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3368U -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3368U
CN211683368U CN201922386177.0U CN201922386177U CN211683368U CN 211683368 U CN211683368 U CN 211683368U CN 201922386177 U CN201922386177 U CN 201922386177U CN 211683368 U CN211683368 U CN 211683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ribbon
fiber ribbon
resi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61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红
王俊斐
程帆
周小康
杨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ter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ter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61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3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3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3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包括上模与上模具夹板固接;下模与下模具夹板固接;上模和下模上对称设有光纤带通道和储存树脂的腔体,腔体贯通连接树脂注入接口;光纤带通道包括光纤带入口和光纤带出口,用于实现光纤带的引入或引出;腔体的数量为3个,3个腔体包括第一树脂涂覆腔、第二树脂涂覆腔和溢流槽;上模具夹板上还设置有负压接口、树脂注入接口和溢流接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组装拆卸方便,便于清洗,采用双通道双带同时成型的光纤并带模具,使得光纤带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而且随着分离流道变窄,光纤逐渐向一起靠拢,并将树脂中或者光纤表面可能连带的残存气泡排出,大大提高了双带成型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光缆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了减少维护接续的人工成本并节约管道资源,提高施工和使用效率,开发出了带状光缆。光纤带是带状光缆的基本组成元件,光纤带的几何尺寸、机械性能、环境性能、传输性能等直接影响带状光缆的性能。光纤并带模具是影响光纤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光纤带的宽度、厚度、平整度、纤芯的水平间距等因素都与模具有直接关系。因此模具的设计和选用十分重要,模具的加工精度要高,设计合理,模具材料需要有良好的耐摩擦和易清洗特性。现有技术的单通道光纤成型并带模具工作效率较低,已经无法满足光纤带光缆的使用量和需求量,而且涂覆有树脂的光纤带表面可能残存有气泡,直接影响光纤带成型的性能。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能在尽量不改变现有并带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使得光纤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光纤带成型的性能显著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包括:
上模;通过定位销孔和紧固螺丝孔与上模具夹板固接;
下模;通过定位销孔和紧固螺丝孔与下模具夹板固接;
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对称设有光纤带通道和储存树脂的腔体,腔体贯通连接树脂注入接口;
所述光纤带通道包括光纤带入口和光纤带出口,用于实现光纤带的引入或引出;
腔体的数量为3个,3个腔体包括第一树脂涂覆腔、第二树脂涂覆腔和溢流槽;
所述上模具夹板上还设置有负压接口、树脂注入接口和溢流接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树脂涂覆腔的两侧贯通设有分离流道,一个分离流道与第一树脂涂覆腔贯通连接,通过分离流道将经过第一树脂涂覆腔的光纤带组分离成为两根光纤带并导入第二树脂涂覆腔,另一分离流道与光纤带出口贯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流道的大体结构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大端口为分离流道的入口,喇叭状的小端口为分离流道的出口,分离流道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楔形槽使分离流道等分为2个光纤带流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带出口为2个独立的光纤带通道,且2个光纤带通道与分离流道之间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溢流接口对应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带入口设于第一树脂涂覆腔相对分离流道的另一端,所述光纤带入口为喇叭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带出口连接固化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上模和下模通过模具夹板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