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0642U - 一种自润滑链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润滑链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0642U
CN211820642U CN202020312187.XU CN202020312187U CN211820642U CN 211820642 U CN211820642 U CN 211820642U CN 202020312187 U CN202020312187 U CN 202020312187U CN 211820642 U CN211820642 U CN 211820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iding rod
hole
rod
fluted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21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aiwei Conveyo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aiwei Convey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aiwei Conveyo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aiwei Convey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21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0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0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0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链轮,包括内齿盘和外卡盘,两个外卡盘与内卡盘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内齿盘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多个第一滑孔且第一滑孔设置在齿根处,第一滑孔内设有第一滑动杆和弹簧,每个外卡盘的外端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一滑孔的第二滑孔,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杆的侧壁之间设有铰接杆,每个外卡盘的外圆周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二滑孔的第三滑孔,第三滑孔内设有第三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斜形滑槽,第三滑动杆靠近第二滑动杆一端设置为球面且球面与斜形滑槽的斜面点接触,每个外卡盘的外圆周面均固定设有吸油棉圈,第二滑孔内的润滑油能浸润吸油棉圈。本实用新型的链轮能实现链条的自润滑。

Description

一种自润滑链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链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链轮。
背景技术
链轮是一种带嵌齿式扣链齿的轮子,用以与节链环或缆索上节距准确的块体相啮合或者是实心或者带辐条的齿轮,与(滚子)链啮合以传递运动。链轮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仪表仪器、石油等行业的机械传动等。
链轮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链轮和链条进行润滑,若不对链轮和链条进行润滑,链轮与链条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链条容易断裂,易产生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现有的链轮润滑方式,是通过毛刷等工具粘附一定量的机油来涂抹到链条或者链轮上,再转动链条或者链轮,使得机油能够均匀的涂抹到链条或者链轮上。在操作的过程中,机油容易粘附到人体上,并且链轮和链条转动需要人工驱动主动车轮来使得链条或链轮转动,如此会消耗较大的体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润滑链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润滑链轮,包括内齿盘和外卡盘;所述内齿盘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链齿,所述外卡盘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卡盘对称置于内齿盘的两侧,且外卡盘与内齿盘同轴设置,两个所述外卡盘之间沿周向均布设有贯穿的多个螺栓孔,两个外卡盘与内卡盘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具体地,螺栓孔贯穿两个外卡盘和内卡盘,螺栓穿设在螺栓孔内,两个外卡盘夹紧内齿盘;沿内齿盘和两个外卡盘的中轴线设有转轴孔,转轴孔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键槽,便于使转轴与内卡盘和两个外卡盘固定连接和同步转动;
所述内齿盘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滑孔,且第一滑孔设置在齿根处,第一滑孔内设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上套设有套筒,套筒的外壁与第一滑孔的内壁螺纹连接,具体地,套筒的端面与内齿盘的外圆周面齐平,套筒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一滑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第一滑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孔的内壁面和第一滑动杆的端面相抵,第一滑动杆上套设有限位垫片,限位垫片与第一滑动杆螺纹连接,限位垫片与套筒的端面相抵,通过外力按压第一滑动杆的外端,能将第一滑动杆推入第一滑孔内,并压缩弹簧,松开外力后,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滑动杆的外端伸出套筒;
