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1828U - 车辆的导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导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1828U
CN211641828U CN202020112717.6U CN202020112717U CN211641828U CN 211641828 U CN211641828 U CN 211641828U CN 202020112717 U CN202020112717 U CN 202020112717U CN 211641828 U CN211641828 U CN 211641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rib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27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恭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1127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1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1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1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导风结构。该车辆的导风结构包括安装在散热器支架顶板上、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导风板,在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支架顶板连接的安装部;在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在凹部的底面,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肋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导风板发生变形。

Description

车辆的导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前部设置有导风结构。车辆的导风结构是为了将从前保险杠盖板的通风格栅流入的空气导入到散热器而设置的。车辆的导风结构包括配置在散热器上方的导风板。导风板连接在散热器支架顶板上,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然而,在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被安装在散热器支架顶板上的情况下,由于导风板的自重,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分会向下垂,从而容易使导风板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导风板发生变形的车辆的导风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导风结构,该车辆的导风结构包括安装在散热器支架顶板上、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导风板,用于将从前保险杠盖板的通风格栅流入的空气导入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支架顶板连接的安装部;在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在凹部的底面,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肋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的导风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并且,在该凹部的底面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肋条,所以能够通过多个肋条提高凹部的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导风板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的导风结构中,较佳为,凹部的底面具有被构成为靠车辆前侧的部分低于靠车辆后侧的部分地倾斜的斜面,在该斜面的靠车辆前侧的端部形成有排水孔,多个肋条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多个肋条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互配置的第1肋条和第2肋条,第1肋条被形成为,从斜面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延伸至斜面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第2肋条被形成为,从斜面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延伸至斜面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第1肋条和第2肋条以各自的位于中间区域的端部最靠近车辆前侧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倾斜地延伸。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的导风结构中,较佳为,在斜面的中间区域,第1肋条和第2肋条在车宽方向上部分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导风结构中的导风板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导风板的俯视图。
图3是将图2中的导风板的凹部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中,将“车辆的导风结构”简称为“导风结构”。
首先,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导风结构的车辆的前部结构进行说明。
虽未图示,但在车辆前部设置有前保险杠盖板、前保险杠加强件、散热器、以及导风结构等。
前保险杠盖板配置在车辆的前端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在前保险杠盖板上设置有通风格栅,空气可从通风格栅流入。
前保险杠加强件配置在前保险杠盖板的后侧(即,相对于前保险杠盖板,前保险杠加强件更靠车辆后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在前保险杠加强件与前保险杠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减振构件。
散热器是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的组成部件,用于使该冷却装置的冷却工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实现冷却。散热器配置在前保险杠加强件的后侧(即,相对于前保险杠加强件,散热器更靠车辆后侧),并由散热器支架支撑。
散热器支架被构成为将散热器包围的矩形框架形状,包括散热器支架顶板、散热器支架底板、和一对散热器支架侧板。散热器支架顶板被构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散热器的上端部。在散热器支架顶板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设置有用于锁止机舱盖的机舱盖锁止装置。
车辆的导风结构包括配置在前保险杠盖板与散热器之间、用于将从前保险杠盖板的通风格栅流入的空气导入到散热器的导风板1。
本实施方式中,导风板1被设置在散热器的上方。但导风结构也可以包括设置在散热器下方的导风板(图示省略)、及/或设置在散热器的左右两侧的导风板(图示省略)。
图1是表示导风板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导风板1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板1被构成为,沿车宽方向(X1和X2方向)延伸,并在比散热器支架顶板更靠车辆前侧(Y1方向侧)处沿靠着散热器支架顶板(图示省略)。
具体而言,导风板1的前端部1a与前保险杠盖板相抵接,导风板1的后端部1b与散热器支架顶板相连接。在导风板1的侧端部1c的前端部1a侧设置有装载部11,在导风板1的侧端部1c的后端部1b侧设置有安装部12。
装载部11被构成为可装载减振构件。安装部12被构成为例如可通过卡具(图示省略)而被安装在散热器支架顶板上。
如此,导风板1由左右的侧端部1c支撑。在此,前端部1a是面朝车辆前侧的端部;后端部1b是面朝车辆后侧(Y2方向侧)的端部;两个侧端部1c是面朝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部。
另外,在导风板1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13。图3是将导风板1的凹部13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在凹部13例如配置有机舱盖锁止装置(图示省略)。该凹部13是为了避免导风板1妨碍机舱盖锁止装置而设置的。
凹部13被构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Y1和Y2方向)延伸,具有底面13a、侧面13b及侧面13c。侧面13b和侧面13c在车宽方向上相向而对,侧面13b位于车宽方向的一侧(X1方向侧);侧面13c位于车宽方向的另一侧(X2方向侧)。
另外,凹部13的底面13a具有斜面14、斜面15、及连接部16。斜面14位于车宽方向的一侧,并与侧面13b相连接。斜面15位于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并与侧面13c相连接。连接部16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与斜面14和斜面15相连接。
斜面14被形成为,靠车辆前侧的部分低于靠车辆后侧的部分地倾斜。例如,从车宽方向看时,斜面14被构成为,朝着车辆前侧向斜下方直线形地延伸。
在斜面14的靠车辆前侧的端部,形成有排水孔141。排水孔141是为了将进入凹部13的水排出而设置的。排水孔141形成在斜面14的车宽方向的一侧(X1方向侧),并位于侧面13b的近旁。
另外,在斜面14上,形成有多个向上方突起的肋条142。多个肋条142是为了提高凹部13的强度而设置的。多个肋条142被形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多个肋条142还具有将斜面14上的水导向排水孔141的功能。
