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9875U -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9875U
CN211549875U CN202020051353.5U CN202020051353U CN211549875U CN 211549875 U CN211549875 U CN 211549875U CN 202020051353 U CN202020051353 U CN 202020051353U CN 211549875 U CN211549875 U CN 211549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body
tube
booster
outer half
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13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丽萍
赵志东
李超
黄显超
穆浩
尹立屹
宋金环
薄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runbang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runba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runba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runba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513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9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9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9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一端连通谐振管,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增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口、弯管、谐振管端盖,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软管;所述弯管包括内半体和外半体,所述内半体设置在弯折处内侧,所述外半体设置在弯折处外侧,内半体的边缘处向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外半体的边缘位置也对应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内半体和外半体的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外半体上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汽车上的其他零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改变了传统的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采用了强度更高的分体式焊接的方式,这样不仅降低了制造难度,还可以灵活的改变内半体和外半体的抗压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增压器与谐振管之间的连接管大多只是通过普通的一体成型的管路进行连接,连接件上是不设有固定件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更高,提高汽车在不同地形运行的稳定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样也就需要对空滤的出气管进行严格的结构设计,以解决由于车身震颤造成空滤出气管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以解决由于车身震颤造成空滤出气管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一端连通谐振管,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增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口、弯管、谐振管端盖,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软管,所述谐振管端盖用于密封谐振腔;
所述弯管包括内半体和外半体,所述内半体设置在弯折处内侧,所述外半体设置在弯折处外侧,内半体的边缘处向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外半体的边缘位置也对应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内半体和外半体的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
所述外半体上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汽车上的其他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弯管、谐振管端盖为一体浇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处设有卡簧,通过卡簧与增压器的连接管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为圆柱型管状结构,连接口的侧面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为C型结构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内开有三个贯穿连接口外壁的方形孔,三个方形孔均匀分布在环形凹槽内侧,所述卡簧上设有三个与方形孔对应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卡簧向内侧凹陷形成,所述夹持部透过方形孔伸至连接口内部,用于与连接管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簧靠近中间的位置还向外侧隆起形成迂回部;
所述连接口的外侧还固定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为C型件,中间设有加持孔,两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夹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半体外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浇筑固定填埋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与外壳一体浇筑成型或者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减震固定件,所述减震固定件包括外半体向外侧延伸形成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端部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减震垫,减震垫为圆柱型管状结构,连接板的端部开有与减震垫对应的通孔,所述减震垫设置在通孔内,减震垫的内部还对应设有衬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还向外侧延伸形成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设有C型柱,C型柱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有连通C型柱开口的条形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改变了传统的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采用了强度更高的分体式焊接的方式,这样不仅降低了制造难度,还可以灵活的改变内半体和外半体的抗压强度;外半体和内半体的连接部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有效的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外半体的外侧设有连接件,便于将连接件与汽车的其他零件进行固定,减少运行中的震颤。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采用卡接的方式与增压器的连接管连接,无需进行转动,改变了传统的螺纹连接的方式,由于连接件是固定连接的,螺纹连接后,长时间使用,会在反向力的作用下螺纹连接处可能出现松动,出现漏气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局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口;11、夹持件;12、卡簧;121、夹持部;122、迂回部;2、内半体;3、谐振管端盖;4、外半体;41、固定柱;42、填埋螺母;43、连接板;44、减震垫;45、衬套;46、C型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一端连通谐振管,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增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口1、弯管、谐振管端盖3,所述连接口1用于连接软管,所述谐振管端盖3用于密封谐振腔;
所述弯管包括内半体2和外半体4,所述内半体2设置在弯折处内侧,所述外半体4设置在弯折处外侧,内半体2的边缘处向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外半体4的边缘位置也对应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内半体2和外半体4的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
所述外半体4上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汽车上的其他零件。
