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9325U -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9325U
CN211709325U CN202020270427.4U CN202020270427U CN211709325U CN 211709325 U CN211709325 U CN 211709325U CN 202020270427 U CN202020270427 U CN 202020270427U CN 211709325 U CN211709325 U CN 211709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shaft
intelligent robot
top surface
chassis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04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远启
汤栩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ie 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ie 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ie 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ie 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04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9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9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93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两侧设置有轴承,且四个轴承均匀分布在主体的外侧,所述轴承的内部与轮轴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的两端设置有车轮,且两个车轮对称分布在轮轴,所述主体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蓄电池,且两个蓄电池对称分布在主体上。本实用新型中,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两个伸缩杆对称分布在主体的前端,在主体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减震弹簧,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前挡板,在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利用前挡板与后挡板能够很好的保护主体,伸缩杆与减振弹簧能够减小震动感。

Description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底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社会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也会出现很多的便利,很多的事情在科技的帮助下变得简单。
在图书馆,因为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也有很多的人借书与还书,使得整理这些书就变得很是麻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两侧设置有轴承,且四个轴承均匀分布在主体的外侧,所述轴承的内部与轮轴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的两端设置有车轮,且两个车轮对称分布在轮轴,所述主体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蓄电池,且两个蓄电池对称分布在主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箱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向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向箱的内部设置有轮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箱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齿轮箱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轮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顶面后端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延伸轴与齿轮箱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轮轴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且两个固定套对称分布在轮轴的两端,所述固定套的外侧与减震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减震架对称分布在固定套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两个伸缩杆对称分布在主体的前端,所述主体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前挡板,所述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顶面设置有散热孔,且多个散热孔均匀分布在主体的顶面,所述主体的顶面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且两块连接板对称分布在主体的顶面,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外部与辅助横梁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辅助横梁对称分布在主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主横梁,主横梁的外部与辅助横梁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主体拥有稳定的结构。
2、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两个伸缩杆对称分布在主体的前端,在主体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减震弹簧,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前挡板,在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利用前挡板与后挡板能够很好的保护主体,伸缩杆与减振弹簧能够减小震动感。
3、本实用新型,在轮轴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且两个固定套对称分布在轮轴上,在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减震架,利用减震架,缓解移动时的震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主体;2、固定套;3、转向箱;4、减震弹簧;5、伸缩杆;6、减震架;7、前挡板;8、车轮;9、散热孔;10、第一传动轴;11、蓄电池;12、第二传动轴;13、电动机;14、轮轴;15、齿轮箱;16、后挡板;17、固定架;18、轴承;19、辅助横梁;20、主横梁;21、连接箱;22、连接板;2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前端两侧设置有轴承18,且四个轴承18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侧,轴承18的内部与轮轴14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轴承18来减小动能的消耗,轮轴14的两端设置有车轮8,且两个车轮8对称分布在轮轴14,主体1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连接箱21,用于传输动力,连接箱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蓄电池11,且两个蓄电池11对称分布在主体1上,提供电力。
连接箱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0,第一传动轴10的另一端与转向箱3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转向箱3的内部设置有轮轴14,连接箱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2的另一端与齿轮箱1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齿轮箱15的内部设置有轮轴14,利用连接箱21作为第一传动轴10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的桥梁,主体1的顶面后端设置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架17,固定电动机13,电动机13的一端延伸轴与齿轮箱15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电动机13为提供动力,带动齿轮箱15,将动力通过第二传动轴12与第一传动轴10传输到轮轴14,轮轴1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2,且两个固定套2对称分布在轮轴14的两端,固定套2的外侧与减震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减震架6对称分布在固定套2的两侧,利用减震架6减小主体1震动,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5,且两个伸缩杆5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前端,主体1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弹簧4,伸缩杆5的顶部设置有前挡板7,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16,在撞击后,利用伸缩杆5余减震弹簧4吸收冲击感,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散热孔9,且多个散热孔9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顶面,用于主体1散热,主体1的顶面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2,且两块连接板22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顶面,连接板2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孔23,便于安装,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主横梁20,主横梁20的外部与辅助横梁19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辅助横梁19对称分布在主横梁20上,拥有稳定的结构。
工作原理:首先,在主体1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连接箱21,连接箱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0,第一传动轴10的另一端与转向箱3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转向箱3的内部与轮轴14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第一传动轴10传输动力带动转向箱3进行转向,在连接箱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2的另一端与齿轮箱15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齿轮箱15的内部与轮轴14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主体1的顶面后端设置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的一端延伸轴与齿轮箱15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电动机13带动齿轮箱15内部,通过齿轮箱15使得第二传动轴12转动,通过连接箱21为第一传动轴10提供动力,电动机1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架17,用于固定电动机13,其次,在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轴承18,且四个轴承18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侧,轴承18的中间设置有轮轴14,用于减小动能的消耗,在轮轴14的两端设置有车轮8,且两个车轮8对称分布在轮轴14的两端,用于移动,在轮轴1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2,且两个固定套2对称分布在轮轴14上,固定套2外部设置有减震架6,且两个减震架6对称分布在固定套2的两端,减震架6另一端与主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减震架6来减小主体1的震动感,然后,在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蓄电池11,且两个蓄电池11对称分布在主体1上,用于为电动机13提供电能,在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散热孔9,且多个散热孔9均匀分布在主体1上,用于主体1的散热,在主体1的顶面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2,且两个连接板22对称分布在主体1上,连接板2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孔23,用主体1的连接,在主体1底部设置有主横梁20,主横梁20的外部与辅助横梁19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辅助横梁19对称分布在主横梁20上,为主体1提供稳定的结构,最后,在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5,且两个伸缩杆5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前端,在主体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减震弹簧4,在伸缩杆5的顶部设置有前挡板7,在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16,用于保护主体1,减小震动,防止损坏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两侧设置有轴承(18),且四个轴承(18)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侧,所述轴承(18)的内部与轮轴(14)的外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14)的两端设置有车轮(8),且两个车轮(8)对称分布在轮轴(14),所述主体(1)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连接箱(21),所述连接箱(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蓄电池(11),且两个蓄电池(11)对称分布在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0),所述第一传动轴(10)的另一端与转向箱(3)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向箱(3)的内部设置有轮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2),所述第二传动轴(12)的另一端与齿轮箱(1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箱(15)的内部设置有轮轴(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面后端设置有电动机(13),所述电动机(1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架(17),所述电动机(13)的一端延伸轴与齿轮箱(15)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14)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2),且两个固定套(2)对称分布在轮轴(14)的两端,所述固定套(2)的外侧与减震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减震架(6)对称分布在固定套(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杆(5),且两个伸缩杆(5)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前端,所述主体(1)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弹簧(4),所述伸缩杆(5)的顶部设置有前挡板(7),所述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散热孔(9),且多个散热孔(9)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顶面,所述主体(1)的顶面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2),且两块连接板(22)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顶面,所述连接板(2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孔(23),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主横梁(20),所述主横梁(20)的外部与辅助横梁(19)的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辅助横梁(19)对称分布在主横梁(20)上。
CN202020270427.4U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09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0427.4U CN211709325U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0427.4U CN211709325U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9325U true CN211709325U (zh) 2020-10-20

