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2997U -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2997U
CN211842997U CN202020333193.3U CN202020333193U CN211842997U CN 211842997 U CN211842997 U CN 211842997U CN 202020333193 U CN202020333193 U CN 202020333193U CN 211842997 U CN211842997 U CN 211842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re
ejection system
mould
rea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1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道涛
刘建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fa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fa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fa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fa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1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2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2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2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仁和位于前模仁下方的后模仁,前模仁的上方设有前模顶出系统,前模顶出系统的上方设有前模油缸;后模仁的一侧安装有后模油缸,后模油缸的伸缩活塞杆的末端和后模仁固定连接,后模仁的下方设有滑动固定板,后模仁的一侧还安装有后模仁压块,滑动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后模顶出系统,后模顶出系统的下方安装有顶棍镶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原本放在模具外装配的各个独立的产品部件,在模腔内完成模内装配成型,从而省却了许多后续模外装配工序,相对单独生产各个塑件然后再进行组装最终产品部件所花费的总时间能够明显缩短,进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是在模具外部将各个产品零件通过扣合、超声波焊接或是粘合剂黏合的方式进行组装的,增加了注塑机和模具数量,对人力和场地空间需求也很大,组装的时间也大大浪费了许多。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仁和位于前模仁下方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上方设有前模顶出系统,所述前模顶出系统的上方设有前模油缸;所述后模仁的一侧安装有后模油缸,所述后模油缸的伸缩活塞杆的末端和后模仁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的下方设有滑动固定板,所述后模仁的一侧还安装有后模仁压块,所述滑动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后模顶出系统,所述后模顶出系统的下方安装有顶棍镶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模油缸和后模仁压块均固定安装在滑动固定板上,且后模油缸和后模仁压块分别位于后模仁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模顶出系统包括与前模油缸的伸缩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上安装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和前模仁上的注塑流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模仁内部设有容纳第一活动板的第一凹槽,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一凹槽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模顶出系统包括与顶棍镶件固定连接的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上安装有第二顶杆,第二顶杆和后模仁上的注塑流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模仁内部设有容纳第二活动板的第二凹槽,且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凹槽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模仁和滑动固定板之间滑动接触,且滑动固定板表面设有用于给后模仁导向的导向凸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模顶出系统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所述顶棍镶件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上,前模顶出系统的上方设有固定顶座,所述前模油缸固定安装在固定顶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原本放在模具外装配的各个独立的产品部件,在模腔内完成模内装配成型,从而省却了许多后续模外装配工序,成型后的产品不需要额外的手工装配工作,减少了注塑机和模具数量,减少了对人力和场地空间的需求,直接从模具上生产出最终产品部件,避免了半成品的生产环节,相对单独生产各个塑件然后再进行组装最终产品部件所花费的总时间能够明显缩短,进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总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剖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局部示意图。
图中:前模仁10、后模仁20、后模油缸30、前模顶出系统40、后模顶出系统50、后模仁压块60、前模油缸70、滑动固定板80、顶棍镶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仁10和位于前模仁10下方的后模仁20,前模仁10的上方设有前模顶出系统40,前模顶出系统40的上方设有前模油缸70;后模仁20的一侧安装有后模油缸30,后模油缸30的伸缩活塞杆的末端和后模仁20固定连接,后模仁20的下方设有滑动固定板80,后模仁20的一侧还安装有后模仁压块60,滑动固定板80的下方设有后模顶出系统50,后模顶出系统50的下方安装有顶棍镶件90。
值得说明的是,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的表面均设有用来放置产品部件的腔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后模油缸30和后模仁压块60均固定安装在滑动固定板80上,且后模油缸30和后模仁压块60分别位于后模仁20的两侧。
值得说明的是,后模油缸30和滑动固定板80之间焊接固定,后模仁压块60和滑动固定板80之间焊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前模顶出系统40包括与前模油缸70的伸缩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上安装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和前模仁10上的注塑流道连通,通过前模油缸70的推力作用可推动前模顶出系统40上的第一顶杆移动,进而可推出位于前模仁10注塑流道内的产品部件。
值得说明的是,前模油缸70的伸缩活塞杆和前模顶出系统40的第一活动板之间焊接固定,前模顶出系统40的第一活动板和前模顶出系统40的第一顶杆之间焊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前模仁10内部设有容纳第一活动板的第一凹槽,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一凹槽之间滑动连接,保证前模顶出系统40的第一活动板的上下自由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后模顶出系统50包括与顶棍镶件90固定连接的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上安装有第二顶杆,第二顶杆和后模仁20上的注塑流道连通,通过顶棍镶件90的推力作用可推动后模顶出系统50上的第二顶杆移动,进而可推出位于后模仁20注塑流道内的产品部件。
