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4653U -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4653U
CN211664653U CN201921710011.3U CN201921710011U CN211664653U CN 211664653 U CN211664653 U CN 211664653U CN 201921710011 U CN201921710011 U CN 201921710011U CN 211664653 U CN211664653 U CN 211664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er
cargo
main body
body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00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00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4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4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4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包括:主体框架;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活动机构,并可在所述活动机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框架上下运动;以及载货台,所述载货台包括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载货件和第二载货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相对设置,用以支撑承载货物。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可以提高作业节拍。

Description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仓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背景技术
堆垛机又叫堆垛起重机,是一种沿着立体仓库中的高层货架仓库内轨道运行,向货格存取单元货物,完成出入库作业的起重机。由于它较大幅度的提高了立体仓库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因此成为了立体仓库中的重要组成设备。然而,现有的堆垛机都是设置一个载货工位,这样每一次堆垛能够承载的货物都较少,导致作业节拍很慢。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旨在可以提高堆垛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包括:
主体框架;
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活动机构,并可在所述活动机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框架上下运动;以及
载货台,所述载货台包括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载货件和第二载货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相对设置,用以支撑承载货物。
可选地,所述载货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均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并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上下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载货件和第二载货件具有载货侧和背离所述载货侧的支撑侧;
所述支撑侧设有能与所述主体框架抵接的缓冲件,或者,所述主体框架对应所述支撑侧设有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包括连接座和支撑架,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并用以支撑承载货物。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活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导轨和滚动轮;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导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滚动轮连接所述安装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滚动轮沿所述导轨滚动,以带动所述安装座上下运动。
可选地,所述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并抵接于所述导轨的侧壁,以引导所述安装座运动。
可选地,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两端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活动机构设于所述立柱,并带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立柱上下运动。
可选地,所述立柱具有两个,两所述立柱相对设置,所述载货台位于两所述立柱之间,以由两所述立柱共同支撑所述载货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堆垛机,活动机构设于主体框架,通过将安装座连接活动机构,使得安装座能在活动机构的带动下沿主体框架上下运动。而通过将载货台的固定架连接于安装座,从而使得连接于固定架的第一载货件和第二载货件也能够跟随安装座的运动而进行上下运动,因此当利用载货台进行堆垛货物时,相对设置的第一载货件和第二载货件均能够对货物进行支撑和承载,实现双工位运输堆垛,使得载货台一次性能够装载更多货物,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节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体框架 11 立柱
12 上横梁 13 下横梁
20 安装座 30 载货台
30a 连接座 30b 支撑架
31 第一载货件 32 第二载货件
321 载货侧 33 固定架
40 活动机构 41 驱动电机
42 导轨 43 滚动轮
44 导向轮 50 驱动组件
60 缓冲件 70 加强筋
34 连接板 322 支撑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包括:
主体框架10;
活动机构40,所述活动机构40设于所述主体框架10;
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连接所述活动机构40,并可在所述活动机构 40带动下沿所述主体框架10上下运动;以及
载货台30,所述载货台30包括固定架33、连接于所述固定架33的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所述固定架33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0,所述第一载货件31和所述第二载货件32相对设置,用以支撑承载货物。
本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0主要是用于为堆垛机的载货台30、活动机构 40以及司机室等各部分组件提供支撑,主体框架10可以采用结构强度好、不容易发生变形的金属材料制作加工。
具体地,主体框架10包括立柱11、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11两端的上横梁12和下横梁13,所述活动机构40设于所述立柱11,并带动所述安装座20 沿所述立柱11上下运动,由立柱11、上横梁12和下横梁13围合形成框架结构,通常情况下,立柱11呈上下竖直设置,由此可通过活动机构40带动载货台30及承载的货物上下运动,在立体仓库中进行存取、堆垛。
一实施例中,立柱11具有两个,两所述立柱11相对设置,所述载货台 30位于两所述立柱11之间,以由两所述立柱11共同支撑所述载货台30。其中,两个立柱11可以是并行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立柱11,使得载货台30于两立柱11之间上下运动,载货台30两侧均形成有支撑,当承载货物后,受力较为平衡,从而确保载货台30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
本申请安装座20应当采用机械强度较好的金属材料,安装座20主要起过渡作用,一方面与活动结构连接,从而能进行运动,另一方面,安装座20 与载货台30连接,从而带动载货台30的运动。
实际应用中,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均设有货叉,用于叉取货物。在货物堆垛过程中,先将货物叉取装载于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而后载货台30运动,带动两个载货位及货物向目标存放点运动,当达到目标存放点时,可同时将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的货物进行存放堆垛,最后载货台30继续运动以堆垛下一批货物,周而复始,循环动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座20连接活动机构40,使得安装座20能在活动机构40的带动下沿主体框架10上下运动;而通过将载货台 30的固定架33连接于安装座20,从而使得连接于固定架33的第一载货件31 和第二载货件32也能够跟随安装座20的运动而进行上下运动,因此当利用载货台30进行堆垛货物时,相对设置的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均能够对货物进行支撑和承载,实现双工位运输堆垛,使得载货台30一次性能够装载更多货物,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的节拍。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载货台30还包括连接板34,所述第一载货件 31和所述第二载货件32通过所述连接板34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载货件31 和第二载货件32均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板34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连接板34,使得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被隔离开来,因此,在对不同类型的货物进行堆垛的过程中,能通过连接板34进行分隔,避免不同类型的货物相互混淆,从而大大提升了货物堆垛的效率。
