底座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摩滑板为高分子量聚乙烯板。
CN202021015638.X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Active CN213359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5638.XU CN213359448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5638.XU CN213359448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9448U true CN213359448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5638.XU Active CN213359448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9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773C (zh) 用于在板形工件上执行自动制造操作的设备
CN115958322A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构件总装线及其装配方法
CN210099350U (zh) 机车构架组对工装
CN213359448U (zh) 一种钢结构姿态调整工装
JP3175083B2 (ja) 立体自動倉庫のラックの製作治具
CN213499042U (zh) 一种载台
CN109377925B (zh) 一种兼容不同显示面板承载平台的检测识别治具
CN211102435U (zh) 一种大型箱型梁焊接平台
CN211638827U (zh) 一种角钢焊接定位装置及使用该定位装置的焊接设备
CN210254901U (zh) 重承载关节轴承安装用三角支架的双工位快捷焊接装置
CN112900740B (zh) 桁梁节段及桁梁节段制造方法
CN214955499U (zh) 焊工考试平台装置
CN216541578U (zh) 一种大型侧梁组成组装胎
CN109332978B (zh) 一种桥机端梁定位方法
CN113628773A (zh)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干式贮存设备支架组装用可调节装置
CN209859623U (zh) 一种移位精确的轻便导轨
CN109514278B (zh) 一种超长龙门加工中心的床身对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5616652U (zh) 一种塔机起重臂焊后加工的专用工装夹具
CN113618584B (zh) 一种轨道车辆铝型材自定位打磨工装
CN218426563U (zh) 一种横隔板定位装置
CN221435427U (zh) 二级门架焊接工装
CN220902386U (zh) 一种电梯轿厢立柱焊接工装
CN114559218B (zh) 空间孔群关系检查装置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118404291B (zh) 一种直线分拣机弯轨加工组装方法
CN2178197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材料用的质量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