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7209U - 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搬运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17209U CN210117209U CN201920850779.4U CN201920850779U CN210117209U CN 210117209 U CN210117209 U CN 210117209U CN 201920850779 U CN201920850779 U CN 201920850779U CN 210117209 U CN210117209 U CN 2101172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device
- vehicle body
- fork
- slider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搬运车,其包括车身、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叉架,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车身上;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叉架沿车身的侧向方向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叉架在车身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叉架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叉架对应安装在车身的侧部,使得叉架能够从搬运车的左侧或右侧实现货物的取拿,因此可以减少货物对搬运车两侧空间的占用,确保搬运车运输过程的稳定,降低翻车的可能性,使得整车结构紧凑,简化整体结构,减小整车的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搬运车。
背景技术
叉车广泛用于货物的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货物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但目前叉车的叉架都靠近车身的前端设置,在叉架取完货物后无法实现货物的放置姿态的调节,这样在货物的长度较长时便无法将货物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放置,这样一方面在叉车运货时,极易因货物的重心不稳而出现翻车的现象,另一方面会导致叉车两侧空间占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搬运车。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搬运车,其包括车身、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叉架,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车身上;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叉架沿车身的侧向方向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叉架在车身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叉架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车,包括车身、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叉架,其中,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车身上,即第一驱动装置活动地设置在车身上,第一驱动装置可以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其中,车身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即第一驱动装置可以相对于车身在水平方向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则当第一驱动装置运动时,则会带动第二驱动装置与其同步运动。叉架沿车身的侧向方向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上,即是说,叉架没有靠近车身的前端安装,而是安装在了车身的左侧或右侧,这样就使得叉架能够从车身的侧方,比如左侧或右侧进行取货或卸货。因此,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带动叉架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升降运动。即叉架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即可实现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的运动,这样就使得叉架既能够在取货后将货物沿水平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又能够沿车身的高度方向进行货物的升降。进一步地,由于叉架对应安装在车身的侧部,使得叉架能够从搬运车的左侧或右侧实现货物的取拿,这样在取货时,可先将搬运车沿货物的长度方向停靠,然后可直接通过车身侧部的叉架从车身的侧部,比如车身的左侧或右侧实现货物的举升,使得货物可沿车身的长度方向放置,因此可以减少货物对搬运车两侧空间的占用,确保搬运车运输过程的稳定,降低翻车的可能性,使得整车结构紧凑,简化整体结构,减小整车的体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搬运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滑块,第一驱动件沿车身的侧向方向设置在车身上;第一滑块与第一驱动件相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上,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滑块及第二驱动装置在车身的侧向方向往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滑块,第一驱动件沿车身的侧向方向设置在车身上,第一滑块与第一驱动件相连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滑块在车身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即第一滑块可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其中,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一滑块上,即第二驱动装置可随第一滑块一同相对于车身运动。具体地,即当叉架需要在调整取货位置时,则可以先通过第一驱动件实现水平方向上位置的调整,当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后,则可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对叉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车身包括车架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沿车身的侧向方向安装在车架上,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身包括车架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沿车身的侧向方向安装在车架上,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内,当第一滑块和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滑动时,由于有第一导轨的引导作用,则第一滑块、第二驱动装置及叉架可以平稳地相对于车身运动,进一步提升叉架的运动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导轨包括基座和轨道,基座具有滑动空间;轨道连接在基座上并位于滑动空间内;第一滑块位于滑动空间内。第一滑块还包括本体和多个滑轮,多个滑轮设置在本体上,多个滑轮沿车身的侧向方向在轨道上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轨包括基座和轨道,基座具有滑动空间,轨道连接在基座上并位于滑动空间内,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空间内。具体地,轨道为半圆柱状。