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6122U - 一种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6122U
CN212446122U CN202023277881.1U CN202023277881U CN212446122U CN 212446122 U CN212446122 U CN 212446122U CN 202023277881 U CN202023277881 U CN 202023277881U CN 212446122 U CN212446122 U CN 212446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mold
runners
mold plate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78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旺
王刚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78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6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6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6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的中模,定模组件内设有主流道,定模组件与中模之间形成有多个分别与主流道连通的第一分流道,中模内设有贯穿中模并与多个第一分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分流道,中模与动模组件之间形成有与第二分流道数量对应的多组成型腔组,每组所述成型腔组包括多个成型腔,每一成型腔通过一个第三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连通。本实施例注塑模具通过增加了中模,使模具具有两个分型面,从而使模具的模穴布局更加合理,以便于后续浇口检测设备的排布,提高浇口剪切精度,且使注塑模具整体尺寸更小,对注塑机的要求更低,同时还获得了更高的材料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通常由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构成,当模具合模后在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形成一个分型面,如图1所示,分型面上分布有若干成型腔3以及连接成型腔3的若干分流道2,注塑机注胶时从主流道1将熔融塑料通过若干分流道2注入各成型腔3中,从而形成注塑产品,而为了便于后续注塑产品的浇口切断,若干成型腔3沿主流道1的轴心圆周分布;如此结构导致注塑材料的利用率过低,且造成对浇口剪切设备的要求过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不利于市场化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之间的中模,所述定模组件内设有主流道,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中模之间形成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第一分流道,所述中模内设有贯穿所述中模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分流道,所述中模与所述动模组件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流道数量对应的多组成型腔组,每组所述成型腔组包括多个成型腔,每一所述成型腔通过一个第三分流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模包括流道模板和固定于所述流道模板靠近所述动模组件一侧的中模板,所述第二分流道贯穿于所述流道模板和所述中模板。
优选地,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座板和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靠近所述流道模板一侧的上模板,所述第一分流道形成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流道模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座板和固定于所述动模座板靠近所述中模一侧的下模板,所述成型腔和所述第三分流道形成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中模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分流道包括多个,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中模板之间还形成有连通所述成型腔与所述第三分流道的第四分流道,每个所述第三分流道分别通过两个第四分流道与两个所述成型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模板对应每个所述成型腔设有用于安装母模仁镶件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模板对应每个所述成型腔设有用于安装公模仁镶件的第二通孔,任意一个所述母模仁镶件与对应的所述公模仁镶件共同形成一个所述成型腔。
优选地,每组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所述成型腔围绕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流道圆周分布。
优选地,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组数量对应的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围绕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所述成型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流道包括四个,所述主流道与四个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分流道包括八个,每个所述第二分流道与八个所述第三分流道连通。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注塑模具通过增加了中模,使模具具有两个分型面,从而使模具的模穴布局更加合理,以便于后续浇口检测设备的排布,提高浇口剪切精度,且使注塑模具整体尺寸更小,对注塑机的要求更低,同时还获得了更高的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注塑模具的成型腔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俯视状态的透视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所成型的成型产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中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下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以及设于定模组件10和动模组件20之间的中模30,定模组件10内设有主流道13,定模组件10与中模30之间形成有多个分别与主流道13连通的第一分流道311,中模30内设有贯穿中模30并与多个第一分流道311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分流道33,中模30与动模组件20之间形成有与第二分流道33数量对应的多组成型腔组,每组所述成型腔组包括多个成型腔100,每一个或两个成型腔100通过一个第三分流道222与对应的第二分流道33连通。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注塑模具具有两个分型面,即定模组件10和中模30构成第一分型面,而中模30和动模组件20构成第二分型面,第一分流道311位于第一分型面上,第二分流道33位于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之间,第三分流道222和成型腔100位于第二分型面上;当注塑完成后,模具进行开模动作,即定模组件10和动模组件20相对中模30分离,使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打开,从而得到由主流道废料41、第一分流道废料42以及第二分流道废料43所形成的进浇废料40、以及由多组所述成型腔组形成的多个半成品组件50,每个半成品组件50包括一个成型腔组成型的多个成型产品51以及连接各成型产品51的第三分流道废料52;如此结构相比现有只有一个分型面的模具,本实施例可获得更高的材料利用率,且半成品组件50的尺寸更小,有利于浇口剪切设备排布,使得剪切精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中模30包括流道模板31和固定于流道模板31靠近所述动模组件20一侧的中模板32,第二分流道33贯穿于流道模板31和中模板32;具体地,流道模板31固定在中模板32上,流道模板31远离中模板32的上表面向靠近中模板32凹陷形成第一分流道311的流道槽,而中模板32的远离流道模板31的下表面向靠近流道模板31凹陷形成成型腔100的上模腔结构,如此可便于流道和成型腔100的加工,相比两面加工的结构,加工精度更高。
具体地,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座板11和固定于定模座板11靠近流道模板31一侧的上模板12,当定模组件10与中模30在合模状态时,上模板12和流道模板31贴合形成第一分流道311,即第一分流道311形成于上模板12和流道模板31之间。