每个所述外卡盘的外端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一滑孔的第二滑孔,第二滑孔内设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杆的侧壁之间设有铰接杆,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端面和第一滑动杆的侧壁铰接,当第一滑动杆在第一滑孔内滑动时,铰接杆推动第二滑动杆在第二滑孔内移动;
每个所述外卡盘的外圆周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二滑孔的第三滑孔,第三滑孔内设有第三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斜形滑槽,第三滑动杆靠近第二滑动杆一端设置为球面,且球面与斜形滑槽的斜面点接触,当第二滑动杆在第二滑孔内移动时,第二滑动杆推动第三滑动杆在第三滑孔内移动,所述第二滑孔向外一侧设有堵头,具体地,堵头与第二滑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拆卸堵头能向第二滑孔内加注润滑油,安装堵头能封堵第二滑孔;
每个所述外卡盘的外圆周面均固定设有吸油棉圈,第二滑孔内的润滑油能浸润吸油棉圈,第三滑动杆向外移动时能挤压吸油棉圈,使吸油棉圈与链条的内链板和外链板接触并使润滑油润滑内链板和外链板;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外卡盘上的结构沿内齿盘对称设置;该链轮工作时,第一滑孔、第二滑孔和第三滑孔内能存储润滑油,当链条与内齿盘啮合并传动时,链条的滚子能将第一滑动杆挤压进入第一滑孔,第一滑动杆移动时推动第二滑动杆移动,第二滑动杆推动第三滑动杆移动,第三滑动杆的外端挤压吸油棉圈,吸油棉圈与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接触并润滑外链板和内链板,第三滑动杆与第三滑孔之间存在细小的间隙,润滑油能沿间隙伸入吸油棉圈,以润滑吸油棉圈;该链轮的内齿盘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动杆,链条的滚子能间隔挤压各个第一滑动杆,因此能实现链条的自润滑。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卡盘与内齿盘的接触面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当紧固螺栓后,环形密封圈能密封外卡盘与内齿盘之间的间隙, 防止第二滑孔内的润滑油从外卡盘与内齿盘之间的间隙渗漏,具体地,环形槽位于第二滑孔的外侧。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卡盘的外圆周面与内齿盘的端面之间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密封圈的固定安装于环形卡槽内,能避免链轮转动时,环形密封圈掉落。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卡盘的外圆周面设有挡环,挡环与外卡盘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挡环能防止脱链,具体地,安装时,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位于挡板与内齿盘的端面之间。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外端设置为球面,便于链条的滚子与第一滑动杆接触后将第一滑动杆挤压进入第一滑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滑动杆外壁与第一滑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位于限位垫片与套筒之间,第一密封圈能防止润滑油从套筒与第一滑动杆之间的间隙渗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一滑动杆的滑动和间隙的存在,第一密封圈也并非能完全阻止润滑油泄漏,但第一密封圈能阻止润滑油大流量渗漏。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滑动杆靠近吸油棉圈一端固定设有半球,半球能更均衡的挤压吸油棉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润滑链轮,有益效果在于:该链轮工作时,第一滑孔、第二滑孔和第三滑孔内能存储润滑油,当链条与内齿盘啮合并传动时,链条的滚子能将第一滑动杆挤压进入第一滑孔,第一滑动杆移动时推动第二滑动杆移动,第二滑动杆推动第三滑动杆移动,第三滑动杆的外端挤压吸油棉圈,吸油棉圈与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接触并润滑外链板和内链板,第三滑动杆与第三滑孔之间存在细小的间隙,润滑油能沿间隙伸入吸油棉圈,以润滑吸油棉圈,吸油棉圈能具有锁油性,能防止润滑油大量跑漏,使该链轮内的润滑油能持续润滑一段时间;该链轮的内齿盘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动杆,链条的滚子能间隔挤压各个第一滑动杆,因此能实现链条的自润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方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链条滚子挤压第一滑动杆时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内齿盘,2-外卡盘,3-链齿,4-螺栓孔,5-螺栓,6-转轴孔,7-键槽,8-第一滑孔,9-第一滑动杆,10-套筒,11-弹簧,12-限位垫片,13-第二滑孔,14-第二滑动杆,15-铰接杆,16-第三滑孔,17-第三滑动杆,18-斜形滑槽,19-堵头,20-吸油棉圈,21-环形密封圈,22-挡环,23-第一密封圈,24-半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润滑链轮,包括内齿盘1和外卡盘2;所述内齿盘1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链齿3,所述外卡盘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卡盘2对称置于内齿盘1的两侧,且外卡盘2与内齿盘1同轴设置,两个所述外卡盘2之间沿周向均布设有贯穿的四个螺栓孔4,两个外卡盘2与内卡盘之间通过螺栓5紧固连接,具体地,螺栓孔4贯穿两个外卡盘2和内卡盘,螺栓5穿设在螺栓孔4内,两个外卡盘2夹紧内齿盘1;沿内齿盘1和两个外卡盘2的中轴线设有转轴孔6,转轴孔6的内壁设有两个键槽7,便于使转轴与内卡盘和两个外卡盘2固定连接和同步转动;