第一滑块包括本体和多个滑轮,多个滑轮设置在本体上,且多个滑轮沿轨道在滑动空间内滑行,进而使得第一滑块可以更加稳定地相对于第一导轨运动,提升叉架的运动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滑块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滑块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即滑动空间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滑块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则当承载有货物的叉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下移时,则可使得货物的底部搭接在基座上,一方面避免叉架长时间承载货物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避免货物压在第一滑块上而影响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之间的滑动配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连接在第一滑块和叉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连接在第一滑块和叉架之间。具体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与叉架相连接,则第二驱动件和叉架会在第一滑块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且叉架可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升降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第二导轨与第一滑块相连接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导轨内,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二驱动件和叉架相连接,第二驱动件能够带动第二滑块和叉架相对于第二导轨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往复升降。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第二导轨与第一滑块相连接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即第二导轨会与第一滑块同步运动,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导轨内,第二滑块和第二驱动件相连接,即第二滑块可在第二驱动件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二导轨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滑动。第二滑块还与叉架相连接,则第二滑块可带动叉架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叉架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叉架的数量为两个,搬运车还包括:横梁,横梁连接在两个叉架之间;第二驱动件远离车身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第二导轨远离车身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叉架为一一对应的多个,这样可使得承载货物的叉架更加平稳地运动。具体地,叉架可以为两个。搬运车还包括横梁,横梁连接在两个叉架之间,进而使得两个叉架可以同步运动,避免叉架运动不一致而影响货物的稳定运输。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远离车身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即第二驱动件与叉架为间接连接,第二驱动件通过横梁与叉架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导轨远离车身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即使得第二导轨可以更好地为第二滑块和叉架提供升降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防止第二导轨发生偏移而无法实现叉架的正常升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为可伸缩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均设置成伸缩件,这样便于通过第一驱动件的伸缩来实现第一滑块的运动,通过第二驱动件的伸缩来实现第二滑块的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电动缸和气缸中的一个;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电动缸和气缸中的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这样通过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便能实现第二滑块的运动,从而实现带动叉架在车身厚度方向上的升降运动。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这样通过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便能实现第一滑块的运动,从而实现带动叉架在车身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运动,优选地,车身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即叉架可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结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结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搬运车,10车身,102车架,104第一导轨,11第一驱动装置, 112第一驱动件,114第一滑块,12第二驱动装置,122第二驱动件,124 第二导轨,126第二滑块,13叉架,14横梁,15车轮,16支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搬运车 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搬运车1,其包括车身10、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2和叉架13,第一驱动装置11设置在车身10上;第二驱动装置1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1相连接;叉架13 沿车身10的侧向方向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12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驱动装置11能够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2带动叉架13在车身10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12能够带动叉架13在车身10的高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车1,包括车身10、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2和叉架13,其中,第一驱动装置11设置在车身10上,即第一驱动装置11活动地设置在车身10上,第一驱动装置11可以在车身10的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其中,车身10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即第一驱动装置11可以相对于车身10在水平方向运动。第二驱动装置1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1相连接,则当第一驱动装置11运动时,则会带动第二驱动装置12与其同步运动。叉架13沿车身 10的侧向方向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12上,即是说,叉架13没有靠近车身10的前端安装,而是安装在了车身10的左侧或右侧,这样就使得叉架 13能够从车身10的侧方,比如左侧或右侧进行取货或卸货。因此,第二驱动装置12可以带动叉架13在车身10的高度方向上升降运动。即叉架 13在第一驱动装置11和第二驱动装置12的配合作用下即可实现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的运动,这样就使得叉架13既能够在取货后将货物沿水平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又能够沿车身10的高度方向进行货物的升降。进一步地,由于叉架13对应安装在车身10的侧部,使得叉架13能够从搬运车1的左侧或右侧实现货物的取拿,这样在取货时,可先将搬运车1 沿货物的长度方向停靠,然后可直接通过车身10侧部的叉架13从车身 10的侧部,比如车身10的左侧或右侧实现货物的举升,使得货物可沿车身10的长度方向放置,因此可以减少货物对搬运车1两侧空间的占用,确保搬运车1运输过程的稳定,降低翻车的可能性,使得整车结构紧凑,简化整体结构,减小整车的体积。