所述连接口1、弯管、谐振管端盖3为一体浇筑成型。采用了分体式焊接的方式,如果连带着外半体4也一体浇筑的话,会增加制造难度,采用分体是焊接,还可以单独增加外半体4或者内半体2的厚度,进而灵活改变外半体4或者内半体2的抗压强度,适应不同车型。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接口1处设有卡簧12,通过卡簧12与增压器的连接管卡接。
所述连接口1为圆柱型管状结构,连接口1的侧面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12为C型结构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内开有三个贯穿连接口1外壁的方形孔,三个方形孔均匀分布在环形凹槽内侧,所述卡簧12上设有三个与方形孔对应的夹持部121,所述夹持部121为卡簧12向内侧凹陷形成,所述夹持部121透过方形孔伸至连接口1内部,用于与连接管卡接。为了增加卡接的稳定性,卡簧12可以设置多个
所述卡簧12靠近中间的位置还向外侧隆起形成迂回部122;
所述连接口1的外侧还固定设有夹持件11,所述夹持件11为C型件,中间设有加持孔,两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夹持部121。
通过卡簧12以卡接的方式与增压器的连接管连接,无需进行转动,改变了传统的螺纹连接的方式,由于连接件是固定连接的,螺纹连接后,长时间使用,会在反向力的作用下螺纹连接处可能出现松动,出现漏气的情况,增压器的连接管上设有对应的密封结构,以解决卡接方式带来的密封性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半体4外侧的固定柱41,所述固定柱41内浇筑固定填埋螺母42。
所述固定柱41与外壳一体浇筑成型或者焊接固定。
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减震固定件,所述减震固定件包括外半体4向外侧延伸形成的连接板43,以及设置在连接板43端部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减震垫44,减震垫44为圆柱型管状结构,连接板43的端部开有与减震垫44对应的通孔,所述减震垫44设置在通孔内,减震垫44的内部还对应设有衬套45。减震组件主要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降低车身震颤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板43的侧面还向外侧延伸形成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设有C型柱46,C型柱46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有连通C型柱46开口的条形孔。固定柱41、减震固定件、C型柱46都是通过螺栓与汽车其他零件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一端连通谐振管,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口、弯管、谐振管端盖,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软管,所述谐振管端盖用于密封谐振腔;
所述弯管包括内半体和外半体,所述内半体设置在弯折处内侧,所述外半体设置在弯折处外侧,内半体的边缘处向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外半体的边缘位置也对应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内半体和外半体的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
所述外半体上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汽车上的其他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弯管、谐振管端盖为一体浇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处设有卡簧,通过卡簧与增压器的连接管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为圆柱型管状结构,连接口的侧面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为C型结构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内开有三个贯穿连接口外壁的方形孔,三个方形孔均匀分布在环形凹槽内侧,所述卡簧上设有三个与方形孔对应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卡簧向内侧凹陷形成,所述夹持部透过方形孔伸至连接口内部,用于与连接管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靠近中间的位置还向外侧隆起形成迂回部;
所述连接口的外侧还固定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为C型件,中间设有加持孔,两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夹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半体外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浇筑固定填埋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与外壳一体浇筑成型或者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减震固定件,所述减震固定件包括外半体向外侧延伸形成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端部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减震垫,减震垫为圆柱型管状结构,连接板的端部开有与减震垫对应的通孔,所述减震垫设置在通孔内,减震垫的内部还对应设有衬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还向外侧延伸形成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设有C型柱,C型柱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有连通C型柱开口的条形孔。
CN202020051353.5U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Active CN211549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1353.5U CN211549875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1353.5U CN211549875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9875U true CN211549875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1353.5U Active CN211549875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9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49875U (zh) 一种谐振管与增压器连接件
US20050029180A1 (en) Strainer device for fuel tank
CN211549874U (zh) 一种汽车空滤出气管
CN211549871U (zh) 一种空滤与谐振管连接件
CN214998099U (zh) 一种空压机用消音器
CN216200100U (zh) 一种液压悬置解耦隔振装置
CN210502255U (zh) 氢能源汽车尾排管结构
CN212296673U (zh) 一种空气弹簧进排气系统
CN211549876U (zh) 一种空滤谐振管
CN2091961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止回阀
CN116190124B (zh) 一种聚丙烯电容膜生产用减震送风装置
CN213684283U (zh) 一种柴油压气机塑料消声器
CN220220893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
CN213116452U (zh) 一种中冷器总成
CN2913650Y (zh) 新型便拆装竖式空滤器支架
CN219672749U (zh) 空滤内插管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505780U (zh) 一种防脱离的密封圈
CN2183162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悬置结构
CN215109220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结构
CN214396286U (zh) 一种组合式静音车轮
CN216764496U (zh) 一种分段式复合过滤滤芯及净水器
CN214196512U (zh) 高位进气管连接管及车辆
CN218687590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CN113859207B (zh) 一种带单向阀及滤油的汽车空气处理单元
CN215890264U (zh) 一种新型皮卡进气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4000 500 meters south of Changbaishan Road, Huagong Avenue, Qinghe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runbang Technology (Hebei)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plant B08, No. 10 Yongfeng Road, high end Park, Tianjin Beiche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YIRUNBANG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