所述内齿盘1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四个第一滑孔8,且第一滑孔8设置在齿根处,第一滑孔8内设有第一滑动杆9,第一滑动杆9上套设有套筒10,套筒10的外壁与第一滑孔8的内壁螺纹连接,具体地,套筒10的端面与内齿盘1的外圆周面齐平,套筒10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一滑孔8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第一滑孔8内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孔8的内壁面和第一滑动杆9的端面相抵,第一滑动杆9上套设有限位垫片12,限位垫片12与第一滑动杆9螺纹连接,限位垫片12与套筒10的端面相抵,通过外力按压第一滑动杆9的外端,能将第一滑动杆9推入第一滑孔8内,并压缩弹簧11,松开外力后,在弹簧11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滑动杆9的外端伸出套筒10;
每个所述外卡盘2的外端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一滑孔8的第二滑孔13,第二滑孔13内设有第二滑动杆14,第二滑动杆14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杆9的侧壁之间设有铰接杆15,铰接杆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14端面和第一滑动杆9的侧壁铰接,当第一滑动杆9在第一滑孔8内滑动时,铰接杆15推动第二滑动杆14在第二滑孔13内移动;
每个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二滑孔13的第三滑孔16,第三滑孔16内设有第三滑动杆17,第二滑动杆14的另一端设有斜形滑槽18,第三滑动杆17靠近第二滑动杆14一端设置为球面,且球面与斜形滑槽18的斜面点接触,当第二滑动杆14在第二滑孔13内移动时,第二滑动杆14推动第三滑动杆17在第三滑孔16内移动,所述第二滑孔13向外一侧设有堵头19,具体地,堵头19与第二滑孔13的内壁螺纹连接,拆卸堵头19能向第二滑孔13内加注润滑油,安装堵头19能封堵第二滑孔13;
每个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均固定设有吸油棉圈20,第二滑孔13内的润滑油能浸润吸油棉圈20,第三滑动杆17向外移动时能挤压吸油棉圈20,使吸油棉圈20与链条的内链板和外链板接触并使润滑油润滑内链板和外链板;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外卡盘2上的结构沿内齿盘1对称设置;
该链轮的内齿盘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滑动杆9,链条的滚子能间隔挤压各个第一滑动杆9,因此能实现链条的自润滑。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卡盘2与内齿盘1的接触面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21,当紧固螺栓5后,环形密封圈21能密封外卡盘2与内齿盘1之间的间隙, 防止第二滑孔13内的润滑油从外卡盘2与内齿盘1之间的间隙渗漏,具体地,环形槽位于第二滑孔13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与内齿盘1的端面之间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密封圈21的固定安装于环形卡槽内,能避免链轮转动时,环形密封圈21掉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设有挡环22,挡环22与外卡盘2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挡环22能防止脱链,具体地,安装时,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位于挡板与内齿盘1的端面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杆9的外端设置为球面,便于链条的滚子与第一滑动杆9接触后将第一滑动杆9挤压进入第一滑孔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杆9外壁与第一滑孔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3,且第一密封圈23位于限位垫片12与套筒10之间,第一密封圈23能防止润滑油从套筒10与第一滑动杆9之间的间隙渗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一滑动杆9的滑动和间隙的存在,第一密封圈23也并非能完全阻止润滑油泄漏,但第一密封圈23能阻止润滑油大流量渗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滑动杆17靠近吸油棉圈20一端固定设有半球24,半球24能更均衡的挤压吸油棉圈20。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两个外卡盘2和内齿盘1通过四个螺栓5紧固连接;内齿盘1的四个齿根处设有四个第一滑孔8;相应的,第二滑孔13、第三滑孔16、第一滑动杆9、第二滑动杆14和第三滑动杆17均为配套的四个;链条传动时,链条与该链轮的内齿盘1啮合,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卡在挡板与内齿盘1的端面之间;内链板和外链板与吸油棉圈20或接触或具有小间隙;当链条的滚子在两个链齿3之间的齿根内滚动时,滚子挤压第一滑动杆9;第一滑动杆9向第一滑孔8内移动,第一滑动杆9压缩弹簧11并推动第二滑动杆14移动;第二滑动杆14推动第三滑动杆17移动,第三滑动杆17的半球24挤压吸油棉圈20,吸油棉圈20与链条的外链板和内链板接触,吸油棉圈20内的润滑油对外链板和内链板进行润滑;当链条的滚子离开齿根时,在弹簧11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滑动杆9复位并突出于第一滑孔8,等待下一次挤压;在链条的不断传动过程中,链条的滚子间隔挤压四个第一滑动杆9,从而能间隔润滑链条,并实现链条的自润滑;当该链轮内润滑油消耗至润滑效果不佳时,可打开堵头19向第二滑孔13内添加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齿盘(1)和外卡盘(2);所述内齿盘(1)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链齿(3),外卡盘(2)设有两个,两个外卡盘(2)对称置于内齿盘(1)的两侧且外卡盘(2)与内齿盘(1)同轴设置,两个外卡盘(2)之间沿周向均布设有贯穿的多个螺栓孔(4),两个外卡盘(2)与内卡盘之间通过螺栓(5)紧固连接;沿内齿盘(1)和两个外卡盘(2)的中轴线设有转轴孔(6),转轴孔(6)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键槽(7);