值得说明的是,顶棍镶件90和后模顶出系统50的第二活动板之间焊接固定,后模顶出系统50的第二活动板和后模顶出系统50的第二顶杆之间焊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后模仁20内部设有容纳第二活动板的第二凹槽,且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凹槽之间滑动连接,保证后模顶出系统50的第二活动板的上下自由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后模仁20和滑动固定板80之间滑动接触,且滑动固定板80表面设有用于给后模仁20导向的导向凸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后模顶出系统50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顶棍镶件90焊接固定于固定底座上,前模顶出系统40的上方设有固定顶座,前模油缸70焊接固定在固定顶座上。
值得说明的是,前模仁10、后模仁20、后模油缸30、前模顶出系统40、后模顶出系统50、后模仁压块60、前模油缸70、滑动固定板80以及顶棍镶件90均位于同一个整体模具上,该整体模具内部设有容纳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的空间,后模仁20可以在该空间内自由移动,通过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上的注塑流道的相互交叉和重叠,完成注塑和产品部件的重叠挤压成型操作。
本实施例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后模仁20被后模仁压块60压住在滑动固定板80上,第一次注塑完成后PL打开一定距离,其中一个产品部件留在前模仁10腔位上,另外一个产品部件留在后模仁20腔位上,后模顶出系统50在顶棍镶件90的推力作用下顶出第一次注塑的流道,然后后模仁20在后模油缸30拉力的作用下连带位于后模仁20上的产品部件往右平移160mm,至前模仁10上的产品部件和后模仁20上的产品部件相互正对贴合在一起,然后注塑外圈胶位使两个产品部件完全黏合在一块,完成两个产品部件之间的二次压合成型操作,完成后PL再次打开一定距离,前模顶出系统40在前模油缸70推力作用下顶出成型后的产品和流道,然后后模仁20在后模油缸30的推力的作用下往左边平移160mm复位,再合模循环注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仁(10)和位于前模仁(10)下方的后模仁(2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0)的上方设有前模顶出系统(40),所述前模顶出系统(40)的上方设有前模油缸(70);所述后模仁(20)的一侧安装有后模油缸(30),所述后模油缸(30)的伸缩活塞杆的末端和后模仁(20)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20)的下方设有滑动固定板(80),所述后模仁(20)的一侧还安装有后模仁压块(60),所述滑动固定板(80)的下方设有后模顶出系统(50),所述后模顶出系统(50)的下方安装有顶棍镶件(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油缸(30)和后模仁压块(60)均固定安装在滑动固定板(80)上,且后模油缸(30)和后模仁压块(60)分别位于后模仁(2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顶出系统(40)包括与前模油缸(70)的伸缩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上安装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和前模仁(10)上的注塑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0)内部设有容纳第一活动板的第一凹槽,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一凹槽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顶出系统(50)包括与顶棍镶件(90)固定连接的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上安装有第二顶杆,第二顶杆和后模仁(20)上的注塑流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20)内部设有容纳第二活动板的第二凹槽,且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凹槽之间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20)和滑动固定板(80)之间滑动接触,且滑动固定板(80)表面设有用于给后模仁(20)导向的导向凸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组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顶出系统(50)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所述顶棍镶件(90)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上,前模顶出系统(40)的上方设有固定顶座,所述前模油缸(70)固定安装在固定顶座上。
CN202020333193.3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Active CN211842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193.3U CN21184299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193.3U CN21184299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2997U true CN21184299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193.3U Active CN21184299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2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03763U (zh) 一种塑胶件生产用注塑脱模装置
CN211842997U (zh) 一种模内组装注塑模具
CN216465870U (zh) 一种金属嵌件无固定的包胶模具机构
CN114801082B (zh) 一种大型汽车仪表板类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11105383U (zh) 一种c形板生产模具装置
CN210211193U (zh) 一种便于开模取件的水表壳体成型模具
CN209773225U (zh) 一种载重车侧围内板上加强板模具
CN112536983A (zh) 一种生产眼镜架板材的模具工装
CN210969726U (zh) 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
CN211165042U (zh) 基于多孔位边缘注塑的节点隐藏式汽车门板模具
CN220180061U (zh)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的无顶针顶出结构
CN206124110U (zh) 一种精密汽车模型用模具
CN210820628U (zh) 一种防产品拉伤用轴承外套模具
CN217862638U (zh) 注塑模具顶针结构
CN216860429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冰箱开关盒注塑模具
CN219650454U (zh) 一种硅胶制品的成型模具
CN218053710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0336721U (zh) 一种螺钉嵌件塑料注射模具
CN219006764U (zh) 一种密封圈加工模具
CN215661471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精密成型模具
CN209920344U (zh) 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
CN218488915U (zh) 一种方便零件脱模的模具
CN210590346U (zh) 注塑模具模内自动装配结构
CN216914685U (zh) 一种线束配件的模具结构
CN210820470U (zh) 一种模具出模用简易脱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