Family

ID=7339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042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09325U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9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3590U (zh) 一种超级电容和动力锂电池组合的长寿命电池组
CN211709325U (zh) 一种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盘机构
CN209756675U (zh) 悬架结构及车辆
CN11256364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211208526U (zh) 电动车电瓶减震定位装置
CN211493569U (zh) 一种四连杆横臂悬挂装置
CN210535707U (zh)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电池箱体
CN217753942U (zh) 独立悬架式四轮四驱室外差速机器人底盘
CN210944727U (zh) 高速堆垛机
KR20030039692A (ko) 차량 현가장치를 이용한 보조 발전기
CN206758531U (zh) 一种减震抗摔电源
CN112706864A (zh) 具有减震结构的电动独轮车
CN2156447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防护装置
CN219611513U (zh) 一种电机减震保护外壳
CN211280908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控制器用防护装置
CN215680836U (zh) 一种锂电池用防震装置
CN205911329U (zh) 一种避震电池包
CN215771422U (zh) 一种轿车电池箱用电池固定结构
CN211654709U (zh) 一种汽车继电器用防震装置
CN212529868U (zh) 一种agv智能移动底盘
CN21222045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盒
CN220510148U (zh) 一种座管式电池盒
CN213017602U (zh) 一种齿轮箱底座
CN216070342U (zh) 带冲击能量吸收部件的轻量化车架
CN218453421U (zh) 一款新型的大功率越野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