其中,叉架13呈L状,且叉架13用于承载货物。进一步地,车身 10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车轮15。进一步地,搬运车1还包括支撑装置 16,支撑装置16活动地连接在车架102上,且支撑装置16可增加搬运车 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搬运车1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11包括第一驱动件112和第一滑块114,第一驱动件112沿车身10的侧向方向设置在车身10上;第一滑块114与第一驱动件112相连接,第二驱动装置12 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114上,第一驱动件112能够驱动第一滑块114及第二驱动装置12在车身10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
如图11至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1包括第一驱动件112和第一滑块114,第一驱动件112沿车身10的侧向方向设置在车身10上,第一滑块114与第一驱动件112相连接,第一驱动件112能够驱动第一滑块114在车身10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即第一滑块114 可在第一驱动件112的驱动下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其中,第二驱动装置 12固定在第一滑块114上,即第二驱动装置12可随第一滑块114一同相对于车身10运动。具体地,即当叉架13需要在调整取货位置时,则可以先通过第一驱动件112实现水平方向上位置的调整,当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后,则可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2对叉架13的高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车身10包括车架102和第一导轨104,第一导轨104沿车身10的侧向方向安装在车架102上,第一滑块114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04内。
如图1和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车身10包括车架102和第一导轨104,第一导轨104沿车身10的侧向方向安装在车架102上,第一滑块114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04内,当第一滑块114和第二驱动装置12 在第一驱动件112的带动下滑动时,由于有第一导轨104的引导作用,则第一滑块114、第二驱动装置12及叉架13可以平稳地相对于车身10运动,进一步提升叉架13的运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导轨104包括基座和轨道,基座具有滑动空间;轨道连接在基座上并位于滑动空间内;第一滑块 114位于滑动空间内。第一滑块114还包括本体和多个滑轮,多个滑轮设置在本体上,多个滑轮沿车身10的侧向方向在轨道上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04包括基座和轨道,基座具有滑动空间,轨道连接在基座上并位于滑动空间内,第一滑块114滑动设置在滑动空间内。具体地,轨道为半圆柱状。第一滑块114包括本体和多个滑轮,多个滑轮设置在本体上,且多个滑轮沿轨道在滑动空间内滑行,进而使得第一滑块114可以更加稳定地相对于第一导轨104运动,提升叉架13的运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基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滑块114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滑块114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即滑动空间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滑块114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则当承载有货物的叉架13在第二驱动装置12的作用下下移时,则可使得货物的底部搭接在基座上,一方面避免叉架13长时间承载货物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避免货物压在第一滑块114上而影响第一滑块114与第一导轨104之间的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12包括第二驱动件122,第二驱动件122沿车身10的高度方向连接在第一滑块114 和叉架13之间。
如图1和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22沿车身的高度方向连接在第一滑块114和叉架13之间。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12包括第二驱动件122,第二驱动件122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14相连接,第二驱动件122的另一端与叉架13相连接,则第二驱动件122和叉架13会在第一滑块114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且叉架13可在第二驱动件122的驱动下在车身10的高度方向上升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12还包括第二导轨124和第二滑块126,第二导轨124与第一滑块114相连接并沿车身10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滑块126设置在第二导轨124内,第二滑块 126分别与第二驱动件122和叉架13相连接,第二驱动件122能够带动第二滑块126和叉架13相对于第二导轨124并沿车身10的高度方向往复升降。
如图1、图11至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12还包括第二导轨124和第二滑块126,第二导轨124与第一滑块114相连接并沿车身10的高度方向延伸,即第二导轨124会与第一滑块114同步运动,第二滑块126设置在第二导轨124内,第二滑块126和第二驱动件 122相连接,即第二滑块126可在第二驱动件122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二导轨124在车身10的高度方向上滑动。第二滑块126还与叉架13相连接,则第二滑块126可带动叉架13在车身10的高度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2和叉架13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叉架13的数量为两个,搬运车1还包括:横梁14,横梁14连接在两个叉架13之间。第二驱动件 122远离车身10的一端连接在横梁14上。第二导轨124远离车身10的一端连接在横梁14上。
如图1至图5、图10至图1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 11、第二驱动装置12和叉架13为一一对应的多个,这样可使得承载货物的叉架13更加平稳地运动。具体地,叉架13可以为两个。搬运车1还包括横梁14,横梁14连接在两个叉架13之间,进而使得两个叉架13可以同步运动,避免叉架13运动不一致而影响货物的稳定运输。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122远离车身10的一端连接在横梁14上,即第二驱动件122 与叉架13为间接连接,第二驱动件122通过横梁14与叉架13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导轨124远离车身10的一端连接在横梁14上,即使得第二导轨124可以更好地为第二滑块126和叉架13提供升降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防止第二导轨124发生偏移而无法实现叉架13的正常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驱动件122和第一驱动件112为可伸缩件。
在该实施例中,可将第二驱动件122和第一驱动件112均设置成伸缩件,这样便于通过第一驱动件112的伸缩来实现第一滑块114的运动,通过第二驱动件122的伸缩来实现第二滑块126的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驱动件122为液压缸、电动缸和气缸中的一个;第一驱动件112为液压缸、电动缸和气缸中的一个。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22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这样通过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便能实现第二滑块126的运动,从而实现带动叉架 13在车身10厚度方向上的升降运动。第一驱动件112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这样通过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便能实现第一滑块114的运动,从而实现带动叉架13在车身10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运动,优选地,车身10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即叉架13可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10);