具体而言,多个肋条142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Y1和Y2方向)上交互配置的第1肋条142a和第2肋条142b。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第1肋条142a和一个第2肋条142b。第1肋条142a被形成为,从斜面14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14a延伸至斜面14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14c。第2肋条142b被形成为,从斜面14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14b延伸至斜面14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14c。因此,第1肋条142a未达到端部14b;第2肋条142b未达到端部14a。在此,端部14a是位于车宽方向的X1方向侧的端部;端部14b是位于车宽方向的X2方向侧的端部;中间区域14c是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中间部位的规定区域。
更具体而言,在斜面14的中间区域14c,第1肋条142a和第2肋条142b在车宽方向上部分重叠。即,第2肋条142b的内侧端部(X1方向侧的端部)比第1肋条142a的内侧端部(X2方向侧的端部)更靠近车宽方向的外侧(X1方向侧)。因此,第1肋条142a的内侧端部的位置与第2肋条142b的内侧端部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相重叠。即,从车辆前后方向看,第1肋条142a内侧端部与第2肋条142b的内侧端部相重叠,但重叠量较小。
并且,俯视时,第1肋条142a和第2肋条142b以各自的内侧端部(位于中间区域14c的端部)最靠近车辆前侧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即,第1肋条142a的内侧端部(X2方向侧的端部)比外侧端部(X1方向侧的端部)更靠车辆前侧。第2肋条142b的内侧端部(X1方向侧的端部)比外侧端部(X2方向侧的端部)更靠车辆前侧。
在这样的在斜面14上,当流向车辆前侧的水被肋条142阻挡时,水会沿肋条142流向中间区域14c侧,而在未形成肋条142的部分,水会流向车辆前侧,然后从形成在斜面14的靠车辆前侧的端部的排水孔141排到外部。因此,在斜面14的表面,流向车辆前侧的水能绕过肋条142而蜿蜒流动。
另外,由于斜面15的结构与斜面14基本相同,因此,在此省略斜面15的说明。
<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在导风板1的凹部13形成多个肋条142,能够使凹部13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能够防止导风板1发生变形。即,利用多个肋条142能使凹部13的强度提高,从而能防止由左右的侧端部1c支撑的导风板1向下方下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斜面14的靠车辆前侧的端部形成有排水孔141,通过使延伸至中间区域14c的第1肋条142a和第2肋条142b在车宽方向上稍微倾斜,能够由第1肋条142a和第2肋条142b将流入凹部13的水导向排水孔141。因此,能够使流入凹部13的水从排水孔141排出到外部。另外,由于排水孔141被形成在靠车辆前侧的端部,因此能够防止导风性能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1肋条142a和第2肋条142b在斜面14的中间区域14c交互配置,既能确保流向排水孔141的水路,又能提高凹部13的强度。
<其它的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的示例,不构成限定性解释的依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是仅由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来解释,而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界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包括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等同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凹部13的底面13a形成有两个斜面(14和15)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在凹部的底面上形成任意个斜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斜面14上形成两个第1肋条142a和一个第2肋条142b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在斜面上形成任意个第1肋条和第2肋条。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导风结构,包括安装在散热器支架顶板上、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导风板,用于将从前保险杠盖板的通风格栅流入的空气导入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散热器支架顶板连接的安装部;
在所述导风板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的底面,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肋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底面具有被构成为靠车辆前侧的部位低于靠车辆后侧的部位地倾斜的斜面,
在所述斜面的靠车辆前侧的端部形成有排水孔,
所述多个肋条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
所述多个肋条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互配置的第1肋条和第2肋条,
所述第1肋条被形成为,从所述斜面的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斜面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
所述第2肋条被形成为,从所述斜面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斜面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
所述第1肋条和所述第2肋条以各自的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端部最靠近车辆前侧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倾斜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面的中间区域,所述第1肋条和所述第2肋条在车宽方向上部分重叠。
CN202020112717.6U 2020-01-17 2020-01-17 车辆的导风结构 Active CN211641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2717.6U CN211641828U (zh) 2020-01-17 2020-01-17 车辆的导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2717.6U CN211641828U (zh) 2020-01-17 2020-01-17 车辆的导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1828U true CN211641828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2717.6U Active CN211641828U (zh) 2020-01-17 2020-01-17 车辆的导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1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1007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EP1707476B1 (en) Heat exchanger support structure and heat exchanger supporting method
JP6319365B2 (ja) 前部車体構造
JP5097809B2 (ja) 車両用のロアダクト構造体
KR100844712B1 (ko) 차량의 카울 사이드부 보강구조
JP2015113042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847502B2 (ja)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JP2005518294A (ja) バンパービームを備える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パネル
CN211641828U (zh) 车辆的导风结构
JP2008049935A (ja) 車体前部構造
EP2546108A1 (en) Pedestrian prot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5054435B2 (ja) 自動車の吸気ダクト構造
KR101443198B1 (ko) 범퍼 모듈
CN116890778A (zh) 车身前部构造
KR101112589B1 (ko) 자동차의 프런트 구조
JP5273548B2 (ja) 車両の歩行者保護アブソーバ及び車体前部構造
KR101297559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JP605667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996420B2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13010472A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下部構造
JP5746542B2 (ja) 車両の冷却風導入装置
JP2004249816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5284367U (zh) 一种汽车前端进气系统及汽车
CN109249946B (zh) 机车散热器防护装置
JP7467879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