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0610U -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0610U
CN211900610U CN202020488475.0U CN202020488475U CN211900610U CN 211900610 U CN211900610 U CN 211900610U CN 202020488475 U CN202020488475 U CN 202020488475U CN 211900610 U CN211900610 U CN 211900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ixedly connected
joint
steel sheet
roof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84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龙祥
朱增耀
殷森
任胜利
丁守阵
刘雪峰
王友枞
杜凌坤
邓军
张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hec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hec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hec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884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0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0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0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盾构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便于使用者对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冲击力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冲击;其中,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便于固定环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而通过增加第二弹簧的压力便于第二弹簧对固定环进行缓冲,并且减弱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对防撞梁的冲击,便于使用者将碰撞产生的横向力装换为纵向力,从而减弱了碰撞对防撞梁的冲击力,进而保证台车防撞梁的耐久性和施工作业区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盾构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盾构是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是在地面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它使用地铁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防止软基开挖面崩塌或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地进行隧洞的开挖和衬砌作业,其施工过程需先在隧洞某段的一端开挖竖井或基坑,将地铁盾构机吊入安装,地铁盾构机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开孔处开始掘进并沿设计洞线推进直至到达洞线中的另一竖井或隧洞的端点。
传统的盾构台车出厂所配置的防撞梁没有缓冲装置,容易造成盾构台车在发生碰撞时,盾构台车的防撞梁发生变形,频繁的碰撞可能造成盾构车变形,造成盾构车脱轨,从而对施工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保证台车防撞梁的耐久性和施工作业区域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包括防撞梁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在防撞梁左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钢筋卡槽,所述钢筋卡槽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固定环、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且第一接头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接头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接头,并且第二接头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向一侧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三接头,并且第三接头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三接头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四接头,并且第四接头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中心处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和底部与固定环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滑杆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缠绕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相向的一侧与固定环固定环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远离固定环的一侧与限位板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线径均设置为10mm,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外径均设置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卡槽的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并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表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右侧与第一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便于使用者对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冲击力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冲击;其中,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便于固定环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而通过增加第二弹簧的压力便于第二弹簧对固定环进行缓冲,并且减弱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对防撞梁的冲击,便于使用者将碰撞产生的横向力装换为纵向力,从而减弱了碰撞对防撞梁的冲击力,进而保证台车防撞梁的耐久性和施工作业区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筋卡槽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左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防撞梁;2.安装板;3.钢筋卡槽;4.第一钢板;5.第二钢板;6.缓冲机构;61.第一支撑杆;62.固定环;63.第一滑槽;64.第一滑块;65.第二支撑杆;66.第一弹簧;7.滑杆;8.第二弹簧;9.限位板;10.第三弹簧;11.第四弹簧;12.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包括防撞梁1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在防撞梁1左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梁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钢筋卡槽3,所述钢筋卡槽3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所述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杆61、固定环62、第一滑槽63、第一滑块64、第二支撑杆65和第一弹簧66,所述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并且第一接头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1,所述第一支撑杆61远离第一接头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接头,并且第二接头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2,所述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相向一侧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63,所述第一滑槽63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4,所述第一滑块64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63并固定连接有第三接头,且第三接头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5,所述第二支撑杆65远离第三接头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四接头,且第四接头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杆6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4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6,便于使用者对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冲击力对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的冲击,减弱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对防撞梁1的冲击,便于使用者将碰撞产生的横向力装换为纵向力,从而减弱了碰撞对防撞梁1的冲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6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表面的中心处缠绕有第二弹簧8,从而减弱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第二弹簧8的顶部和底部与固定环62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滑杆7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缠绕有第三弹簧10,便于使用者对固定环62进行缓冲限位,所述第三弹簧10的相向的一侧与固定环62固定环62远离第二弹簧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0远离固定环62的一侧与限位板9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防撞梁1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1,所述第四弹簧11的右侧与第一钢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对第一钢板4和防撞梁1进行缓冲,防止第一钢板4与防撞梁1直接接触,从而减弱了碰撞对防撞梁1的冲击。
在本实施中,钢筋卡槽3的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12并与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的表壁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对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进行限位,防止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上下移动,减弱了装置的缓冲效果,又可辅助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左右移动。
其中,本实施例第一弹簧66、第二弹簧8、第三弹簧10和第四弹簧11的线径均设置为10mm,所述第一弹簧66、第二弹簧8、第三弹簧10和第四弹簧11的外径均设置为100mm,增强了弹簧的缓冲效果,从而更有效的对盾构台车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的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通过螺栓将安装板2安装在盾构台车上,在电瓶车与盾构台车碰撞时,随后电瓶车与第二钢板5接触产生冲击力,同时电动车挤压第二钢板5,此时第二钢板5向左移动,同时第二钢板5对第一支撑杆61进行挤压,随后第一支撑杆61带动固定环62移动,同时固定环62对第二弹簧8进行挤压,随后第一支撑杆61带动第二支撑杆65转动,此时第二支撑杆65对第一滑块64进行挤压,同时第一滑块64对第一弹簧66进行挤压,此时挤压的第一弹簧66和第二弹簧8分别对第一滑块64和固定环62进行反冲,从而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第一钢板4挤压挤压第四弹簧11,随后第四弹簧11对第一钢板4进行缓冲,从而装置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在防撞梁左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钢筋卡槽,所述钢筋卡槽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固定环、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且第一接头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接头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接头,并且第二接头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向一侧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一滑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三接头,并且第三接头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三接头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四接头,并且第四接头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中心处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和底部与固定环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滑杆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缠绕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相向的一侧与固定环固定环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远离固定环的一侧与限位板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线径均设置为10mm,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外径均设置为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卡槽的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并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表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右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右侧与第一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CN202020488475.0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Active CN211900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8475.0U CN211900610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8475.0U CN211900610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0610U true CN211900610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8475.0U Active CN211900610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0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0610U (zh) 一种盾构台车防撞缓冲装置
CN209668581U (zh)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CN21352093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稳定型电控柜
CN110863527A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防撞警示装置
CN217575171U (zh) 防爆柴油机单轨吊机车
CN21623162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
CN216101983U (zh) 一种拐角处设有切片膜前保险杠
CN210853634U (zh) 一种保险杠放置装置
CN2161398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用栏杆
CN211166776U (zh) 一种保险杠支架加强装置
CN210612859U (zh) 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
CN211596558U (zh) 一种具有多级防撞缓冲功能的道路施工车
CN110513424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减震器
CN211141343U (zh) 一种地铁施工龙门吊吊装防撞装置
CN212921410U (zh) 保险杠
CN218059908U (zh)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防撞结构
CN216374444U (zh) 一种厢式冷藏车尾端防撞梁结构
CN220615518U (zh) 一种充电桩防护装置
CN213212817U (zh) 一种新型防撞的建筑用电气箱
CN21156787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保险杠结构
CN218808526U (zh) 一种圆管道岔
CN216270468U (zh) 一种防碰撞式建筑测量工具用便携存储箱
CN211166770U (zh) 一种具有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架
CN220412673U (zh) 一种防爆柴油机单轨吊车
CN216034739U (zh) 一种电动履带式多功能无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Room 16, building IBCC, Huixin, No.1 zhangbayi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65

Patentee after: CCCC Railway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2 / F, high tech research office building, No.33, Keji 6th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before: CCCC-SHEC RAILWAY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