设备指定位置的模座槽位上,组装拆卸方便,便于清洗;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通道双带同时成型的光纤并带模具,在尽量不改变现有并带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使得光纤带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树脂涂覆腔与第二树脂涂覆腔之间设置有分离流道,带着树脂的光纤组随着分离流道变窄,光纤逐渐向一起靠拢,并将树脂中或者光纤表面可能连带的残存气泡排出,大大提高了双带成型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模;2、下模;3、定位销孔;4;紧固螺丝孔;51、光纤带入口;52、光纤带出口;521、光纤带通道;61、第一树脂涂覆腔;62、第二树脂涂覆腔;7、负压接口;8、树脂注入接口;9、溢流接口;10、分离流道;101、楔形槽;102、光纤带流道;11、溢流槽;12、上模具夹板;13、下模具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包括上模1,上模通过定位销孔3和紧固螺丝孔4与上模具夹板12固接;下模 2通过定位销孔3和紧固螺丝孔4与下模具夹板13固接;上模1和下模2上对称设有光纤带通道和储存树脂的腔体,腔体贯通连接树脂注入接口7;光纤带通道包括光纤带入口51和光纤带出口52,用于实现光纤带的引入或引出;腔体的数量为3个,3个腔体包括第一树脂涂覆腔61、第二树脂涂覆腔62和溢流槽11;上模具夹板12上还设置有负压接口8和溢流接口9,在第一树脂涂覆腔 61中,有树脂注入接口8和负压接口7分别与设备的供料装置(图上未示出) 和负压装置(图上未示出)相连,保证树脂供料充足,同时负压吸除树脂中或光纤表面吸附带入的气泡;在第二树脂涂覆腔62中,有树脂注入接口7与设备的供料装置(图上未示出)相连,保证树脂压力充足;溢流槽11中有溢流接口 9与设备的引流装置(图上未示出)相连,保证树脂不溢流。
更具体的说,上模1和下模2组合由上模具夹板12和下模具夹板13通过定位销和紧固螺丝固定,然后上模具夹板12和下模具夹板13固定在设备指定位置的模座槽位上,并且可以在设备槽位中水平移动,而且腔体连接树脂注入接口8使其中充满树脂并有一定的压力,保证光纤充分涂覆,并防止涂覆不均;组合模具上设有负压接口7和溢流接口9与负压装置和引流装置相连,保证树脂压力充足而不溢流,同时还可以负压吸除树脂中残存的气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树脂涂覆腔62的两侧贯通设有分离流道10,一个分离流道10与第一树脂涂覆腔61贯通连接,通过分离流道10将经过第一树脂涂覆腔61的光纤带组分离成为两根光纤带并导入第二树脂涂覆腔62,另一分离流道10与光纤带出口52贯通连接;
更具体的说,分离流道10的大体结构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大端口为分离流道10的入口,喇叭状的小端口为分离流道10的出口,分离流道10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楔形槽101使分离流道10等分为2个光纤带流道102,在分离流道 10中部设计有流线楔形槽101分离,将分离流道10分割为2个光纤带流道102,使光纤组(如12根光纤)分成两个需要成带的小分支光纤组(如2个6芯光纤组);
在实际使用时,表面预涂覆树脂的光纤组从第一树脂涂覆腔61经过分离流道10变成两小组光纤进入第二树脂涂覆腔62,随着分离流道10变窄使得光纤逐渐向一起靠拢,并将树脂中或者光纤表面可能连带的残存气泡排出至第一树脂涂覆腔61(由负压装置吸出)。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带入口51设于第一树脂涂覆腔61相对分离流道10 的另一端,光纤带入口51为喇叭口,光纤带入口51的入口角度、宽度、厚度合理设计,使进入的光纤排列整齐、不会发生窜位、交叉或者模口擦伤等不良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带出口52连接固化炉,光纤带出口52为2个独立的光纤带通道521,且2个光纤带通道521与分离流道10之间设置有溢流槽11,溢流槽11与溢流接口9对应设置,溢流接口9与引流装置(图上未示出)相连,保证树脂不溢流,光纤带出口52设计为两个独立的光纤带通道521,通道尺寸由两个光纤带的目标尺寸设计确定,从光纤带出口52引出的两个光纤带同时进入设备的UV固化炉进行UV照射使光纤带表面树脂固化,形成两个光纤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将需要成带的两组光纤(如两个6芯光纤带需要的12根着色光纤)合并为一组,排列整齐的从光纤带入口51进入第一树脂涂覆腔61,对光纤表面预涂覆树脂,第一树脂涂覆腔中的树脂来自第二树脂涂覆腔溢流;
2.表面预涂覆树脂的光纤组从第一树脂涂覆腔61经过分离流道10变成两小组光纤进入第二树脂涂覆腔62,第二树脂涂覆腔与树脂注入接口相连,其中充盈有足够的树脂,多余的树脂向两边的第一树脂涂覆腔和溢流槽溢出,第一树脂涂覆腔喇叭口大且有负压吸引,部分多余树脂和光纤表面以及树脂中的气泡被吸入第一树脂涂覆腔对光纤进行预涂覆和除泡,另一边进入溢流槽的树脂由溢流接口吸出;
3.两组光纤在第二树脂涂覆腔62中随着生产速度和树脂的流动预备成型为两个光纤带(如两个6芯光纤带),成型后的两个光纤带通过光纤带出口52 引出;
4.从光纤带出口52引出的两个光纤带同时进入设备的UV固化炉进行UV 照射使光纤带表面树脂固化,形成两个光纤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组装拆卸方便,便于清洗,采用双通道双带同时成型的光纤并带模具,使得光纤带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而且随着分离流道变窄,光纤逐渐向一起靠拢,并将树脂中或者光纤表面可能连带的残存气泡排出,大大提高了双带成型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通过定位销孔和紧固螺丝孔与上模具夹板固接;
下模;通过定位销孔和紧固螺丝孔与下模具夹板固接;
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对称设有光纤带通道和储存树脂的腔体,腔体贯通连接树脂注入接口;