由于在堆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单独上下移动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的位置进行取放货物,为了能够使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单独上下移动,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还包括驱动组件50,所述驱动组件50设于所述固定架33,所述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均连接所述驱动组件50,并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50带动上下运动。其中,驱动组件5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驱动设计,例如,驱动组件50可以是顶升气缸,通过将顶升气缸安装在固定架33,由气缸的往复运动驱动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运动,或者驱动组件50也可以形成为类似升降电梯结构,由此带动第一载货件31、第二载货件32升降运动,当然,驱动组件50也可以是由电机驱动带动链条传动而驱使进行运动,本设计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第一载货件31和第二载货件32具有载货侧321和背离所述载货侧321的支撑侧322;所述支撑侧322设有能与所述主体框架10 抵接的缓冲件60,或者,所述主体框架10对应所述支撑侧322设有缓冲件 60。具体地,缓冲件60可以是缓冲垫或者是缓冲弹簧,实际应用中,由于载货台30在下降运动至最低点时,支撑侧322会与主体框架10相抵接,因此,通过设置缓冲件60,能够对载货台30下降的运动趋势进行缓冲,防止产生剧烈震动,同时,缓冲件60也能避免两个载货件直接与主体框架10接触而造成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货件31和所述第二载货件32包括连接座30a和支撑架30b,所述连接座30a连接于所述固定架33,所述支撑架30b 连接于所述连接座30a,并用以支撑承载货物。具体地,连接座30a可以直接通过焊接等本领域常用的固定方式连接于固定架33,也可以是通过其它连接结构与固定架33连接,例如,连接座30a可通过螺钉连接于固定架33,通过驱动组件50活动连接于固定架33;支撑架30b应当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以确保支撑货物的稳定性,支撑架30b可以与连接座30a为一体结构,或者支撑架30b与连接座30a为分体结构,但是螺钉连接、焊接等固定连接为一体,由此使得两载货位的安装结构均较为简单,便于拆装而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30b与所述连接座30a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70。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加强筋70,能够增加支撑架30b与连接座 30a连接处的强度,当支撑架30b承载较重的货物时,也能确保支撑架30b保持稳固、牢靠。
在本申请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机构40包括驱动电机41、导轨42和滚动轮43;所述驱动电机41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10,所述导轨42设于所述主体框架10,所述滚动轮43连接所述安装座20,并与所述驱动电机41传动连接,所述滚动轮43沿所述导轨42滚动,以带动所述安装座20上下运动。其中,导轨42的长度方向与立柱11的长度方向相同,驱动电机41驱使滚动轮43沿导轨42的长度方向进行滚动,从而带动安装座20 运动,进而带动载货台30进行运动。该驱动方式,不仅安装比较方便,而且滚动轮43与导轨42的配合方式,摩擦力较小,使得载货台30运行时的平稳性较好。
进一步地,为了使安装座20在沿导轨42运动时不发生偏移,本申请所述活动机构40还包括导向轮44,所述导向轮44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0,并抵接于所述导轨42的侧壁,以引导所述安装座20运动。具体地,每一滚动轮 43可配备两个导向轮44,两个导向轮44分别抵持于导轨42相对的两侧壁,由此,在滚动轮43的滚动过程中,由于导向轮44与导轨42侧壁抵持,从而使得滚动轮43能够沿导轨42滚动而无法偏离导轨42,提高载货台30运行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
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活动机构,并可在所述活动机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框架上下运动;以及
载货台,所述载货台包括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载货件和第二载货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相对设置,用以支撑承载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均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并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上下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具有载货侧和背离所述载货侧的支撑侧;
所述支撑侧设有能与所述主体框架抵接的缓冲件,或者,所述主体框架对应所述支撑侧设有缓冲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货件和所述第二载货件包括连接座和支撑架,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并用以支撑承载货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导轨和滚动轮;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导轨设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滚动轮连接所述安装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滚动轮沿所述导轨滚动,以带动所述安装座上下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并抵接于所述导轨的侧壁,以引导所述安装座运动。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两端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活动机构设于所述立柱,并带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立柱上下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具有两个,两所述立柱相对设置,所述载货台位于两所述立柱之间,以由两所述立柱共同支撑所述载货台。
CN201921710011.3U 2019-10-11 2019-10-11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Active CN211664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0011.3U CN211664653U (zh) 2019-10-11 2019-10-11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0011.3U CN211664653U (zh) 2019-10-11 2019-10-11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4653U true CN211664653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0011.3U Active CN211664653U (zh) 2019-10-11 2019-10-11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4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6080B1 (ko) 스태커크레인 캐리지
US5419444A (en) Low profile push-back rack assembly
CN102105385A (zh) 包括两个负载托架的工业载重车
CN102633076A (zh) 一种带升降穿梭小车的立体仓库
CN111332672A (zh) 一种堆栈系统
CN210028818U (zh) 一种智能高效的仓储系统
CN211664653U (zh) 具有双工位的堆垛机
CN211997505U (zh) 一种堆栈装置
CN219173288U (zh) 一种超高堆垛机金属结构
CN215160741U (zh) 自由提升的高强度内门架组件
CN116923930A (zh) 集装箱自动化仓库
CN216549483U (zh) 一种高层仓储运输装置
CN215556226U (zh) 货架及仓储装置
CN211997314U (zh) 一种堆栈系统
CN112357832B (zh) 一种高层货架装卸用运输装置
CN210117209U (zh) 搬运车
JP3153898B2 (ja) プッシュバック収納台車装置
CN219428912U (zh) 压入式货架
KR101464522B1 (ko) 스태커크레인
CN219008828U (zh) 横梁式立体仓库货架
CN215101801U (zh) 双立柱堆垛机
CN214828275U (zh) 一种双空间大载重货梯用的对重装置
CN217397738U (zh) 车辆部品输送装置
CN220923736U (zh) 一种车轮悬挂系统及穿梭车
CN214189283U (zh) 一种重载agv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