第一驱动装置(11),设置在所述车身(10)上;
第二驱动装置(1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相连接;
叉架(13),沿所述车身(10)的侧向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带动所述叉架(13)在所述车身(10)的侧向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能够带动所述叉架(13)在所述车身(10)的高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包括:
第一驱动件(112),沿所述车身的侧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车身(10)上;
第一滑块(114),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12)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114)上,所述第一驱动件(11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14)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在所述车身(10)的侧向方向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0)包括:
车架(102);
第一导轨(104),所述第一导轨(104)沿所述车身的侧向方向安装在所述车架(102)上,所述第一滑块(11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0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轨(104)包括:
基座,具有滑动空间;
轨道,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
所述第一滑块(114)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
所述第一滑块(114)还包括:
本体;
多个滑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多个滑轮沿所述车身的侧向方向在所述轨道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块(114)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包括:
第二驱动件(122),所述第二驱动件(122)沿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114)和所述叉架(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还包括:
第二导轨(124),与所述第一滑块(114)相连接并沿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
第二滑块(126),所述第二滑块(126)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24)内,所述第二滑块(126)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件(122)和所述叉架(13)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122)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块(126)和所述叉架(13)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124)并沿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往复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和所述叉架(13)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多个所述叉架(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搬运车(1)还包括:
横梁(14),所述横梁(14)连接在两个所述叉架(13)之间;
所述第二驱动件(122)远离所述车身(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横梁(14)上;
所述第二导轨(124)远离所述车身(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横梁(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122)和所述第一驱动件(112)为可伸缩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搬运车(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122)为液压缸、电动缸和气缸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驱动件(112)为液压缸、电动缸和气缸中的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50779.4U CN210117209U (zh) | 2019-06-06 | 2019-06-06 | 搬运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50779.4U CN210117209U (zh) | 2019-06-06 | 2019-06-06 | 搬运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17209U true CN210117209U (zh) | 2020-02-28 |
Family
ID=6961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50779.4U Active CN210117209U (zh) | 2019-06-06 | 2019-06-06 | 搬运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172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9234A (zh) * | 2020-10-29 | 2021-01-12 |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伸缩式吊装、搬运车及货物搬运方法 |
-
2019
- 2019-06-06 CN CN201920850779.4U patent/CN2101172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9234A (zh) * | 2020-10-29 | 2021-01-12 |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伸缩式吊装、搬运车及货物搬运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92677B (zh) | 多功能货物装卸车及货物装卸系统 | |
CN110510552B (zh) | 一种货物装车机构 | |
CN214734219U (zh) | 一种快速装卸货物的托盘叉车 | |
CN110385727B (zh) | 一种货物转运用机器人 | |
CN109335570B (zh) | 多功能货物装卸车及货物装卸系统 | |
CN210117209U (zh) | 搬运车 | |
CN220664805U (zh) | 一种多规格叉车式转运agv | |
CN212861163U (zh) | 一种换电小车及换电站 | |
CN209922810U (zh) | 搬运车 | |
CN211035100U (zh) | 一种叉车式agv小车 | |
CN210117211U (zh) | 门架组件及搬运车 | |
CN110203850B (zh) | 门架组件及搬运车 | |
CN214652166U (zh) | 一种货物装卸运输平台 | |
JP6933432B1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 |
CN214647903U (zh) | 一种储氢瓶运输货车的储氢瓶装卸结构 | |
CN114477028A (zh) | 一种具有双层载物功能的电动搬运车 | |
CN216129291U (zh) | 一种用于无人托盘搬运车的叉取机构 | |
CN210102992U (zh) | 一种集装箱中转台及集装箱转接系统 | |
CN217146202U (zh) | 电动台车 | |
CN216129290U (zh) | 一种用于无人托盘搬运车的转运车体 | |
CN219009839U (zh) | 全向叉车 | |
CN219636825U (zh) | 手推式移动载具及钢包检测系统 | |
KR101061185B1 (ko) | 철도차량의 컨트롤 데스크 조립용 이송장치 | |
JP4650680B2 (ja) | 搬送設備 | |
KR20190087051A (ko) | 화물차량 일체형 지게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지게장치 일체형 기능성 화물차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