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座板21和下模板22,在实际应用中,动模座板21和下模板22之间还具有垫板23,下模板22的上表面设置构成成型腔100的下模腔结构、以及构成第三分流道222的流道槽,当动模组件20与中模30在合模状态时,下模板22和中模板32贴合形成第三分流道222和成型腔100,即成型腔100和第三分流道222形成于下模板22和中模板32之间。
为了提高中模板32和下模板22的使用寿命,中模板32对应每个成型腔100设有用于安装母模仁镶件322的第一通孔321,下模板22对应每个成型腔100设有用于安装公模仁镶件224的第二通孔221,任意一个母模仁镶件322与对应的公模仁镶件224共同形成一个成型腔10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通孔321也可以是不贯穿中模板32的盲孔,该盲孔的开口端朝向下模板22形成上模腔结构。也就是说,母模仁镶件322的下端具有上模腔结构,公模仁镶件224的上端具有下模腔结构,母模仁镶件322与公模仁镶件224合模后通过上模腔结构和下模腔结构共同围成产品的成型腔100;如此,当某个成型腔100对应的模腔结构损坏时,可更换对应的母模仁镶件322和公模仁镶件224即可,而无需对整个中模板32或下模板22进行更换,节省了使用成本。
较佳地,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中模板32和下模板22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组数量对应的冷却水路60,冷却水路60围绕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成型腔100设置。具体地说,中模板32内部的冷却水路60围绕对应一个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第一通孔321设置,下模板22内部的冷却水路60围绕对应一个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第二通孔221设置。
为了便于半成品组件50的后续浇口剪切,每组成型腔组的多个成型腔100围绕对应的第二分流道33圆周分布。即注塑后所形成的半成品组件50中,多个成型产品51呈圆形间隔分布,如此可有利于浇口剪切设备的排布,剪切精度更高,且多个半成品组件50可以并行浇口剪切,从而使每个半成品组件50中的多个成型产品51剪切下来,本实施例中的成型产品51为镜头的镜片,当然也可以注塑其他类似结构大小的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图8所示,主流道13与四个第一分流道311连通,每个第二分流道33与八个第三分流道222连通,每个第三分流道222(对应形成一个第三分流道废料52)分别通过两个第四分流道223(对应形成两个第四分流道废料53)与两个成型腔100连通,每个成型腔100成型一个成型产品51。对应地,每个半成品组件50中的第三分流道废料52分别通过两个第四分流道废料53而与两个成型产品51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注塑模具一次可注塑成型四个半成品组件50,每个半成品组件50具有十六个成型产品51,即一次注塑可获得六十四个成型产品51,相比现有单分型面一模六十四穴的模具,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整体尺寸更小,对注塑机的要求更低,同时还获得了更高的材料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定模组件和所述动模组件之间的中模,所述定模组件内设有主流道,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中模之间形成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第一分流道,所述中模内设有贯穿所述中模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分流道,所述中模与所述动模组件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流道数量对应的多组成型腔组,每组所述成型腔组包括多个成型腔,每一所述成型腔通过一个第三分流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包括流道模板和固定于所述流道模板靠近所述动模组件一侧的中模板,所述第二分流道贯穿于所述流道模板和所述中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座板和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靠近所述流道模板一侧的上模板,所述第一分流道形成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流道模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座板和固定于所述动模座板靠近所述中模一侧的下模板,所述成型腔和所述第三分流道形成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中模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流道包括多个,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中模板之间还形成有连通所述成型腔与所述第三分流道的第四分流道,每个所述第三分流道分别通过两个第四分流道与两个所述成型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对应每个所述成型腔设有用于安装母模仁镶件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模板对应每个所述成型腔设有用于安装公模仁镶件的第二通孔,任意一个所述母模仁镶件与对应的所述公模仁镶件共同形成一个所述成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所述成型腔围绕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流道圆周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组数量对应的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围绕所述成型腔组的多个所述成型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道包括四个,所述主流道与四个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分流道包括八个,每个所述第二分流道与八个所述第三分流道连通。
CN202023277881.1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注塑模具 Active CN212446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881.1U CN212446122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881.1U CN212446122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6122U true CN212446122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7881.1U Active CN212446122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6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4612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9955207U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机的流道结构
CN208133512U (zh) 一种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
CN201279908Y (zh) 用于生产宽厚塑木板材的模具中的流道结构
CN21122186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09903817U (zh) 一种包胶件注塑成型模具进胶结构
CN203752402U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塑料制品的成型模具
CN112428511A (zh)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
CN216544477U (zh) 一种下压注式模具
CN213227337U (zh) 一种能够冷却微小型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19276528U (zh) 星状均压分流的注塑成型结构
CN218462788U (zh) 一种笔记本按键的双通道注塑模具
CN211054285U (zh) 免镭雕pc同料异态注塑模具
CN219055182U (zh) 一种高效率多点注塑成型模具
CN211518360U (zh) 一种多模腔快速注塑模具
CN2171695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5472840U (zh) 一种模内热切水口的注塑模具
CN213382745U (zh) 汽车板类零件用注塑模具
CN217944154U (zh) 一种应用于多穴位的模仁总成
CN213412783U (zh) 用于汽车电池盖板的专用注塑模具
CN214214580U (zh) 一种活门组件模具工装
CN205343628U (zh) 一种多模成型组合模具多流道注塑系统
CN218196668U (zh) 一种带有3d打印镶件的注塑模具模仁总成
CN219563992U (zh) 一种笔记本模具热塑流道
CN215203208U (zh) 一种拼接玩具制造组合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