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5527U - 一种轨道检测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检测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5527U
CN211765527U CN202020361125.8U CN202020361125U CN211765527U CN 211765527 U CN211765527 U CN 211765527U CN 202020361125 U CN202020361125 U CN 202020361125U CN 211765527 U CN211765527 U CN 211765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leeve
gnss antenna
inspection vehicl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11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云
周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late 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at Laser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at Laser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at Laser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11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5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5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5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检测车,包括:可移动的T型车体、第一GNSS天线、第二GNSS天线、第三GNSS天线、激光水准仪和接收靶;所述T型车体由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GNSS天线和所述第二GNSS天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三GNSS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使所述第一GNSS天线、所述第二GNSS天线和所述第三GNSS天线呈等腰梯形分布;所述接收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激光水准仪用于向所述接收靶发射激光。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检测车的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检测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车。
背景技术
轨道检测车一般可用于轨道的高低,轨向,正矢,轨距,轨距变化率,超高(水平),扭曲等数据的测量。
目前各类轨道检测车基本采用CPIII控制网智能型全站仪或陀螺仪,效率低,检测结果精度低,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车,以解决现有技术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车,包括:可移动的T型车体、第一GNSS天线、第二GNSS天线、第三GNSS天线、激光水准仪和接收靶;所述T型车体由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GNSS天线和所述第二GNSS天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三GNSS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使所述第一GNSS天线、所述第二GNSS天线和所述第三GNSS天线呈等腰梯形分布;所述接收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激光水准仪用于向所述接收靶发射激光。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轨距检测单元,所述轨距检测单元包括:箱体、手柄、凸轮、轴杆、压簧套筒、限位板、第一弹簧、测量头和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支撑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箱体的一端;所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线与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箱体上的通孔伸出所述箱体,且与所述测量头连接,所述箱体上的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开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测量头可移出或移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开口;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且所述轴杆穿过所述限位板上的通孔;所述压簧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轴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压簧套筒之间;所述压簧套筒的一端的外表面具有凸块,所述凸轮位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凸轮的头部与所述凸块接触;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部,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尾部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各设置一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一第二行走轮。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刹车单元,所述刹车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行走轮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转动,其中,所述刹车单元包括:手轮、转套、压簧盘、闸皮套管、第二弹簧和闸皮;所述手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转套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套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压簧盘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闸皮套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通孔中,且与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通孔内的螺纹螺接;所述闸皮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闸皮套管套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闸皮套管外,所述闸皮套管的下部具有凸缘,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压簧盘之间。