所述光纤带通道包括光纤带入口和光纤带出口,用于实现光纤带的引入或引出;
腔体的数量为3个,3个腔体包括第一树脂涂覆腔、第二树脂涂覆腔和溢流槽;
所述上模具夹板上还设置有负压接口、树脂注入接口和溢流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涂覆腔的两侧贯通设有分离流道,一个分离流道与第一树脂涂覆腔贯通连接,通过分离流道将经过第一树脂涂覆腔的光纤带组分离成为两根光纤带并导入第二树脂涂覆腔,另一分离流道与光纤带出口贯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流道的大体结构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大端口为分离流道的入口,喇叭状的小端口为分离流道的出口,分离流道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楔形槽使分离流道等分为2个光纤带流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出口为2个独立的光纤带通道,且2个光纤带通道与分离流道之间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溢流接口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入口设于第一树脂涂覆腔相对分离流道的另一端,所述光纤带入口为喇叭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出口连接固化炉。
CN201922386177.0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Active CN211683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177.0U CN211683368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177.0U CN211683368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3368U true CN211683368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6177.0U Active CN211683368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33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3319A (zh) * 2020-12-18 2021-03-02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
CN114217397A (zh) * 2021-12-20 2022-03-22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带的成型方法及专用于实施该成型方法的点胶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3319A (zh) * 2020-12-18 2021-03-02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
CN114217397A (zh) * 2021-12-20 2022-03-22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带的成型方法及专用于实施该成型方法的点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83368U (zh) 一种双带成型光纤并带涂覆模具
US20110075975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8000808B (zh) 一种塑胶绕线盘注塑模具及其绕线盘
US20150043869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having detachable first body and second body
TW201136745A (en) Mold plate module and injection mold using same
CN217425766U (zh) 一种扁平式光缆及其注塑模具
CN110921417A (zh) 一种多功能双盘收线并带机
CN209903817U (zh) 一种包胶件注塑成型模具进胶结构
CN111037879B (zh) 一种异种材料复合护层挤塑模具及挤塑工艺
CN114740579A (zh) 一种用于骨架光缆的光纤带及其制造方法
CN214753155U (zh) 一种高压平铝电力电缆复合护套三层共挤装置
CN208324068U (zh) 一种新型橡胶护套模具
CN108957658B (zh) 基于Module微束管单元的易剥型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18675408U (zh) 光纤并带树脂涂覆装置
CN218139537U (zh)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CN214645499U (zh) 一种洁净车间内精密注塑成型设备
CN105666787B (zh) 一种多层光纤带模具
CN216299882U (zh) 一种汽车门槛支架条塑胶模具的浇注结构
CN205631262U (zh) 微小型塑胶件进胶成型结构及系统
CN21244612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8910176U (zh) 一种光纤丝镀膜机构
CN218700635U (zh) 一种保证平面度的模具进胶机构
CN210089210U (zh) 一种制冰机的冰模分流水管
CN218931977U (zh) 一种哈夫式干对湿拉丝涂覆模具
CN212764560U (zh) 一种具备分流冷却功能的快拆型浇口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