所述内齿盘(1)的外圆周面均布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滑孔(8)且第一滑孔(8)设置在齿根处,第一滑孔(8)内设有第一滑动杆(9),第一滑动杆(9)上套设有套筒(10),套筒(10)的外壁与第一滑孔(8)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滑孔(8)内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孔(8)的内壁面和第一滑动杆(9)的端面相抵,第一滑动杆(9)上套设有限位垫片(12),限位垫片(12)与第一滑动杆(9)螺纹连接,限位垫片(12)与套筒(10)的端面相抵;
每个所述外卡盘(2)的外端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一滑孔(8)的第二滑孔(13),第二滑孔(13)内设有第二滑动杆(14),第二滑动杆(14)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杆(9)的侧壁之间设有铰接杆(15),铰接杆(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14)端面和第一滑动杆(9)的侧壁铰接;
每个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均设有延伸至第二滑孔(13)的第三滑孔(16),第三滑孔(16)内设有第三滑动杆(17),第二滑动杆(14)的另一端设有斜形滑槽(18),第三滑动杆(17)靠近第二滑动杆(14)一端设置为球面,且球面与斜形滑槽(18)的斜面点接触;所述第二滑孔(13)向外一侧设有堵头(19);每个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均固定设有吸油棉圈(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盘(2)与内齿盘(1)的接触面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与内齿盘(1)的端面之间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密封圈(21)的固定安装于环形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盘(2)的外圆周面设有挡环(22),挡环(22)与外卡盘(2)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9)的外端设置为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9)外壁与第一滑孔(8)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3),且第一密封圈(23)位于限位垫片(12)与套筒(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杆(17)靠近吸油棉圈(20)一端固定设有半球(24)。
CN202020312187.X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自润滑链轮 Active CN211820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2187.XU CN211820642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自润滑链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2187.XU CN211820642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自润滑链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0642U true CN21182064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2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2187.XU Active CN211820642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自润滑链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0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66705U (zh) 一种新型行星减速器
CN211820642U (zh) 一种自润滑链轮
CN109372963A (zh) 多沟道式行星牵引传动轴承型减速器
CN110873129A (zh) 一种具有油气润滑功能的伸缩式鼓形齿联轴器
CN105840790B (zh) 一种高效颗粒机专用减速机
CN211398511U (zh) 一种新型浮动油封结构
CN114458699B (zh) 一种胀紧活齿联轴器
CN110836223A (zh) 交叉滚柱轴承及减速器
CN110170279B (zh) 悬挂式刮料盘
CN201651051U (zh) 复合滚动轴承
CN2535610Y (zh) 滚动接触式摆动活齿行星减速器
CN218935181U (zh) 一种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滚珠丝杠
CN212900241U (zh) 一种液压油防渗连接组件
CN219910976U (zh) 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
CN21505920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传动链条
CN213929303U (zh) 基于自润滑的车用传动链条
CN213425876U (zh) 一种新型内曲线马达用转子总成结构
CN212643350U (zh) 一种自调式球齿联轴器
CN220850340U (zh) 一种带o型圈齿轮轴
CN220452683U (zh) 一种自润滑型链条
CN211550411U (zh) 一种螺旋输送专用行星减速机
CN219718009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电机
CN114537989B (zh) 刮板输送机机尾用快拆式链轮轴组
CN219954121U (zh) 一种可拆卸的滚珠丝杆
CN219413251U (zh) 一种回转支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