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接收靶移动单元,所述接收靶移动单元包括:滚珠丝杠、滑块和电机;所述滚珠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连接,且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延伸,所述滚珠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接收靶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滚珠丝杠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GPS控制器,所述GPS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进一步,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固定架,所述激光水准仪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安装在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接收靶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轨距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刹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刹车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刹车单元的闸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的刹车单元的闸皮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轨道检测车。如图1所示,该轨道检测车包括如下的结构:可移动的T型车体、第一GNSS天线1、第二GNSS天线2、第三GNSS天线3、激光水准仪4和接收靶5。
其中,该T型车体由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组成。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6的中部连接,共同形成T型结构。
接收靶5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上,使得接收靶5可以从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该接收靶5可以是数字接收靶,精度较高。
激光水准仪4用于安装在轨道8上。激光水准仪4用于向接收靶5发射激光线。该激光水准仪4的精度较高。
第一GNSS天线1和第二GNSS天线2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6的两端,第三GNSS天线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使得第一GNSS天线1、第二GNSS天线2和第三GNSS天线3,用于接收卫星高精度定位数据。
具体使用时,将激光水准仪4固定安装在轨道8的一条铁轨上,将T型车体的第一支撑架6放置在该安装激光水准仪4的铁轨上,从而使第二支撑架7横跨轨道8,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放置在轨道8的另一条铁轨上。该T型车体可在轨道8上移动。接收靶5在第二支撑架7上移动,以便随着轨道8的形态调整自身位置,使得接收靶5可以接收到激光水准仪4发射的激光,从而可以检测轨道8的曲率半径,从而可由曲率半径采用现有方法计算得出轨道8的弦高。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行走轮实现T型车体的移动。具体的,第一支撑架6的两端各设置一第一行走轮9。优选的,该两个第一行走轮9对称设置,使得T型车体平稳移动。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设置一第二行走轮1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使T型车体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接收靶移动单元。通过该接收靶移动单元实现接收靶5的移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接收靶移动单元包括:滚珠丝杠11、滑块12和电机13。滚珠丝杠1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连接,且从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向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延伸。优选的,滚珠丝杠11从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延伸到第二支撑架7的中部。滚珠丝杠11上设置有滑块12。接收靶5设置在滑块12上。电机13与滚珠丝杠11连接,用于驱动滚珠丝杠11转动。优选的,第二支撑架7可以是中空结构,滚珠丝杠11和电机13均可设置在第二支撑架内,滑块12位于第二支撑架7的上表面上。优选的,滚珠丝杠11通过支撑台14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内。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该接收靶移动单元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
为了可以得到轨道8的轨距,该检测车可以采集相关的参数,优选的,该检测车还包括:轨距检测单元。如图3所示,轨距检测单元包括:箱体15、手柄16、凸轮17、轴杆18、压簧套筒19、限位板20、第一弹簧21、测量头22和拉线式位移传感器23。
优选的,第二支撑架7为中空结构。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箱体15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内,且靠近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拉线式位移传感器23固定设置在箱体15内,且靠近箱体15的一端。拉线式位移传感器23的拉线24与轴杆18的一端连接,轴杆18的另一端从箱体15上的通孔伸出箱体15,且与测量头22连接。箱体15上的通孔的位置与第二支撑架的开口的位置对应。测量头22可移出或移入第二支撑架7的开口。限位板20固定在箱体15的内壁上,且轴杆18穿过限位板20上的通孔。压簧套筒19固定套设在轴杆18上。第一弹簧21套设在轴杆18上,且位于限位板20和压簧套筒19之间。第一弹簧21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板20上(具体可以在限位板20上设置一连接件,第一弹簧21的一端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压簧套筒19上,靠压缩力涨紧两者的端面。压簧套筒19的一端的外表面具有凸块25。凸轮17位于箱体15内,且凸轮17的头部与凸块25接触。手柄16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的外部。手柄16的一端与凸轮17的尾部轴连接。手柄16可带有锁定螺母,以便锁定自身。
当无需检测轨距时,通过转动手柄16,使手柄16带动凸轮17转动,凸轮17的头部向凸块25施力,凸块25将力传递到压簧套筒19,压簧套筒19带动轴杆18向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即向拉线式位移传感器23)移动,从而可使测量头22收回到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的开口内;待测量头22收回到开口内后,可锁紧手柄16,凸轮17到达锁紧平滑处,测量头22保持不动。当需要检测轨距时,将手柄16反向旋转,由于在收回测量头22的过程中,压簧套筒19压紧第一弹簧21,从而当松开锁定螺母使手柄16反向旋转后,第一弹簧21释放弹力,该弹力施加到压簧套筒19上,使得压簧套筒19带动轴杆18向第二支撑架7的另一端移动,从而使得测量头22伸出开口。该测量头22紧靠轨道8的顶面下方16mm处的位置,拉线式位移传感器23可检测得到测量头22的位置的变化量,其可与标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轨距。此外,当测量头22处于与轨道8接触的状态下,测量头22还可对轨道检测车提供垂直的支撑力,使轨道检测车无论在静止还是动态时,始终使第一行走轮9和第二行走轮10与轨道8紧密接触,以便进行各类数据的精密测量。
为了使该轨道检测车在进行静态检测时,可以稳固地放置在轨道8上,优选的,该轨道检测车还包括:刹车单元。刹车单元设置在第一行走轮9上,则一共有两套刹车单元,用于限制第一行走轮9的转动。具体的,如图4~7所示,刹车单元包括:手轮26、转套27、压簧盘28、闸皮套管29、第二弹簧30和闸皮31。
手轮26的下表面与转套27的上表面连接。转套27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32。优选的,该凸起的长度可以为2.5mm、压簧盘28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33。凸起32可插入凹槽33内。闸皮套管29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杆34(图中未示出螺纹)。手轮26、转套27和压簧盘28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手轮26、转套27和压簧盘28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螺纹杆34穿设于手轮26、转套27和压簧盘28的通孔中,且与手轮26、转套27和压簧盘28的通孔内的螺纹螺接。闸皮31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35,闸皮套管29套接连接杆35。优选的,连接杆35上设置有螺纹(图中未示出),闸皮套管29的内壁上也对应设置有螺纹,使得两者可稳固套接在一起。第二弹簧30套设在闸皮套管29外。闸皮套管29的下部具有凸缘36。第二弹簧30位于凸缘36和压簧盘28之间。第二弹簧30的一端可以与压簧盘28的下表面接触,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与闸皮套管29的凸缘36固定连接。优选的,还可以设置套管37,其两端分别连接压簧盘28和凸缘36,从而包围第二弹簧30,对这些部件提供保护且使外观美观。
当转动手轮26时,手轮26带动转套27向下移动,转套27的凸起32插入到压簧盘28的凹槽33内,向压簧盘28施力,压簧盘28向第二弹簧30施力,第二弹簧30向闸皮套管29施力,闸皮套管29向闸皮31施力,闸皮31紧压第一行走轮9,使得第一行走轮9无法转动,从而可使轨道检测车保持静止。通过手轮26上的锁紧螺母38可以锁紧手轮26。当松开锁紧螺母38,反向转动手轮26,手轮26带动转套27向上移动,转套27的凸起32移出压簧盘28的凹槽33,不再向压簧盘28施力,从而第二弹簧30可通过弹力使得闸皮31松开,不再紧压在第一行走轮9上,使得第一行走轮9可以转动,从而可使轨道检测车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推杆39。推杆39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7连接。通过对推杆39施力,可以推动轨道检测车在轨道8上移动。优选的,推杆39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7的中部连接,从而有利于轨道检测车平稳地移动。优选的,该推杆39为T型结构,从而有利于操作者施加推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显示屏40。显示屏40设置在推杆39的另一端上。显示屏40可以显示检测结果。优选的,该显示屏40为触摸屏,通过触摸该显示屏40,可发送相应的命令,使轨道检测车执行相应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轨道检测车还可以包括:GPS控制器。GPS控制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上,用于控制三个GNSS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实现自动精确的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轨道检测车还可以包括:电池。电池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上,用于向需要电能的组件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轨道检测车还可以包括:工控机。工控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架7的下方,用于与GPS控制器电连接,向GPS控制器输入控制指令,使GPS控制器可控制三个GNSS天线,以实现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通过检测得到的各种数据,可进行有效的数据(例如,正向、正矢、高低、超高静态测量、轨距、扭曲)动态检测比较,同时与绝对坐标,轨道设计参数比较,进一步可通过软件描述出各类测量数据曲线。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检测车,采用高精度的激光水准仪发射激光,采用高精度的接收靶接收激光,且采用GNSS天线得到卫星高精度定位数据,使该轨道检测车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T型车体、第一GNSS天线、第二GNSS天线、第三GNSS天线、激光水准仪和接收靶;
所述T型车体由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连接;
所述第一GNSS天线和所述第二GNSS天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三GNSS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使所述第一GNSS天线、所述第二GNSS天线和所述第三GNSS天线呈等腰梯形分布;
所述接收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所述激光水准仪用于向所述接收靶发射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距检测单元,所述轨距检测单元包括:箱体、手柄、凸轮、轴杆、压簧套筒、限位板、第一弹簧、测量头和拉线式位移传感器;
所述第二支撑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箱体的一端;所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线与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箱体上的通孔伸出所述箱体,且与所述测量头连接,所述箱体上的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开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测量头可移出或移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开口;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且所述轴杆穿过所述限位板上的通孔;所述压簧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轴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压簧套筒之间;所述压簧套筒的一端的外表面具有凸块,所述凸轮位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凸轮的头部与所述凸块接触;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部,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尾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各设置一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一第二行走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单元,所述刹车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行走轮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行走轮的转动,其中,所述刹车单元包括:手轮、转套、压簧盘、闸皮套管、第二弹簧和闸皮;
所述手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转套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套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压簧盘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闸皮套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且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通孔中,且与所述手轮、所述转套和所述压簧盘的通孔内的螺纹螺接;所述闸皮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闸皮套管套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闸皮套管外,所述闸皮套管的下部具有凸缘,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压簧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靶移动单元,所述接收靶移动单元包括:滚珠丝杠、滑块和电机;
所述滚珠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连接,且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延伸,所述滚珠丝杠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接收靶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滚珠丝杠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PS控制器,所述GPS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激光水准仪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安装在轨道上。
CN202020361125.8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轨道检测车 Active CN211765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1125.8U CN21176552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轨道检测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1125.8U CN21176552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轨道检测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5527U true CN21176552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3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1125.8U Active CN21176552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轨道检测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55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745A (zh) * 2021-04-20 2022-10-21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检测装置和轨道参数检测方法
CN115961512A (zh) * 2022-12-24 2023-04-14 北京建业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轨道间距测量装置
CN116394987A (zh) * 2023-02-20 2023-07-07 浙江巨马游艺机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745A (zh) * 2021-04-20 2022-10-21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检测装置和轨道参数检测方法
CN115961512A (zh) * 2022-12-24 2023-04-14 北京建业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轨道间距测量装置
CN116394987A (zh) * 2023-02-20 2023-07-07 浙江巨马游艺机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车
CN116394987B (zh) * 2023-02-20 2023-12-22 浙江巨马游艺机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65527U (zh) 一种轨道检测车
CN101943577B (zh) 地铁隧道断面形变检测系统
CN112738702B (zh) 测试工装和检测设备
CN112378337A (zh) 用于起重机主梁腹板翘曲度检测的自动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362423A (zh) 一种弹性柔索驱动单关节实验测试平台、控制方法及用途
CN106017772A (zh) 一种高精度铁道车辆闸瓦压力测试装置
CN112945264B (zh) 一种具备行程记录功能的便携式智能测量小车
CN110978880A (zh) 一种铺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墙纸铺贴机器人
CN201926391U (zh) 一种汽车踏板测量装置
CN207180644U (zh) 一种回转支承轴承隔离块的底厚的测量装置
CN110744962A (zh) 一种自动贴紧墙面装置及铺贴装置
CN113511231B (zh) 一种牵引装置及轨检设备
CN109540552A (zh) 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
CN110816489A (zh) 换电系统
CN213067416U (zh) 一种车轮踏面偏心检测用的检测装置
CN209400235U (zh) 基于电流变液的汽车车轮定位仪转角盘
CN208270215U (zh) 一种汽车轮胎试验机
CN113701629A (zh) 车轮检测装置
CN219065107U (zh) 一种磷石膏基灌浆材料抗压性能检测工具
CN211374061U (zh) 一种油门踏板驱动装置
CN112464425A (zh) 轨检小车检测数据误差判断方法
CN216761742U (zh) 快速拆装线路中心遥控数显轨检车
CN216684424U (zh) 人字组合钢轨中心自动数显轨检车
CN220670507U (zh) 仪表管件加工用检测设备
CN217110786U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安装孔孔位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6

Address after: 571800 Room 101, building 5, green, Longbo Bay Golden Beach Hotel, country garden, Bohou Town, Lingao Coun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an late 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00 room 1006, 10th floor, courtyard 1, building 59, Zhongshan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AT LASER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